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對台灣地區區域農業勞動之影響分析李篤華*本文以Translog成本函數聯結原始投入與具備區域間勞動移動與區域間貿易流量之多區域CGE整合模型,以軟聯結方式結合多國GTAP模型整合評估加入WTO對我國四區域農業勞動釋出與部門間移轉之效果。研究結果發現,加入WTO將造成總農業勞動釋出量46,064人,其中將有27,740人轉業成功,亦即將造成18,664人失業,因此因貿易自由化提高之農業失業率為2.49%,其中以農業與漁業勞動失業最高,對於林業與畜牧業影響較小。與其他文獻相較,本文之模擬結果介於相關文獻研究結果之間,模擬結果相當合理。區域農業勞動失業影響方面,以中區影響最大,釋出19,243人,其中轉業11,503人,失業7,740人,北區釋出11,555人,轉業6,908人,失業4,647人,南區釋出13,573人,轉業8,114人,失業5,459人,東區釋出2,033人次之,轉業1,215人,失業818人。本文亦探討台灣四區域農畜林漁轉各業別之人數概況。本文提供之方法可供日後相關政策模擬其他部門之勞動移轉效果。關鍵詞:農業勞動、多區域CGE模型、Translog成本函數*作者為真理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兼系主任。作者感謝兩位匿名評審提供寶貴建議,文中若有疏失之虞,悉由作者負全責。農業經濟叢刊(TaiwaneseAgriculturalEconomicReview),11:1(2005),65-106。臺灣農村經濟學會出版94年12月(11卷1期)農業經濟叢刊66Ⅰ、前言台灣農業生產技術相當高,但因農地不足、生產資源受限,勞力成本較高,因此農業生產成本較國外高,缺乏國際競爭力,因此在貿易自由化的趨勢下,農業所受衝擊將較其他產業為大。我國已於2002年1月1日加入WTO,入會時承諾農產品關稅逐年降低(入會第一年農產品平均名目關稅由20.02%降至14.01%,2004年已降為13.3%),其他保護措施如進口管制、限制地區進口及境內補貼等亦逐步取消或削減,未來勢必面對艱難的經營環境,因此農業必須加速進行產業升級與結構調整以因應加入WTO之衝擊。入會將使產業結構產生調整,伴隨著產業消長而來的是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對於加入WTO後受到負面衝擊之產業的勞動者而言,可能因產業競爭力逐漸喪失而釋出勞動者,這些勞動人口在短期內將面臨失業,但在長期因產業結構重新調整,非農業產業吸收農業釋出之部分勞動者,轉業成功的前提在於是否擁有第二工作技能與轉業訓練是否成功,而產業結構的調整仍將形成結構性失業問題與社會問題,這些問題是我國入會後必須盡快因應與解決。台灣農業勞動受到工業與服務業之競爭壓縮生存空間,農業機械化或農業科技與生物技術興起替代大量農業勞動者(呂水雄,1991),使得農業勞動者逐漸離開農業。台灣農業目前面臨勞動生產力偏低、勞動需求與勞動品質降低、農業就業者高齡化與、勞動配置不當與農業專業人才不從事農業等問題(李朝賢,1995,1997,1998a,2000,2004,蔡宏進,1997,1998,毛育剛,2001),此種特性使農業勞動者轉業較其他產業困難,因此政府除控制農業勞動供需數量、培養青年農民、加強農業經營者經營管理能力外,更應加速農業勞動離農(李朝賢,1998a)等措施,配合第二專長訓練培育與擬定農村轉業方案等方法,使農業勞動供需失調減緩,以調和農業自然萎縮與加入WTO之雙重衝擊。李篤華加入WTO對台灣地區區域農業勞動之影響分析67李朝賢(1998b)以計量方法推估台灣農業勞動供給與勞動需求,以英國Ravenstein之推力拉力法設定影響勞動移轉因素,因此農業勞動移轉為農業過剩人口、農工部門工資差異、非農業部門就業機會與農業勞動就業水準之函數,勞動需求為農業資本使用與前期勞動需求量之函數,勞動供給為勞動就業與勞動失業之總和,以此預測勞動需求與供給之趨勢,研究結果發現,1997年至2011年勞動需求由917千人降至553千人,勞動供給由940.5千人降至571.9千人,供需差額由23.5千人降至18.9千人,此效果顯示,台灣農業勞動受到整體經濟環境影響之自然失業約2萬人;而Linetal.