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建设的问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公民道德建设的若干问题2012-11-2810:14:39来源:南方网暂无网友评论分享到:0浏览字号:大中小|打印本页|通过Email推荐给好友:——“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第147期时间:2012年11月17日上午地点:中山图书馆主讲嘉宾: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钟明华主持人(陈实):各位街坊、各位听众,“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第一百四十七期现在开始!今天的主讲嘉宾是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钟明华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公民道德建设的若干问题》。公民道德建设是我们社会生活领域、文化生活领域、精神文明建设领域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我们全民、我们全国、我们全党都非常重视的事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的公民道德建设主要是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当时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革命大批判开路,全面专政,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我们在座的年纪比较大一点的都记得当时的情形。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路线,不再以群众运动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教育,公民道德建设于是越来越进入了良性的轨道。但是我们看到,这30年来我们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域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道德失范、价值滑坡、信仰危机、腐败很严重,不讲诚信,市场上的假冒伪劣等等。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国家,我们党,我们社会都非常重视,十四大时就提出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十五大又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十六大又提出了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十七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那么,这次十八大又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可以说,整个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公民道德建设我们一刻也没放松。那么,现在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大国强国。所以,公民道德建设就更加重要。在这一讲里,钟明华教授将在公民道德建设这个问题上提出很多他自己的很多思想,所以他叫若干问题,他主要是要告诉我们:第一,什么是公民道德。第二,我们现在所讲的公民道德有怎样的内涵和什么样的特点。第三,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形成新的公民道德和建设新的公民道德。钟教授是“高大帅”,年轻时他一直想当兵,当飞行员,可是后来他没有当兵,在钢铁厂当了炉前工,在钢花四溅的炉火前他挥洒着自己青春的汗水和岁月,读书时他读的是华师大政治系。所以,我说他是带着蓝天的情结,带着如火的激情和他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他毕业以后就和李萍教授一起创办了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里中国的知名学者。之后他读了研究生、博士生,又转向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伦理学的研究。他关心传统的德育的历史转型,关心中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关心国外的社会思潮对中国的影响,关心市场经济下中国伦理的重建。今天他所讲的其实就是他最近在研究的课题,我给他有一个说法,就是为发展寻找伦理的含义,为道德寻找文化的资源,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那么,在这方面我们就听听钟明华教授的思考。有请钟教授!(掌声)一、什么是公民道德首先我想我们或许还是要从概念出发,公民对于我们而言,都非常熟悉,因为我们自己身为一个公民,每当我们使用身份证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公民的证件。遇到一些其他事情,无论是在政治生活当中,还是在其他生活当中,我们都会意识到我们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特别是在一些外交问题上,我们都非常自觉地跟国家的利益站在一起,这一种立场我想就是一个公民的立场。所以,也许我们觉得公民这个概念并不是太难理解,但实际上我们也都知道,在生活当中常常也有这样的事,很多常识我们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因此,如果我们要了解公民道德,我们首先可能还要了解跟公民道德相关的一些问题。我们首先会感到过去我们都讲人民,为什么现在我们要讲公民,公民和人民是什么关系?它的内涵是什么样的?公民和人民还是有区别的,人民是一个集合、整体的概念,它也是一个政治性非常突出的概念,它所要表示的是特定的一个社会群体。这个社会群体的划分是有一个政治标准来划分的。所以,在过去我们都很害怕自己不是人民。而公民,是一个政治法律的概念,它跟政府当然有关系,它也是一个社会上的概念,它的落脚点是个体,是个具体的人。所以,从人民到公民这个称谓的变化,它后面也是一个社会历史的变化。这表明我们从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社会转向了一个规范的、常态的社会。因为我们知道一个社会有三个基本的支柱,三个基本的方面:政治、经济、文化。在一个常态社会当中,这三者应该是各司其责的,但是中国社会的发展,这三者是不平衡的。可以说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政治控制、压制了经济和文化。改革开放之后,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现在也会感到我们这个社会是以经济作为主导,经济同样控制、压制了其他方面,包括我们现在谈到的权钱的交易,包括文化的现象,由于受到经济资本的影响,它也表现出另外一种形态出来。然后我们又提出社会建设,包括文化,我们说政治、经济、文化其实它在一个社会当中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如果说经济追求的是效率的话,政治追求的是正义和公平,那文化追求的是一种审美。当我们的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时候,我们说改革开放前30年政治主导的时候,它就以公平压制了效率,而我们的审美也消失了。同样,在我们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惯性的指导下,我们也就发现效率原则也取代了公平原则。我们会发现,因为追求效率,我们整个社会的资源都走向市场化了。