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1.《食物从何处来》(精读)2.《气候的成功》(自读)教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1.《食物从何处来》(精读)2.《气候的成功》(自读)教案【同步教育信息】一.本周教学内容1.《食物从何处来》(精读)2.《气候的威力》(自读)二.学习过程《食物从何处来》(一)重点、难点1.理解本文运用多种方法,特别是分类别和打比方的具体运用及其作用。2.理解本文根据客观事物自身内部的联系安排详略及说明顺序的特点。3.了解植物的自养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及人的异养与动物的异养的异同。4.继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二)文学常识1.作者:朱相远2.出处:选自1959年3月3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3.体裁:说明文(三)生字、生词参.天cān卵.luǎn消耗.hào脂.肪zhī根系.xì细胞.bāo赫.赫有名hè贮.藏zhù供.应gōng细菌.jūn秸.秆jiē糠麸..kāngfū供给.jǐ吃荤.hūn赫赫有名:非常有名贮藏:储藏(四)整体感知、理清层次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次分明,层层深入,先举例说明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然后分类说明生物获取食物的两种途径和方法。其中,主说“自养”,次说“异养”。全文共13节,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说明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而食物是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第二部分(3—12):说明生物获得食物的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是全文中心。第一层(3):总说获得食物的两种不同途径、方法。第二层(4—8):说明“自养”——绿色植物制造食物的过程。第三层(9—12):说明“异养”——动物获得食物的过程。A(9):提出要说明的问题——“异养”,并加以解释。B(10—11):说明兔、狼、虎、细菌是如何获得食物的。C(12):说明人靠劳动和智慧获得食物,靠从事种植和饲养以生产食物。第三部分(13):总结全文,回答题目提出的问题,赞叹植物的功能。本文的说明顺序不是作者随意安排和确定的,而是由事物的特征决定的。本文根据食物是从绿色植物中来的这一特点,依据事理的自然顺序,先讲自养,再讲异养,属于逻辑顺序。(五)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分类别因为生物获得食物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也就是“食物”来源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出发,采用分类说明的方法。文章先以生物获得食物的途径为分类标准,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两大类。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属于自养型;不能自己制造食物,靠绿色植物生活的则是异养型。然后文章以获得食物的方法为标准,再次分类说明。自养型生物分为两类:靠光合作用制造食物的生物和靠化学能制造食物的生物。异养型生物也分两类:不能改造加工植物的动物及大多数微生物;能改造加工植物的人类。这样层层分类说明,各种生物获取食物的方法兼容并包,不仅符合科学原理,而且思路清晰,条理分明。2.打比方在说明光合作用时,运用了一系列恰当的比喻。以人们常见的,熟知的事物比喻不太常见、不太熟悉的事物,从而收到使被说明事物形象、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的效果。3.下定义如“食物”、“自养”、“异养”、“叶绿体”、“光合作用”文中都下了科学的定义,这种说明方法突出了事物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而且用语简明扼要,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有明确的概念。4.列数字(略)5.举例子(略)(六)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色首先,准确使用科学术语。如用“食物”而不用“食品”,说“构成躯体”而不说“构成身体”,讲“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而不讲“叶子吸收了太阳的光”,概念十分明确,避免歧义。其次,恰当地运用限制语,如“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极个别...的细菌”。这样表述,有明确的范围,界限,能科学地反映客观事实,以保证科学性。作者在文中还运用设问以及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读来颇有趣味。《气候的威力》(一)重点、难点1.了解南极恶劣的气候条件及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2.掌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说明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展开话题的。3.分析领会比喻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二)生字、生词较.量jiào咆哮.páoxiào忧心忡.忡chōng内疚.jiù蕴.藏yùn辐.射fú稀薄.bó携.带xié变幻莫测:变化很快很多,使人难以捉摸。旦夕祸福:短时间内祸福降临。防不胜防:要防备的太多,防备不过来。谈虎色变: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连脸色都变了。蛛丝马迹:比喻查究事情根源的不明显的线索。忧心忡忡:忧愁的样子。息息相关:一呼一吸相互关联,比喻关系密切。灭顶之灾:指致命的灾祸。(三)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从整体来看,作者是由南极自身的气候特点和威力,说到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按照逐层深入的逻辑顺序组织全文的。可从三方面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人类对气候的态度(乞求而敬畏、感激而恐惧)→南极气候的三大特征(狂风、严寒、变幻莫测)→南极影响地球气候。全文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有极强的层次感。(四)比喻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本文作者大量运用形象的比喻,化抽象为形象,深入浅出,将说明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便于读者理解。例如:“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这个借喻,巧妙地把南极恶劣的气候状况展示出来。不仅说明了南极狂风大作,温度极低的特点,而且也把南极变化无常的气候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模拟试题】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参.天cān消耗.hào根系.xì乞.求qǐB.贮.藏chǔ供给.gěi吃荤.hūn携.带xiéC.糠麸.fù庞.大páng淀.粉dìng满载.zǎiD.赫.赫有名hè细胞.pāo依赖.lài千里迢.迢tiáo2.形近字有误的一项是()A.干燥急燥嗓音B.携带摧残催促C.召唤千里迢迢昭示D.咆哮发酵呼啸3.选出加点字释义错误的一项()A.赫赫..有名:显著盛大的样子。B.途.径:道路。C.归.根结底: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D.贮.藏:积累,搜集。4.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错误的一项是()A.人们常把其中营养最丰富的部分如种子、果实、块根、块茎等拿来做粮食;剩下的茎杆、糠麸也是有机物质,就再拿来办工厂:养猪、养牛、养鸡。(举例子、分类别)B.一种叫自养。绿色植物都属于这一类。它们自己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满足生长的需要。