(2000)以動態TAIGEM-D模型模擬入會對農業勞動之影響,若加入WTO含自然衰減人數至2005年平均每年約減少4.5%(約3萬5千人),並以轉業率與失業率外生計算而每年平均農業失業人數不及4千人。李朝賢(2004)以問卷調查經濟不景氣下加入WTO農業勞動移轉之調查,發現近幾年因不景氣使工商部門回流農業部門使農業勞動由以往的逐年遞減至近幾年小有增加,回流人數估計每年25千人,主要在於經濟不景氣農村尚有發展機會、原來家庭農場需要協助、農村生活費用低等等因素使然,而農業勞動回流對農業影響為由都市帶回新觀念以提高農業經營方式、產品與服務品質。由實際資料觀察,1994年農畜業就業由884千人每年遞減至2003年629千人,漁業就業由1994年86千人降至2001年52千人,又逐漸回升至2003年62千人,林業就業則持平(註1)。我國北中南東四區域農業分佈型態不同,以中部與南部為農作物生產主要區域,北部與東部農業生產活動較少,因此若加入WTO,對各區域的農業影響程度一定有所差異,根據上述文獻如李朝賢(1998b,2004)與Linetal.(2000)與均由國家別進行農業就業之分析,缺乏針對區域別農業勞動者釋出、移轉效果之分析,所以若政府根據國家別研究結果設定台灣每個區域相同的加入WTO因應策略,對於影響程度有差異的台灣四區域農民必定無法符合其所需,對於減緩對農業衝擊並無助益,因此針對台灣北中南東四大94年12月(11卷1期)農業經濟叢刊68區域別農業勞動者進行經濟影響評估有其必要性,這是本文特別針對區域別農業勞動部門間移轉進行分析之理由。李篤華(2001)(註2)所建構之多區域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multi-regionalcomputablegeneralequilibriummodel,簡稱多區域CGE模型)為由下而上(Bottom-up)多區域CGE模型,包含完整四區域間商品貿易流量(interregionaltradeflow),多種原始投入、並以具彈性函數(flexiblefunctionalforms,以下簡稱FFFs)之Translog函數架構原始投入之巢式結構,並包含區域間勞動移動(interregionallabourmobility)之機制(註3),具備完整描述呈現台灣四區域總體經濟之特性,十分適合評估加入WTO對區域農業勞動之影響,這是本文之主要目的。CGE模型常應用Leontief、CD與CES函數為巢式結構之主軸,這些函數擁有優良的函數特性,並具有易於處理與求解之優點,因此廣泛為學界所應用。不過因該函數式僅能呈現固定的生產技術,也僅個別考慮互補或替代之情形,故應用該函數時隱涵各產業生產技術為固定形式。事實上,不同產業之生產技術並不相同,要素間也不僅有個別之互補或替代關係,因此為了表現具有彈性之產業生產特性,考慮具彈性之函數型式(flexiblefunctionalforms,以下簡稱FFFs)為改進CGE模型效率常應用之方法,因具彈性函數具有二階泰勒展開近似與二階數值近似之特性,其特性在於可逼近任何生產函數(或成本函數),且可以同時呈現要素間互補與替代之特性(如LiandRose,1995以一般化里昂提夫函數架構原始投入),因此本文將以FFFs函數為模型修正與應用主軸。Christensen,JorgensenandLau(1973)提出超越對數型式之生產函數為一種FFFs函數,其主要將生產函數表示為要素投入量與產值之對數值之二次函數(quadraticfunction),其可用來對任何生產可能技術作局部二階(localsecond-order)漸進估計式(approximation)。Translog生產可能曲線不假設生產函數具有可加性與齊次性,或假設要素間具有固定替代彈性,而是允許要素間之替代彈性與產出間之轉換彈性,具有李篤華加入WTO對台灣地區區域農業勞動之影響分析69較大之可變動範圍。