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_中考专题_复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10页2014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一:孔子与儒家思想】(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1、政治思想——孔子提出“仁”和“礼”的学说。2、教育成就——教育对象: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3、孔子的言论记录在《论语》一书中。4、孔子的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或值得借鉴的地方是提倡“仁”、“礼”。(二)秦始皇、汉武帝对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1、秦始皇:“焚书坑儒”,持抵制态度,打击儒家学派和儒生,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持尊崇态度,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始于西汉)(划横线部分为重要考点,以下同)(三)科举制与儒家学说创立于隋炀帝时的科举制,到唐朝时逐渐完善,唐朝科举制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其中“明经”就是考儒家经典。完善科举制度的唐朝皇帝:唐太宗、武则天(创立武举考试和殿试制度)、唐玄宗;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失去实际意义,清朝末年(1905年)废除、【专题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一.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史1.五次侵华战争(签订条约、及其影响):●鸦片战争(1840-1842),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签订《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本侵华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局部侵华)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1.不平等条约①割地类条约:A.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B.中俄《瑷珲条约》(割地最多)等割占我国北方150万平方公里土地;俄国占我领土最多。C.中日《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最早允许列强在中国开办工厂)②赔款类条约:中英《南京条约》(2100万元);中日《马关条约》(白银2亿两);清政府与列强《辛丑条约》(白银4.5亿两)。《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二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一)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1.鸦片战争: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左宗棠收复新疆3.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黄海大战抗击日军,为国捐躯。4.抗战时期的著名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保证。(二)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斗争1.鸦片战争以后,洪秀全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太平军抗击洋枪队。2.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农民掀起了义和团运动(1898—1900),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三)学生运动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前锋是学生,主力军是工人),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三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史(一)地主阶级探索强国之路的主张和实践1.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眼看世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为洋务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1)代表人物:奕訢、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2)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3)主要内容及口号: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兴办军事工业②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兴办民用工业;以及筹建海军和新式学堂(4)影响: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第2页共10页(二)资产阶级的探索和实践1.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1898年6.11—9.21)(1)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2)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4)启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中国是行不通的。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1911)(1)领导人物:孙中山(2)革命纲领/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建立民国)民生(平均地权)(3)性质: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3.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1)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2)口号:“民主”与“科学”(3)主要内容:①前期--四提倡四反对②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最早高举社会主义大旗)(4)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三个历程:经济上—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军事器物);政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思想上—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近代化探索的启示:一部近代史还是一部探索史,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近代化探索结果都失败,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专题三:中共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和社会主义探索】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开始的标志:五四运动)(1)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2)1926年到1927年,中共与国民党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3)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的叶挺独立团屡立战功,成为北伐的先锋。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4)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5)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开创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6)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7)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8)1935年1月,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9)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抗日战争时期(1)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进行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3)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4)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进行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5)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大会第一次把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3.解放战争时期(1)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2)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通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3)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彻底垮台。(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三大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第3页共10页4、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指导思想、“生死攸关的会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指导思想、“建国后的伟大转折”等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从幼稚走向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民主主义革命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从此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5、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时期时间标志统一战线影响原因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1924-1927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革命统一战线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第一次分裂土地革命1927-1937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大革命的失败,内战给日本侵略带来可乘之机蒋介石叛变革命,镇压人民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1937-1945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第二次分裂解放战争1946-1949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大业蒋介石发动内战,实行独裁胡锦涛与连战会谈,党对党的交流后,两岸发展的趋势经济文化交往密切;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启示和则中华民族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49-1956)(1)1949年9月,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筹备了条件。(2)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3)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大团结。(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5)1950年-1952年底,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6)1953年-1957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7)1954年9月,召开第一届人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8)1953年-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1956年,中共八大,是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贡献:正确分析的国内的主要矛盾。(2)1958年,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主要原因: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的发展。(3)1966年-1976年,由于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全国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的内乱。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2)对内改革:从1978年,我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5年开始,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3)对外开放: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后来我国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