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伦理学试题和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1.公共伦理用以规范公共管理主体的行为,以保证公益事业的公正性,合理有效地实现公益事业目标的准则体系,就是公共伦理。2.公共组织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以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非营利组织。政府是最重要的公共组织之一,非政府组织是最为活跃的一种组织形式,二者一起构成公共管理主体。3.非政府组织是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以社会公共事务为管理对象,以非权力手段为组织运作基础的公共组织,又称为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民间组织等。4.公共利益是公众的、共同体的,以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表现出来的利益,是社会公众所必需的,个人可以享有的社会价值。5.公共权力价值观是公共管理主体对权力的意义和指向的伦理把握,在行为实践活动中,就是个人对于权力所进行的价值评价、判断、选择的内在主体尺度,是公共权力主体和对象对公共权力具有的意义的看法和态度。6.公共事务所谓公共事务,就是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为保护社会和市场的正常秩序,维持公共环境的可持续能力而实施公共管理的目标和过程的体系。7.群体群体又叫社会群体,是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生活,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个人的集合体。8.社会组织(狭义)是具有共同目标和规范,行为协调的社会团体,是政府组织以外的其他一切组织,也是次级群体的表现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9.公共项目是指政府及公共部门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完成社会公共事务而实施的项目。10.公共项目评估是指评估主体依据评估指标体系所设定的数量和质量,对公共项目满足公共需要的价值和作用进行评价、判断和预测的规范性过程。11.公共责任(广义)广义的公共责任是指公共组织在解决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对其实施公共管理行为的必然结果所负有的责任,实质是公共管理主体对社会公共利所承担的义务和职责。12.公共责任(狭义)狭义的公共责任是指公共组织在解决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因其实施公共管理行为引起的必然结果,表现为违反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职责和义务时必须承担的责任。13.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规范与行为模式的综合、、总和,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14.公共环境是以文化内容为核心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构成的复杂的社会体系,是人类创造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社会要素的总和。15.公共伦理意识是公共组织及其成员在公共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价值观念。16.实践伦理是通过政策或制度表现出来的对社会公众的行为规范或要求。四、简答题1.简述公共伦理的基本特征。(1)公共伦理是规范公共组织行为的准则体系。(2)公共伦理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3)公共伦理不是社会公德。(4)公共伦理是社会管理组织的职业道德。(5)公共伦理的基本法则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其伦理的法则是为人民服务。2.公共伦理主体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1)忠于职守(2)遵纪守法(3)廉洁奉公(4)实事求是(5)团结协作(6)尊重人才3.简述公共管理人格的基本内容。(1)强烈的责任意识(2)真诚的服务意识(3)勤政为公的追求(4)追求真理,主持公正、维护正义(5)诚实守信4.简述为人民服务原则的基本要求(1)服务对象具有确切含义,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人民群众这一整体及其利益服务。(2)为人民服务,不谋个人私利和小集团利益。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3)真正有服务精神必须以平等的意识为灵魂(4)必须尊重人民的民主权利。5.简述政府组织伦理与个人伦理原则的区别。(1)主体不同。一为政府组织系统和政府组织管理者,一为个人;政府组织系统虽是人组成的,政府组织管理者也是人,但身份却是非个人化的,在其担任管理职务期间,他不是个人的意志、动机的代表,而是社会利益和政府利益的代表。(2)影响不同。个人伦理是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行为影响的只是少数人和有限的区域;而政府组织伦理则与所有人或社会的所有成员发生关系,政府组织系统和管理者的行为举止对社会公众都有很大关系。(3)约束方式、依靠力量不同。个人伦理主要是通过良知和舆论起内在的约束作用;而政府组织伦理除了舆论和内心信念起作用外,还要靠制度的外在约束作用。(4)评价标准不同。政府组织伦理与个人伦理处在不同的领域,对政府组织伦理的评价,主要是看这一政府组织系统的实际功能和作用,看它是否为社会公众谋取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个人伦理的评价主要是看其行为选择及其结果是否符合一般的社会道德标准,而不是对其行为进行组织系统层面的道德评价。6.简述非政府组织的特征(1)公益性:与其非营利性相一致,非政府组织本着人道主义和利他主义精神,谋求政治平等,经济公平,社会正义。(2)服务对象非主流化:服务对象主要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间差距大,被剥夺感强,弱势群体的关照能填补政府组织的不足,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实施社会。(3)自愿性:非政府组织是个人自愿结成的群体组织,成员有着共同的信念,目标和兴趣。(4)非权力性:非政府组织并不掌握公共权力,而是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通过协商与承诺的方式获取资源。(5)非行政性:非政府组织不是自上而下的权力管理体制,而是民主,平等,自治依法开展活动。7.简述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具有的职能优势(1)非政府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2)非政府组织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3)非政府组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4)非政府组织为政府分忧解愁,具有承受风险的优势。(5)非政府组织是扩大国际交往的重要渠道,在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和新制度的建设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6)非政府组织促进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倡导者和组织者。8.简述非政府组织的伦理观念。非政府组织伦理观念是特定的价值观念,是非政府组织和成员在管理社会事务时的行为准则,也是凝聚组织成员,开展各种活动的导向。非政府组织的伦理观念主要有:公平、义务、非营利、廉明、忠诚等。