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历年试题与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3年7月考试题1.最早提出“政策科学”概念的是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2.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行政)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3.在决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正常状态)时的失效4.在任何决策工程中,(理性)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5.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发展型)政策理念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伙伴)7.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个人负责制)两种具体形式8.提出著名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是(史密斯)9.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效果)所做的判断10.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排斥)11.公共政策主题体系包括(准公共政策主体、政党、核心主体)12.追踪决策的特征主要是(ABCD)13.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基本形式包括(ABCD)14.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公共决策划分为(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15.以下哪种说法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未来基本走向(讲究公平、追求民主化、实践科学化)16.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17.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18.简述无为思维所谓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菊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无味思维是公共决策中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许多公共事务并不一定必须政府出面解决才行。公共决策者必须明确界定自身的决策范围和决策对象,在此范围内的事务可以采取积极的决策方式来进行;而在边缘或者已经超出范围的事务需要做决定,必须三思而后行,适当的时候应当才去无为的思维方式,不去招揽和主动吸纳新的决策需求。无为思维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这里的“无为”,其实是政府的一种“有为”。无为不等于不思考、不判断、不分析、不运作;与此相反,无为是必须经过和有为一样的斟酌和考虑之后的一种决策方式。19.简述西方国家利益团体影响公共决策的主要方式(1)通过对竞选的政党提供支持或撤销支持等手段对其政策纲领施加影响;(2)通过院外活动对议员施加压力,使议会通过对其有利的政策法案,阻挠通过对其不利的法案;(3)密切与政府重要行政机关的联系,影响政府有关社会福利军事、援外等方面的具体政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4)通过资助等方式支持各种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工作,以影响政府的政策。20.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包括哪些内容?(1)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2)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3)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4)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5)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21.某市为了解决乘车难的问题,提出了“多家办公交,缓解乘车难”的对策……问题:请根据案例材料分析公共问题是如何认定的?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中巴运营混乱是一个严重的客观事实,已经不是一个一般的社会问题。中巴运营影响交通秩序,破坏交通及社会安全,导致乘客的怨言和不满,均构成政府将其认定为公共问题,并采取政策手段予以解决的条件。22.试述政策对象接受政策的基本原因。(1)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通过多年来的各种教育,已逐步形成一种政治行为模式,即对权威的尊重,包括对政府所做的各种决定的服从;(2)自我利益的保护与发展,经常是部分政策对象服从政策的重要原因;(3)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政策合法性的认同;(4)不少人是因为害怕惩罚才服从政策;(5)对任何一个政策对象来说,都有对政策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了解不多到了解较多的过程。当某项政策已被社会多数成员认同时,即使那些不理解或反对这项政策的人,也能从利益比较中接受政策。2013年1月考试题1.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伙伴)2.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排斥)3.人们把描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的曲线称为(浴盆模型)4.政策评估师对政策(效果)所做的判断5.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即鲜明的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6.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7.系统分析最早是由(C)提出并使用的。A.美国国防部B.兰德公司C.麦克纳马拉D.贝塔朗菲8.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C)政策理念。A.基础型B.理性型C.发展型D.综合型9.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D)。A.社会问题B.公共利益C.公共事务D.公共问题10.公共利益是公众(B)的资源和条件。A.共同拥有B.共享C.独享D.共同创造11.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在六个方面,它们是(BD)。A.层次性、多维性、普遍性B.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C.层次性、多维性、灵活性D.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12.按照人们决策时对自然状态规律的认识和重点掌握程度,通常可将公共决策分为(BCD)。A.随机决策B.风险型决策C.确定型决策D.非确定型决策13.决策支持系统由(BD)提出。A.贝塔朗菲B.斯科特C.克朗D.基恩14.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点包括(ABCD)A.信息化B.民主化C.高效化D.科学化E.多变化15.公共文化的内容包括(ABC)。A.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认识B.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C.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D.价值分析16.经济合理性思维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将决策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可行性这个核心问题上,用经济的数量规则来限定无限的理性追求,将对于完全理性政策的美好愿望限制在预算约束之内。