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初一音乐课程表12341.151.2678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初一音乐教学进度计划月日周内容节数92—61音乐知识《彩色的中国》199—13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走向复兴》1916--203《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1923—274《青年友谊圆舞曲》1108—125《溜冰圆舞曲》《蓝色的探戈》11014--186《雷鸣电闪波尔卡》《彝族舞曲》11021—257《牧歌》11028—18复习《牧歌》《银杯》1114—89期中测试11111—1510《万马奔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边》11118--2211《桑塔露琪亚》11125—2912《伏尔加船夫曲》《我的太阳》1122--613《友谊地久天长》《爱的罗曼斯》《云雀》1129—1314《军民大生产》《杵歌》11216--2015《船工号子》11223—2716《哈腰挂》《催咚催》11230--317复习《军民大生产》116--1018期末测试1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第一单元歌唱祖国第一节(第1周)学唱《彩色的中国》音乐知识1通过学习,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绪特点,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2能正确的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和连音,用适当的强度处理歌曲。3培养学生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活泼中感受音乐用轻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准确巧妙的唱准休止符.钢琴,音响等。一课时一.听音起立、师生问好:二.组织教学:三.音乐知识:节奏练习xxxo|xxxo||四、学习歌曲《彩色的中国》1、作品分析:《彩色的中国》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少年歌曲。少年打开地图册时所产生的联想这一题材,寥寥数笔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采用3/4拍,更赋予歌曲欢快、优美质感,好似孩子们在边歌边舞。亲切地表达着热在祖国河山的幸福情感。2、聆听歌曲《彩色的中国》。3、全班同学跟老师学唱歌曲。4、处理歌曲,房子2的第一句要渐强,最后一句要渐弱,有小眼睛的地方要延长一半的时值。5、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6、拓展: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乐器(1)了解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2)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欣赏,帮助学生熟悉这几种民族乐器芦笙是苗族、瑶族、侗族、壮族的;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伽耶琴是朝鲜族的;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巴乌是彝族的。(3)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准确的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7、学会歌曲后,分组比赛,看那组唱得最好。8、全班同学跟老师学唱歌词。9、学会歌词后,分组比赛,看那组唱得最好,对唱得好的那组进行表扬,对唱得差的那组进行教导。五.小结:六.课后反思: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第一单元歌唱祖国第二节(第2周)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走向复兴》通过学唱《国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真正了解《国歌》,唱好国歌。理解乐曲的背景含义,并能正确的用手势挥出三拍子的指挥图示。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类型歌曲的节奏特点。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运用。教学欣赏带、钢琴、音响、一课时一.听音起立,师生问好:二.发声练习:三.导入新课教学。1、欣赏:播放《国歌》,请学生仔细欣赏,再谈谈听后的感受。了解国歌歌词的作者,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联系当今社会的实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歌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学唱国歌。1、用比较法学唱:由于学生会唱国歌多年,老师先录下他们的声音,再与原音比较,让学生自己一句句找对错,找差距。2、欣赏国歌,辨别三连音节奏。3、讨论三连音在歌曲中的作用。4、找出难点乐句,如歌曲中的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重音记号、渐强记号,听老师范唱并练习。四、欣赏《走向复兴》1,通过对音乐的理解,体会乐曲带给大家的爱国主义的情感,感受音乐对于抒发情感有很重要的作用。2,逐步形成用音乐来抒发情感、并能养成对音乐抒发情感的习惯。五.小结:六.课后反思: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时间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第一单元歌唱祖国第三节(第3周)欣赏《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从歌曲中体会用灵语多变的声音色彩,是歌曲情感表达的有力手段,了解呼吸和吐字在歌曲情感表达中的重要作用.对歌曲高音字”脊”“溪”要注意音色圆滑,气息通畅.一课时音响,图片,多媒体课件等。一.听音起立,师生问好:二.发声练习:三.导入新课教学。欣赏《多情的土地》:感受歌曲,探究思考:演唱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气息,吐字和音色来表达挚爱的深情?1.,练习时气息要连贯,歌曲中13个三连音,8个上波音,6个前倚音以及后半拍,都要指导学生唱准确.2.歌词学唱,建议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曲的情感,歌词中”脊””溪”几个高音字,因是闭口母音”1”比较难唱,在唱时,指导学生咬准字头.3..跟随琴学唱歌曲.4.分析讨论歌曲的速度与力度5.尝试让学生试一试这首歌,例:用女声来演唱,比较,讨论哪一种音色艺术效果最好.欣赏《爱我中华》:1.教材分析:《爱我中华》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是90年代初乔羽和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爱我中华》这首歌先后由韦唯和宋祖英演唱,传遍大江南北。它的深刻寓意,已经超越了会歌,成为一首歌颂民族团结、少数民族聚会的必唱曲目。2.作品简介:《爱我中华》为二段体结构,B大调,4/4拍子。歌曲情绪快乐,活泼,充满了自豪感,表现了中华儿女爱祖国的深厚感情,这首歌可以是独唱,也非常适合领唱加合唱或齐唱。3.词曲作者简介:4.学唱歌曲:(1)学生按音乐节奏有表情地朗读歌词。(2)学生充满激情地演唱歌词。(3)旋律视唱无误后演唱歌词,唱出歌曲快乐活泼、自豪的情绪。四.小结:五.课后反思: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时间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第二单元缤纷舞曲第一节(第4周)学唱《青年友谊圆舞曲》饱满圆润的声音热情爽朗的情绪演唱歌曲。了解圆舞曲风格,三拍子指挥图和大自然大调音阶的基础音乐知识。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青年人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饱满圆润的声音,热情爽朗的情绪演唱歌曲。