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建原理总复习题一、填空题1、公共建筑通常以(使用)、(辅助)、(交通)三种空间组成。2、一般把出入口、通道、过厅、门厅、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等称之为建筑的(交通联系)空间。3、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可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枢纽交通)三种基本空间形式。4、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水平交通空间的布局,应与整体空间密切联系,要直接、通畅,防止(曲折多变),具备良好的采光与通风。5、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水平交通空间如过道、过厅、通廊等,除作主要的交通联系外可兼具(其他服务功能)。如医院门诊部的宽形过道,可兼供(候诊)之用。6、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的通道的宽度与长度,主要根据功能需要、防火规定及(建筑空间处理的需要)来决定。7、在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作为垂直交通的手段,常用的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及坡道等形式。8、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交通枢纽部位主要是指为人流集散、方向的转换、空间的过渡以及与通道、楼梯等空间的衔接等,而设置的(门厅、过厅)等空间形式,起到交通枢纽与空间过渡的作用。9、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交通枢纽的设计,主要依据(功能、精神)两方面的要求。10、在公共建筑门厅的空间环境中,除需考虑空间的尺度外,还应考虑空间的(导向)作用。11、在进行公共建筑空间组合时,反映在位置、朝向、采光及交通联系等方面,应有(主次)之分。12、在进行公共建筑空间组合时,功能分区的主次关系,应与具体的(使用顺序)密切结合。13、建筑物内部(使用程序)不仅影响着平面布局方式,同时也影响着空间的安排及出入口设置等。14、为了更清楚、更简明地表示建筑物内部的使用关系,常以一种简明的分析图表示公共建筑的内部使用程序,我们通常称之为(功能关系图)。15、公共建筑走道式空间组合是利用走道将房间连接起来,各房间沿走道一侧或两侧布置。这种组合方式使各房间使用上保持(独立性),而各房间又通过走廊联系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空间整体。16、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采用的是“自由灵活的空间组合”开创了(流动空间)的新概念。17、美国纽约赖特设计的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展厅空间布置采用形式是(串联式)。18、赖特的古根汗姆美术馆和贝律铭的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是运用(几何形)构图。19、功能与(流线)分析是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手段。20、同样大小的空间饰以冷色调较饰以暖色调给人的感觉要(大)。21、欲使过高的天花板感觉低矮一点,该天花板宜选用(明色和暖色)的色彩。22、为保持室内空间稳定感,房间的低处宜采用(低明度)色彩。23、光源与人眼处于(0—30)度时眩光最强烈。24、(尺度)的概念是建筑物整体或局部给人的视角印象大小和其实际大小的关系。25、美的比例,必然正确的体现材料的(力学特征)。26、人民大会堂顶棚采用层层退晕的划分,加上满天星的灯光效果,主要为了解决顶棚(下坠)问题。27、利用采光与灯光的不同效果,可以调整空间的(尺度感)感。28、不同文化形成独特的(比例)形式。29、‘稳定’所涉及的要素是上与下之间的相对(轻重)关系的处理。30、总图布置要因地制宜,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紧凑,节约因地;适当处理个体与群体,空间与体形,绿化和小品的关系;合理解决采光、通风、朝向、交通与人流的组织。31、要使一座建筑显得富有活力,形式生动,在构图中应采用(对比)的手法。32、对比的手法有轴线对比、体量对比、方向对比、(虚实)对比、色彩对比。33、巴西国会大厦在体型组合中采用了(对比与协调)的手法。34、展览建筑一般使用(穿套)式的空间组合形式。35、影剧院建筑空间组合的核心问题是(观众厅)、舞台、休息厅、门厅之间的关系。36、博物馆设计一般要解决好三线问题——(流线、视线、光线)。37、公共建筑对称的门厅,常采用轴线的方法表示空间的(方向)感。38、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39、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的布局中,强调了各种空间之间的(对比)。40、建筑构图原理的基本范畴有主从与重点、对比与呼应、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和比例与(尺度)。41、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是(多样统一)42、超过8层的建筑中,(电梯)就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了。43、用加大(开窗面积)的方法来解决采光和通风问题较易办到。44、建筑楼梯梯段的最佳坡度为26°34′。楼梯段部位净高≮(2.20)m,楼梯平台部位净高≮(2.00)m。45、在公共建筑中,基于防火疏散的需要,至少设置(两部)楼梯。46、公共建筑中楼梯的(数量及位置),应根据功能要求和防火规范,安排在各层的过厅、门厅等交通枢纽或靠近交通枢纽的部位。47、楼梯由楼梯段、(休息平台)和楼梯栏杆、扶手三部分组成。48、交通性质的公共建筑,常在人流疏散集中的地方设置(坡道),以利于安全快速疏散的要求。49、一些公共建筑在主要入口前设置坡道,以解决(汽车停靠)问题。50、坡道的坡度一般为(8%~15%),在人流比较集中的部位,则需要平缓一些,常为(6%~12%)。51、坡道设计应考虑(防滑)措施。52、多部电梯可成组地排列于电梯厅内,一般每组电梯不超过(8)部为宜。53、自动扶梯的坡度通常为(30)度,楼梯段部位净高≮(2.20)m。54、大型医院建筑常以群体的形式出现原因是:根据不同功能特点分散布置,有利于组织不同的(流线)、争取较好的(通风和朝向)、防止交叉感染。55、公共建筑的公共人流交通线按其流线的动向,都可以分为(进入和外出)人流线两种。56、在对公共建筑各使用空间进行分区时,往往强调空间的(主次),其时仍需满足空间之间相互联系的要求。57、在高层公共建筑设计中要考虑(水平)风力及地震的影响,所以要求高层公共建筑具备一定抵抗水平推力的刚度。58、在考虑公共建筑空间组合的问题时,(技术条件)是达到功能要求与精神要求的基础和手段。59、在创造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制宜”,方能找到较为理想的空间组合方法。60、合理的室外空间组合,不仅能够解决室内各个空间之间的适宜的联系方式。而且还可以从总体关系中解决(采光、通风、朝向、交通)等方面的功能问题和独特的(艺术造型)效果,并做到布局紧凑和(节约用地),使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61、当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时,需要把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和(联系方便)。