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河北教育出版社15.1轴对称(1)作者及工作单位海兴县第三中学冯国荣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简述即可,指导思想和依据的教育理论应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明确体现出来。本部分内容必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避免出现照搬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等情况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要让学生认识和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交给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材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节内容以全等三角形为基础,为等腰三角形做铺垫,在初中数学中有重要作用,对学习物理和化学的有关章节也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要求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进一步提高,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学情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轴对称图形虽然没有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但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所以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探索新知——实践应用——合作交流,突破难点——问题拓展,从而最终形成本节要达到的知识。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是本节课的难点,原因可能有的是学生认知基础不足,也有的是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和对称轴;2.说出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现象,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学会发现美和欣赏美,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他的文化价值。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轴对称,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及其对称轴。难点: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流程示意(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1.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图片欣赏,激发兴趣,引入新知.2.探索新知,主要探索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3.实践应用,知识转化为能力,把知识进行内化.4.合作交流,突破难点,掌握重点.5.问题拓展,拓宽学生思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情景创设老师给学生准备了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的事物图案和标志,请学生观赏投影显示,播放幻灯片,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5.1轴对称].观察并欣赏图片,体现对称美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对称美与数学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实践。探索新知1.看一看,想一想(1)细心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图片如:蝴蝶、蜻蜓、对称简笔画等,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多媒体显示)思考后进行分组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总结能力(2)请同学们细心观察动画后,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多媒体显示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面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就称这样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独立思考后表达交流,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3)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平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你能举例说说吗。学生在组内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举出更多实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2.做一做(活动)将同学们准备好的一张纸对折后,用笔沿着折线画一条直线,然后从折叠处剪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想一想,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试着画出它的对称轴先独立操作,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成员的所有操作思考结果进行交流归纳总结让同学们从动手实践中总结出结论:剪出来的图形关于折线对称,增强体验感,产生成功意识,体会合作的愉快感实践应用练习: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你能指出它的对称轴吗?独立解答后进行小组汇报。检验知识掌握情况及应用能力探索新知1.谈一谈观察下列两组图片:(投影)你发现这些图片由什么共同特征?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进行观察总结总结:(多媒体显示)每组图片中都有两个图形,并且沿着一条直线对称后,这两个图形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两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即对折后两图形中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先观察独立思考后,在于同伴交流总结特征提高观察分析概括总结能力你能再举出一些生活中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例子吗?学生在组内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举出更多实例为学生理解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创造思维平台实践应用练习:下面给出的每幅图形中的两个图案是轴对称的吗?如果是,试着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并找出一对对称点。(投影)学生独立审题并进行解答,并快速抢答考查知识应用能力及对知识领悟情况合作交流突破难点小组讨论内容:(1)结合教科书图形15.1—1和15.1—2进行比较,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有什么区别吗?(2)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吗?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如果把两个轴对称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吗?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比较两个图形的区别时,是否明确轴对称图形表述的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表述的是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学生根据两组图形比较观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其区别。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发现它们的本质区别与联系,充分挖掘讨论和潜力问题拓展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全等的两个图形一定成轴对称吗?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展开讨论,让每位学生的参与进来,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识活用练一练(1)游戏:三位同学起立,中间的同学作为对称轴,左边的同学做一个姿势,右边的同学也做一个姿势,使得左右两边成对称关系。(2)抢答:生活中不仅有些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我们所学的数字、字母和汉字中也有一些可以看成轴对称图形。例如:0,1,A,口,工等,请举例。看谁举的例子最多。(让学生到黑板上写)游戏(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抢答(2)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代表进行书写增加趣味性,体现寓教于乐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节的主要知识点巩固强化和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表达能力课堂作业1、课上作业:P491、2题;p504题2、设计一张体现轴对称的图案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撰写应避免对教学设计思路、指导思想的再次重复。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体验学习,是学生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不仅激活了学生认知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的身心,是知情合一的学习,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本节感觉遗憾的是,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无论导入还是新授环节,稍有粗糙,缺少了一些数学味。另外,数学教学应该选在关键之处进行,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的教学就是要抓住“对折”与“完全重合”两个关键之处。不然就是隔靴搔痒,舍本求末。但关键处选准了,也不能没有情景,没有载体,不然学生不能理解。这样的教学也就成为我们教师的一厢情愿。我们的一切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找到既适合知识本身又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综合考虑了很多方案。我认为应该抓住“对折”这一活动做文章。“重合”与“完全重合”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也会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