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美术体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广东省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孙林兄徐日扬一、问题的提出以往的美术教师在上课时,不管学生喜欢不喜欢,都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美术技能技法的训练,或进行依样画葫芦式的机械临摹。这样做,严重扼杀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美术学习变成枯燥乏味的、千人一面的涂画,谁临摹得最像,谁的美术作业打的分数就最高;更为可悲的是,学生的思想也被老师的条条框框套着,不敢进行有创意、有个性的表现。本校美术教师也已习惯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灌输,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效果较差。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推出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新的美术课程标准针对以往美术教育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弊端,提出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进行初中美术体验教学的实践,就是针对以往美术教育中的不足而提出来的,它由注重教师的教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学,由注重美术技能的训练到鼓励个性化的艺术表现。体现了美术教育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又张扬个性,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关注情感体验的新教学观念。体验教学的研究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在小学的语文、英语等学科有过这方面的探索,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初中美术学科教学中进行体验教学的实践,目前尚未见过有关的研究报道,在国内处于美术教育实践的领先地位。二、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和措施进行初中美术体验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积极性,我采用了以下实践措施:1、创设体验学习环境。教师要实施体验教学,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创设体验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与环境互动,以发他们的四种不同能力,即具体体验能力、反思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主动实验能力,从而达到实施体验学习的目的。正如人们所说的“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我在课前备课时深入挖掘教材中最能激发学生兴趣、最能打动学生的教学内容,或制作精美的工艺品,绘制漂亮的作品;在教学的“引入课题”环节,以饱满的热情,使出十二分的努力来吸2引学生,打动学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创设体验学习的环境。如我在上《灯与光》一课时,先关掉教室的光源,请学生闭上眼睛,听一听教师播放两首与光有关的曲子,然后猜一猜曲子的作者和名称(贝多芬的《月光曲》和盲人阿柄的《二泉映月》),再简要谈一谈自己对曲子的感受。教师小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出教学课题。接着教师请学生张开眼睛,观赏教师展示出来的各款被七彩灯光映衬着的漂亮灯饰,紧跟着又在屏幕上播放教师摄录下来的本地美丽的与灯光有关的景物。由于我在课前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充分准备,在引入新课时就创设了学习“灯与光”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为后面顺利而成功地上好这一课做好了铺垫。2、激发体验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我会经常想些点子,在课前和学生一起做些与美术有关的新奇有趣的游戏活动。除了注意课前调动学习气氛外,在美术课上,同样会用一双敏锐的眼光发现教学的“趣点”,把思维的重点放在教学趣味的挖掘和营造上,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质,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开心地上美术课,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美术的情趣。如在学习《向日葵》这一课时,请学生按分组抢答竞赛的形式,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不同色彩的认识和感受。这节课的学习气氛很热烈,学生争相举手抢答,小组间相互比拼,围绕主题畅所欲言,整个过程学趣很浓,妙趣横生。这样,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之间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互动,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兴奋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体验活动,并把快乐的情绪、活跃的学习气氛延续到整堂课,使课堂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美术的无穷乐趣。3、灵活使用教材。实际上教材只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众多媒介之一,是连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桥梁,只能起到中介和“话题”的作用。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用现代的观点去看待教材,做到既用“书”,又不惟“书”,采取联系实际地灵活运用教材,根据教材上提供的许多有关美术的“话题”,引领学生围绕这些“话题”共同探究,从中获得学习的方法。另外,对教材上提供的“话题”,还引导学生在“话题”的点上进行泛化,就如以石击水,激起层层的探究波澜。如我在上岭南版美术教材第13册第五单元第2课《我们的调色板》一课时,觉得还意犹未尽,又备了一节与色彩知识有关的拓展延伸课《“谈情说色”》,后来把这节课代表广东省初中美术实验课,参加第十四届中南六省(区)美术交流会上的实验教材现场调教课比赛,荣获二等奖,受到了到会美术教育专家的认同和肯定。又如教师在3上岭南版美术教材第14册第五单元第2课《按动快门·移动鼠标》一课时,鉴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一个课时时间的安排,难以完成两部分内容的学习任务,所以把《按动快门·移动鼠标》的教学内容改为《移动鼠标》,即突出让学生学会运用电脑软件对从网上下载的图片进行处理,创造一个神奇、变幻的画面和理想的境界。把教材中“按动快门”的学习内容放在“课后延伸”环节中,作为课后自主探索的内容,从而使这节课收到了让人满意的效果。4、把体验转化为个性化的艺术表现。我们要承认,就算同一个年龄同一个班的几十名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认知水平、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等影响,他们之间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如果对存在差异的学生却都按统一的模式或规格进行要求,可想而知,那只能是取得适得其反的结果。