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章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1.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关系。•2.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国际直接投资的特征和类型的基础,熟练掌握各国直接特征理论的主要观点,了解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发展。2.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着重掌握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关系,正确理解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概述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及特征二、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及特征1、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2、国际投资的特征1、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国际直接投资,又称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FDI)外商直接投资或海外直接投资。(overseasdirectinvestment)是指外国投资者以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在国外创建一个永久性企业的投资行为。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反应了两个基本的核心因素:①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②投资主体拥有足够的经营管理权2、国际直接投资的特征(1)(1)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投资者对所投资的企业既拥有部分或全部所有权,又拥有有效控制权,可对其实行有效的经营管理。♣按IMF的解释,所谓有效控制权是指投资者持有所投资企业的一定数量的股份,因而能行使表决权并在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中享有发言权。♣IMF主张,外国投资占25%可以算作国际直接投资。但一般国际案例认为,超过企业10%的股权的外国投资即认定为国际直接投资。2、国际直接投资的特征(2)(2)国际直接投资在国际间转移的是生产要素的组合,而不是相互独立的单一要素,这种组合要素比单一要素能够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就资本流动的形态看,国际直接投资不是单纯采取货币资本形态,而是涉及货币资本、技术设备、经营管理知识等经营资源要素在国际间的一揽子流动。换句话说,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向国外扩张的同时,还涉及劳动力的跨国流动。2、国际直接投资的特征(3)一旦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打破了国家界限,把整个世界作为一个大市场看待,就产生了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往往是一种中长期投资,是一揽子生产要素的国际转移。二、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1、按照投资主体对海外子公司拥有股权份额的程度,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2、按照进入海外市场的方式,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1、按照投资主体对海外子公司拥有股权份额的程度,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1)❂独资经营:由外国投资主体根据东道国的法律,经批准在东道国建立全部资本为外国投资主体所有的企业经营形式。❂合资经营:又称股权式经营,是指由外国投资主体与东道国投资者依照东道国法律,在东道国境内共同投资设立一家新的企业,投资各方依照各自出资额的多少共同行使经营管理权,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经营形式。1、按照投资主体对海外子公司拥有股权份额的程度,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1)❂合作经营:又称契约式经营,是指外国投资主体依据东道国的有关法律,与东道国的企业共同签订合作经营合同,而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合作经营组织。❂合作开发:资源国利用国际直接投资共同开发本国资源的一种经营合作形式。通常由资源国政府与国外投资主体共同勘探、开发本国自然资源,共同承担风险,分享利润。2、按照进入海外市场的方式,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⑴新建投资⑵跨国并购⑴新建投资•新建投资(又称绿地投资):是指在东道国建立新的企业或工厂,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或经营单位。•如果是第一次进入东道国投资设厂,则称为草根式进入(Grass-rootentry)或绿地策略(Greenfieldstrategy).⑵跨国并购跨国并购(Cross-borderMergers&Acquisition):是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简称,指一国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收买下来。⑵跨国并购跨国并购有三个优点:①节省投资时间,迅速进入东道国市场。②有利于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扩大经营范围,减轻竞争压力。③能有效利用被收购企业原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三、国际直接投资展望1、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流向服务业和制造业2、国际直接投资吸收国主要格局不变3、中国有望成为国际直接投资输出大国4、跨国公司投资战略展望1、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流向服务业和制造业•服务业方面:商务服务、计算机相关服务、贸易、建筑、水电气供应、银行保险和交通运输将成为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制造业方面:电器和电子产品、汽车、机械装备等行业将吸收大量的国家直接投资。半导体、计算机、建筑机械等行业也有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农业、采矿和石油也将吸收国际直接投资。2、国际直接投资吸收国主要格局不变•这个格局是:❁在亚洲,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排序是:中国、印度、泰国。❁在非洲,排序是:南非、尼日利亚、埃及、摩洛哥、阿尔及利亚。2、国际直接投资吸收国主要格局不变❁在拉丁美洲: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及委内瑞拉。❁在中东欧,俄罗斯、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在发达国家,加拿大和日本可能成为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新秀。3、中国有望成为国际直接投资输出大国•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可能进入全球国际直接投资输出大国的行列,而且很多国家都将中国作为列美国之后的国际直接投资第二来源国。•如2005年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的排序中,来自中国的跨国公司占一半,为50家。