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大总结(一)一、在历史课教学设计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文本的图文资源,设计富有启发、引导、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历史课问题,让学生自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获取知识,并理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化为自己的“新血液”“新骨肉”主动发展形成智能。成功的历史课教学设问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努力实现学生的发展性。因此注重历史课设问的技巧尤为重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一、尊重历史真实,巧设趣味问题,活跃学生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藏在深处,你得去攀登,去挖掘,才能发展它。”教师在的问题只有趣味性强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情感。如果问题平谈无奇、索然寡味,学生便可能疏于回答或应付了事。在教学《中国历史》(秦汉部分)中有这样一道探究题:在一部历史剧中,刘邦的妻子(即后来的吕后)因躲避兵乱逃进一座尼姑庵中,编剧、导演犯了什么错误?这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就纳闷了:编剧好像没错呀!吕后是女的,当然是躲进尼姑庵呀!这符合情理,殊不知,却不符合历史真实。尼姑庵属于佛教寺院,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传入我国的时间是西汉末年,而刘邦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显然,他的妻子吕后只能生活在秦末汉初,而不可能活到西汉末年。二、设问方式灵活多样,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人说:“历史知识是一成不变的,而教学方式则是多变的。”在历史教学中,应围绕教学目标、中心内容,注重设问方式灵活多样性,变换不同的视角来学习历史、探究历史。如:在讲授《鸦片战争》一课时,可设问:①中英两国相距遥远,两国之间为什么会发生战争呢?②鸦片战争是否是林则徐偏激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所致?为什么?③爱国军民浴血奋战,但最终中国仍然战败,当时的中国有没有取胜的机会呢……以此吸引学生参与教学,增强其主体意识,锻炼思维能力。总之,问题要设在关键处,设在重难点上,要在平淡中起波澜。要根据课堂需要,不可盲目设问,也不能连珠炮式的发问,必须要注意灵活多样。三、设问要注意逻辑性、层层深入,化繁为简,轻松释疑。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历史知识,教师设问要注意由浅入深、由特殊到普遍,还要讲究问题的前后逻辑,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如:在讲《中国历史》(第四册)第一课时,涉及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建立、北洋奉系旧军阀的灭亡、“济南惨案”、“皇姑屯惨案”等众多的知识点,如果平铺直叙,学生就会云里雾里,难于理解。可设计问题“南京国民政府为什么要北伐?”引导学生联系相关历史背景,即广东国民政府组织的第一次北伐由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半途而废,吴、孙两派军阀虽被消灭,但奉系仍存,而国民党反动派为统一全国,也不会容忍奉系军阀的继续存在,所以要北伐。在讲到“济南惨案”时,教师又可接着设问:“第二次北伐既然是讨伐奉系,为什么日本帝国主义会出兵干涉?”这个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所学知识很容易回答:帝国主义为了侵略中国,支持军阀混战,奉系的支持者是日本,如果奉系倒台,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权益将受到极大损害,因此日本出兵干涉,制造了济南惨案。在讲到“皇姑屯惨案”时又问:“既然日本支持张作霖,为什么又要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他?这不矛盾么?”由于有前面的问题铺垫,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史事分析就迎刃而解了:张作霖没有完全答应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全部条件,日本人认为张已不易被它控制了,所以炸死了他。又可进一步启发:“那么,日本人制造皇姑屯事件有何目的?”“那当然是要扶持新的‘工具’,以便控制东北。”这样层层深入,逐步释疑,让学生们沉浸在历史的氛围中,轻松地理解历史知识。四、设问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将理论性强的知识简单化,让学生易于接受。初中学生由于知识面和心理特点的限制,对历史课本中有些理论性的知识还不易接受,因此课堂设问时不能太深奥,不能脱离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着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世界古代史中《汉谟拉比法典》有一段引文:禁止理发师将奴隶的标志剃掉,否则,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这该如何理解?可先谈由于奴隶主数量太多,奴隶主们为了区分便将自己的奴隶做了可供辨认的明显标记。再设问:“请问奴隶主给自己的奴隶做标记这种现象与我们农村家庭中的什么现象相似?”有些同学一下子就想到了农民饲养家畜时为区分各自的牲畜,在其颈项、尾巴或翅膀上做了相应的明显标记来区分,以免混淆。通过这一例子,同学们很容易又联想到问:“奴隶的命运与牲畜有何本质区别呢?”又再进一步引申……奴隶实际是被奴隶主看作牲畜,甚至连牲畜也不如。也可联系中国古代史中“匹马束丝换五个奴隶”进一步说明奴隶的地位之悲惨。总之,历史课设问的技巧各有千秋,教师设问时要掌握好度,让枯燥、烦闷的历史知识易于理解、掌握、运用。二、历史学习:似易而实难1、难在记忆——内容繁多,难理头绪,记不住,容易忘。具体对策:硬背不如巧记,贵在每日坚持,切忌考前突击。实用举例:①奇数法记年代1911辛亥革命、1913二次革命、1915反袁斗争和新文化运动、1917张勋复辟、1919五四运动、1921中共成立②中外史对比法1939--1945二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③因果推导法市场(根本)——走私鸦片——销烟(直接)——鸦片战争④浓缩转化法戊戌变法——“变”(政治:君主立宪;经济:发展资本主义)2、难在答题——题能看懂,答案难做,容易失分。具体对策:“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做到心中有数;“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实用举例:2007年太原市中考《文综卷·历史部分》的三道题目解析。①列举:周恩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件事(3分)1927:领导南昌起义;1935:参加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正确主张;1936: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叙述要简单、准确②材料解析: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2分)将材料中的语句加以概括和转化出对内改革(依据国情选择发展道路)、对外学习借鉴他国经验两方面即可,不要直接摘抄。20世纪最后30年的时代特征?