学习并掌握自然大调音阶的基础知识一课时钢琴,音响,多媒体等。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音乐,二、新课学习具有舞曲风格的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1)调号(2)拍号(3)强弱规律(4)速度(播放唱三段)(一)师用手划拍,提示三拍子指挥图示。(二)请思考,歌曲的结束音是什么?曲谱都由哪些音符组成?(1)学生第一次视唱,挥着三拍子跟钢琴视唱歌谱。(2)学生第二次视唱,挥三拍子并学习用饱满的声音演唱。(3)学唱歌曲(注意歌唱姿势,表情自然,用饱满的声音演唱。)(4)生唱词第二次。(三)分析乐句:引导学生找出歌曲共6个乐句(四)分析歌词:学生朗读三段歌词。分析歌词表达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回答“和平”“友谊”“团结”。(五)填词完整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三、小结:四、课后反思: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时间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第二单元缤纷舞曲第二节(第5周)欣赏《溜冰圆舞曲》《蓝色的探戈》通过欣赏分析体验认识等教学环节,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情境,同时掌握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特点。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用简洁的词语说明各主题的音乐情绪;判断乐曲哪部分是欧洲风格,哪部分是拉丁美洲风格。体验维也纳圆舞曲的节奏特点。能深入地去理解该曲。一课时多媒体课件钢琴小打击乐一、听音起立、师生问好:二、组织教学:三、欣赏《溜冰圆舞曲》:1、初听全曲☆播放管弦乐曲《溜冰圆舞曲》录音(板书课题)☆投影展示2、音乐知识(1)作品简介☆投影展示作曲家简介〔法〕瓦尔德退费尔、维也纳圆舞曲、乐曲结构图(2)体验三拍子基本特征“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也叫华尔兹,它的节奏有什么特点?联系以往熟悉的乐曲进行讨论,并划3/4拍指挥图示体验三拍子基本特征。3、分段复听欣赏《蓝色的探戈》:1.播放国标舞录象,分析各种不同舞种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区别?2.探戈的起源与发展:探戈是十九世纪末,发源于阿根廷的一种民间舞蹈,20世纪初,发展为一种社交舞蹈,其舞蹈音乐逐步形成一种音乐体裁。探戈含有混融文化的特色,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受到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影响,也接受了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的影响并形成不同风格。3.作者简介:安德森(1908--1975)美国作曲家、指挥家。毕业于哈拂大获硕士学位。1935年起在波士顿通俗管弦乐团任作曲。由于擅长写作较严肃的轻音乐乐曲,被人们称为“半古典音乐作曲家”。其代表作品有:《打字机》、《蓝色的探戈》、《拨奏爵士乐》等。四.小结:五.课后反思: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时间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第二单元缤纷舞曲第三节(第6周)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彝族舞曲》通过听《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欣赏《彝族舞曲》感受琵琶魅力,领略彝族风情,热爱民族音乐.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分析乐曲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及创造性活动。一课时多媒体,电脑,音响一、听音起立、师生问好:二、组织教学:三、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1、初听乐曲介绍作曲家: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作品这是一个夏日的清晨,草地上,一群欢乐的人们正在庆祝丰收,载歌载舞。听,天气好象发生了变化——雨是越下越大,可人们的兴致却是越来越高,他们仍然继续欢歌,继续舞蹈。2、复听乐曲3、逐段欣赏4、认识打击乐器乐曲中的“雷鸣电闪”的地方还真多,那作曲家是用什么打击乐器来表现的呢?介绍定音鼓和钹5、片段欣赏那我们再来欣赏其中两个片段,感受定音鼓和钹在其中的作用。欣赏《彝族舞曲》:1、首先初听音乐,说想象的场景和感受。(完整体验)2、分段赏析音乐。①首先赏析引子部分。(想象体验)在欣赏引子部分时,引导学生听乐曲的速度(由慢到快)、情绪(优美恬静),琵琶低音区的音色(在低音区模拟葫芦丝的音响),想象村寨迷人的夜景。②然后赏析乐曲的A段。★欣赏A乐段,回答问题:★出示曲谱,聆听对比,通过师生合作的形式依次将表格中每个主题的音乐要素补充完整,从而得知:A段是一个单三部曲式结构,主题a与b间形成既有对比,又有统一的有机联系四.小结五.课后反思: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时间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第一节(第7周)学唱《牧歌》1.学会唱《牧歌》。2.通过欣赏,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3.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所选的歌曲和乐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对音乐地域文化的印象。音乐材料比较多,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一课时音响、CD唱片、影碟;钢琴、打击乐器一、听音起立、师生问好:二、组织教学:三、学唱《牧歌》(一)唱歌1.请学生从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描绘颜色的字词,提示学生讨论这些美好的视觉形象是如何通过音乐来展示的。2.请学生从谱例上找出相近的旋律片段。3.采用跟随录音(CD唱片)哼唱、教师范唱、随琴教唱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唱《牧歌》。4.组织学生演唱。可以采用全班齐唱、小组唱、上下巨结肠等方式进行。5.跟随录音或钢琴伴奏放声高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了解我们蒙古民族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等。2)通过欣赏和学唱《牧歌》,感受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风格特点;探究地域文化对草原民歌的影响,体验内蒙民歌独特的魅力。3)让学生感受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增强学生热爱我国民族文化和热爱家乡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情景展示、体验等教学过程,使学生认识民歌特征与地域文化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能力。五.小结六.课后反思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时间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第二节(第8周)复习《牧歌》学唱《银杯》1、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歌曲,了解蒙古短调歌曲的调式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想象的能力。2、情感目标:通过理解歌曲,启发学生在浓郁的情境中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蒙古音乐。把短调的含义贯穿教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