广西重点旅游目的规划简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全区旅游发展大会材料之五重点国际旅游目的地规划简介2013年7月目录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简介……………………(1)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规划简介…………………………(56)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简介…………………(90)—1—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简介编制说明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自然风光优美,对外合作交流广泛,旅游产业基础好,具备了发展成为国际旅游胜地的基础和条件。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支持各地开展旅游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2009年12月7日,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中明确提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桂林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国际旅游胜地”。中国体改研究会指导完成了《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和《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规划纲要》。自治区政府成立了由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牵头,自治区旅游局、自治区发改委等部门派专人组成的修改组,在上述两稿的基础上修改完成了《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2011年7月15日,总体方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并上报国务院。国办于7月22日批转国家发改委“商有关部门研究办理”。按照国家发改委有关领导的建议,在《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基础上,2012—2—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送审稿)。6月25日至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旅游局、桂林市等相关负责人集中在北京,对《规划纲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上报稿。“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提升,并向“国际旅游胜地”目标迈进。2012年8月7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行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报送桂林市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函》(桂政函〔2012〕170号),将《规划纲要》呈报国家发展改革委。2012年11月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予以批复,并将积极推动落实相关政策,支撑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建设。《规划纲要》描绘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基本蓝图,是统领桂林未来8年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总规划”,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行动纲领,明确了桂林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道路。根据《规划纲要》,到2020年,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基本建成,成为世界一流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建设,促进广西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3—序言桂林市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辖5区12县,2011年末户籍总人口521.8万人,城市化率40.2%。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著称。从甑皮岩石器时代的史前文化、到夏商周时期“百越”人的居住地、再到秦代开始置桂林郡,桂林历史上长期为广西政治、文化中心,生活着苗、瑶、侗、壮、回等5个世居少数民族。新中国成立后,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特别是旅游业走在了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改革开放以来,桂林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桂林市也面临整体经济实力比较薄弱,城市经济辐射带动力不足,旅游业在全国地位下降等突出问题。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发布,明确提出桂林市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将桂林打造成为国际旅游胜地,这对桂林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推进桂林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送审稿)》(以下简称《纲要》),规划年限为2012年至2020年。《纲要》是落实科—4—学发展观、发挥桂林优势、带动区域增长、促进结构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部署。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和发展,就是要按照世界水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要求,打造世界级的旅游城市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实现城市功能提升、城乡协调发展、旅游龙头带动、产业全面振兴、以城带乡、产业融合、生态环保的发展格局。—5—第一章发展背景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多年来,大力保护环境和生态,不断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在产业经济、城市建设、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为新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同时,桂林要实现新的更好更快发展,还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制约因素。第一节发展基础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33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67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8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25元。特色效益农业、工业和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为18.3:46.7:35.0。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开通了桂林至梧州、南宁和北海等高速公路和市区到两江国际机场及桂林绕城快速公路,实现了县县通二级公路和乡乡通油路目标,两江国际机场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机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多年来稳居全国内陆城市首位。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桂林已经形成了漓江和沿桂阳、桂黄公路两条黄金旅游带,在巩固发展山水观光旅游的基础上,逐步向休闲度假、会展商务、生态体验、—6—养生保健等多元复合型旅游模式转变。培育了漓江、龙脊、“两江四湖”、印象·刘三姐等一批世界级景区和旅游文化产品。全市已有4A级以上景区25处,星级酒店69家,大型旅游企业集团2家,旅行社146家,旅游车船企业88家。2011年接待游客278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8.3亿元。其中入境游客164.4万人次,位居全国前十名。专栏1:桂林市2011年经济社会主要指标对比情况表指标单位全国广西桂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349992531525675人均财政收入元7699296527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1810188541988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697752316325第二节比较优势旅游资源优势。桂林市拥有世界上发育最典型的岩溶地貌和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休闲度假旅游条件优越,具有旅游资源组合优势。地理区位优势。桂林市是黔粤湘桂交界中心城市,处于珠江三角洲、北部湾等重要经济板块的腹地,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联系沿海和内陆的重要枢纽,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门户城市之一,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7—专栏2:桂林旅游资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漓江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靖江王府及王陵、甑皮岩遗址、桂林石刻、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灵渠、李宗仁故居、秦城遗址、江头村和长岗岭村古建筑群、燕窝楼、恭城古建筑群、湘江战役旧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家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桂林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桂林资源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旧址、兴安县界首镇及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大圩镇、兴坪镇生态环境优势。桂林市生态环境良好,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9.05%,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河流水质和空气质量优良,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对外开放优势。桂林市是国家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城市,在国际上拥有较高知名度,在文化艺术、产业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对外交流合作。第三节制约因素桂林市总体经济实力偏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链短,集聚度低。城镇化水平低,中—8—心城市规模小,辐射带动力不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重,工业发展面临漓江生态保护的制约。中心城市快速通达各县及周边其他地区的对外通道亟待完善,部分重要景区的内外交通条件较差。旅游产业综合效益较低,产业关联度和企业竞争力较弱,旅游高端人才缺乏,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不足,旅游产品创新有待加强,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9—第二章总体思路第一节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国际旅游胜地为目标,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打造具有桂林特色、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实现旅游富民强市,探索景观、产业和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努力建设成为环境友好、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的国际旅游胜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山水名市。第二节战略定位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桂林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旅游精品,完善服务设施,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充分发挥桂林“山清水秀生态美”的品牌优势,坚持环境优先、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理念,推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式,成为生态产业发达、自然—10—环境优美、经济与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引领作用和驱动功能,做大做强旅游业,创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形成服务经济为主导、特色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结构,成为全国通过旅游创新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化的先行城市。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以桂林深厚的文化资源为依托,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和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区域间合作和国际性旅游、文化等交流活动,提高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带动广西周边地区和湘粤滇黔等区域旅游业发展,把桂林市打造成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国际化城市。第三节发展目标2012-2015年,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全面推进,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体系较为完备,铁路、航空、公路等交通条件明显提升,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初步建成在全国具有先进示范作用的旅游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体系,旅游产业竞争力和旅游市场认知度进一步提升,特色经济支撑作用得到发挥,旅游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0%,接待入境游客数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工业结构趋向合理,服务经济主导地位确立,增加值比重达到40%。生态环境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11—会事业均衡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达到西部地区先进水平。专栏3: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主要指标指标名称2011年2012年2015年2020年绝对值增长%绝对值增长%绝对值增长%三次产业结构18:47:3516.7:47.3:3612:48:408:42: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882220691131005125587212.5农民人均纯收入(元)6325712012.51013012.51867013城镇化率(%)40.2425060旅游总人数(万人次)27883067103550545305入境游客人数(万人次)164182112421039010旅游总收入(亿元)218.342732550022.3150024.6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16.317.520.427.4森林覆盖率(%)69.0569.6770.0570.55城市污水处理率(%)90.4791.509395城市空气优良率(%)96.71959595漓江干流水质达标率(%)100100100100—

1 / 14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