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重庆市委青农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共青团重庆市委青农部2007年重庆市农村共青团工作要点2007年,我市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市委二届十次全会和团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全市“千百工程”战略的实施,以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为主线,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以培育新青年、倡导新生活、弘扬新风尚、发育新组织、建设新环境为目标,以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统揽农村共青团和农村青年工作,以保护母亲河行动统揽青少年生态环保工作,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和农村青年中心建设,继续深入实施以“六个助推八个走进”为主要内容的共青团助推库区发展行动,团结带领广大农村青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一、以“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为统揽,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以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为牵动,培育新青年以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创业为主要着力点,构建长效机制,搭建服务平台,健全组织网络,引导农村青年带头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带头进城进厂务工,带头弘扬和谐新风,切实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21.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创业。大力开展“农村青年转移就业鸿雁行动”,努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加强与市内外企业和劳务中介组织的联系与协作,搭建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信息平台。通过“组织对接型”转移、“中介服务型”转移和“城乡互动型”转移,组织农村青年成规模、成建制的有序转移,全年全市团组织牵线搭桥、直接输送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不少于2000人。继续深化“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创业服务月”活动,促进农村青年有序流动和稳定就业。鼓励各地举办农村青年就业创业技能大擂台、大展演等活动,为选拔、举荐一批掌握熟练技能的农村青年搭建平台。开展“农村青年创业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建立农村青年创业项目库,命名、扶持一批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力争每个乡(镇)重点扶持2-5名农村青年发展现代农业,创业兴农。适时召开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创业现场推进会。2.开发农村青年人才资源。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抓住培养、凝聚、举荐、配置等关键环节,培养一大批新农村建设、创业致富、劳务经纪人等各级各类新型农村青年带头人。继续深化杰出青年农民和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评选表彰活动。广泛树立一批具有感召力的农村青年典型,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示范带头作用。各地镇村团组织按照“遵纪守法好、尊老爱幼好、家庭和谐好、邻里和睦好、积极作为好”的“五好”标准开展“咱们村的好青年”评选活动,以村为单位,每村每年评选一位“咱们村的好青年”。以此树立一大批农村青年身边可学可比的好典型,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二)以乡村青年文化建设为重点,弘扬新风尚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挖掘、传承乡村优秀特色文化,大力促进先进文化在乡村的传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3实践活动,巩固农村青年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3.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要立足农村基层,结合当地民俗和乡土文化,通过民族节日、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和民间歌会,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年文化活动,培养农村青年文化人才,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引导农村青年积极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和谐农村建设。通过青年文化体育、技能比武,评选表彰乡村青年文化活动先进县、乡村青年文化名人和乡村青年文化示范项目,促进基层乡村文化的不断活跃,推动一批有一技之长的农村青年文化人才脱颖而出。。4.全力打造乡村青年文化节。继续做大做好乡村青年文化节、乡村青年才艺风采大赛等重点项目。以第十届全国乡村青年文化节为契机,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展演、乡村青年文化建设研讨等活动,展示工作成果,振奋青年精神,掀起乡村青年文化建设高潮。(三)以“青春装点新农村”为主题,倡导新生活着眼于促进村容整洁,动员组织广大农村青年广泛开展“青春装点新农村”活动,倡导践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带头植绿护绿、美化家园。深入开展“青春装点新农村”活动,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5.开展“环境优美一条街(路)”创建评选活动。以村为单位,以改变村里一条主要街道(道路)的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开展创建活动,组织农村青少年为切实改善村容村貌做贡献。6.深化环保志愿者服务新农村活动。深入开展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进百个示范村活动,动员社会力量,为新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7.积极参与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配合水利、4农业、环保、林业等部门,在农村普遍开展以水土保持,水源保护,沼气推广,生态监护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广泛开展农田水利设施百日立功竞赛活动。培养农村青年生态建设带头人。