又如梁啟源(1997)所述,Translog之Allen偏替代彈性可不受限制也為FFFs之優點,具備優良函數特性,且包含FFFs之彈性架構,文獻中評估Translog之估計績效為FFFs函數中最高者之一,因此最廣為學界所應用;CGE模型因結構複雜,因此若函數形式過於複雜將難以求解,而若並非學界所廣泛應用,則用於校準CGE模型之函數彈性無法取得,因此CGE研究應用FFFs函數十分不易;本文多區域CGE模型經過適度簡化並採用線性化巢式結構建構模型,適合超大型模型求解,故引用Translog函數可克服以往CGE模型遇到難以求解之困難,而台灣應用於Translog函數之相關研究甚多,彈性之取得較其他函數式容易,故本文嘗試呈現產業生產技術之多樣性與要素間同時存在互補與替代性之特點,引用最廣為經濟領域應用但不常應用於CGE模型建構之Translog函數,期以更具彈性的架構呈現複雜的區域經濟生產體系。Ⅱ、理論模型2.1多國多區域CGE整合模型之理論架構多區域CGE模型因區域投入產出資料不易建構故相關文獻並不多,文獻中大都以巢式結構建構模型,基本假設包括商品與要素市場完全競爭,價格內生化使市場結清,各經濟體經由預算限制求其目標函數極大,符合新古典經濟理論與Walras法則。模型為聯立方程式(線性或非線性)組成,架構分為生產面、需求面、貿易面、所得面,各機構均最適化其行為在預算限制下,進口品與國產品替代部分均採用不完全替代Armington假設。大部份區域CGE模型為簡略之由上而下(Top-down)方式建構之模型,僅具有限的區域間貿易機制。本文採用李篤華(2001)之多區域CGE模型以線性化94年12月(11卷1期)農業經濟叢刊70巢式結構架構模型,包含完整台灣四區域間區域間貿易回饋效果與勞動移動性,生產面以Translog函數連結原始投入可同時表現要素替代與互補特性,最終需求面沿用CGE模型之線性支出系統,配合區域間貿易之區域Armington假設,政府假設無行為方程式,並以供給面Armington假設加總國產品與進口品,模型結合ORANI模型與DMR模型之特色,為一個完整由下而上(Bottom-up)之多區域模型。綜合言之,本文採用之多區域CGE模型結合了有關前人研究區域CGE模型設計的優點,可清楚呈現我國區域經濟之特性。多國GTAP模型與本文單國多區域模型具有互補的關聯性,多國模型專長在於處理國際貿易相關議題,多區域模型專長在於台灣各區域、各產業、各最終需求者的細緻關係,在加入WTO議題方面,我國不但面對複雜的國際經貿環境之變化,對國內各區域經濟影響更為廣泛,唯有多區域與多國模型相互支援並連成一體,才能使模型的建構在WTO相關議題的研究更具備前瞻性與周延性。本文以軟聯結方法(softlink,亦即Top-down方式)聯結多國與單國多區域模型形成本文所需之多國多區域整合模型,本文採用Adams,etal.(1997)與李篤華(2001)之設定,在加入WTO自由化設定時將台灣排除於國際間關稅與非關稅之減讓情境中(isolateclosure),表現台灣尚未加入WTO前之國際貿易環境,以GTAP模型求出各國間進出口價格與數量之變化,接著將多國模型計算出貿易環境變化之衝擊代入多區域模型求解,即可得到本文所需之結果,綜合言之,本文的軟聯結方式為由GTAP求出之台灣進口價格、出口價格配合台灣加入WTO承諾之關稅減讓幅度三種衝擊引入本文多區域CGE模型進行求解。其聯結關係請見圖1。李篤華加入WTO對台灣地區區域農業勞動之影響分析71圖1多國模型與多區域模型軟聯結(softlink)關聯圖2.1.1多區域CGE模型之模型設計2.1.1.1產業的生產結構本研究主要貢獻在於以性質優異之線性化Translog函數加總原始投入,包括勞動(因區域間勞動可移動因此包含本區域與其他區域移入之勞動)、資本與土地(土地不能於區域間移動)為複合原始投入。本研究未將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