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我国绩效评估体系构建没有立足我国的具体国情与现实文化背景,出现了盲目照搬和复制西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式的做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就必须将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与中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和核心使命——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提出公共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研究议题,阐释公共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的框架,以期形成对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理念、理论基础、制度体系以及评估方法的系统考察,最终探寻适合我国政治体制、管理制度和文化背景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的宏观思路。关键词:评估主体;竞争机制;绩效一、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现状绩效评估又称绩效考评、绩效评价、员工考核,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也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近年来我国民主化进程取得了重大进步,公共部门改革的深入进行为绩效评估的实施提供了基本的政治环境。首先,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积极性日益增强。政府也逐渐向人民群众公开政府工作的成果和效益,社会公众也开始对政府绩效评估感兴趣,已经把它视为了解、参与、监督政府工作的新途径。其次,我国公务员对其自身的绩效评估也较为热衷,通过科学的绩效评估基层公务员可以根据评估结果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以及与其他人的差距,从而改进工作,而高层公务员则将绩效评估视为对下层实施领导指挥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行政改革第2页的进一步深入,绩效观念已深入人心,这为开展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打造了良好的环境基础。二、实施绩效工资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我国,随着政府目标责任制的推行,政府绩效评估问题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从总体而言,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还不成熟,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在实践力度和效果上都存在不足,发展不平衡。就当前来说,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一)公共部门垄断性强且竞争意识不强由于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和我国的实际,长期以来,我国公共部门都处于垄断或近乎垄断的地位。公共部门对其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绩效关注度不够,并且缺乏追求良好绩效的动力、缺乏有效利用的资源和节约的动力。而在当今科技先导、知识经济的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如果不改变这一事实,公共部门的绩效就难以得到真正地提高。(二)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缺乏科学的价值选择和导向政府绩效评估的首要问题是一个价值选择和导向问题,即在政府绩效评估中要促进哪些价值,要将政府公共管理活动引导向什么方向。目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现实并未完全同评估的价值选择一致,存在一些偏差。政府绩效的根本衡量标准应该是看政府行为是否充分满足了公众利益。然而在绩效评估实践中,由于我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许多部门上级领导充当着制定绩效标准和评估结果的角色,导致公共部门公职人员以领导标准为导向提供公共服务,实际上忽略了满足公众利益的根本导向。(三)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信息系统不科学全面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数字报表是一种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上报的报表。一个环节出现“假数字”,就可能造成全面的统计信息失真。而完备而准确的绩效评估信息又是开展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活动的基础。如果所搜集到的信息存在着许多不真实的信息,那么势必影响到评估结果的准确和有效。另外,我国的评估方法设置上不够科学,多是采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定性的方法很少被运用到绩效评估里面,即较多地采用效率指标,较少地使用效果指标。第3页(四)评估主体单一化,专业素养和能力不足评估主体是指评估活动的行为主体,评估主体的准确定位是保证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结果真实性的基本条件。评估主体应当具备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知情懂行的能力。一直以来,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体都较为单一。政府绩效评估多以官方评估为主,缺乏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评估;在官方的评估中,多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的评估,缺乏政府机关的自我评估。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不公开,具有封闭性、神秘性,缺乏媒体监督,缺乏政府绩效评估的激励机制。不是把评估作为提高管理水平的反面措施,而是作为消极的防御手段---当某一方面的问题成堆,社会反应强烈时,才采取诸如大检查、专项检查、大评比等方式谋求改正,因而总是陷于被动。(五)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缺乏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作保障法律保障是开展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前提和基础,有了法律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凭,保证绩效评估工作有效的进行,并使之成为政府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早在1993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政府绩效和结果法》,它要求所有的联邦机构发展和使用绩效评估技术并向民众报告自己的绩效状况。