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下第五单元课文重点总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1与朱元思书一、文体知识体裁:书:书信。但本文不是一般的书信,而是一篇写景小品文。体式: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骈体文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初期的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亦称骈句,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整齐划一,但并非对仗。到后来发展成“四六文”(亦称“骈四俪六”),对字数和对仗的要求就变得严格起来。本文前两段中,“风烟”两句、“从流”两句、“急湍”两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骈句;其余都不是,可以视为初期的骈体文。二、作者简介吴均,南朝人。他的诗和文一样,多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挺拔,有一定的艺术成就。三、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四、重点问题探究1、文章结构有什么特点?(总-分)2、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山水的总特征?第二、三段的内容分别对应哪个词?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段对应“异水”,第三段对应“奇山”。3、第一段用了哪些表达方式?第一句写景:大气,视野开阔;第二句叙事:自由自在、悠闲。第三句抒情:惊叹、欣赏、陶醉。4、作者通过哪些方面写的“水之异”?水色、水清、水急。5、后一句的写法和前两句有什么不同?分别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前两句是静态、直接描写,后一句是动态、间接描写。前一句用了夸张的修辞写了水的秀美,后一句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水的壮美。6、作者写山调动了哪些感官?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视觉和听觉。山具有高峻、挺拔、茂密、雄奇。7、写山时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结合文章谈一谈。以动写静,侧面描写。“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寒树不畏天高气寒,顽强地生长,互比高低,给山增加了无限生机。“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寒树直指苍穹,参差起伏,蜿蜒连绵,宛若山峰。作者在此通过树的特点:适寒、竞长、繁多的描写,突出了树之奇,也就显示了山之奇。“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由奇山异水,引出鸟禽的奇声异音。鸟之鸣,婉转流丽,晶莹润畅,富有音韵之美,悦耳动听。蝉、猿之声,在空谷传响,袅袅不尽,从侧面突出了山之拔地参天,连绵不断。8、作者面对美丽山水由衷而发的感慨是什么?怎么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作者蔑视名利,爱慕自然山水。侧面衬托。突出富春江水的奇异、独绝。9、最后一句是否多余?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照应开头四句。五、值得借鉴的艺术构思21.别具一格的构思。文章没有出现人物,但又字字不离人物。它给读者设计的环境和气氛是:一只小船在富春江上随流而下,作者于船上饱赏着满目风光。峥嵘的山石,浩荡的江水,挺拔的寒树,清厉的猿叫,给人以秀拔劲峭之感;漾漾的碧波,娓娓的游鱼,泠泠的泉声,嘤嘤的鸟语,久久的蝉鸣,显得清丽隽洁,令人读后如入诗画。2.浑然一体的结构。这可分为三方面来说。其一、形声兼备。这篇文章时而山水之形显露画面,时而鸟禽之声喧于卷幅,做到形声兼备,意舒情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状波翻浪滚之形,闻震聋发聩之声:“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摹鸟语串串之声,宛见群鸟交欢之景。文章就是这样写形写声,形中闻声,声中有形,达到形声相融的意境。其二、虚实相间。如果说“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虚写,那么前面则是实写。实写一方面给人以具体的感受,又为虚写提供了依据;虚写进一步突出实写。两者共同表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同时文章又实中有虚,虚中见实。具体描写时,给人广阔的想像天地,使其具有意境上简笔勾勒的美感;侧面虚写中含有形象,且从真实性角度看,又觉合情合理。其三、动静相宜。“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表面看来似乎是写鸟禽声音,实质是以声音来反衬山林之寂静。这是以动写静,寓视于听的手法。“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光线随枝条疏密而明暗,是因为人在船中,船随水行。这是以动写静,寓动于静的手法。3.骈散相间。文章虽用骈体,但有散行句穿插其中,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22五柳先生传一、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从这话看来,他该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二、文体:传记指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可写一个人的一生经历,也可写几个人的重要生活片断。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自述生平,叫做“自传”;一是由别人撰写的,叫做“传”(包括小传、评传等)。自传,一般要写出自己的姓名、生年、籍贯、家庭、爱好和主要经历,还可以写出自己的理想,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为别人写的传记,除了记述其主要经历外,还可以有简要评论;也有侧重记人一生中几件典型事情的。记述较全面、篇幅较长的,叫做“传”或“传略”;记述简略、篇幅较短的,叫做“小传”。自传的写作强调三点:真实、完整、突出重点。真实,就是要符合人物的本来面貌,不能进行艺术的虚构,否则人物就会被扭曲和变形。完整,则是相对的。