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知识点整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初一上册)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物质。)2、生物能进行呼吸。(大多数的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少数的生物进行无氧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的方式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的方式排出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合拢。)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例:植物能产生种子,动物产卵、产仔繁殖下一代。)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二、科学探究的方法:1、观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1)方法:可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对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相同之处。)(2)注意问题: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还要同别人交流看法。2、调查:(见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3、收集和分析资料:(见第二章第一节生物圈)4、探究实验:(见第二章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调查: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2、调查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3、抽样调查: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二、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1、要记录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2、要如实记录,不能凭个人好恶取舍。3、不要伤害动物和损伤植物。4、注意安全。三、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一、生物圈1、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2、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千米,向下深入1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1)大气圈的底部:大气圈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2)水圈的大部: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中。(3)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4、收集和分析资料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1)收集资料的途径: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2)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音像资料等。(3)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者发现探究的线索。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1、非生物因素:光、水分、温度、空气等2、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圈内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1)捕食关系:例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2)合作关系:例如蜜蜂大“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3)竞争关系:例如到田里的杂草和水稻(4)寄生关系:例如寄生在人体内的蛔虫(5)共生关系:例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二、探究实验:1、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2、设计对照实验:在研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所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3、变量唯一: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都应相同。4、对照组和实验组:一般来说,对照组要确保实验对象的某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满足实验对象所需要的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处理)。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则缺少一个适宜的条件(接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处理)。三、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1、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2、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3、方法步骤: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取10只鼠妇放在铁盘中央。然后以铁盘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一段时间后观察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4、注意问题:(1)本实验的变量:光(2)本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是无光的一侧;实验组是有光的一侧。(3)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确定的变量引起的?采用对照实验,可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4)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而不用一只?防止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小实验误差。(5)所用鼠妇的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不是,所用鼠妇的数量越多,实验的难度也就越大。(6)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小组的平均值?计算全班各小组的平均值,可减小实验误差。(7)实验结束后,对鼠妇如何处理?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例如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沙漠中的植物大多根系发达,叶片退化成刺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植物的蒸腾作用能调节空气湿度;蚯蚓能疏松土壤。二、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1、提出问题: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吗?2、作出假设: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在裸地、草地或茂密的灌丛中,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3、制定计划:分早、中、晚三次,每次分草坪、裸地及灌木丛三个地方进行实验,为了准确,每次每个实验进行三次,并取其平均值。4、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相对湿度时间裸地草地灌丛早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中午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晚上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5、实验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早、中、晚三个地方空气湿度均有差异,且都是草地湿度最大,灌丛其次,裸地湿度最小。6、实验结论: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在裸地、草地或茂密的灌丛中,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第四节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二、物质流和能量流1、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为了获取能量而捕食其他生物形成的食物联系叫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2、物质流和能量流:(1)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能量在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被多种生物逐步消耗。营养级越低,生物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2)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叫做生物富集作用。会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就越多。三、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生态破坏1、生态平衡: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一个生态系统,其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它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3、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4、人类活动是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因素。第五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类型1、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各种生态系统。常见的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1)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有“绿色水库”之称。(2)草地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植物。(3)荒漠生态系统:生物稀少,生态环境最为恶劣。(4)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源,蓄洪抗旱,有“地球之肾”之称。2、人工生态系统:在人工栽培或建造的环境中形成的生态系统叫工生态系统。常见的有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1)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较少。(2)城市生态系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二、了解当地的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2、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第六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2、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一、显微镜的结构1、镜座:支持稳定显微镜。2、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3、镜臂:握镜的部位;4、载物台:用于放置玻片标本。中央的圆孔,叫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玻片。5、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连接转换器。6、转换器:镜筒下端能转动的圆盘。其上安装物镜。7、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种。平面镜有反光作用,光线强时使用平面镜;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光线弱时使用凹面镜。8、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9、镜头:是显微镜最重要的结构,包括目镜和物镜两种。目镜安装在镜筒上端,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低;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如观察时所用物镜为40×、目镜为10×,则物体放大倍数为40×10=400倍。10、准焦螺旋:(1)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较大;(2)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较小。(3)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逆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上升。二、显微镜的使用1、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镜筒向前,镜臂向后,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保持2厘米距离。转动遮光器,使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要睁开),转动反光镜,通过目镜可看到明亮的视野。(3)放置玻片标本: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4)调节距离: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两眼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以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防止玻片标本损坏和划坏物镜镜头)。左眼注视目镜,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5)观察: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移动玻片标本,全面的观察材料,如果需要重点观察的部分,将其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再转换高倍镜进行观察。2、清洁收镜: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3、注意问题:(1)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2)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下看到细胞的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放大倍数越小,显微镜下看到细胞的数目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3)倒像: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是倒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向右移动玻片标本,物像向左移动。(4)由低倍镜换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5)辨别污物存在部位: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移动标本,污点都不动,则在物镜上。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一、观察植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