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判断改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公共关系学》综合练习三、判断改错题B13.“把关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于某些信息不予以流通或暂时予以搁置的“抑制”行为上。13.错。“把关人”的作用包括“疏导”和“抑制”两方面。B6.不是所有组织都有必要设置公共关系部门的。6.对C5.CIS体现了一种由外向内的思维方式,反映了现代营销理念的思想核心。5.错。CS活动C12.CIS是企业理念、企业行为和视觉标志三者的有机统一体。12.对C7.策划媒介事件的关键是寻找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7.对。C1.参加座谈会的人数应尽量多,从而充分发挥民主性。1.错。参加座谈会的人数不宜太多。C5.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说,非公众不构成组织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5.对。C2.从实现关系的缘由来看,公共关系主要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泛缘关系。2.错。从实现关系的缘由来看,公共关系主要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业缘关系。C14.传播沟通不仅是组织处理公众关系的方式,也是公共关系实施的基本过程。14.对。D10.对于社区公众,大众传播媒介是组织开展宣传活动时的最佳选择。10.错。对于社区公众,户外媒介是组织开展宣传活动时的最佳选择。D8.对于公共关系活动的评估,评估主体是外部专家。8.错。评估主体是多方面的,除专家评估外,还包括管理者评估和自我评估。D11.对于组织来说,名人是“受欢迎的公众”。11.错。是“被追求的公众”。D12.大众传播具有“枪弹效应”或“皮下注射效应”。12.错。媒介的刺激往往不能直接带来受众的意志反应。(有限效果论)D7.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是互不联系的,并且具有匿名性。7.对。D15.电子类传播媒介具有线性播出的特点,受众受到节目顺序的限制。15.对。F7.凡是身份低的人士会见身份高的人士,或是客人会见主人,这种会见则被称为拜见。7.对。F15.凡是身份高的人士会见身份低的,或是主人会见客人,这种会见一般被称为接见或召见。15.对。G1.公共关系不具有公共性。1.对。G5.公共关系追求的是组织的经济效益。5.错。整体效益G6.公共关系的参谋职能就是帮助组织拟定公共关系的对策方案。6.错。公共关系的参谋职能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之中。G10.公共关系主体是企业与公司。10.错。公共关系主体是社会组织。G11.公共关系工作的开展,必须依靠组织各部门、各个成员的配合和协作。11.对。G13.公共关系处理的是个人的关系和事务。13.错。公共关系处理的是公众关系和组织事务。G15.公共关系的控制职能渗透在组织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之中。15.对。G16.公共关系在组织中处于参谋机构的职能地位。16.对。2G17.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管理职能,是对组织信息传播资源的管理。17.对。G21.公共关系学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1.错。公共关系是以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关系以及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学科。G9、公共关系观念不仅指导了组织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开展,而且是引导规范组织行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9、对。G1.公共关系是企业的直线职能。1.错。参谋职能G2.公共关系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目光语言的整体要求是“友善、理解与尊重”。2.对。G4、公共关系最早出现在美国。4、错。作为现代组织的一种专门职能和现代社会的一种专门职业,公共关系最早出现在美国。G9.公共关系人员理想的知识结构应该是“T”型的知识结构。9.错。动态T型的G9.公共关系运作的关键工作是公共关系计划。9.错。公共关系运作的关键工作是公共关系实施。G6.公共关系实务就是组织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而专门策划和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6.错。还包括日常公共关系活动。G5.公共关系运作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5.对。G7.公共关系运作的核心性工作是公共关系实施。7.错。公共关系运作的核心性工作是公共关系计划。G4.公共关系评估就是对公共关系效果的评估4.错。公共关系评估就是对公共关系活动过程、活动内容和活动效果的评估。G2.公共关系运作过程的各个阶段是彼此独立的。2.错。公共关系运作过程的各个阶段是相互衔接,不断循环的。G10.公共关系传播主要立足于满足公众的心理需求10.对。G11.公共关系传播的最高目标是引起注意。11.错。公共关系传播的最高目标是改变行为。G3.公众的思维定势对组织公共关系传播工作来说只具有消极作用。3.错。公众的思维定势具有两重性。G4.公众的从众行为具有两重性。4.对。G3.公众主要指的是社会公众。3.错。还包括内部公众G4.公众利益至上、社会利益至上是政府开展公共关系是时必须奉行的首要原则。4.对。G12.公众总是相对于特定的社会组织而存在的。12.对。G8.告知公众是形成舆论的关键。8.对。G15.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是气质。15.错。性格。G12.根据“争取沉默的大多数”的原理,逆意公众是组织公共关系传播竞争中的重点。12.错。