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环保教育计划及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学计划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地方,而现在的污染问题是一个严峻的话题,也是人人关注的问题.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工业的生产,人们都在充分地挖掘利用地球上的资源,以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但也给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危害,因此,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是我们人类面临的一个挑战,所以,作为小学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从小学起就有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和美德.因而,对小学生实施环保教育,使他们从小具备环保意识与环保习惯是十分必要的。一、学生情况分析我班有学生29人,他们基本掌握的知识的比较少,虽然可能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良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不愿开动脑筋,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二、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思想教育: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3.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三、具体的措施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四、问题研究与教学设想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戴芳2015年8月31日课题一:环境和环境问题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自然环境是由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学生活动]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与自然环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建立了生态平衡。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与能量;同时,通过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环境又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作用叫做环境的反馈作用。三、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1.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出现了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这就叫做环境问题。2.环境问题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良好;第二阶段——传统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较好;第三阶段——近现代工业阶段,工业污染迅速发展,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第四阶段——现代工业时期,环境质量严重恶化。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有:(1)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寒潮、水旱等自然灾害;(2)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后记:6月5日世界环境日,全人类关心环境与发展的问题。自然环境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约束的双重作用。环境问题引起了人类的重视,明智地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经验总结,也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基本目标和任务。1972年6月5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各国政府的代表第一次坐在一起讨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发表了人类划时代的历史性文件——《人类环境宣言》。这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72年10月,在第27届联合国大会上,决定设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署每年都确定“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世界环境日”活动是人类广泛进行自我教育一种好形式。课题二:保护蓝天——大气污染和防治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大气对人类的重要性,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观测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举例说明大气对人类的重要性。一、大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恒定气体:氮78%、氧21%、稀有气体0.9%可变气体:二氧化碳0.03%、尘埃和其它气体0.03%、水蒸气不定气体:自然灾害、人为原因造成的大气污染物及有毒气体二、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1.大气污染对人体和健康的伤害。2.大气污染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育。3.大气污染对物体的腐蚀。4.大气污染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影响:(1)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2)酸雨的危害向全世界蔓延(3)“温室效应”的严重恶果空调也给城市加温,太原空气污染列榜首。三、大气污染的防治1.对工业锅炉进行了治理改造2.创建无黑烟区和烟尘控制区3.开展燃煤脱硫工作和改造燃煤炉为燃油炉4.搬迁和撤消污染严重的工厂。5.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安装净化装置。课题三:爱护碧水——水污染及其防治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水污染的防治措施。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观测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举例说明水资源的重要性。一、水资源的重要性正常情况下,人体一天需水2500毫升左右。脱水达到体重的2%就有症状:口干、舌燥。脱水达到体重的6%就会中毒。脱水达到体重的15%就会危及生命。二、水污染及其危害1.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2.水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3.水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三、水污染的防治近几年来,目前,许多城市水资源紧张,北京水资源不足400立方米/人。我国荒漠化每天损失近1.5亿元。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多亿元,平均每天近1.5亿元。这是记者在“支持中国履行,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建立伙伴关系筹资国际会议”上了解到的课题四:给我宁静——噪声污染及其防治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声音和噪声的关系,噪声污染的原因和危害,噪声污染的防治,噪声的利用。教学方法:实验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做实验:各类声音的分贝值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一、关于声音、噪声、分贝的概念声音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和谐悦耳的声音,对人体健康有益。那些杂乱无章、对人的听觉神经以强烈刺激的声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噪声。声音强弱是用分贝来表示的,声音越响,分贝越高。二、噪声污染的原因和危害1.噪声对人体的影响2.噪声对动物的影响3.噪声对建筑物的损害。三、噪声污染的防治降低噪声源本身的噪声,采用疏通通道、润滑机械、无声液压等技术。控制传播途径,采用隔音、消音和吸音的技术。采用个人防护技术。四、化害为利,利用噪声为人类服务课题五:走向洁净——固体废物污染及其防治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来源,固体废物的危害,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教学方法:调查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做调查:垃圾箱中固体废物有哪些?一、固体废物的来源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危险废物。二、固体废物的危害1粒纽扣电池的重金属含量可以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1节5号电池可以污染1平方米的土壤。中国每年消耗纽扣电池40万粒,1999年我国生产150万节电池。若随手仍掉这些电池,污染的危害有多大啊!1.大量堆放固体废物,2.浪费土地资源3.固体废物的堆放,4.严重污染土壤5.固体废物向江河湖海倾倒,6.水污染严重7.固体废物向大气瓢散8.造成大气污染9.影响市容环境卫生三、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1.分类收集,2.密封运输3.破碎、压缩、焚化3.卫生填埋4.回收利用技术的应用。课题六:绿色文明——保护植物资源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观察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观察植物生长情况。一、生物与环境生物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大气污染对植2.物的危害3.水污染对植4.物的危害5.土壤污染对植6.物的危害三、保护我们的“朋友”——生物1.建立绿色生物圈保护网1974年,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起,建立了生物圈保护区网。至今已有90多个国家联合构成全球性的“绿色”网络。目前,中国有l6个自然保护区加入了这个“绿色”网络。2、[小资料]中国加入联合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的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吉林)、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内蒙古)、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新疆)、盐城自然保护区(江苏)、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湖北)、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川)、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浙江)、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浙江)、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福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2.建造绿色家园植物孕育了人类的文明,“绿色”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现代大城市最佳的居住环境,要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60平方米。目前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只有4座城市:波兰的华沙、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奥地利的维也纳和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因此,地球上城市“绿色家园”的建设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课题七:战胜天灾——自然灾害与减灾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各类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特点、危害,减灾的重要意义。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观看影片《龙卷风》。一、十大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各种祸害的自然现象,统称为自然灾害。地球上分布范围较广、发生频率较高和危害程度较大的十大自然灾害是:水灾(洪涝)、旱灾、风灾、地震、泥石流、虫灾、火山喷发、滑坡、雪灾、森林火灾。突变性自然灾害,一般发生在一瞬间到几个小时或几天之中,如地震,有的从发生到发展可以延续几个月,如虫灾、干旱灾害。缓变性自然灾害,又叫环境灾害,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灾害。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二、自然灾害及其特点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山崩、滑坡、地面沉降、泥石流、地裂缝等气候、水文灾害:水灾、旱灾、风灾、寒潮、热浪、厄尔尼诺现象环境灾害:由环境污染引起的灾害叫做环境灾害,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污染、酸雨、噪声、全球性气候异常。三、减灾——我们共同的使命1.旱灾:杭州市的干旱2.以7—8月的伏旱和9—10月的秋旱最为突出3.有的年份因伏旱和秋旱相连而4.成灾。在历史上5.曾多次发生西湖干涸6.湖底龟裂的大旱。四.洪涝灾害:台风: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洋面的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台风的灾害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每年的夏秋季节,我市常受台风威胁。课题八:人口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人类发展的基本特点,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意义。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收集最新有关人口的资料。一、人口发展与环境:1.原始型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2.传统型阶段:高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3.过渡型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4.现代型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发展同人类周围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二、人口迅速增长的恶果:1.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不足。2.导致粮食供应不足。3.阻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4.就业问题严重。5.人民生活贫困化。6.人口素质下降。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增长要与中国的经济水平相适应,同中国的自然环境承受力相一致,从而加速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课题九保持环境卫生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应当保护环境卫生。2.比较环境是否卫生的不同感受,说明应当保持环境卫生。情感:1.喜欢卫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