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星球上学期地理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初二地理资料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1.位置优越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从半球位置来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从半球位置来看,中国南北纬跨度很广,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数地区位于热带;从海陆位置来看,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2.国土辽阔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与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在世界各国中,我国的陆地面积仅小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我国疆界绵长,陆上国界线长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千米,与14个国家接壤,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3.34个省级行政区全国行政区域的划分如下: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我国共分为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按地理方位的排列如下:1.位于东北的3个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2.位于北部边疆的1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3.位于黄河中下游的6个省、直辖市: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山东省、北京市、天津市;4.位于长江中下游的7个省、直辖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5.位于南部沿海的7个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广东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6.位于西南的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7.位于西北的5个省、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一览表: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北京市京北京湖南省湘长沙天津市津天津广东省粤广州河北省冀石家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山西省晋太原海南省琼海口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重庆市渝重庆辽宁省辽沈阳四川省蜀成都吉林省吉长春贵州省黔贵阳黑龙江省黑哈尔滨云南省滇昆明上海市沪上海西藏自治区藏拉萨江苏省苏南京陕西省秦西安浙江省浙杭州甘肃省陇兰州安徽省皖合肥青海省青西宁福建省闽福州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江西省赣南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山东省鲁济南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第二节众多的人口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约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达到1200万。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将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2.人口东多西少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统计,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35人/m2,是世界平均人口的三倍多。从我国人口密度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一些省区的人口密度最大,而西部人口密度小。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1.56个民族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多民族统一和睦的大家庭。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另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总共约占全国总数的8%,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万人;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人口也较多,在500万人以上;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很少,只有几千人。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2.民族的分布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是:汉族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分布相对分散,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例如,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中国的地势特征是东部低,西部高。从中国地势图上看,从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级降低。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第二级阶梯在第一级阶梯的北面和东面,海拔为1000-2000m左右,局部地区低于500m;第三级阶梯在第二级阶梯以东海拔在500m以下;广阔的近海大陆架区,这里水深一般不足200米。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雪峰山脉。2.地形复杂多样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在他们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四大盆地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丘陵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我国山脉繁多,方向也各有千秋,东西走向的有: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有: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南北走向的有:横断山脉;弧形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3.山区面积广大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很大一部分都是无法利用的。我国地形中丘陵占10%,河南省豫郑州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湖北省鄂武汉台湾省台台北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总的来说,山区适宜发展旅游业、采矿业、种植业等。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预防、避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1.南北气温差异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尤其是冬季南北差异达到50℃。一月份在秦岭——淮河一线,有一条0℃等温线。但是在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气温都在二十度左右。在当日平均气温上升到10℃时,农作物才会活跃生长。把≥10℃的持续期内的平均气温加起来,就得到了活动积温,这是划分温度带的重要指标。我国从南到北可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五个温度带。2.东西干湿的差异我国各地区的差异很大,有南北方向的差异,也有东西方向的差异。其中,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量的最高纪录,是台湾的火烧寮,年最高降水量为8409毫米;最少的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年均降水量仅为5.9毫米。按照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全国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年均降水量分别为>800、400-800、200-400、<200,植被景观分别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沙漠。3.季风气候显著除青藏高原外,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4.气候复杂多样中国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有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第三节河流与湖泊1.众多的河湖我国河流众多,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其中,没有流入海洋的和是内流河,所在的区域称为内流区;流入海洋的河流是外流河,所在的区域是外流区,其面积占2/3,流量超过95%。其中位于内流区的湖泊称为内流湖,基本上都是咸水湖;位于外流区的是外流湖,是淡水湖。我国河流多分布在外流区,夏季形成汛期;冬季北方河流结冰,形成枯水期甚至断流。西北内陆河流较少,很多都是季节性河流。2.黄河的治理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呈“几”字形。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把大量的泥沙带入黄河。黄河中下游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减缓,流速慢,大量的泥沙沉淀下来,成为“地上河”。如果黄河决口,就会大面积泛滥。3.长江的开发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向东注入东海,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长江的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能量占全国的1/3,可用能量占1/2。但是,因为工程复杂,利用率很低。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自然资源与我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第二节土地资源1、土地资源的利用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2、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这里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耕地和林地,是我国农、林、渔的主要分布区。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几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则主要分布在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3、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中国土地资源的发展问题: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土地荒漠化。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第三节水资源1、水是宝贵的资源地球上的水中,97%,在剩余的2.5%中,98%是深层地下水,剩余的0.3%的淡水资源是可直接利用的。中国位于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后。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分配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冬春季则降水少;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如引滦入津、引黄入青。解决严重缺水要实施南水北调引水工程。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1、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交通运输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地区经济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的作用。2、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上,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三横:①京包――包兰②陇海――兰新③沪杭――浙赣――湘黔――贵昆(最长的)。五纵:①京哈——京广②京九③京沪④焦柳⑤宝成——成昆3.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在若干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枢纽,为旅客、货物办理中转、发送、到达等业务。北京市全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之一,每日的交通流量很大,仅北京西客站,平均每日客流量达到30万人次。4、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选择客运或货运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与运输价格的高低、速度的快慢、运输量的多少有很大关系。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各有各的运载工具和运输线路,因而各有特点。除了考虑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外,还要考虑人的出行目的、货物本身的性质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等。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运送。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铁路运送或水路运送。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农业与我们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等农作物,这样的农业生产部门叫做种植业。在牧区,牧民靠放牧牲畜而取得产品;在农耕区,农民靠饲养牲畜来获得产品,这样的生产部门,都可以称之为畜牧业。对森林的种植、养育、保护、采伐以及对林木产品的采集和加工。这样的生产部门叫林业。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称为渔业。我们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2、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和棉花作物等主要类型。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的影响,我国农作物的地区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的地区分布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棉花生产,北方以棉花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力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时,发展林业,可以保护水土,这叫“宜林则林”;当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时,发展种植业,可以利用土地,这叫做“宜粮则粮”;当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时,发展畜牧业,可以防止沙化,这叫做“宜牧则牧”;当河湖较多是,发展渔业,可以利用水源,这叫做“宜渔则渔”。4、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等问题的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