英国也于1997年颁布了《地方政府法》,规定地方政府必须实行最佳绩效评估制度,各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绩效评估工作,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及固定的程式。另外,日本、荷兰也都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以法律的形式要求政府部门进行绩效评估。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立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政府绩效评估法案。致使我国政府绩效评估随意性大、评估过程不规范等问题。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非规范化导致评估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直接损害了政府形象,评估的权威性、制约性也必将大打折扣。三.完善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建议(一)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公共部门更加注重结果导向在我国,公共部门是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处于垄断或近乎垄断的地位,很少存在顾客和其它竞争者的压力,而且不会因为绩效不佳而被淘汰或受到惩罚。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部门对其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绩效关注度不够,并且缺乏追求良好绩效的动力、缺乏有效利用的资源和节约的动力。引入竞第4页争机制,谋求公共服务的高效率和高质量。而要使竞争发生作用,就必须对竞争加以组织和管理,配以严格的监管措施和良好的绩效评价系统。因此,我国公共部门对竞争策略的应用应置于行政改革的战略框架之内,在绩效评估的发展中发挥竞争的最大效用。(二)明确定位和价值取向,积极开发基于结果导向的价值取向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评估绩效的标准,只有寻求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合理的价值取向,才能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标准。同时,价值取向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它不仅影响着公共部门绩效的定义,消除公众和公职人员对评估的抵触心理,而且促使组织成员对绩效评估形成共识,认同并自觉地为提高评估的质量而努力,对维持评1估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十分关键。结合我国的实际,应该确立以结果为导向的价值取向,即从公众的角度出发,把所有的指标都落实到最终成果的测量上,并根据实际进行细分,如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节约政府开支等方面。同时,应该积极地组织公务员培训,在共同学习的环境中,强调结果导向的重要性。(三)确保评估信息的完整与准确,发展相适应的技术与方法绩效评估是一个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输出、反馈的过程,而其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应通过建立评估模型、合理确定指标体系和指标的权重来完成。绩效评估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绩效信息的准确可靠。这就要确保统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减少地方政府领导对统计工作的干扰,切实切断公共行政权力与统计职能之间的联系。同时,依托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的建设,畅通信息传递的网络,开辟公众参与的渠道,培育公众参与的文化和能力。在评估方法上,坚持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所选取的评估指标应该有代表性、独立性和可获得性;定期的检查修改评估方法,要寻求一种完整地反映公共部门活动评估方法是不可能的,只有不断根据实际变化,因地制宜地采用最佳替代方法的近似法。(四)保证设计和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多重评估机制无论是学者、行政人员、政治家还是民众,都各有其优势与局限性,因而,第5页应建立一种新型的理论和事务整合机制,以取得整体优势。首先,要实现人员上的整合,在政府绩效评估中合理界定和安排各自的角色;其次,要拓展各种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渠道,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在理论家、实践工作者内部及其相互间建立网络式的互动关系,促进他们的相互信任和合作。就我国实际而言,应该逐步建立多重评估体制,既包括政府机关(或部门)自我评估、上级评估、党的组织部门和权力机关(人大)支持的评估,也包括行政管理和服务对象的评估、社会(含舆论)评估和专家评估。(五)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使绩效评估活动法律化、制度化。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长期以来往往是行政命令式的布置检查,甚至是突击式的大检查、大评比,难以引起评估者和被评估者的足够重视,以致常常使评估活动流于形式而收效甚微,没有真正起到通过评估促进公共部门提高效率、改善管理、改进不足的作用。美国是一个法制较为健全的国家,政府活动、行为大多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为有效地推行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活动,政府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鉴于美国的经验,我国也应该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活动法律化,做到绩效评估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这样才能使评估者和被评估者都引起高度的重视,才能以法律的权威使评估活动真正作为一项制度而稳定、经常地开展下去。【参考文献】[1]周省时;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中国县级政府绩效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2]孙肖潇;闸北区残疾人辅助器具组合适配项目效果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3]张丽;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4]刘彤霞;公务员与外资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5]杨胜勇;我国县级政府绩效评估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