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国培在岗实践中的困惑与反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国培在岗实践中的困惑与反思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现状与结果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化学用语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因为化学用语障碍而影响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突出表现为:学生学习化学刚开始兴趣盎然,积极性较高,学习水平较接近;但在学习分子、原子以及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之后(特别是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后),大约30-40%左右的学生感觉到化学难学、难记、枯燥无味,有“一听就懂、一用就错”的感觉,从而导致学习化学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化学用语的教学成了学生个体学习的“滑坡点”和班级教学的“分化点”。化学用语教学困惑与反思化学用语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之一,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内因与外因两方面。内因主要指知识特点与学习对象;外因主要指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1、化学用语特点决定其成为教学难点。一是化学用语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学生必须通过强化记忆来掌握,学起来比较枯燥乏味。二是化学用语的形成规律与学生的掌握不完全相适应,化学符号和具体的宏观物质与微观物质不能产生联系。三是化学用语点多面广,相似相异,学生难以分辨和掌握,增加了学习的难度。2、教师教学方法墨守陈规形成难点。主要表现为:①教师对教材特点研究不深,注重教教材而忽视用教材,没有很好统筹兼顾;②教师课前准备不足,教学中只注重教、记、练,而忽视了化学用语的特点与学习方法;③不能针对知识、学情差异组织教学,学生所学知识前后脱节、容易混淆;④教学动机、兴趣培养、学习方法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欠缺;⑤教师缺乏规律探索与总结,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整合所学知识。3、学生学习方法、方式单一形成难点。主要表现为:①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欠缺;②学生学习兴趣难于持久;③思维“懒惰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现状与结果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化学用语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因为化学用语障碍而影响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突出表现为:学生学习化学刚开始兴趣盎然,积极性较高,学习水平较接近;但在学习分子、原子以及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之后(特别是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后),大约30-40%左右的学生感觉到化学难学、难记、枯燥无味,有“一听就懂、一用就错”的感觉,从而导致学习化学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化学用语的教学成了学生个体学习的“滑坡点”和班级教学的“分化点”。化学用语教学困惑与反思化学用语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之一,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内因与外因两方面。内因主要指知识特点与学习对象;外因主要指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1、化学用语特点决定其成为教学难点。一是化学用语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学生必须通过强化记忆来掌握,学起来比较枯燥乏味。二是化学用语的形成规律与学生的掌握不完全相适应,化学符号和具体的宏观物质与微观物质不能产生联系。三是化学用语点多面广,相似相异,学生难以分辨和掌握,增加了学习的难度。2、教师教学方法墨守陈规形成难点。主要表现为:①教师对教材特点研究不深,注重教教材而忽视用教材,没有很好统筹兼顾;②教师课前准备不足,教学中只注重教、记、练,而忽视了化学用语的特点与学习方法;③不能针对知识、学情差异组织教学,学生所学知识前后脱节、容易混淆;④教学动机、兴趣培养、学习方法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欠缺;⑤教师缺乏规律探索与总结,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整合所学知识。3、学生学习方法、方式单一形成难点。主要表现为:①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欠缺;②学生学习兴趣难于持久;③思维“懒惰”带来的负面影响;④学习方法与化学用语不适应,只注重死记硬背,不能较好理解知识、形成规律;⑤学生不注意对比、整合、归纳,迁移能力较弱。”带来的负面影响;④学习方法与化学用语不适应,只注重死记硬背,不能较好理解知识、形成规律;⑤学生不注意对比、整合、归纳,迁移能力较弱。“互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环境下,人与人之间针对一定的事件、情景而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就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的时空里,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即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包括教师和教材的互动、学生和教材的互动。“生成”是指相对于预设而言的,通常是指学生在按照预设的方案进行学习时,由于互动而随机产生出来的反馈信息。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形成品格和取得发展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在“双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试用几年中,笔者认为“互动学习”能使师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主要体现在:1、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总结教学得失;2、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促使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化;3、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4、使全体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能动性;5、能促进学生发现不足,反思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6、能促进知识内化,展开质疑解惑,增强探究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仅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互动、生成”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一、让学习目标在“互动学习”中以“问题化”方式生成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目标往往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事先设定,然后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机械模仿完成的。即便是现行许多教学模式,学习目标更多是由教师设置、展示或引导认定而完成。学习目标通常用“了解”、“认识”、“理解”、“掌握”、“培养”、“树立”等词语修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往往不知学什么、怎样学?不可能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笔者认为学习目标应“问题化”,因为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提纲,问题设置是否准确、简明和恰当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学生是否明确本次自学内容和范围,是否明确自学的方法,是否明确自学的要求,是一堂课自主学习探究的基础,学习目标应由师生、生生“互动”生成。