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江流域水电开发”下的凉山州农业空间布局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三江流域水电开发”下的凉山州农业空间布局研究姓名:应璐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区域经济学指导教师:许俐20081201基于“三江流域水电开发”下的凉山州农业空间布局研究作者:应璐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张卫建.李昌新.柯建国.章熙谷农区农牧系统生产布局的区际空间转移分析方法及实例-应用生态学报2001,12(5)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产品生产布局的空间转移定量分析的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农产品生产布局的空间转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种植业生产布局向外转移趋势明显,但养殖业生产布局在区际间没有出现明显的空间转移.这表明养殖业生产的空间转移正处于一个临界期,区际间畜禽产品生产竞争激烈.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作者从理论上将农区农牧系统生产布局的区际空间转移归纳为外推型、稳定型和内聚型3种基本类型,并讨论了空间转移类型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2.学位论文朱晓禧基于遥感的农作物空间布局变化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研究——以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为例2005全球变暖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已经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特别是近20年来全球显著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所关注。面对日益改变的人类生存环境,人类无法完全改变这一趋势,也无法阻止其不良影响的产生,但是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去响应环境的变化。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是新时期全球变化科学发展起来的重要领域。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农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部分,农业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选取我国对气候变化敏感的重要粮食生产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为研究区域,分析农作物种植结构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问题。本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遥感图像解译与GI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问题。在本研究中共解译研究区域的两个时间序列各6幅图像,得到黑龙江西部地区1988年前后和1998年两个时间序列的农作物种植范围图,并结合相应时段的该地区≥10℃积温数据进行GIS分析,得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情况,并对其过程和机理加以分析。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对气候变暖有明显的响应变化,主要表现在喜暖作物(玉米、水稻)种植范围的向北扩大,种植界限的北移,并且其移动趋势和幅度与其生长需要的≥10℃积温等温线的空间变化一致。具体表现在:(1)1980年至2000年,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年平均气温有明显的升高趋势,等值线成大幅度整体北移。相应的,同期水稻和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种植范围发生较大的空间变化,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玉米种植范围扩大,但种植面积有一定程度的减少。(2)该地区水稻种植范围的空间变化与温度变化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响应气候变暖、等温线北移,水稻种植范围产生有规律的变化。在变化方向上,水稻的种植界限北移,且与等温线北移幅度相同,同时水稻集中种植区在保留原来种植范围的同时,也随之向北扩展。在变化幅度上,水稻种植北界向北移动约1.5个纬度,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移动约1个纬度。在变化关系上,水稻种植北界位于≥10℃积温2200℃等温线附近,随该等温线北移而北移,而水稻集中种植区随≥10℃积温2300~2400℃等温线北移而向北扩展。(3)玉米的密集种植区集中在≥10℃积温2800℃等温线和2400℃温线附近,并随该等温线北移而向北扩展,扩展幅度在1个纬度左右。但在北部地区,玉米的种植区被新增的水稻种植区大范围替代。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是人类活动响应气候变化的一个实证。因此,对于两者相互影响和响应关系及其规律的研究可以有利于农业部门更加合理得调整农业生产,对于全球变暖所产生的影响,采取科学及时的适应性措施,充分利用农业热量资源,趋利避害。3.学位论文刘伟忠江苏句容市有机农业主体模式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2006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安全和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作为现代常规农业的一个替代模式,正在国内外蓬勃发展。有机农业不仅能确保农产品安全,经济效益高,而且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效益。发展有机农业还能地拓宽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市场国际竞争力,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选择以江苏省句容市茅山丘陵腹地为研究区域,进行有机农业主体模式比较研究,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并结合当地资源特征,依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进行有机农业生产系统的空间布局,结果表明:适宜句容市发展的有机农业主体模式主要为有机水稻、有机水果和有机茶等。其中有机水稻生产模式又分为有机水稻单作模式和稻鸭萍共作模式,两者显著提高水稻生产效益,亩经济效益分别比常规水稻种植模式提高480元、560元以上。有机稻种植模式的土壤容重比常规种植模式降低2.2%,有机质含量提高24%,而且有机稻种植田块有益生物增加60%左右。有机水果在茅山丘陵岗坡地种植有着明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有机桃、有机柿、有机枣的亩经济效益分别比常规种植的高3800元、2700元、2400元以上,并显著改善果园生态环境状况。另外,通过对有机水稻、有机水果种植结构优化,可以建立以有机水稻为主的立体种养模式和有机水果为主的农牧复合经营模式,显著提高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句容市有机农业适宜发展的区域主要为茅山丘陵区。依据有机农业系统构建要求,对该区有机农业进行空间布局,建立有机农业系统圈。其空间范围集中在茅山腹地长25千米的有机农业路两侧,可以发展面积达12000亩的有机桃、有机水产品、有机柿、梨、板栗、草莓、有机草鸡种植及养殖。句容市中部、东部、北部等以国有茶场为主,拥有良好的优质茶生产基础,将建立有机茶叶生产基地。