所以,我们说现在我们的社会问题,医保的问题,住房的问题,教育的问题,就是过度的经济化、效率化而导致的。因为追求效率,把这些社会机构所要追求的目标给遮蔽。那么,同样现在文化的审美已经走向了另外的极端,如果说过去我们政治化的审美是追求理想主义的话,现在的文化,比如说来看我们艺术当中存在的问题,那纯属就是吸引眼球,用身体,用暴力来吸引眼球,我们原来文化审美的属性就受到了挑战。我这里讲的是,人民和公民这个概念其实它是一个历史的变化,我们现在提出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这是顺应这种历史发展的要求。这是一个概念。第二,国民和公民。这两者的内涵上也是有区别的,区别大概就是国民比公民更加宽泛。国民是指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的成员。也就是在特定的主权国家管辖下的一切社会成员,它是最广泛的概念。公民比人民更加广泛,国民比公民更广泛,公民只是法律和政治意义上的国家成员,是享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以及公共事物的权利的人。如果我们在法律上对某些犯罪分子要剥夺他的权利的时候,就是指他这部分的权利,但是他国民的身份你不能剥夺。所以,这两者是不一样的。所谓“公民”是有几个因素在里面。首先,公民的存在是以国家作为前提的,它跟国家是有关系的,是个体在国家当中的存在形式,是国家正式成员的资格。第二,公民的本质上是平等的,公民之间是平等的关系。第三,公民的活动,公民的内涵包括了相应的权利,而在承担权利的同时,他也要承担一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所以,我们经常会说公民不是天然就获得的,你这个公民有没有能力去行使你的权利和义务,这是判断一个公民最重要标志。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会出现公民道德的问题。这是第二种概念,国民和公民。第三,“公民道德”和“公民的道德”,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概念的区分。公民道德是一个特定的范畴,它比公民的道德范围要小一些,它是指公民参与公共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所以,我们在谈公民道德建设的时候,我们现在好像关注得不是很多,但这个才是公民道德重要的一个内涵。而公民的道德就是一个公民在社会生活当中所应当遵循的社会生活道德。比如说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等,大致是这三个。所以公民的道德比公民道德范围更宽泛。那我想我们要谈的公民道德的建设就应当是以公民道德为中心的公民的道德,因为它是一个更宽的范畴,既包括了政治道德,也包括了生活道德。这是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关注到的问题,这个问题有很大的现实性。这是第三个概念。第四,公德和私德。公德和私德其实大致也融入到了公民的道德范畴当中。因为我们所讲的公德是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不是指公民道德中的政治内涵的公民道德。同时,它还包括了公民个人交往活动所形成的特定范围当中的一些道德。我们知道梁启超曾经说过“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这个公德和私德的区分是很有意义的,等下我们会讲到,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公民道德建设,其实就跟我们中国作为一个道德传统、历史悠久的国家,在自身的进步当中,它的道德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当中就像有人提出的,就是要从私德转向公德。我们如果要理解公民道德的话,我们首先要确定它的内涵,而这个内涵跟它相关的一些概念是有关系的。所以,从人民到公德、私德、国民等等,这些都是跟它相关的概念。当然,还有人喜欢从臣民的角度来讲,臣民是指在中国封建专制体制下的一种个体的生存方式,这种臣民是没有自我的。所以,如果说要考察中国的个体、社会地位的历史过程的话,那的确是一个从臣民到人民,再到公民的一个变化过程。但是这个可能离我们久远了,我们就不说了。所以,我们要谈的公民道德包括了两个基本内涵,一个是公民的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这种权利所滋生出来的一种道德,这种道德是真正的公民道德。但另一方面,公民在整个社会行为当中,它不仅有管理和国家事物的权利,它还要和一般大众发生关系。因而这种大众的范围有小范围、大范围,因而形成了私德和公德。所以,这个是公民的道德。我这里让大家要注意的就是,我所讲的公民道德的建设是包括这两个层面的公民道德的建设。二、为什么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如果我们明白这个概念之后,我们接下来就要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来研究公民道德建设的问题。换句话来说,我们大家都知道,在2001年党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什么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会提出这样的一个任务来,这就是我们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这个也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问题。所以,我想为什么要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这样的一个任务,这是跟我们中国的社会转型和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也是跟我们个人生活的幸福有密切关系的一个话题。中国这30年,我们既见证了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在我们社会进步和发展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这个问题基本上都通过道德表现出来了。让我们广东人,甚至让我们中国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去年的“小悦悦事件”。还有在我们生活中不断发生的各种道德失范的现象,从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环节当中我们都能感觉到我们社会生活当中道德的一些问题。比如说食品,过去我们最常见的猫腻不过是缺斤短两,而没有质量的问题,数量并不影响食物的质量。但是今天我们就会看到,数量上也许没问题了,因为现在商品生产非常丰裕了,但是食品的质量却让我们不能够安心的吃一顿饭。我就想起我昨天的经历,我在学校附近的一个餐馆吃饭,我中午喜欢去吃那里的拉面,正好遇到我的一个同事。他说钟老师你经常在这里吃拉面,我说是啊,他说这里的拉面为什么能拉得那么有劲道,是不是里面放了什么东西,他说我不敢吃这个东西。这个问题让我觉得很震惊,我中午就喜欢去那里吃拉面,我的确觉得那里的拉面好吃。但是他说这个拉面拉得那么好,如果是一般的面粉是做不到这样的,所以他一定是放了什么东西。如果真放了什么东西,那我可能就受影响了。所以,人们现在指出火腿肠使用敌敌畏,避孕药来养黄鳝,瘦肉精来喂猪,工业酒精来兑白酒,包括我们的饮料。现在人们的防线已经是由怎么吃足够转移到怎么吃安全。对于这些制造商来讲,只要吃了不当场死人,就是他的道德底线。还有医院,过去和现在都是救急扶伤的地方,医护人员被当做是白衣天使。但是我们现在会发现,医院里红包与回扣是司空见惯,手术中遗留纱布和手术刀在病人身体里也时有所闻,草菅人命。甚至有报道披露,在马路发生车祸,热心人叫来120救急车,医院把生命垂危的伤者拉来了,但是把他拉到郊外去扔了。因为医护人员说这个伤者衣衫褴褛,医院担心他付不起钱,唯利是图,他就不救他了。学校教育现在也有很多的问题,包括教师的问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