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动脑想——中学化学课例《为何能形成“喷泉”》的实践与思考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张玉华中学教研室李志道1摘要: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本文以《为何能形成“喷泉”》一课为载体,通过实践与反思,阐述在化学学科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式学习时,教师和学生都不仅应动手做(hands—on),更要强调动脑想(minds—on),学习科学是体与脑共同活动的“能动的过程”。关键词:科学探究,“喷泉”现象,动手做,动脑想一.问题提出以往,学生的化学实验很多时候都是“找葫芦画瓢”,按照实验手册上的操作步骤,只要“动手做”就能得出一个结果,验证一个原理。中学化学实验的功能被固化和窄化在形成概念、验证原理、技能操作三大方面。如何能拓展和释放实验的功能,这是我们一直努力思考的。时值初三毕业前的化学总复习阶段,在学生对于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掌握的基础上,我们将化学实验中各种形式的“喷泉”现象与需复习的物质知识相整合,设计了一节专题复习课。试图让化学实验成为学生建构新知识的工具,成为问题解决的一种途径。另外,在迄今为止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仍然是最基本的特征,所有的学习活动也是紧紧地围绕这三个中心展开的。因此,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主要来自教师、书本和课堂,是能够言传的知识。在本课例的实践中,我们试图以“实验”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其实还有一种知识是缄默的,镶嵌于实践活动之中的,是情境性和个体化的,常常是不可言传的。而要达到以上教学和学习目标,在实践中教师和学生同时“动手做,动脑想”是必需的过程。二、实践与反思教学实践本身是一个丰富的、多元的,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加以调节的过程。从理想的教学设计到真正在课堂实施之间存在差距,教师在期望与现实的碰撞中遭遇挫折。研究人员、教研人员、合作伙伴的适时介入与沟通合作,帮助执教者反思教学设计、自省改善教学行为。1.原行为阶段原行为阶段,教学设计中较多关注“让实验成为学生建构新知识的工具”的理念,教师试图让学生在自主设计“喷泉”实验的过程中同时建构形成“喷泉”的原理知识:下方压强突然增大形成喷泉,或者是在下方压强不变时上方压强突然变小可以形成喷泉。事实证明这样的学习要求超越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课堂上学生设计实验占时20分钟,实验探究占时10分钟,实验成功率为33%(九组实验成功了3组)。访谈时,学生这样谈自己的体会:我很兴奋,在今天的实验中我有很大的“自主权”1感谢上海市教科院王洁博士的悉心指导和帮助3366020406080成功率%原行为行为改进面对那么多供选择的器材,我们不知该选择什么才好。实验做了,没成功。我觉得挺盲目的,用量该多少,该怎样操作……2.行为改进阶段行为改进阶段,我们试图切合学生的探究能力,方法是缩小学生设计实验的空间,提供“结构性的探究材料”。从可选用的实验器材中除去“酒精喷泉”和“氯化氢气体喷泉”,“由四选一”缩小到“二选一”。我们仅提供了CO2气体、HCl(体积比浓度1:6)溶液、Na2CO3(质量百分比浓度6%)溶液、NaOH溶液、锥形瓶、带导管的橡皮塞等药品和实验器材,试图将学生的设计思路集中在“二氧化碳气体”喷泉: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喷泉”和“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喷泉”。改进以后,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探究各占时15分钟,实验成功率上升为66%。数据统计比较如图1、2:图1实验设计、实验探究占时对比图2实验成功率对比反馈会议上,大家质疑:“有结构的指导性探究是否约等于验证性实验?”“是真探究还是假探究”“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师应关注的是实验成功、知识建构,还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引都起我们的深思。从“验证实验”到“自由探究”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其间必须经历老师的指导,通过提供“结构性的探究材料”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指导性”,是老师在科学探究课堂中常常用到的方法。