(下定义)C.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每秒32.6米,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每秒55.6米。(作比较、列数字)D.大块的石头粉碎成小块的石头,小块的石头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摹状貌)5.回忆课文,选择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1)一切活的生物都离不开食物。(2)一切生物,只要活着,就要消耗能量。(3)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4)世界上除了极个别细菌能不依赖阳光而靠化学能来合成食物以外,其他一切生物都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获得食物。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③②①④6.对《气候的威力》一文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介绍南极的气候特征目的是分析它对全球气候影响的几个因素。B.本文主要运用了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C.“南极冰盖的存在就像是在地球的表面安装了巨大的反射镜,将太阳辐射到这一地区的能量的绝大部分都反射回去。”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南极北极对海洋和大气在全球的循环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北极的控制作用要比南极大得多。7.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小明害怕写作文,甚至到了谈虎色变....的地步。B.全校同学聚精会神,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C.神探吉米办案细致、认真,只要有点蛛丝马迹....,他就追查到底。D.世纪风云,变幻莫测....,处理国际事务要慎之又慎。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得惊人的根系,每条根的尖端都有很多根毛。①每一个根毛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原料采集站,大力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线——茎,源源送入叶子里。②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工厂。叶子上面有着许多气孔。③在阳光下,这些气孔一面排出氧气和蒸腾水分,一面还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④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25000亿个二氧化碳分子。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也许有人怀疑,这莫不是要制造汽水了?的确,汽水厂就是利用压力把二氧化碳压在水里,再加上些果汁香料之类,制成清凉可口的汽水的,然而植物却不能靠喝汽水过日子,它们需要的是含有高能的食物。二氧化碳和水在合成车间——叶绿体里,发生奇妙的变化。叶绿体是叶绿素和蛋白质等组成的小颗粒,一个叶肉细胞里,一般含20至100个。叶子的绿色就是它们的颜色,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就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同时放出废气——氧、由气孔排出。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光合作用。看似很简单,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1.“有时”这个词是从第一段中抽出来的,现将它复位,应插入的地方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2.对第二段画线部分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打比方,形象地说明光合作用过程的复杂。B.作比较,突出光合作用的作用。C.举例子,具体解释什么是光合作用。D.下定义,揭示出制造汽水和光合作用的不同属性。3.第一、三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是()A.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B.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C.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D.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4.对第三段文字说明顺序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按光合作用的发生过程B.从光合作用发生的原因到结果C.按光合作用发生部位的变化D.从光合作用的现象到本质。5.通读第三段文字,从文中摘出最恰当的词语,填入下面空格内。根毛——水合成——吸收气孔——吸入废气6.选段中多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二)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所谓“南极大陆的物质平衡”,说通俗了,就是研究大陆冰盖的增减。至于冰盖的增减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可用一喜一悲来概括。先说喜。现在不仅中国,而且全球都缺淡水。而总量为2700万立方千米的南极冰盖,储存了全世界可用淡水的27%。有人估算,这可够全人类用上7500年。这样一说,冰盖还是越大越好。那么南极冰盖每年增加多少呢?有材料称,每年10厘米左右。冰盖的“收入”来自降水,主要是降雪。但南极大陆太大,面积约是中国的1.5倍,降雪极不均衡。在南极内陆,降水量简直比撒哈拉大沙漠还惨!南极大陆其实是全球最为干旱的大陆,号称“白色沙漠”。所以它的降水到底有多少,如何分布,必须把握准确。再说悲。有人大胆设想过,南极冰盖一旦全部融化,情景如何?有两说:一说是海平面将上升60米,一说是60至90米。其实,不管是哪位说对了,都不得了。那将意味着包括纽约、伦敦等著名城市要沦为“水晶城”。全球陆地面积将缩小2000万平方千米。冰盖的“支出”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表面蒸发,二是底部消融,三是冰山崩溃,四是快速冰流(即是快速崩解)。1.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这是一篇。(A.事理说明文B.事物说明文)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先后;结构方式是先后。3.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这五种。4.上文第二、三段中有两个词分别与首段中的“增”、“减”相照应,并构成比喻,请找出这两个词来。(三)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练习。植物是天然的“净化器”、“消声器”、“除尘器”、“制氧机”、“预报员”、“防疫员”,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植物还有防风固沙、涵养水分、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作用。由于植物广泛分布于地面、水面等一切有生命的环境中,这就形成了一个将整个地球都网住的巨大的环境保护网。微生物能把地球上的全部..动植物遗骸分解而被土壤吸收,是地球上的“清洁工”。且微生物也广泛分布于地球上,也形成了一个“清洁网”。益鸟能捕食害虫,保护这些益鸟就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也就保护了环境。一只灰喜鹊一年可消灭1.5万条松毛虫,可保护十多亩松林不受虫害。两只大斑啄木鸟一天能消灭600多条害虫的幼虫,可以控制几十亩人工林免受蛀食树干的害虫的危害。各种不同环境下生活着不同的鸟类,也形成了保护环境的网络。以上事实说明,生物确实是环境的天然保护网。只要我们植树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