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业的号角已经吹响一种比传统农业效益提高数倍的系统农业1、大农业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大农业是通过对传统农业的系统重塑,并运用共生原理,使农业的发展服从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使现在发展与未来发展统筹兼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新形式。大农业重视传统农业所忽视的白色农业、海洋农业,以微生物、低等动物和低等植物的系统组装为突破口。一方面,微生物以及生活在低等动物消化系统里并与低等动物共生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单元,被链接到大农业生态循环系统中来,它们能转化高等动物难以消化的有机废弃物为新型蛋白质资源;能富集稀缺的矿物质资源;能扩大农业清洁能源产业;能生产出化学工业难以实现的复杂化工产品和医药原料等;另一方面,低等植物立体受光,对光源全波段开发利用,因而有较高的光合效率,还有一部分低等植物与固氮菌共生联合,促进氮循环向蛋白质含量提高的方向发展,有利于秸秆转化。利用高等生物和低等生物构建亲缘关系远的生物转化链,形成强大的组合优势,其情形就如同杂交优势——“生态工程杂交”利用的是系统工程来构建“工程共生”,以“外共生体系”来取得光靠育种杂交所达不到的更高共生境界。共生生态工程可创造出单位面积产量提高1~5倍的增产能力是常态。利用智能生态光源技术和其他生态工程技术的综合,我们在小面积实验中创造出几百倍的增产效果的“青岛模式”。农业发展到系统农业阶段,大农业的技术形态就是以微生物、低等动植物的种养技术为先导,运用现代生物科技、复杂巨系统工程和循环经济模式,来改造和创新传统农业为系统农业;形成种、养、加一体化的、废弃物排放最小化的和污染物排放最小化的新形生态农业;将农业融入整个社会、多种产业共生体(如廉租房工程与“青岛模式”结合的产业共生体“爱心和谐家园”系统工程)共存的大融合和大循环的大生态经济。在大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当中,使资源体系中产出经济产品的每一个环节所辅产的非经济产品均成为下一个环节的可利用资源。形成范围大小不同、层次高低不同的循环利用途径,在最大限度内获取符合人类利益的经济产品;同时,排除废弃物所导致的环境污染。从生物资源、生产环境、微小生物、产业结构“精细化”和技术集成的多角度出发,实现区城经济的产出效益最大化与污染最小化的目标。从节能、经济、安全、市场、生态、产业、资源高效利用等综合角度来说:大农业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和原理,对传统陆地农业、海洋农业、微生物与低等动植物和信息空间进行有效组合与放大的科学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征是用创新理论、创新模式、创新结构、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和开辟新型产业链对生态农业进行革命性调整。大农业对传统农业的系统改造,是钱学森院士提出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的主题。但革命不会在大农业体系的内部发动起来,而是从与大农业密切关联的产业关联部位,从市场关注的热点处引发,从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结合部引起大规模的结构性运动。一旦缺口打破,大农业革命将势不可挡。这就是说,当我们谈大农业时,我们还必须考虑与大农业产业密切关联的关联产业,以及大农业产业的延伸部分都是我们研究的范围。这包括大农业与人类安居工程相结合,创造一个生态、环保、和谐的安居环境这类农业与其他产业联合的生态综合型产业模式。大农业循环经济同以往的任何生态经济或者循环经济都有本质上的区别:其一是“大”,大到最大关联所包容,构成一个大系统,是复杂巨系统上的循环;其二是主观精神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循环也纳入这个大循环体系中,即以共生资本为核心驱动,为操作平台,带动社会、经济、生态文明的各子系统的循环,使整体上的循环与局部上的循环协同驱动,在人与自然的复杂巨系统中跨层次、跨部类构建,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宏观协同推进、整体联动的大循环运作;其三是共生构建,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互转化,实现创意产业经济的公司营运,三效转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形成产值,推进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系统改造,确立农业对后工业社会的经济支撑的基础地位;其四是对传统产业体系进行集成模块化的系统改造,也就是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社会系统工程创造技术实现途径和运作模式,使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传统概念中的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都是小循环经济。小循环经济改变不了大格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瓶颈,不仅在微环境上,而且更关键的环节还在大循环上。用以往的小循环经济的思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对工业的相对劣势,同时对工业的发展又形成约束。农村人口的贫困,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供给扩大而不能同等比例地启动内需;外需虽然扩大,但赚钱效应不大,拼资源拼环保成为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主要表现为大格局锁定了小格局,微循环死锁,必须启动大循环经济来解开目前的经济瓶颈和宏观挚肘危机。2、创新与超越:大农业实践的技术创新大农业循环经济理论对传统农业技术的超越,一方面表现在对原有技术的系统集成上,运用大系统工程,使原有农业生产技术都被组装到一个集成模块化的系统组织上,从节能、经济、生态、循环、系统安全、市场、产业、资源高效利用等多角度全方位的价值理念出发进行综合创新。大农业创新工程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和原理,并运用生物工程技术、信息空间模式以及创意产业手段,对传统农业、海洋农业以及微生物和低等生物进行有效组合和产业链再造,它是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结构、创新产业在大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体系中的全面应用,使原来技术的单个意义不变,但在整体中的意义发生了质的升华。大农业工程创新的三个核心体现在:(1)体现战略理论指导、产业政策把握和社会关系管理。(2)体现新型模式设计、企业品牌规划、整合各类资源。(3)体现核心技术研发、生产流程设计、产品标准制定等。除了对原有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创新外,还在单项技术上进行了创意和创新。为实现系统集成,对原来缺少的一些单项技术先进了研发,补充了原有技术体系的不足。从宏观到微观,以及在宏、微观的不同层面和层面间都有技术关键点,在这些技术关键点上也都有重大的科技创新,主要表现在:(1)将大农业产业发展的伟大实践当作一项发动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全局性社会系统工程来抓,当作全球经济从工业时代到后工业时代的系统转型的重大历史使命来将其付诸实践,具有战略高度和宏观上统揽全局的意义,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战略创意。