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精品生态棠阴打造品牌旅游古镇中共棠阴镇委员会棠阴镇人民政府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棠阴镇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对各位领导、专家亲临我镇实地考核、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加强环境保护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治本之策,也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子孙后代发展的长远大计。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在市、县环保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我镇党委、政府自2007年起,开展争创“全省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暨国家级生态乡镇”活动。09年来,我镇以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基本条件、建设指标为目标,按照“全镇齐动、加大投入、明确责任、稳步推进”的原则,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创建活动,各项指标已达到考核要求。现具体汇报如下:一、棠阴镇概况棠阴镇地处江西省中部偏东的武夷山翼,宜黄东南部,宜水中游。有着近千年的建镇历史,至今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宅鳞次栉比,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古建筑群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江西省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江西省环境优美先进乡镇和小城镇重点建设单位。全镇国土总面积17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421亩,山林面积149295亩。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7个镇属(办)单位,123个村民小组。全镇1.86万人,镇区人口0.9万人。2010年我镇国内生产总值11870万元,财政总收入14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60元,全镇硬质路通达率85%。2近年来,我镇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财富”的理念,认真按照国家环保部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生态乡镇活动的通知精神,把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作为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大措施和重要载体,努力在“生态、环保、健康”上作文章,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活动,推动了全镇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二、主要做法及成效1.领导重视,高位推动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市、县环保指示精神,高度重视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确立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建设精品生态棠阴、打造品牌旅游古镇”的目标,把生态、环保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一是成立工作机构。镇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行政村主任、镇属办单位负责人为本村(单位)环境保护工作第一责任人。二是健全工作机制。镇党委、政府原则上每季研究、布置环境保护工作一次,强化领导小组成员的工作责任,制定了环保员职责和考核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了工作责任制,落实了环保工作专人建设、专人管理、专人负责的“三专制度”。三是落实工作责任。镇政府向各村、各单位下发了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书,做到任务具体、分工明晰、责任清楚、考核指标明确、保障措施落到实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了环境保护工作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2.强力宣传,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离不开全镇人民的自觉参与和积极配合。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我镇把强化宣传,激发全民创3建热情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一环来抓,通过多种宣传方式持续开展环保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切实有效地促进了干部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为创建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先后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创建工作动员大会,统一了全镇干部群众的思想;利用有线电视、宣传栏、标语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对推动生态建设、改善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的重大意义。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和环境道德教育,在学校开设环境保护果,采取“小手牵大手”,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形成人人积极行动,个个自觉参与创建活动的良好社会氛围。在“6.5”环境宣传日,我镇还每年举办一次创建生态乡镇万人签名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全镇上下积极为生态创建出谋献策,积极参与到创建的各项工作中来,并自觉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建设者。3.依法保护,严格奖惩“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共颁布出台环保法律法规三十多部。为使我镇环保工作走上法治轨道,一是加大规划力度。09年,我镇聘请南昌大学专家帮我们编制了《棠阴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规划》;10年,我镇又聘请了江西省城市规划设计院专家前来实地考察,依据我镇的镇情实际、人文地理,按照“环境优美,特色明显,有利发展”的要求,修编《棠阴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并编制《棠阴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与此同时,《棠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棠阴镇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和《棠阴镇绿化工作规划》等三个中长期发展规划也相继出台,目前已出规划文本初稿。在2010年4月的镇第十六届人代会第四次会议上,把环境保护和古镇科学开发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提交人民代表审议并获得通过。二是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环境监测,推动达标排放,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扩种用药少的烟叶、白莲等作物,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力度,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3%。经常性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对乱摆4摊、乱停放、乱搭建、乱拉挂、乱张贴和乱丢垃圾等“六乱”现象进行大力整治,对所有在建待建工地实行全面整治,做到文明施工,规范管理。在镇区范围内禁止放养禽畜等。镇政府每年还组织多次大规模的清理整治行动,力求彻底消灭卫生死角,消除脏乱差现象,努力提高城镇环境卫生水平。三是加大医源性污废管理力度。