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课时滕王阁序导学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山西省浑源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3导学案主编:审定:使用时间:编号:班级:__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1《滕王阁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2、了解“初唐四杰”,了解时代背景。3、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理解和积累文言句式。4、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5、理解文中的典故。6、背诵课文。【德育目标】树立高尚的人生观,要有远大抱负和人生使命感;能够正确看待挫折,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笑对人生,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学习重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学习难点】骈体文的特点【方法指导】1、诵读法2、点拨、归类法3、讨论法【知识链接】一、《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王勃才气从中可见一斑。二、解题:1、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东阳马生序》等。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2、王勃及文章写作背景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径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客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客序》。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3、骈体文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1)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2)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3)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基础过关】一、对照注释边读边译。1、给下列词语的注音翼轸()棨戟()懿范()襜帷()虹销雨霁()彭蠡()孤鹜()遄飞()睢园()邺水()南溟()帝阍()宗悫()簪笏()盛筵()梓泽()2、重点解释下列词句:人杰地灵腾蛟起凤物华天宝高朋满座胜友如云钟鸣鼎食云销雨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3、整体感知讨论:文章可分为几部分?第一部分(1):概写风貌,引出与会人物。第二部分(2):三秋时节,滕王阁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第三部分(3):写宴会盛况,抒发人生感慨。第四部分(4、5):叹知己难遇,胜宴难再【能力提升】二、讲读课文第一段:(一)第一段中有几个典故(典故分事典和语典,来自史传上的记载称事典,来自典籍上的现成语句叫语典)。1.豫章故郡(见注释)。2.龙光射牛斗之墟(见注释)。3.控蛮荆(见注释)。(二)补充注释:1.豫章故郡故:旧2.地接衡庐接:接壤3.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5.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6.千里逢迎千里:数量词作名词,远道而来的客人。7.高朋满座高:尊贵(三)简析第一段:1.首句由名称的沿革,道出历史的久远。山西省浑源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3导学案主编:审定:使用时间:编号:班级:__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22.二三句写界域的广大、辖境的辽阔与地理位置。3.四五句,由赞美“雄州”到称赏“俊采”。4.六句,写州城形胜,宾主才美(为下文的“才美”过渡)5.七八九句,赞美宾主,点面结合。6.十句,自己“闯入”,委婉含蓄,不卑不亢。【能力提升】三、1、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明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历史久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辽阔。“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宏伟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明确: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明确: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4、小结:本段略写洪州的地理风貌,极写滕王阁的无限壮美,和周围环境的超凡脱俗,以及阁中如云高朋的文才武略。这样写,既初步写出了滕王阁的不同凡响,又为后文详写做好了铺垫。5、背诵本段。山西省浑源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3导学案主编:审定:使用时间:编号:班级:__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3《滕王阁序》导学案(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2、了解“初唐四杰”,了解时代背景。3、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理解和积累文言句式。4、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5、理解文中的典故。6、背诵课文。【德育目标】树立高尚的人生观,要有远大抱负和人生使命感;能够正确看待挫折,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笑对人生,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学习重点】复习1--2段中的典故,分析3----5段。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学习难点】骈体文的特点【方法指导】1、诵读法2、点拨、归类法3、讨论法【基础过关】一.复习典故(略)。四、讲读第二段:(一)典故理解:1.钟鸣鼎食之家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二)补充注释:1.青雀黄龙之轴青雀黄龙:名词作动词,雕有青雀黄龙头形2.彩彻区明彻:普照3.雁阵惊寒惊:被……惊扰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序:时间。属:是。5.潦水尽而寒潭清而:因而。尽:干涸。寒:寒冷。清:澄清6.烟光凝而暮山紫烟光:山岚。