(2)大农业孵化器是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发动机,是农业企业的“保育医院”和“康复中心”、农业企业家学校和农业新技术示范基地,是农产业公司上市的促进机构。这种致力于产业体系构建的平台机制的建设,为政府与市场的合作、农业企业与金融公司的合作、农业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农业产业与网络、媒体、农业事业机构合作提供了系统平台。这种系统创新产生了农业发展的新路径,使农业企业家的培养与农业企业家的创业过程一体化,因而绕过了企业创生时的原始资本积累困境,由此催生出一大批农业企业,因而具有快速扩张的能力,是企业形成机制的创新与超越。(3)共生构建层层深入,由简单形式的农业经济走向农业经济的社会系统集成模块化农业经济。大农业组织体系以企业孵化器为核心模块,将与农业关联的社会、经济、生态、文化意识形态因素整合到一个大农业孵化器的系统平台之中,具有从整体入手协调局部,从局部布点,运筹大格局的全域控制的优势。共生构建符合理性经济人原则,通过集成模块化,使不同规模、不同利益侧重点和不同系统功能的经济利益主体实现利益关系的系统整合。共生资本的介入,在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协调方面,构建了有效的实现机制,使社会利益关系向着局部与整体和谐的方向发展。(4)打破传统农业对自然条件强烈的依赖性,开辟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①在太阳光能利用上创造了智能生态光源系统。该系统采用可控LED光源,改变了生物利用太阳光的纯生物学过程机制,在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引进了人工智能和最优化技术,使生物利用太阳光的效率提高100倍以上。同时LED光源与太阳能电池能量对接,并与风能、海洋能、空气能、生物质能等廉价清洁能源结合,改变了地球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的大格局。②生物资源多样化以及共生系统工程构建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上的创新与发展。将低等动物、微生物和与低等动物共生的微生物生态系统链接到生态循环系统中来,把传统微生物资源利用的单一模式变为复合模式和系统模式,从而转化高等动物难以消化的有机废弃物和农业生产的下脚料;低等植物立体受光,对光源全波段开发利用,有较高的光合效率和促进氮循环向蛋白质含量提高的方向发展;利用高等生物和低等生物构建亲缘关系远的生物转化链,形成强大的组合优势,构建“工程共生”,以“体外共生”来取得光靠杂交育种所达不到的共生新境界,同时也为发展海水农业,发展海洋特种养殖降低成本创造了条件。③生物与大气环境的生态关系引入了人工智能。构建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的温、湿环境最优化系统,能使生物生长发育环境始终保持最佳状况,摆脱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自然条件约束,走向人工可控的农业环境的新境界。利用养殖业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而种植业利用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循环,和热泵技术控制温、湿条件,构建种植业与养殖业工程共生系统,优化了生物的大气环境,同时由于物质能量交流在系统内循环来解决,可最大限度减少空气对流造成环境温、湿条件的调节所消耗的能量和水分,极大地降低了能源和农业用水,降低生产成本。多项技术的综合作用降低了人工最优化生态环境控制的成本,节约用水和实现水在农业中的循环利用,这为发展特别恶劣环境下的人工智能生态农业提供了可行性,为开展沙漠农业、高原农业、太空农业、极地农业提供了可能性。④空间利用上从一层空间发展到多层空间,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也增强了城市的造血功能。⑤大农业创新工程,为打破传统的城乡格局、工农业对立、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难的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方法。利用大农业的理论、思想与方法,我们研制出实现城乡统筹的建设模式、廉租房与大农业结合的产业共生体“爱心和谐家园”模式等。3、大农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将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产业革命划分为五次,第一次是原始农业革命,第二次是手工业革命,第三次是大工业革命,第四次是商品国际化革命,第五次是现在尚在进行的信息革命。钱学森认为大农业理论一旦付诸实践,将是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开始,并明确提出“21世纪30年代,人类社会将进入第六次产业革命,即现代生物科学技术革命,主战场在大农业”。中国太平洋学会执行会长张海峰先生在1991年至1994年期间在与钱学森的通信中就“大农业革命”思想进行了商榷与探讨。此后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探讨如何将“大农业”理论思想落实到改造我国“三农”问题的产业实践中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他呕心沥血全身心地投入到大农业事业中,吸引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人士进行大农业的理论探索、技术研究和产业实践。中国农科院生防所前所长包建中研究员在20世纪60年代即注意到微生物的资源价值并坚持进行研究,提出“白色农业”的概念,即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工业型新农业,应用高科技手段开发微生物资源。“白色农业”的崛起,提高了人类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认识。包建中研究员将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归为“白色农业”范畴,将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归为“蓝色农业”范畴,将传统的绿色植物种植业称为“绿色农业”,构成了“三色农业”新体系,由此将动物、植物、微生物对人类的生产贡献提到了同等地位。十多年来,围绕钱学森的“大农业革命”的理论,组织了一大批专家及科学家进行了长期的理论准备和技术储备,并在近些年开始将相关理论及技术成果付诸卓有成效的产业实践,从实践中我们逐渐探索出一条用大农业循环经济理论指导实践,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就业能力、带动农村城镇化、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有效保护耕地的利国富民模式,该模式已经在国内一些地区开展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成功的经验。在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中国太平洋学会执行会长张海峰先生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大农业创新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成为实践大农业理论的时代先锋。该公司董事长孙以川先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