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先预习学习文本,从文本中寻找所获得的信息,然后由学生大胆置疑,提出所发现的问题,最后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梳理、整合学习目标,使学习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为自主学习文本提供简明的学习要求。如九年级义务教育教材化学“课题2氧气”一节的学习目标的生成:教师先用一个小实验(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入装有某种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得更旺)激趣引入课题,提出:“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34-36页内容,将你所获得的信息和发现的问题记录在质疑本上。”学生预习和记录好后,让学生将问题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初步梳理“问题化”学习目标;然后由各学习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报本组发现的问题,通过交流、争辩、相互补充、相互评价的方式,初步整合“问题化”学习目标;最后教师视整合情况提出质疑,激起新的“问题”矛盾,最终使所提出的问题与学习目标相一致。二、让知识技能在“互动学习”中以“探究”方式生成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逐步建构起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识结构得以转换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交流、合作、探究中获取知识,创设师生、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学习环境。其核心内容是体现学生主体,为学生发现问题提供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和欲望。1、简单的化学知识,主要采用由学生自学文本内容后,教师依据学习目标质疑,由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等生或优等生评价的方式组织互动,让学生在表达、倾听、思辩、评价中自然生成。2、化学用语等记忆内容,可采用学生板演评价、练习互补、玩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玩”中互动生成。如学习元素符号,教师在课前带领学生利用硬纸片制作好记忆卡(一面写名称、一面写符号),在课堂上让学生结对互相做对照游戏。通过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元素符号的记忆,更重要的是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热情。3、以生活联系较紧密的内容,可采用小组合作开展社会实践和调研活动。如学习水的知识,教师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完成以下任务:(1)调查学校周边环境(农村与工厂),寻找浪费水资源与造成水资源污染的原因;(2)畅游本县两湖(星云湖与抚仙湖),思考两湖污染情况为什么不同?(3)上网查寻有关水资源的知识与资料,并作好分类;(4)以水为话题写一篇小论文(文题不限)。学生完成任务后,师生共同开展组织小组辩论赛、制作展板等活动。通过活动,学生不仅熟悉了水的相关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4、性质、制备、原理等内容,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方式。教师要求学生面对疑惑,设计实验或交流讨论;重视采取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现场学习、实践操作、集体讨论等方法,提供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如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师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猜想:氧气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由学生发散性回答、补充、评价后,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讨论并设计验证猜想的实验方案和操作要点;然后由各组中心发言人汇报各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和操作要点,通过交流、争辩、互补、评价,教师引导学生筛选出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与操作要点;再由各组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实验。实验后,让各组交流实验现象和获得的结论,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表达、倾听、思辨、评价并书写反应表达式。由于活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心理、情感上的体验自然生成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三、让解题方法在“互动学习”中以“反思”方式生成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类型的化学知识,许多学生显得茫然不知所措,特别是在化学解题方面,学生没有多少方法,解题的能力非常的欠缺。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学好初中化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教师要注意教会学生学会反思、补尝创新。反思的目的在于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构建,其核心是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分为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补尝创新是针对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化矫正、重点落实一个“补”字,分为自我补尝、合作补尝。具体做法是:第一步教师展示设置好的基础练习题,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组内交流、补尝;第二步师生先结合所学知识自编基础题和拓展性习题,教师选择有价值的展示给全体学生练习,后由学生自由组合交流,收集并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类比、互补、反思、归纳,形成解题方法;第三步师生针对练习、交流中出现问题再次提出质疑,由全体同学讨论、交流、反思,教师点拔、引导,从而达到查漏补缸、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是我们进行教改的目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归纳、类比、思考、交流、反思等活动,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会多角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发展思维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师生互动的有效载体——提问,创设充满趣味、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的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的本质特性,生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形式,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与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学生的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活动。教师创设一种“以人为本、尊重人格、发展个性、体验情感、贵在探究”的情景或途径,教学过程中注重落实四个到位:学习目标到位、自主预习到位、展示交流到位、点拨升华到位、达标反馈到位。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编制初中化学“导学案”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集体备课形式化,导致“导学案”形式化教师上课,“导学案”的准备非常重要,我们常称这一过程为备课。然而在我校目前的现状是:教师一人备两个单元,大家合起来共用,有时“一人操心,大家享受”。有的干脆从网上下载直接打印后应付学校的检查。备课的是一位教师,上课是另一位教师,把“备课”这个重要的环节简单化了,最后形成了“备课”与“上课”两张皮的问题。究其原因,第一,从学校层面看:由于学校的管理与评价重结果轻过程,从而忽略了教师的教学过程的管理。第二,从备课组层面看:由于备课组活动起步不久,备课组长对备课组活动的策划能力不够成熟,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活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