所以我在美术教学时能承认学生的体验差异,尊重学生的体验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进行艺术表现。5、显性体验教学与隐性体验教学相结合。体验教学又分为显性体验教学和隐性体验教学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又是同步进行的,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互为促进,辩证统一的:显性体验教学是把“设计·应用”、“综合·探索”两个学习领域的美术课程设计成生动活泼的美术活动课,让学生把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美化生活中去,体验美术的独特价值。如学生把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班级板报设计、班级装饰美化大赛、学生宿舍美化装饰比赛以及“五·四”青年节举行的“青春无限文艺晚会”等活动,大大丰富了美术活动,也装点美化了学生的生活。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美就在身边,人人都爱美,人人都需要美,人人都可以创造美。我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去年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我引导学生以绘画的形式表达他们对非典型肺炎疫情的所知所闻,以表达心中对非典型肺炎的关注、忧虑和恐慌的心理与战胜非典型肺炎的决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去年长安镇迎“七·一”书画现场即席挥毫竞赛活动中,我校就派出了三个实验班的一百多名学生,到长安美丽的长青街,铺开100米长卷进行即席挥毫,尽情抒发对伟大祖国,伟大的党的热爱之情。学生也从这一系列活动中领悟到了美术所具有的独特价值。隐性体验教学是在“造型·表现”、“欣赏·评述”两个学习领域的美术课中,通过教师创设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气氛和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自由的创作表现和多样的欣赏评价活动,感受美术的独特魅力。如在学习《我的故事》一课时,是用卡通画的表现形式,给同学或老师画一幅画。我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审美情趣,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把同学和老师的卡通形象活灵活现的展示了出来,初一(11)班的李伟森同学把美术老师的平头发型和嘴下角的黑痣给予夸张、强化,把脸上的笑容和表情描绘得像个中学生,又把美术老师长得瘦瘦的身型改为强壮威武,英勇无比的超人身材,表达了他对美术老师既亲切又敬佩的感情和4他那独特的审美情趣。又如初一(10)班的秦润锋同学,用非常轻松流畅的线条,把同班一位肤色较黑的同学画成“黑炭头”,真是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自然,其他学生笔下的作品,也是有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精彩。当老师把作品收集起来,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时,学生们看到自己的“杰作”被放大了供全班同学欣赏,心里是乐滋滋的。当看到自己的形象被同学艺术加工变得滑稽、怪诞,又不禁笑得前俯后仰,有的连眼泪都笑出来了,连肚子都笑痛了。从以上实施体验教学的措施中可以看出,是与学校制定的体验教学原则相吻合的,这些措施遵循了四个美术体验教学的原则:承认体验差异原则、在活动中体验原则、在体验中学习原则、显性体验与隐性体验相结合原则。这四个原则又是相互联系,互为促进,辩证统一的。三、创新表现初中美术体验教学,是针对以往美术教育中的不足而提出来的,它把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由注重教师的教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学,由注重美术技能的训练到鼓励个性化的艺术表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张扬个性,重视学生学习活动过程和情感体验的新教学理念。它以体验教学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传统的美术教学相比,在教学方法上具有以下“三变三改”的创新做法:1、变强行接受的传递式教学,改为在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中体验学习美术的魅力。以往的美术教学中造成学生觉得上美术课单调、枯燥、乏味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术教师把美术知识和技能凝固成一件无生命的物体,采用传递的方式让学生强行接受。他们走这样的“捷径”,目的是为了尽快培养出具有较强造型能力的美术特长生、尖子生,为了给高一级学校输送美术专业人才,为校争光。这样做,或许真能培养出几个“造型”基本功扎实学生,但是却使大多数的学生在单调、枯燥、乏味的造型训练中消磨掉对美术的兴趣,甚至会因此而永远把美术拒绝于自己的心门之外。所以,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是美术教育的第一要务。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1)、在师生互动中体验学习美术的情趣。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我会经常想些点子,在课前和学生一起做些与美术有关的新奇有趣的游戏活动。如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应变能力而进行“说出5与圆形有关的物体”的接龙游戏;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先做示范,再请学生跟着摹仿“拍拍你的双手,伸出你右手的两只手指,收回来!放在你右边的耳朵上。”(教师在收回手的过程中实际上伸多了一只手指,即放了三只手指贴在右边的耳朵上,以这样的变化,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细致的观察力和防止声音的干扰与误导);还有,为拉动小组间欢乐的活动气氛而进行的“‘盲人’画眼”游戏,等等。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课前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一些有关艺术家的生平趣事或经典作品,再拿到美术课上交流,让他们增广见识,分享乐趣。这样,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变“传话”为“对话”,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之间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互动,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兴奋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体验活动,并把快乐的情绪、活跃的学习气氛延续到整堂课,使课堂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美术的无穷乐趣。(2)、联系生活,以情传情,体验美术的感染力。以往的很多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面对着精致漂亮的图片、面对着美仑美奂的经典石膏像,却是一脸的茫然,对美“熟视无睹”,发现不了美,体验不到美,感受不到美的熏陶,更谈不上为美而感动,这些学生就算面对最伟大的美术作品,如凡高的《向日葵》、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竟也是无动于衷。这不能不说是以往美术教育的失败和悲哀。这是因为以往的初中美术教育忽视了美术具有传递情感和交流思想的功能,割裂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漠视学生实际情况的需求,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