在发展策略上,应该依托区位优势、企业优势、技术优势、提升产品的竞争优势,集中财力、物力、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依法合理流转调整土地,培训农民,培养人才发展有机农业。并成立有机农业合作社,将从事有机农业的农户组织起来,以有机农业生产为基础,通过与有机农产品的加工、有机农产品的流通及农业旅游的结合,以延长有机农业产业链,促进有机农业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4.会议论文杨载田长沙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2005都市农业是一种紧密依托并服务于城市的、具有多功能特点的现代农业生产和运行体系.湖南省的省会长沙具有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各种有利条件,而且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仅对长沙都市农业发展的历史地理背景、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索.5.学位论文艾昕大型风景名胜区内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策略与空间规划布局关系研究2006风景区的经济构成是由与风景区有关的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如游客的观赏游憩活动、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以及管理人员的管理活动等,这些活动随着人口的增长集群化逐渐形成了相应的产业影响着风景区的发展进程。本文以大型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的发展到现今的产业现状、产业结构及政策的发展以及与空间布局的关系进行探讨。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分析古代哲学以及现代环境思想对于风景名胜区发展的影响,强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于维持风景名胜区人与自然的平衡的重要性。并通过调查分析风景区内三大产业的现实状况。第二部分强调重新回归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则必须首先解决经济及人口问题。因此积极的引导风景区内产业结构转变,从原始的粗放型农业生产向高效的、环保型的服务产业转变,通过确立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带动相关其他产业的发展,注重发展的同时强调保护,对于产业发展必须从产业政策及产业规模等方面进行控制及引导。第三部分探讨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的关系。随着产业的转变则必然导致空间布局方式的变化,要求改变原有散点扩张型的村镇体系,向聚集型紧凑型城镇体系发展,集聚人口及资源,共享公共设施,以将对自然的破坏最小化,而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但不同的发展阶段及地域布局的方式差异较大,因地制宜的采取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更有效的促进产业良性的发展,使风景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本论文着力于研究风景区经济体系中产业之间关系以及对空间布局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带来的影响。提出通过适度发展旅游产业并明确其作为未来的主导产业来带动相关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带来空间布局的转变,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与侵占,促进风景资源的保护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关键词:风景名胜区,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空间布局6.期刊论文董云超.XIAYi-ping.潘菊明.DONGYun-chao.XIAYi-ping.PANJu-ming园林式生态农庄的设计与实践——以浙江嘉兴碧云花园为例-中国园林2008,24(8)基于对国内农业观光类产业现状与问题的思考,以浙江嘉兴碧云花园生态农庄设计为例,提出以生产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将农业生产、景观建设和休闲娱乐有机融合,在保障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展现观光园区的景观特色.设计注重体现江南水乡的空间布局,彰显生态农庄的植物景观特色,并在实际运作中通过以农业带休闲、以观光促生产的模式,发挥农业生产的基础作用,与观光产业相辅相成,营造园林式的生态农庄,以探索建设生态观光农业的新模式.7.学位论文周洪建农业水旱灾害生产系统恢复性评估——以湖南常德为例2009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现象频率和严重程度增加,水旱灾害风险加剧。农业生产受极端天气影响大,如何在灾害风险加剧背景下保障区域农业生产的有序进行,成为当前区域发展中的主要关注点之一。中国南方水田农业区受东南、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气候不稳定与地貌的双重作用,导致水旱灾害频发,同时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增强区域农业生产系统的恢复能力,发展避灾农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br  本文选择湖南常德(鼎城)为典型研究区,运用地理学、区域灾害系统学、地理信息与遥感科学的基本原理,在全面收集研究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地图与遥感影像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遥感解译、模型模拟等方法与技术,研究了农业水旱灾害生产系统恢复性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并在典型区应用实施。研究取得如下成果:br  1.从地理学视角提出“灾情-响应”区位效应的灾害恢复性概念模型。灾害恢复性是灾害承灾体遭受致灾因子打击并出现损失(灾情)后,承灾体响应灾情的过程和结果,包括灾中应急抵抗和灾后适应恢复两部分,前者的目标是灾害损失最小化,后者的目标是恢复程度最大化。区位决定承灾体的空间位置、组织结构和自然/人文环境差异,影响灾情程度和承灾体响应水平,产生了灾害恢复性的空间差异。br  2.构建农业水旱灾害生产系统恢复性评估的“空间-时间-风险水平”区域模式。农业水旱灾害的区域模式是以时空关系为主导,包括因果关系、协调关系、叠加关系和制约关系在内的农业水旱灾害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区域性和动态性的区域解释;农业生产恢复性评估可从“空间-时间-风险水平”维度入手,探寻评估指标差异和恢复性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的地理学解释。案例研究表明:①空间维,省级(湖南)恢复性主要受气候、区域产业结构和对国家政策响应程度等因素影响;地级(常德)恢复性主要受土地利用类型组合规律和区域经济实力影响;而县级(鼎城)恢复性主要受农业生产的生境条件和区域经济水平影响:②时间维,农业生产恢复性主要受区域农业地位变化(湖南)、农业生产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变化(常德/鼎城)影响;⑨风险水平维,致灾风险对灾中应急恢复产生显著影响,对灾后适应恢复影响较小;随风险水平提高,区域增强恢复能力的可选措施减少:不同风险水平下的恢复能力是农业生产系统对区域自然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br  3.建立基于水库功能变化的流域尺度农业水旱灾害生产恢复性评估方法。流域尺度农业水旱灾害生产系统灾中应急抵抗取决于流域当前水利设施的调蓄能力,而灾后适应恢复取决于流域水利设施空间布局的合理程度,水库/湖泊发挥蓄水、供水功能支持水旱灾害农业生产系统的恢复。案例研究表明:①降雨强度确

1 / 8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