截止2006年6月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636.4亿美元,累计成立境外投资企业9900多家。4、跨国公司投资战略展望•从投资方式看,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将在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式中占据同等重要地位。•在发达国家,虽然近年来跨国并购活动势头放缓,但仍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并购额也可能出现增长。•全球跨国公司巨头对其他一些股权或非股权的投资方式也很感兴趣,并以此作为其开拓海外市场的导入方式。5.国际直接投资近年来的特征(1)国际直接投资规模出现大起大落,从2008年开始进入第一轮调整期,先是下降,2010年又逐渐回升。(2)发达国家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角,同时,发展中国家吸收的金额有所增加。(3)跨国公司继续扮演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角,其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强劲发动机的地位获得了进一步增强。(4)各国纷纷采取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规范化(概括为“三化)措施,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5)跨国并购(Cross-borderM&A)超过绿地投资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6)多边投资协定谈判步履艰难,已经两次搁浅。1995-2011年国际直接投资年度金额1995200020052007全球总额331113880982619755发达国家203511205619113104发展中国家11332461332357432008200920102011全球总额17907119781309015244发达国家10169660261867479发展中国家6500519261676844第二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理论(一)麦氏模型和“双缺口”模型(二)垄断优势理论(三)内部化理论(四)比较优势投资理论(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一)麦氏模型和“双缺口”模型1、麦氏模型2、“双缺口”模型1、麦氏模型提出者:麦克道格尔(G.D.A.Macdougall)模型假定:(1)世界仅由甲国(接受外来投资国)和乙国(对外投资国)组成,甲国为资本稀缺国,乙国为资本富裕国;(2)资本受边际产出递减规律支配,即在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继续追加资本,则追加资本的单位产出率将递减;(3)两国国内经济均处于完全竞争状态,资本的边际收益率等于资本的边际产出率。图形6-1:如图所示甲国为资本稀缺国乙国为资本富裕国乙国资本利率甲国资本利率对图6-1的说明1在资本进行国际流动之前,甲国的资本存量由MA表示,乙国资本存量由NA表示,整个世界资本存量保持不变,用MN(MN=MA+AN)表示。甲国由于资本稀缺,资本利率较高,资本市场利率为H;乙国则相反,由于资本丰裕,资本市场利率为T。对图6-1的说明1甲国国内总产出为MECA表示的面积,其中资本产出为MHCA表示的面积,其他要素收入为EHC表示的面积,资本的边际产出为MH;乙国国内总产出为NFDA表示的面积,其中资本产出为NTDA表示的面积,其他要素收入为TFD表示的面积,资本的边际产出为NT。对图6-1的说明2由于甲国的资本边际收益率MH超过了乙国的资本边际收益率NT,因此如果允许资本在国际间移动,则只要甲国资本的边际收益率高于乙国,则乙国的资本便会源源不断地流向甲国,直到两国的资本边际收益率相等为止,这时资本流动达到均衡,均衡点为O点,两国的资本边际收益率相等,为MI=NS。这时总计数量为AB的资本由乙国流向甲国。对图6-1的说明3资本的国际移动对甲乙两国的产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甲国国内总产出变为MEOB表示的面积,乙国国内总产出变为NFOB所表示的面积;甲国原资本所有者由于国内利率下降而使收益变为MILA,比资本流动前减少了IHCL。乙国资本所有者收益变为NSLA,比流动前增加了TSLD。资本AB从乙国流向甲国创造了收入ALOB,计入甲国的GDP,同时计入乙国的GNP。新增的资本收入中,甲国获取了LCO的收益,乙国获取了LDO的收益。对图6-1说明4•甲乙两国间的资本跨国界移动对双方的经济资源利用效率、国民收入分配及国际收支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甲国看来,虽然其资本收益率有所下降(由MH降到MI),但其原先国内资本稀缺的状况却得到了缓解。•由于外资的引入,甲国的其他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自然资源等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GNP和GDP均将因此而上升,这将促使其经济的发展。对图6-1说明4•在图6-1中表现为甲国的新增收入LCO。•在国际收支方面,若不考虑外贸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则短期内甲国的外汇收入会因外资的流入而迅速增加。•但长期来看,随着外国资本利润汇出的增多,甲国的外汇收入会有相应的减少。对图6-1的说明5•从乙国来看,由于资本的输出,其他生产要素的收益率有所下降,但其资本收益水平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GNP也有了明显的增加,在图6-1中表现为新增收入LDO。•在国际收方面,对外投资将会使乙国的外汇收入在短期内净流出。但在长期内,由于对外投资利润的不断汇回,乙国在国际收支方面的状况会得到改善。•尽管各有利弊,但从总体上看利大于弊,双方均可获得新增收入。其总和为CDO(LCO+LDO)所表示的面积,即图6-1的阴影部分。麦氏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模型的意义•资本在各国间自由流动,可以使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在国际间得到平均化,从而可以提高世界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全球的财富总量,提高各国的经济效益。•限制国际直接投资的资本流动的经济代价是世界经济效率的损失和各国的收入下降。2、“双缺口”模型⑴双缺口模型的提出背景⑵双缺口模型的表述⑶双缺口模型的缺陷⑴双缺口模型的提出背景•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一般约束是用于投资资源的短缺,而不是缺少投资刺激。•因此,经济的开放一般便通过这样两条渠道来影响资本积累:一是通过借外债来补充国内出现不足;二是通过进口一部分用于投资的资本品。这两种影响的内在关系在双缺口模型中得到表述。⑵双缺口模型的表述之一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B.Chenery)与以色列经济学家米克尔•布鲁诺(M.Bruno)在1962年提出的理论观点:他们认为,根据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决定论,在封闭的经济条件下,如果以Y表示国民收入,以C表示消费,以S表示储蓄,以I表示投资,则有Y=C+I和Y=C+S;因此,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的条件为:I=S。⑵双缺口模型的表述之二•这表明,在封闭的两部门经济中,储蓄是投资唯一可能的来源,一国的投资受制于该国的储蓄能力。•如果一国想要通过增加投资来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减少当前的消费。⑵双缺口模型的表述之三•在开放经济下,上述情况有所改善。在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可由:Y=C+I+X(出口)和Y=C+S+M(进口)两式导出,•即I—S=M—X。其中:(I—S)为储蓄缺口,(M—X)为贸易缺口

1 / 1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