62、一般在建筑分类中,主要的类型有居住建筑、工业建筑与(公共建筑)。63、在公共建筑室外环境设计中,建筑(体形)对空间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64、不同性质的公共建筑室外环境空间可归纳为下列几种类型:开敞的空间场所、活动场地及(停车场所)。65、公共建筑的室外环境空间其大小和形状应视公共建筑的(性质)、规模、体量、造型和所处的地段情况而定。66、影剧院、会堂、体育馆、铁路旅客站等类型的公共建筑,因人与车的流量(大)且(集中),交通组织比较复杂,所以建筑周围需要较大的空间场所。67、旅馆、宾馆、商店等类型的公共建筑,其人流活动具有(持续不断)的特点。68、人与车的流量大且集中、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的公共建筑,常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而这种类型的广场往往根据各种流线的(通行能力)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式。69、公共建筑的停车场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主要包括(小型汽车)、摩托车与自行车的停车场。70、公共建筑停车场的位置,一般要求尽量设在方便易找的部位,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以不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与(艺术性)为原则。71、高层或某些大型公共建筑在车辆较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利用(地下停车场)或立体停车场的方式,以节约场所用地。72、大多数公共建筑需要设置服务性的院落,如锅炉房、厨房等,一般为了出入方便,常设置单独的(出入口)。73、公共建筑室外环境空间设计中的各种要素,如绿化、水体、建筑小品等的设计应尽量根据原有的条件、公共建筑的性质,结合室外空间的构思意境,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以起到强调(主体建筑),丰富(空间)艺术的作用。74、一般公共建筑总平面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出入口)有较方便的联系。75、处于主要道路交汇处的公共建筑,面临几个方向的干道,这就需要对(人流的主要流向)进行分析,把(地段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次要的出入口。76、公共建筑室外环境空间的地段出入口形式,可以处理成(开敞)的或(封闭)的,具体采用哪种形式,应视建筑的(性质与风格)而定。77、大型公共建筑出入口的数量,应满足(疏散)功能的要求。78、在设计公共建筑时,应把它放在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去考虑单体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单体建筑的空间组合不能脱离(总体环境)孤立地进行。79、合理的(空间布局),是取得紧凑的空间组合、良好的通风采光、适宜的日照朝向以及方便的交通联系等的必要基础。80、在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时,除对地段周围规划、道路及建筑情况作出分析外,还应考虑区域的(),如地形、地貌、朝向、风向等因素的影响。81、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即(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与(创造环境)。82、在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中,利用环境是指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用我国著名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所说,即为“俗则摒之,(嘉则收之)”。83、在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中,有的公共建筑借助室外空间中的园林处理来延伸(室内)空间,构成一个综合的统一体。各种室外空间要素均可与(建筑体型)相呼应,形成具有一定意境的室外空间系统。84、在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中,建筑与室外环境的关系,不仅仅是利用环境的关系,而是室外空间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可以是带动全局的(构图中心)。85、处在特殊地域的公共建筑,为了满足地段、道路、街景等特殊要求,一般在不损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应以(环境特点)为依据,比较自然地处理建筑的空间与形体,使建筑与室外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86、我国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为了体现封建统治阶级威慑森严的意图,在室外空间中,创造了(严谨对称)的建筑空间环境,是依照构思意图对环境的创造。87、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强调用(因地制宜)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探索室外空间环境问题,使其具有创造性。88、大型医院的建筑群,为了防止相互感染、争取较好的通风与朝向,创造益于医疗的绿化环境,多数采用(分散式)的空间组合形式。89、某些类型的公共建筑在特定的条件下,如地形特点、建筑性质等,需要采用比较(分散)形式,因而产生群体空间组合。90、以公共建筑组成各种形式的组团或中心,如城市中的市政中心、商业中心、体育中心、展览中心、娱乐中心、信息中心等,也必然形成(群体)空间组合。91、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有(对称)、向心、重复母题组合、形式与风格相统一、与特定地形结合。92、规模较大、组成比较复杂的公共建筑,虽然各种制约条件多,但是在进行空间组合时,仍能按照具体的条件和要求,运用(使用、辅助、交通)三大块空间的不同排列关系,组合出不同的方案。93、一幢建筑是否合用,除需要充分考虑使用空间恰当的布置之外,还应考虑使用空间与(交通空间)之间的配置关系是否适当,交通联系是否方便方便等问题。94、一般交通联系部分要求有适宜的高度、宽度和形状,流线简单明确而不曲折迂回,能对人流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作用)。95、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水平交通空间如过道、过厅、通廊等,除作主要的交通联系外可兼具(其他服务功能)。如小学校的过道或过厅可兼供课间休息活动场所。96、(直跑楼梯)具有方向单一和贯通空间的特点,因而它可以布置在对称门厅的中轴线上,以表达其庄重性。97、一般性质的公共建筑,如中小学校、普通旅馆等门厅的主要楼梯,其形式可以是单跑的、双跑的,也可以是三跑的,其中以(双跑)的居多。98、旅馆、办公楼、中小学校等类型的公共建筑,常因突出一个交通枢纽,而比较自然地使楼梯有(主次)之分。99、交通性质的公共建筑,如火车站等,常在人流疏散集中的地方设置(坡道),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