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XXXX5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顾益康2009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强调“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这是中央顺应“两个趋向”,从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的实际出发,着力于解决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急中之急的“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宏伟事业所作出的与时俱进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重点,并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一、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律性的认识二、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思考三、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重点任务一、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律性的认识(一)从宏观全局的战略高度,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1、深刻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1)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这一时代背景凸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加剧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局面,面临着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贫富差别不断扩大的问题。这表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这一个特殊的转型时期,既是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又是十分敏感的社会转型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根据国际经验,在这个时期,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两种发展前景。一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就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顺利吃到现代化“馅饼”,例如韩国的“新村建设运动”。二是在现代化进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导致城乡、地区和贫富差距过度扩大,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现代化“陷阱”,例如拉美“陷阱”的教训。韩国“新村建设运动”宗旨:建设更美好的家乡,追求更美好生活内容:村庄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农协组织,新农村教育运动和培育新型农民。新农村教育运动:以勤勉、自助、合作为基本精神,开展现代国民素质教育,倡导做“四有”农民,即对自己有信心、对家庭有责任、对家乡有贡献、对国家有作为。经验:一手抓工业化、城市化,一手抓新农村建设;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建设;致力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我国目前也面临着两种前途的抉择,这两种前途取决于我们在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历史进程中,是不是能够尽快纠正城乡差别发展战略,改变城乡分治的制度安排,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妥善解决好“三农”问题。就是说要让9亿农民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有序的实现分工分业分化,让更多的农民稳定的到二三产业就业,成为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和安居乐业的市民,让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让大部分农民成为中等收入者,让所有的农民都过上宽裕文明的生活。前些年严峻的问题是,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存在着一味追求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工业化、要土地不要农民的城镇化等众多不健康的倾向,民生问题被弱化。农业弱质、农村落后、农民弱势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为外出打工成为未能享受平等的待遇农民工,农业劳动力则变成“3860”部队的状况。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及时的改变,现代化进程就会出现曲折。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实际上就是要纠正这种不健康的问题,要求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一手抓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健康推进,一手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我国“三农”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处于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这一时代背景凸现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三农”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必须看到,“三农”发展滞后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遏制,城乡二元结构尚未突破。面临着农民增收难、农业增效难、农村建设难、农民就业难、农民就医难、农民求学难、农民养老难、农村文明难、农民减负难、农民维权难等十大难题,这些难题不但影响影响“三农”的发展,而且危及城市的安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三农”发展仍然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急中之急。(3)我国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这一时代背景凸现新农村的可行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并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要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更加自觉地统筹城乡发展,更加自觉地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是对国际发展经验的精辟概括,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2、六大战略意义(1)是确保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一着妙棋。(2)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难点。(3)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4)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5)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6)是破解众多“三农”难题的组合重拳。概括起来说,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生动实践。以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把解决中国“三农”问题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奋斗找到了解决中国“三农”问题、走向现代化的正确道路,这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消灭封建土地制度、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毛泽东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早探索者。1918年,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的毛泽东就提出了创立新学校、实行新教育、造就新青年、建设新农村、创造新社会的宏大构想,草拟了一个颇为详细的“新农村建设计划”,在计划中用十多个“公共组织”的形式构画了理想中的新农村。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在二十世纪初期的民主革命时期,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如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费孝通等把改造旧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点放到改造中国落后的农业、农村、农民上,在河北、山东等地进行了新乡村建设的实验。实践证明,仅靠知识分子的努力和探索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三农”落后的问题,必然靠政党和政权的力量来解决。毛泽东对晏阳初、梁漱溟等知识分子进行的新乡村建设和新乡村教育也有非常中肯的评价。1931年,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县创办乡村建设学院,试图以新乡村教育入手,建设新乡村组织构架,培养乡村发展新组织,从解决中国农村问题入手来解决中国的社会发展问题。1938年1月,梁漱溟到延安参观时送给毛泽东《乡村建设理论》一书,毛泽东阅后对梁漱溟说:你对中国社会历史分析的独到见解不少是对的,但你的主张总的说是改良主义的路子,而我认为,改良主义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中国社会需要彻底的革命。实践证明,毛泽东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才能建设好新农村的观点和路子是正确的。建立新中国后,毛泽东最关心的也是新农村建设。从推进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建立人民公社到制定“农业八字宪法”和《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当时,干部群众还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饭前葡萄酒、饭后水果糖”通俗的语言描绘了新农村的美好前景。在全国掀起了农村社会主义建设高潮。这段时间的新农村建设有成绩、有成效、有曲折、也有失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好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大战略,也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任务、总抓手。对广大农民群众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味着是要实现美好的愿景、创造美好的生活、建设美好的家园。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崇高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我们今天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到2020年都过上全面小康的宽裕生活。也就是说到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时候,完成建设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能不能如期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是对我们共产党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的重大考验。今天,党中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主题的深刻含义也在于此。纵观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百年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夙愿、百年的探索、百年的承诺,也是中国农民百年的梦想、百年的追求、百年的愿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二)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明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一是“五句话”总体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五大建设”协调推进的丰富内涵,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其内涵比以往的新农村建设都要丰富得多,是一项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三是“五大时代特征”: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作用;要体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水准;要体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要体现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总的就是要建设繁荣、文明、民主、和谐、共富的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科学把握新农村建设的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的关系。近期目标应该是从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难题,增进农民的福祉入手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期目标是现在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实际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新农村建设。远期目标就是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必须把近期、中期和长远的建设目标统一起来,必须坚持以远期的目标为导向,从近期目标入手去努力实现中期目标。必须科学地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远景蓝图、中期规划和近期的建设计划,以现代化的远景蓝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努力方向。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对浙江提出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到2010年基本建成体现全面小康社会水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的总体任务是“三改一化”:把传统农业改造建设成为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能致富农民的可持续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把传统村落改造建设成为让农民也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传统农民改造培育成为能适应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浙江新农村建设的十大目标任务:1、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2、培育繁荣兴旺的农村经济3、建设整洁优美的农村社区4、拓展城乡均衡的公共服务5、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6、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7、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8、造就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9、健全民主和谐的社会管理10、建立城乡协调的发展体制(三)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谋划新农村建设的方略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回顾我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最大的特色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整体推进的建设路子。

1 / 9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