按照上级要求,加镇中心强卫生院和村医疗所等医疗机构污水、一次性医疗物品管理,严厉打击“游医”和贩卖假药行为,从根本上杜绝医源性污染。四是加大项目审批力度。在工业企业摆布上,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南生态、北工业”的规划,把所有工业企业引入工业园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对引进的项目,首先由环保部门认真评审,严格把关,不符合环保条件的项目,坚决不允许引进和立项。并严格实行“三同时”,验收不达标,严禁投产。五是加大交通车辆和噪声管理力度。对镇区的客货车辆实施定点停放,专人看管;对施工单位按环评要求安装隔音装置或规定施工时间,保证镇区居民在清新、安静的环境中生活,形成人与自然、自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六是加大违反生态、环保行为的惩治力度。近些年来,我镇在大力实施植树造林“一大四小”工程的同时,逐年缩减木材采伐指标,积极推广农村沼气、太阳能、电子灶、石油液化气等洁净能源,全镇户有液化气灶率达60%。从快从严从重打击乱砍滥伐、烧山烧草等违法犯罪行为,把沼气推广作为镇村干部的“帽子”工程来抓,进行单独考核4.加大投入,成效凸显我镇将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进步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一是快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近四年来,我镇先后投资近2000万元,用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分别是:投入200多万元完成了主街道水泥硬化建设;投入200多万元改、扩建了自来水厂,城镇自来水普及率98%,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5%;投入88万元对5镇区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投入400多万元对全镇各新农村建设点建设进行改水、改厕、改栏、改环境,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71%的行政村开展了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达62%,全面启动了污水处理工程;投入500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5000平米的农贸市场,有效地控制了商业污染;投入90万元对镇卫生院进行设备添加和医源性污染治理;投资160万元进行主街道的人行道、绿化带、下水道等工程进行建设;投资260万元进行了水源地的治理保护,确保全镇人畜饮水安全。近二年来,全镇增加垃圾桶6000多个,购买垃圾运输车一辆,各种垃圾清扫工具若干,聘请了专业环卫员36名,每天对镇区及中心村环境卫生及时进行清理,对公共场所和主要街道实行全天候保洁,清扫率达100%,清运率达100%,镇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二是实施生态工程,美化了镇村人居环境。我镇结合“一大四小”绿化工程,投资100多万元大力实施“六项工程”,即:集镇绿化工程,着力增加集镇所在地的绿化面积;乡村公路绿化工程,以大河、建设、田西、君山、硖石、桥上、泉源等七个行政村的乡村公路两旁为主进行造林绿化;村庄绿化工程,以雷湾、大岚、桥上、泉源四个行政村新农村建设点为中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村庄绿化;“三个500亩”林网绿化工程,以建设村烟水配套工程,雷湾村、民主村龙背脊田园化工程和雷湾村水利建设工程实施为契机,建设三个500亩以上的田园林网带;荒滩、荒地、荒洲绿化工程,以解放、建设、雷湾、大岚四个行政村宜水沿线的荒滩、荒地、荒洲绿化为主推进荒滩、荒地、荒洲绿化工程建设;山上再造工程,对宜林荒山进行种植和灾后补植,大力推进山上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现在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0%,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5.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m2。同时,我镇着力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生态特色。坚持以生态建设为前提,以适应市场为导向,教育引导农民大力调整种养结构,采取建基地示范,树典型引导,6奖励式激励等举措,建成了无公害红薯基地2100亩,无公害大棚西瓜基地800亩,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基地1000亩,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养殖)面积的比重达80%,。此外,我镇还着力保护和拓展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在切实加强耕地保护的同时,加大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近年来,全镇共复垦整理土地600亩,疏竣河道1条,填平废沟塘21个,关闲占地300亩的小土窑6座,开发废河滩300多亩。我镇还积极探索秸杆的利用途径,根除了以往秸杆焚烧、抛河里、搁路边这种既浪费生态资源,又破坏环境的陋习,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达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得益彰的效果。大力推广水稻杂交制种和烤烟、白莲的种植面积,降低农药、化肥施用量,使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在每公顷160公斤以内,农药施用强度每年每公顷仅为2公斤,农产品农药残留均控制在标准之内。我镇开展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以来,经过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生态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全镇人民真正过上了住整洁房、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用洁净能源、享受优美环境的幸福生活。群众也由开始的不理解不配合到后来的“作壁上观”到现在的积极参与、主动投入。三、下步打算尽管我镇在创建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照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许多差距,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农民素质有待提高、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专业人才和监管设备紧缺等。保护环境和保住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目标,踏实工作,把我镇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推上一个新的高度。一是切实优化人居环境,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结7合宜黄“1+3”城市发展战略和“10分钟经济圈”建设,充分发挥城郊优势,全面整合社会资源,扎实推进生态村创建工作,扩大生态村创建面。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深化垃圾收集,清运以及路面、河道的保洁工作,巩固镇村环境整治的成果。切实加大生态环境的监督保护,强化环保是第一前提意识,完善环保工作巡查、监控体系,及时制止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确保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二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坚持植树造林,优化产业结构。严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实施关,抬高环保门槛,进一步从源头上杜绝新的污染源和生态破坏现象。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继续扎实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打响“千年古镇”这张金字招牌,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三是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度,巩固创建工作成果。进一步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使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保持国家级生态乡镇成为社会各方的共同愿望和统一行动。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