(四)以农村青年中心建设为平台,发育新组织按照“,一手抓提高质量,一手抓扩大规模”的原则,以社团建设、项目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为重点,以“示范性农村青年中心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增强农村青年中心的自运转能力和影响力,切实发挥其联系、引导、服务农村青年的作用。8.开展“示范性农村青年中心创建活动”。创建一批全市或区域性示范性农村青年中心,适时召开重庆市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工作现场会,重点推广部分区县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好的模式和作法。9.深化重点项目。依托“农村青年中心中国移动支援计划”、全国农村青年中心青年发展项目(新中)基金、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光华图书室”活动等,继续实施好已有全国示范项目。鼓励、扶持各地推出有地方特色的青年发展项目,大力发展青年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10.培养青年中心骨干工作队伍。继续选派大学生志愿者从事西部地区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工作。实施农村青年中心工作骨干四级轮训计划,面向县(市)、乡镇基层团干和农村青年中心工作骨干举办专题培训研讨班。二、以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为载体,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着眼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突出重点、强化机制、夯实基础、全面深化”的思路,以流域性活动为重点,完善社会化运行机制和工作机制,在巩固基本理念和基本活动形式的基础上,开拓创5新,把保护母亲河行动不断推向前进。11.倡树生态环保文化和谐新风。以“保护母亲河日”、“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生态环保节日,以“保护母亲河,绿色和谐你我同行”为主题宣传母亲河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与共”意识。通过在新闻媒体刊登公益广告、开设固定栏目等形式推广保护母亲河的理念,为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抓住10月18日“青少年节约实践日”的契机,以“我节约,我时尚——节约每滴水”为主题,组织广大青少年集中以节约资源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在全社会倡导节约光荣、节约时尚的理念,使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成为自觉行动。12.开展“探访新三峡,保护母亲河”实践活动。关注、保护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组织发动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通过募集资金、弘扬母亲河文化、开展实践活动等为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做贡献。13.开展“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保护母亲河大行动”活动。开展论坛、生态环保创意大赛等主题实践活动。适时成立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的全市性组织。开展“做环保小事,建和谐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青少年以学校、连队、企事业等为单位,普遍开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14.继续深化保护母亲河工程项目建设。加大保护母亲河工程建设筹资力度,动员海内外组织和个人出资建设保护母亲河纪念林。与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合作,组织青少年、动员全社会,建设“共青林”、“博士服务林”等纪念林和示范林。继续加强保护母亲河重点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争取新立项开工建设一批保护母亲河重点工程。同时,建立地方工程建设管理机制,出台保护母亲河行动地方工程管理办法。评选表彰2007年保护母亲河行动先进集体和个人。615.积极建设青少年绿色家园。按照“区域固定、交通便利、规模适中”、“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力争在县及县以上城市市区、近郊区,开辟专门地域建设“青少年绿色家园”,使之能为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参与植绿护绿提供方便,成为具有生态教育、劳动实践、素质拓展、休闲观光、环保交流等多项功能的基地。三、着眼农村共青团事业科学发展,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体系16.全面加强农村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以实施“保持先进性,增强凝聚力”后备军建设工程为重点,围绕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党建带团建工作推进会精神和《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强党的后备军建设的意见》,坚持和依靠党建带团建,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团组织制度建设,狠抓制度落实,认真推行12个基层团组织基本工作规范,推动制度创新,进一步构建体系健全、切合实际、动态开放的基层组织制度体系。大力推进团建创新,积极探索网络建团,选树一批团建创新先进典型。全面深化“三级联创”和五四红旗团委创建活动。17.深化“百名志愿者进百村行动”。深入贯彻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市农办、市民政局《关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名志愿者进百村行动”的通知》(渝青联发[2006]24号)精神,挑选200名大学生志愿者到示范村担任村两委助理或村团支部副书记,进一步规范志愿者的使用与管理。18.充分发挥市青年民营企业家协会的服务功能。经常性开展会员协作、考察交流、举办论坛等活动,为会员开拓市场、发展企业、提升素质提供服务,带动更多的农村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召开市青年7民营企业家协会二次会员大会。19.健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资源整合机制,针对农村急需的人力、物资、项目,面向城市争取资源、争取支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作,动员青年企业家、青联委员、青年志愿者、社会各界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建立企业、机关、学校、经济条件好的区县与农村结对共建的长效机制,让城市资源为农村所用,实现城乡互动,引导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支持农村建设和农村青年,促进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增强农村的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