本堂课中老师采用减少实验材料,从而缩小学生设计空间,就是一个可行的方法。3.新行为阶段在两次实践、两次反思之后,我们重新思索:为何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实验成为学生探究的工具?难道仅仅是为了建构一个“喷泉”形成的上位概念,仅仅是让学生的实验探究获得成功?答案肯定是“不”。也许这些都是载体,最终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如果是这样,那么是否我们该淡化结果,关注过程。让实验探究的最终目的回归到让学生体验学科的本质,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科学的素养上来。“学起于思”,“不思则惘”。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开启自己的智慧大门去思考问题。探究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功能,通过有效的激“愤”促“悱”。那么教师如何为学生的“动手做,动脑想”创设平台呢?我们采取以下做法:(1)情境设计现实生活中的“喷泉”现象很多,火山爆发,城市喷泉,碳酸饮料突然打开瓶盖,泡沫灭火器喷射灭火……,我们的设计直接从学生所亲历的事物——学校旁大型超市门口的“喷泉”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探究的起点。探究的前提是学生的兴趣,教学中丰富情境的创设,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但过于丰富的学习材料,也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使教学中的学生讨论游离于探究的主题。直奔探究主题的教学情境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提高学生探究的效益。事实证明我们是对的。(2)实验演示101505101520分钟原行为行为改进“酒精喷泉”为了让学生的实验设计更加有方向,老师做了两个演示实验:“酒精喷泉”和“NH3喷泉”。教师演示:“酒精喷泉”实验师: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生:压强增大了?师:那个空间的压强增大了?生:下方锥形瓶内的压强。师为何会增大?生:酒精汽化。师酒精为何会汽化生:浓H2SO4稀释时产生热量。师:请这位学生归纳一下,形成“酒精喷泉”的原因,好不好?!生:浓H2SO4稀释时,产生大量的热,使酒精汽化,增大了锥形瓶内的压强,将未汽化的酒精压出瓶外形成“喷泉”。“酒精喷泉”比较难成功,将浓硫酸倾倒入水中也比较危险,一般学生实验不作安排。但由于“酒精喷泉”揭示的原理和学生日常生活中遇见的“城市喷泉”产生的原理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在情景创设后进行演示。同时在演示实验时,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浓硫酸的相关性质。实验是教师面向全班演示的,边做边问,意图是鼓励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思考、理解“喷泉”产生的原理。“NH3喷泉”教师演示:NH3的喷泉(实验演示了两次;教师的第一次演示实验失败了,这是有意安排的。)师:这种“喷泉”现象又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呢?(师组织讨论,生在思索、交流)生:上方压强减小。生:氨气易溶于水。生:下方压强不变。“氨气喷泉”是我们安排的第二个演示实验,安排这个实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完整地认识喷泉产生的原理(可以是下方压强增大,也可以是上方压强变小);二是如果在一些操作细节上处理不好,氨气喷泉很容易失败。演示中老师就失败了一次,是故意安排的,意图是引起学生的思考,希望他们养成科学探究中缜密思考的习惯。学生由典型性代表的事例——“酒精、氨气的喷泉”实验,概括出能产生喷泉的原理——压强差。其思维的实质是由表征性抽象(对物质及其变化的特征和规律性的概括)上升到原理性抽象(对化学实验事实产生的本质原因的抽象)。在这里,老师阐明有关概念、原理的适用条件,表面上是减少学生在以后进行实验设计时的困难,实质在于是帮助学生真正实现知识的迁移。(3)学生的实践在以往的化学实验中,老师为学生提供实验的材料、装置,学生按照实验报告的要求去操作,一步步下来也能得到一个预期的结果。但学生很少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怀疑实验装置、操作方法有何不妥。实验仅仅是验证原理,强化记忆的一种手段。