(1)公平是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中,向所有的对象提供平等的服务和公正的利益分配。(2)义务是非政府组织在管理活动中对社会和公众所承担的道德责任,是非政府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根据。(3)非营利是指非政府组织及其成员在解决社会问题和增进公众利益的活动中不得谋取私利。(4)廉明是非政府组织及其成员不得在社会公益活动和组织内部管理中以资源、信息等作为取得私利的手段。组织活动的决策、实施和结果都对公众公开。(5)忠诚是指非政府组织成员对增进社会利益这个组织目标尽心竭力,热心组织活动,忠于组织目标,维护组织形象。9.简述阶级的实质和基本特征。(1)阶级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和政治范畴。阶级是指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经济集团,具有其特定的政治立场和利益要求,其实质是: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即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2)阶级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在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第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第三,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第四,领得自己所支配的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不同。第五,不同的阶级在公共权力的配置中的地位不同,其政治立场和利益要求也不同。10.简述群体的概念及特征群体又叫做社会群体,是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群体的基本特征:第一,明确的成员关系。特定社会群体中的个人获得相应的成员资格,成为该群体不可缺少的主体,在群体内部形成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行为互动具有相互性、依赖性。第二,持续的相互交往。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临时性的,他们保持比较长久的交往。第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群体成员在交往过程中,通过心理与行为的相互影响或学习,会产生一些共同的观念、信仰、价值观和态度。第四,一定的分工协作。尽管在不同的群体中,内部分工协作的程度不一样,但是,群体内部的分工协作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第五,行动的一致性。在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的作用下,社会群体随时可以产生共同一致的行动。11.简述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1)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五个方面,即组织目标、规章制度、社会位置、行为模式和运行手段,它们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构成了社会组织的基本结构。(2)组织目标是组织通过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是组织的活动方向,体现着组织活动的根本利益。(3)规章制度是组织行为的准则及规范体系,实质上是行为义务、职责规定、利益分配要求。(4)社会位置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5)行为模式是指按一定社会规范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模式,也叫角色。(6)运行手段即权威,是指组织具有的合法权力和领导人。它是维持组织运行的必要手段,它使成员在组织内感受到约束和限制。12.简述公共伦理客体的特征(1)服务对象性。公共管理主体的活动指向是社会和公众利益,其目的是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各种服务。公共伦理客体就是公共伦理主体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实施服务的对象。(2)社会性。公共伦理活动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作用于社会公共事务。公共伦理客体以其形式的多样性、活动的复杂性、联系的广泛性而体现出深刻的社会性。(3)从属性。一定的公共伦理的客体总要从属于一定的公共伦理主体,与这个伦理主体具有依赖性。(4)独立性。公共伦理的客体虽然离不开公共伦理的主体,但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特别表现在公共伦理客体活动的目标和指向与公共伦理主体活动的目标和指向并不都是一致的。(5)系统性。公共伦理客体的系统性既表现在形式方面,也表现在内容方面。(6)补充性。公共伦理客体的活动领域和范围与主体不同,在公共伦理主体不能起作用或作用不大的地方,公共伦理客体反而可以大显身手。13.简述公共利益的基本属性。(1)公共性。公共利益的公共性,是指不同的个人和共同体对公共利益的消费并不相互排斥;因为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某个人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消费,因其不是私人物品,不是特定的、部分人的利益,因此不影响他人消费以及消费的数量和质量。(2)社会共享性。社会共享性是指社会的每个个体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消费享有同样的权利,即公共利益具有社会共享性。(3)多形态性。公共利益的多形态性是指公共利益有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等多种形态。14.简述社会制度的功能。(1)社会制度具有特定的社会功能,社会制度一经产生必然要对社会成员有所约束。(2)社会制度规范除了对社会成员约束之外,还有激励的功能。(3)社会制度的约束和激励功能说到底是一种利益调节功能,是为了规范社会各成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15.如何理解制度伦理。(1)制度伦理可以具体理解为制度的道德性与道德制度化相协调的一系列规范和规则的制度安排。(2)从制度安排的角度看,制度安排本身并不存在单纯的伦理活动,但其中又无不以一定的伦理思想和伦理价值为基础。(3)从制度的形式及类型来看,无论何种类型的制度,它与伦理是相辅相成的。(4)制度本身就包含着伦理规范,因此,简单地说,制度伦理首先指称的就是“制度中的伦理”,它强调的是制度的道德性。(5)制度伦理的另一个含义是“道德的制度化”,其核心是“道德立法”。(6)从制度安排角度来讲,制度与伦理虽然具有密切的联系,但二者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它们虽然同是社会规范,但伦理道德是非正式的、非系统化的规范体系。16.简述传统文化中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1)将德治与国家安危相联系,高度重视德治的作用和意义。(2)公私分明,公忠是德治的核心原则。(3)德治即爱民和施行仁政。(4)君臣政治关系等级化、伦理化,以政治秩序制导家庭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使社会关系有序化、道德化。(5)将德治与官德相联系,以榜样的力量来感化人心,突出德治。17.“黑堡宣言”认为公共管理者应扮演的角色有哪些?(1)执行与捍卫宪法的角色。(2)人民受托者的角色。(3)贤明少数的角色。(4)平衡轮的角色。(5)扮演分析者和教育者的角色。18.公共管理者道德素质的特点:(1)公共管理者的道德素质标准高于一般人;(2)公共管理者的道德素质要求严于一般社会成员;(3)公共管理者的道德素质具有广泛的示范性;(4)公共管理者的道德素质影响力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