它主要是强调传主的主要侧面和基本阶段的经历不可或缺,从而使传主的经历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突出重点,即突出重大环节和事件的叙述,还要凸现人物在重大事件和环节中所显示出来的思想情感的发展轨迹和内在脉络,要写出传主的独特个性来。《五柳先生传》这篇传记比较特别,是一篇纯文学性传记,不等于人物的纪实。三、作者: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诗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四、重点词句1)何许不详会意亲旧曾不吝情萧然3晏如自终赞戚戚汲汲俦觞2)好读书,不求甚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问题探究:钱钟书先生曾说,“陶潜《五柳先生传》,‘不’字为一篇眼目。”我们不妨就以“不”字为线索,来深入理解课文。不详籍贯姓字闲静不慕荣利读书不求甚解嗜酒不能常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安贫乐道)受邀不吝情去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墙不蔽风,食不果腹著文章不计得失1、既是作传,为何不详其籍贯、姓字?其号是否也太随意?古人重地望,姓氏前常要冠以家世籍贯。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之类,在两晋门阀制度下尤其如此。古人重声名,有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之说,希图能够声名不朽。而五柳先生却籍贯姓字一概不详,竟指宅边五柳树为号,可见他出于流俗观念之外。2、“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与“赞”语中哪句话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里的“荣利”应理解为虚荣、私利。不慕荣利不能理解为消极避世。在中国古代,遇到政治比较清明的时代,文人知识分子就发扬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希望能为社会效力。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而在乱世或是不得志的时候,文人们就转向道家或释家,鄙弃世俗的功名利禄,去做隐士。这里就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是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既不求名,也不求利。所以他不求对书的系统深入把握,不追根究底,只重其中会己心、惬己意者(即从中寻找思想上的共鸣和感情上的寄托)。这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一种反映。4、“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你如何理解这种行为?率真放达5、五柳先生生活困苦却能“晏如也”,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安贫乐道。这里体现了作者以古贤人自况的弦外之音。[颜回]: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第六》孔子说∶“好品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6、“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表现了五柳先生的什么性格特点?自得其乐,淡泊名利。7、作者为什么在“赞”中用古代贤人黔娄来比五柳先生?又为什么说他是“无怀氏”、“葛天氏”治下的百姓?作者是在称赞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8、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五柳先生的形象。五柳先生的形象:率真放达、悠闲自适、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形象。4三、拓展延伸: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是陶渊明的自传,你能结合陶渊明的诗作谈谈自己的看法吗?1、归隐田园。陶渊明喜欢田园生活,41岁归隐田园并以五首《归园田居》来表达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宅边有五柳树”——“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2、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3、爱好读书、喝酒、著文。“好读书”——“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第一首)“性嗜酒”——“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归园田居》其五)“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庚戌岁九月中与西田获早稻》)“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其二)“欢颜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读〈山海经〉》)“常著文章”——陶诗今存125首,还有不少辞赋、文章。4、安贫乐道。“箪瓢屡空”——“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咏贫士》)“黔娄之妻有言”——“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咏贫士》5、政治理想。“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桃花源记》中对世外桃源的向往。所以说,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四、文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1、古人对于“地望”的重视古人是重视地望的,姓氏前常要冠以家世籍贯。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之类,在两晋门阀制度下尤其如此。人际交往中,称“地望”古人认为是最能表示尊敬的。如:青莲居士(李白)杜少陵(杜甫)韩昌黎(韩愈)柳河东(柳宗元)孔北海(孔融)岑嘉州(岑参)白香山(白居易)王江宁(王昌龄)贾长江(贾岛)韦苏州(韦应物)2、颜回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