凝:凝聚。暮:傍晚。紫:呈现紫色。7.即冈峦之体势即:依附。体势:态势,形势。(三)分析第二部分:1.第一层意思: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景观。笔触转细,渐入佳境,让人赏心悦目。(1.第一句:交代时令(三秋时节)。(2.第二句:写秋水即秋色的特征。(3.第三、四句:用四个六字句,写来宾驾御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之情景。(4.第五句:用四个四字句,写滕王阁的自然环境和气势。(5.第六句:“四六”句对“四六”句,描写滕王阁所处山水形胜之地。2.第二层意思:近距离地开始了穷微尽妙、绘声绘色的描写,进一步写滕王阁环境之美,将滕王阁及周围景色推上美的极致。(1.第一、二句:两个三字句,由外到里,由上到下,写出登阁的情景,抒发喜悦之情。两个六字句,写登高望远所见山川之美,虚实结合。(2.第三句:四六句对四六句,极写人烟之盛,舸舰之多,表现富庶祥和。(3.第四句:两个四字句,转写自然景物,描绘雨后天晴的景色。(4.第五句:两个七字句,是千古绝唱之句,把对滕王阁景物描写推向高潮。(6.第六句:四六句对四六句,叙写生活之乐,候鸟之乐,将各具情趣的社会与自然融为一体。【能力提升】五、1.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明确:①色彩变化之美;②远近错落之美;③上下浑成之美;④虚实相映之美。2.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明确: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图画。课后,展开想象,将该句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3.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明确:一反传统中“悲秋”的习惯写法,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迈的情致。4.思考: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明确:①“潦水尽…”,清澈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觉。②高耸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③“落霞…”的朦胧秋景,“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祥和都洋溢着作者无比愉悦的心情。作者写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六、背诵1----2段。山西省浑源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3导学案主编:审定:使用时间:编号:班级:__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4《滕王阁序》导学案(三)【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2、了解“初唐四杰”,了解时代背景。3、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理解和积累文言句式。4、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5、理解文中的典故。6、背诵课文。【德育目标】树立高尚的人生观,要有远大抱负和人生使命感;能够正确看待挫折,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笑对人生,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学习重点】复习1--2段中的典故,分析3----5段。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学习难点】骈体文的特点【方法指导】1、诵读法2、点拨、归类法3、讨论法【基础过关】一、分析第三段:(一)补充注释:1.四美具具:具有,都有。2.二难并并:会聚一起。3.穷睇眄于中天穷:望尽。中:最高处。4.极娱游于暇日极:尽情。娱游:欢乐。5.兴尽悲来兴:兴致。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悲:悲怜。失路:迷路,不得志。7.屈贾宜于长沙屈:被……贬谪。8.所赖君子见机赖:依赖。9.老当益壮:老了应当更加有壮志。10.穷且益坚:且:反而。11.不坠青云之志坠:抛弃。(二)典故理解:(此两段十五个典故,参看注释理解其作用及表现意义)(三)分析第三段内容:第一层1.第一句:过渡,由登览之乐到宴会之乐。2.第二句:写管弦之盛,歌声之美。3.第三句:四六句对四六句,铺叙欢饮娱乐的场景,用典故暗示宴会的豪华,人物的高雅。4.第四句:两个三字句,由喜悦渐生悲慨。5.第五句:把视野扩展到宴会外——为下面抒情张本。6.第六句:揭示哲理,一是慨叹宇宙之大,二是感叹人生无常。7.第七句:是虚写,言言“望”“看”,实际是想。语义双关,由日落,云海想到长安和东北的吴会。8.第八句:由宇宙的广漠衬托人生之渺小,从而引发感慨。9.第九句:一问一答,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10.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坦言心怀,写自己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11.小结:本层集中笔墨,描写和渲染阁中气氛,赞美文人雅士们的气概和风采。第二层:1.写冯唐、李广的目的是什么?—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2.表明作者高尚的人生观的句子是哪几句?—“老当益壮……志。”3.引用了哪两个典故,表现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酌贪泉……犹欢。”4.写孟尝、阮籍的人生观的目的是什么?—反成自己坚定的意志。5.小结:本层笔锋陡转,由盛赞良辰美景文人墨客转为慨叹人世艰难仕途崎岖,大发怀才不遇之感慨,为自己也为别的文人被压抑被埋没深鸣不平。三、1.本段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而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明确:①“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②“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明用)③“马援”(老…穷…)马援过的虽是转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但胸中之志并未稍减。他常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马援列传》)。→不因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④“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暗用)⑤“北海”“扶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珍惜时光,追求远大。⑥、孟尝、阮籍→援引古人事例,再次感慨怀才不遇,知己难求。四、分析四、五段:(一)讲解典故,了解内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