边缘公众是组织公共关系传播竞争中的重点J9.积极公众是受欢迎的公众9.错。积极公众是否受欢迎,取决于组织的价值取向。K1.开展“名人公关”,主要是运用了公众心理定势中的第一印象效应。1.错。开展“名人公关”,主要是运用了公众心理定势中的片面印象效应。K23.开展政府关系的主体是各级各类政府机构。23.错。开展政府关系的主体是其他社会组织。K9.开展社区关系的主体是社区的各级主管机构,如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9.错。开展社区关系的主体是社区内的其他社会组织。3L2、“类公共关系”在历史发展上与作为现代职业活动的公共关系并不一脉相承。2、对。M8.媒介事件追求的是组织的传播效果。8.错。媒介事件追求的是组织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M5.媒介公众是指媒体机构。5.错。媒介公众是指媒体机构及其工作人员。M1、民主政治的进步是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1、错。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Q7.潜在公众是组织公共关系的最佳对象。7.对。Q5.企业开展赞助活动主要是对赞助对象提供资金赞助。5.错。企业开展赞助活动主要是对赞助对象提供资金赞助、产品赞助和人力赞助。Q11.企业公共关系并不直接参与产品销售。11.对R6.人际传播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传播。6.错。还包括非面对面的传播。R8.人的行为往往是由优势动机推动的。8.对。S19.使用不同的传播媒介,会导致对同一信息作不同侧面的强调。19.对。S17.受众接收广播信息时,不具有独占性。17.对。S8.《上海开大报》属于大众传播媒介。8.错。属于自控传播媒介。S4.实物本身也是一种传播媒介。4.对。S14.说服过程的情境因素指的是说服时空因素的选择和安排。14.错。还包括心理因素。S3.所有的由头都可以制造新闻。3.错。具有新闻价值的由头可以制造新闻。S17.所有组织都有必要设置公共关系部。17.错。要根据组织自身的运行和发展需要来决定。T20.通常意义上的公共关系指的是自觉的公共关系状态。20.对。T13.态度具有动机的作用,是一种潜在的行为倾向。13.对。T4.通常意义上的公共关系指的是自然的公共关系状态。4.错。通常意义上的公共关系指的是自觉的公共关系状态。W1.危机管理就是组织对危机进行有效的处理。1.错。危机管理就是组织对危机进行有效的防范和全面的处理并使之转危为安的一整套工作过程。W10.我们可以把非公众理解为“公共受众”或“消极公众”。10.对。W6.为了便于对问卷调查资料的统计,问卷常常以开放性问题为主。6.错。问卷常常以封闭性问题为主。X2.行动公众是受欢迎的公众。2.错。行动公众是否受欢迎,取决于组织的价值取向。X3.宣传型公共关系的主要对象是组织的外部公众。3.错。还包括内部公众。X8、现代公共关系观念的核心是形象观念。8、错。现代公共关系观念的核心是公众导向观念X2.信息传递时,应该努力增加传递层次。2.错。信息传递时,应该努力减少传递层次。4Y24.舆论的强化是形成舆论的关键。—24.错。告知公众是形成舆论的关键。Y22.舆论的引导是形成舆论的关键。22.错。告知公众是形成舆论的关键。Y3、由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由组织导向到公众导向,这是传统公共关系观念与现代公共关系观念的根本区别。3、对Y7.优化内外环境、塑造组织形象,是组织公共关系的根本目标。7.对。Y18.与广播相比较,受众接收电视传播时,空间的限制性更为突出。18.对。Y9.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对传播内容的解析性强于电子类大众媒介。9.对。Y16.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排列上具有“并时性”的特点,受众对于信息的主动选择性较强。16.对。Y1.议题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能决定公众怎么想,却不能决定公众想什么。1.错。议题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不能决定公众怎么想,却能决定公众想什么。Y14.一般来说,参加签字仪式的双方或多方的人员应该是“对等、相当”的。14.对。Y3.一种非语言形式往往能够传递多种不同的信息。3.对。Z2.组织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常见的类型。2.错。人际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常见的类型。Z5、组织形象是客观的。5、错。组织形象具有主客观两重性Z6、组织形象是主观的。6、错。组织形象具有主客观两重性Z7、组织形象具有主客观两重性。7、对。Z18.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实质是利益关系。18.对。Z19.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属性是信息关系。19.对。Z13.在见面介绍时,应该先把年纪轻的一方介绍给年纪长的一方。13.对Z16.在见面介绍时,应该先把地位低的一方介绍给地位高的一方。16.对。Z3.在见面介绍时,应先向男士介绍女士。3.错。先向女士介绍男士Z8.在公务活动中赠送礼品,要突出礼品本身作为沟通媒介的信息价值。8.对Z10.在社会交往中,宁可把“自尊”放在第二位,也不可随便无理待人。10.对。Z6.在表达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时,往往要向公众提供正面理由,这样才有助于提高说服的效果。6.错。在表达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时,到底是向公众提供正面理由还是反面理由,还是同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理由,这要取决于说服对象的文化教育程度以及他原本的态度与说服者观点的一致性程度。Z4.制造媒介事件的前提是内容真实。4.错。制造媒介事件的前提是内容真实和合法。Z14.自身传播实际上是“主我”与“宾我”的对话。14.对。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