(4分)应包含政治(总趋势——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特点——美苏争霸到多极化)、经济(知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科技(高科技为主、第三次科技革命)、思想文化(多元化),3、难在复习——书有几本,题海无边,难以入手,效率不高。具体对策:文明史,历史复习的新角度;专题化,历史考试的总趋势;重基础,体现基本能力要求;重现实,适度结合热点命题。实用举例:①2007年高考的一道选择题引发的争议;谥号、庙号、帝号、年号的差别——文科更注重积累。②《大国崛起》热映引发的出题热;从整体设问:共同原因、经验、共同目标、启示等;从单个国家设问:如日本崛起的原因和影响(启示);关系:个别原因已包含了共同原因。③文明史观在命题中的体现和做题的要求。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命题更关注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大事件,如生产工具变革、三次工业革命等。二、历史解题:公式化模式+发散思维根本原因(根源)+具体原因+直接原因(最直接的称导火线)内部原因(自己的)+外部原因(对方的和环境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原因+军事原因如: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②背景=原因(为什么)+条件(有什么)如:开辟新航路的背景③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如: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对自身的影响+对他人的影响⑤评价人和事的方法: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问题;既要看到进步,更要看到局限初中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大总结(二)一、历史材料分析题可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一、读:带问阅读、审清题意。读题是解题基础。任何人做材料题都必须做好这个环节。当然,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材料难易程度不同,因此读题也因人而异,有人一遍即可,有人须读两遍,也有人就须更加用心地读上三遍或要更加细致的阅读、揣摩。但在读题的过程中须注意的问题却基本相同。(1)阅读一段文字,除了读懂文字的中心内容外,尤其要注意文字(包括图表、图示等)展示给我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这往往是我们后面解题的目标或参照物。(2)有时一个材料题往往不止一则材料,有两则、三则材料。这两则、三则材料从表面上看肯定各不相同,有时则分别联系着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历史事件。阅读时既要认真读懂每一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同时又不能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要注意其内在联系性,为下一环节的思考作准备。(3)读题不仅要认真地阅读材料,更要认真地审读设问,有人可以先读设问,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因为这样有目的阅读就如同“有的放矢”了。实在不行,先读材料有了一个大致梗概、轮廓后,也要认真读设问,再带着问题细读材料,这样才能保持头脑冷静、思维清晰。(4)阅读时一定要注意文字的出处、注释、出自何人之口,图片、图表、图示则一定要先读标题。这些内容往往能带给我们一些背景知识、提示,好比行路时看路标一样,不可视而不见。二、思:建立联系、找准中心。读完或读懂了材料后,这时就要根据从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比如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子,或者一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联想大脑中记忆的有关知识信息,找出一些联系,如材料与教材知识有何内在联系,这一段材料究竟与哪一个知识点相联系;材料与材料之间有何内在联系,有的不同材料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时代展示不同内容,要找出这个中心,有的不同材料虽然各自联系着不同的知识点,但这不同知识点之间可能有某种相似性或相关性,这种相似性或相关性即是要找的中心;材料或材料的中心与设问之间又有何内在联系,以及设问之间有哪些联系;材料反映的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外历史之间的一些联系等等。这一环节所建立的各种联系,找准的中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前一环节阅读的升华,又是后一环节答题的铺垫。三、答:按问作答、直奔主题。完成了前面两个环节再进入第三环节就好比稼穑的农夫有了播种和耕耘马上就要收获了。但笔者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常有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死抠课本。有的学生作材料题不太读材料及题目就开始翻课本,以为课本是万能的,希图从课本中找到现成语句、段落成为理想答案,有如胶柱鼓瑟!一种是信马由缰、漫天飞舞。这样的学生做材料题根本不管课本上知识点,材料的中心也把握不准,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却往往不得要领,有的所答非所问,还有的虽与所问有联系,但只是沾沾边而已,不能抓住实质,有如疯子打拳!这两种现象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原因,既有读题环节不到位、思考环节不到位的原因,也有答题没有养成按问作答,直奔主题的习惯。其实答题必须坚持“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语言精炼准确、逻辑严密,对问题作出准确地说明,严密地论证,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感悟,并有意识地反映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掌握了这些步骤及答题技巧,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几类常见的历史材料题型。通常我们把材料题按材料展示的不同形式分成文字类材料题、图表、图示类材料题,混合类材料题三种主要的类型。一、文字类材料题传统类型的材料解析题主要是文字类型的材料题。其文字材料来源广泛(前面已有论述)。其中尤以文言文和外语翻译文字的阅读理解难度较大。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阅读理解能力及相应的背景知识(如地理知识等)。例:阅读下列材料。(荆州市2007年历史试题中考)材料一应准添设下列各处,定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从事商业工业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摘自《马关条约》材料二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两国政府确认,在相互关系中,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摘自《中日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回答:(1)与《南京条约》中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马关条约》中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2分)(2)在材料二中,中日两国政府达成了哪些主要共识?(2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