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课外阅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外阅读:童年的馒头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我在上小学。6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一人拉扯着我和妹妹起早摸黑挣工分。(A)家里的日子清贫得像一串干枯的空笼花。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给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匆匆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馒头。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3个热腾腾的大馒头。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在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B)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技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把麦粑(bā)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糊糊吗?娘说过,她不喜欢粑呀!……等我回到家时,手中荷叶里空空的,连馒头屑也不见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大声地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锅里奇迹般地蒸着5个白中带黄的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地一声哭了。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1)选用下面合适的成语,准确概括文中划线上的内容。一尘不染一贫如洗狼吞虎咽狼狈不堪A处:B处:(2)读短文,感受“我”心里变化的原因。(2分)①“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那是因为;②“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那是因为;(3)用“”画出3句表现母亲神情变化的语句。(3分)(4)在下面句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或句。(4分)①“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和对自己行为的。②读了短文,我想对“母亲”说:;想对文中的“我”说:。捐个微笑队伍很长。站在我前面的是母女俩,母亲牵着女儿的手,女儿地背着唐诗,背完一首,就向母亲讨表扬。年轻的母亲不吝啬,反复竖大拇指,鼓励女儿再接再厉。捐款台上的“设施”很简陋。一张桌子上摆了个用红纸包裹着的募捐箱,纸上有字----向地中海贫血儿童献爱心。站在我前面的年轻母亲捐完了款准备走,守在募捐箱旁的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姑娘似乎被可爱的还在背唐诗的小女孩吸引住了,拉着她的手,逗她:“小妹妹,妈妈给患病的哥哥姐姐捐款了,你捐点什么呀?”小女孩不作声,抬头看看她妈妈,又看看弯腰跟她说话的姐姐,手在口袋里掏了几下,什么也没掏出,嘴一撅,竟哭了起来。原本只想逗逗孩子的姑娘慌了神,脸涨得通红。显然,她自己也只是个大孩子,面对意外,乱了方寸....。她唯有尴尬地站着,满脸歉意地看着小女孩的母亲。年轻的妈妈却没慌,边给孩子擦眼泪边说:“孩子,你给大家笑一个,你就捐个甜甜的微笑给患病的哥哥姐姐。”刹那间...,小女孩真的笑了。泪水还挂在她眼角,那笑也就显得很别扭。别扭的让旁边的我,也差点忍不住乐出声来。母女俩径直..朝前走去,我往募捐箱放着钞票,目光还在追随她俩。那个漂亮的小女孩又回过头冲我们笑。虽然别扭,但很甜。一个两个三个我数得清清楚楚她一共捐了六个天使般的微笑(1)想像小女孩的动作和神态,在“”处加上合适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1分)(2)给文中画“”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2分)(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乱了方寸....:径直..:(4)“那个漂亮的小女孩又回过头来冲我们笑。虽然别扭,但很甜。”“别扭”是因为,“甜”却说明,“她一共捐了六个天使般的微笑。”这句话把小女孩比作。从这个比喻句可以看出,她是的小女孩。(5)阅读课文,联系题目,用几句话写一写你的阅读体会。(2分)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很快,但总是囫囵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废)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很苦(恼脑),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有一次,他(向像)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他的读书的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说:“以后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记忆力不好,而是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草草了事般读书,不但不能消化书的内容,而且不能重点地进行记忆,因此读的效果很差。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他每读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什么,有几个要求,并留心把重点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1、把短文第一、二自然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用“\”划去。给本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2、请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相应的成语,写在括号中。(3分)A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对所学的东西并不理解。()B形容不断积累。()C形容马马虎虎将事情办完。()3、陈正之为什么一开始读书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在短文中用“﹏﹏﹏”划出相关句子。4、请写出两句关于读书的名言或警句。(2分)5、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