17.扁平式组织扁平式组织是指内部层级减少,结构相对简单,强调信息共事,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的组织。扁平的学习型组织因其有利于信息传输的优点而成为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18.简述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和社会公众。这些政策主体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各异。他们之间既非平起平坐的关系,也非从属关系。实际上,公共政策运作的整个过程就是多种力量相互博弈的过程,无论从纵向维度还是从横向维度上看,每个主体以及主体内部的各个层面都存在不同的利益,共同作用于公共政策的整个过程。19.影响我国政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1)社会因素;(2)政治因素;(3)经济因素;(4)科学技术因素;(5)文化因素;(6)教育因素;(7)人口因素;(8)自然资源因素;(9)生态因素;(10)心理因素。20.公共政策评价与一般的评价活动有何区别?(1)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公共政策的主体由于其特殊的职能和地位,使得它比一般政策具有更大的作用范围和更深远的目的,因而要从公众的、宏观的、系统的高度来进行评价。(2)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因此,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也应放到一个比较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3)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就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21.试述西方国家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现代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在各个国家公共决策的过程中,都发挥了核心和主导作用。多数西方国家都实行多党制,只有英、美等国家实行两党制。西方国家的政党执掌政权,是通过选举争夺议会多数席位和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方式来实现的。在选举活动中,各政党的竞选纲领或党的候选人发表的竞选演说反映了党的政策主张,表明了自己对各项社会重大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以迎合不同类型选民的要求,争取他们的选票,谋取选举的胜利。在执掌政权之后,执政党一般不再单独制定政策,而是通过它所重点掌握的政府政策来体现党的意图,实现党所代表的社会利益。同时,在野的政党虽然未能参加政府,但他们通过在议会中的各种活动,通过对政府施加压力或制造障碍,使政府不得不或多或少地接受他们的主张,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政府政策的制定活动。西方国家政党活动的主要范围是选举和议会。党的权力集中在少数领导人和议会党团手中。党的地方组织大多只参与组织选举活动,没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活动。经过选举上台成为执政党之后,党的领袖作为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人,基本上不再以党的名义活动。党对议会党团成员一般都有一定的纪律约束,要求本党全体议员一致保证党的政策主张能在议会中通过,成为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执政党对政府政策制定的这种操纵现象,在日本表现得比较突出。22.试述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1)效益标准。效益标准是根据投入产出关系评估决策方案质量的标准。成本越低,收益越大,效益也就越好。只有那种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预期社会效果的决策方案才是高质量的决策方案。(2)方案协调性标准。方案协调性标准用以评估方案涉及的各种人力、财力、物力、时间、信息等资源要素,以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之间的有机整合程度。一项优质的决策方案,应该是通过方案内在凝聚力和设定的机制,把方案内含的各种要素及条件按事物发展的客观逻辑有机地统合为一体。(3)方案的适应性标准。方案的适应性标准主要评估既定方案是否适应环境的变化。一项好的决策方案,应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当环境条件变化或意外情况出现时,该方案本身有应变的弹性和进行局部调整的余地。(4)决策方案力度标准。决策方案力度不够,解决问题就会力所不及;力度太大,可能会因矫枉过正而导致社会正常秩序的破坏,或导致事物发展动态平衡格局的崩溃。2012年7月考试题1(C)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A非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C政府主体D社会公众2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B)两种具体形式。A个人不负责制B个人负责制C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D集权者3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C)判断。A利益B可行性C价值D事实4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D)时的失效。A起始状态B特殊状态C终结状态D正常状态5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A)。A公共问题B公共利益C公共事务D社会问题6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B)类型的决策。A理性思维B理想主义C完美主义D实用主义7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A)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阶,友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探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A定性或定量B定性C定量D系统分析8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C)最早提出的。A伊斯顿B西蒙C拉斯韦尔D史密斯9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A)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A贝塔朗菲B西蒙C克朗D戴维·伊斯顿10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D)A公共政策秩序稳定化B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C公共政策信息公开化D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11公共政策的功能包(ABC)。A导向功能B调控功能C分配功能D规制功能12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ABCD)。A多样性B动态性C交叉性D突发性13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ACD)。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C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D内部呼价和外部评价14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基本形式包括(ABCD)。A顿悟B判断C灵感D直觉15决策支持系统是由(AC)提出的。A基恩B克朗C斯科特D贝塔朗菲16公共政策主体能力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17因果理论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两类内容(1)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