在原行为阶段后,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对于实验探究中各个方面的思考程度,统计结果见下表:思考内容深入思考一般思考不予思考实验原理变化实质85%15%0%定量关系0%26%74%反应条件12%65%23%装置原理仪器选用88%12%0%配套组合31%43%26%连接顺序15%68%17%操作原理操作步骤78%18%4%注意事项11%64%25%安全措施25%57%18%统计表明:学生比较关注物质变化的实质、反应仪器的选用、实验的操作步骤等事项,而往往忽略对于化学实验中的定量关系、配套组合、注意事项的思考。这是“验证性实验”使学生形成的思维定势。让科学探究变为学生们要自己实践的事,不能由别人代劳。“动手”的实践活动自不可少,但是这还不够,学生们还必须有“动脑”的理性体验。学生需要提出问题,获取知识,对现象作出解释,以多种不同方式对所作解释进行检验,并且能把自己的看法传递给别人。行为跟进的过程中,我们曾一度忽视研究性学习中,课程内容的“生成性”。原行为阶段,教师曾问自己的合作伙伴“这些内容要用一节课时间吗?”而新行为阶段,我们整整用了一节半课的时间。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从而建构新的知识,就象化学中的结晶过程一样,知识越积越多,越来越晶莹剔透。对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下方压强增大产生“喷泉”的实验,学生阐发以下讨论:关于“定量”的探究从量的角度去考察实验,属于高层次的实验探究。中学阶段,一般进行定性实验,而较少进行定量实验,这符合学生认知的心理特征。但是如果长期不对化学实验进行定量研究,就会使学生习以为常地把一些并不完全准确的知识默认下来,造成思维敏锐性的降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似懂非懂”地感觉到“试剂的用量”和“浓度”对于实验的安全和成功关系重大:课堂实录片段:生1:塞子塞住,会有危险的生2:气体少一些还行生1:少了,又喷不出来生3:还有,液体混合再塞塞子,来得及吗?气体都跑光了生5:让反应速度慢一些生3:怎么慢?生5:好象跟浓度有关吧,我也讲不清楚如何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同时又能让学生体验量的变化对实验现象的影响?我们解决的方法是:将教师准备实验时,用“正交法”设计探究实验最佳条件的“艰辛”过程拍摄下来,课堂播放。充分挖掘教师备课过程中的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是一段课后的师生对话:生:(课结束,迫不及待地跑到老师跟前)老师,你太棒了!录像中的你很象一位科学家哎!师:谢谢!真得吗?生:实验好辛苦,你怎么还微笑啊!师:这就是科学知识的力量和美妙啊!用教师探究的热情和兴趣感染学生,这当然也是“为人师表”!关于“装置”的探究学生课堂讨论:生1:为了安全起见,上方该连接锥形瓶吧生2:对,对。。。。。。。(连接装置,发现整个装置有点“头重脚轻”,学生思考)生2:嗨!不要用锥形瓶,就用我喝水用的可乐塑料瓶,不就轻了吗(改进装置,学生脸露微笑,对自己好象很满意)生3:好象还不行,整个装置是密闭的,会有危险吧生1:其实上方可以不封闭生3:那把可乐瓶底剪掉吧!(说干就干,学生越来越起劲)生1:不对,如果“喷泉”喷的高,不也会喷出来,危险吗?生2:傻蛋!干吗剪掉底,上面开一小孔不就行了嘛!安全可靠(学生、老师都笑了)学生在体验“理论”与“实践”之间距离,同时体验科学的本质,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自然科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它的“精密性”。任何一点小的差错、小的疏漏都会引起整个实验的失败。任何一个小的发现,对实验的一次改进,都让学生无比兴奋。学生的体会学生访谈时,一位学生说:我觉得我今天在课上表现“帅”极了,我交流自己关于Na2CO3和HCl溶液反应产生“喷泉”的实验设计时,同学质问我“如何控制它们的反应速度?”“如何注意实验安全?”我对答如流,简直有点象答记者问,棒极了!但我的实验最终没有看到“喷泉”现象,只有一小段水柱淌出,我失望极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有多遥远呢?无数的实践证明:“实践的技能很难诉诸于文字”、“科学的创新根源于默会的力量”。换言之,由于我们认识了默会知识的力量,在大力提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学习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扩大。三、问题讨论(1)教师也需要“动手做,动脑想”教学实践是复杂的,教师必须对不确定、不可预测的教学情境作出解释和决策。教学工作需要“边做边想”是由教学工作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教师的专业成长体现为其策略、案例知识的增加,融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