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进我市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几点建议近年来,我市文化旅游业实现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着东西发展不平衡、缺乏龙头景区,配套产业不健全、拉动作用不明显,投融资渠道狭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等问题。为推进全市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市政府研究室参照国内外旅游城市成功范例和通行做法,对我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现况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规划先行、景点支撑、协调联动、产业同兴、市场运作、互利多赢”的整体发展思路,具体建议如下,供参考。一、高标准编制规划,绘制发展蓝图。一是规划要体现“高起点、高品位、高水平”。“高起点”就是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邯郸文化旅游置于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去审视,集中群智,咨询专家,编制一个文化旅游发展规划;“高品位”就是要深挖邯郸历史文化资源内涵,把我市文化旅游资源的亮点和闪光点有效聚合,着力实现“一景点一特色”;“高水平”就是要融入现代高新科技元素,把邯郸灿烂的文化旅游资源全景式展示出来,提升旅客感受,打造大型旅游目的地。二是规划要高度统一、分步结合。要全面整合我市旅游资源,将分散于各县(市、区)的旅游景点统一到市级一并规划发展,打破各景点(区)在行政地域上的分割和各种体制、所2有制的分割,以各条文脉为基点,将文化元素贯穿于旅游链条始终,使全市旅游资源有机串联,形成优势互补、协调联动态势,促进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规划一经确定,要集中精力,分期实现,逐步推进,尤其要严格保持规划的严肃性、连续性和法规性,戒除短期行为、随意变更规划目标。三是规划要体现“产业融合”特征。以产业的理念和市场运作的方式,完善旅游要素,壮大产业体系。积极开发邯郸旅游文娱演出精品节目和特色餐饮名吃,完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旅游商品,建设邯郸旅游商品购物中心,积极推进旅游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联动发展。二、全力打造大型旅游目的地,铸造精品景点。全面树立“大旅游”观念,立足邯郸实际,放眼国内外市场,鼎力打造核心景点(区),锻造精品,提升品质。一是要打造五条精品线路。建设和提升以赵王城、丛台、赵苑、广府、邺城、“三台”、宋府明城等为代表的景点,推行“古城风情游”;建设和提升以太极城、梦城、古文化一条街(恢复建设邯山书院、慈禧行宫、张家彦家庙等原有古建筑和古街区风貌,新建秦始皇出生地博物馆、荀子纪念馆等景点,建设蕴含历史事件、历史传说、成语典故的廊桥、亭台、雕塑,与回车巷、学步桥景观融为一体)、响堂山石窟等为代表的景点,推行“文化滋养游”;建设和提升以京娘湖、娲皇宫、长寿村、古武当山等为代表的景点,推行“山水康乐游”;建设和提升3以马头生态农业观光区、漳河生态文化园区、魏县梨乡水城及东部县农业区为代表的景点,推行“休闲观光游”;建设和提升以129师司令部旧址、晋冀鲁豫边区旧址纪念馆等为代表的景点,推行“红色经典游”。二是启动乡村旅游示范工程。通过3—5年努力,推出一批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企业),制发一张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产品地图,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乡村休闲度假指南。三是抓好西部上档升级、中部做强做优、东部创意开发。针对我市旅游“西热东凉”现象,围绕“大旅游”战略,西部县(市)要力推各成型景点(区)的上档升级,以京娘湖、娲皇宫等景区为龙头,做好“山水人文”文章;中部县(区)包括中心城区,要力推高档次、高品位休闲娱乐项目,做好都市休闲娱乐文章;东部县要深挖民俗文化,以梨乡水城、宋府明城为龙头,力推乡村、生态观光园、民风民俗、名人故里等旅游产品,做好各具特色的创意开发文章。四是加强区域合作。加强四省交界13个友邻城市的深度合作,建立区域信息共享平台,健全区域旅游产品串联机制,营造区域市场开发共赢态势,尽快打通旅游通道,做好联合促销和联网经营以及电子商务,尽快形成冀晋鲁豫交界区域“客源互送,资源共享”的大旅游发展格局。三、创新经营机制,组建邯郸市旅游企业集团。天津、河南、成都、汕头、绍兴等多个地区和城市都成立了专业的4旅游企业集团(公司),其中深圳市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经营者与员工共同持股,完善旅游六大要素的产业链,导入全新的经营理念,发挥品牌集聚效应,强化网络管理,对景点、酒店、旅行社、餐饮、汽车服务等板块进行业务整合,实现板块互动,形成了以旅行社、旅游景点和度假村、旅游酒店、旅游运输、餐饮娱乐五大板块为主业,辅助经营旅游职业培训、房地产及物业经营等相关业务的经营体系。借鉴成功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组建邯郸市旅游企业集团,以解决旅游景点(区)非企业化经营的问题。一是要坚持高起点起步。旅游企业集团要资本雄厚,有能力统筹、运作、整合全市的战略性旅游资源和产业,有实力与同类企业竞争;二是要坚持高层次运作。采取国有资本控股的方式构建旅游产业集团,便于在政府主导和国有资本主导的双重力量作用下,实施重点资源的保护和高水平开发利用;三是要坚持高规格设置。按发展支柱产业的要求和比照市内城投、建投、交投等大型企业的规格设置,以便其在对内带动整合及与外部对接融资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四、创新投融资机制,搞活旅游市场。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类资本的支持,这就要探索各类投融资机制,弥补财政资金的有限性。一是对于历史文物、古建筑等文化景点。要以政府资金或政府控股资金为主,吸引社会资金,通过企业化经营,“以旅游养旅游,以旅游养文物”,同5时要避免行政干预太多,政企不分;二是对于人造景点和自然景点。要大胆尝试国内外各种成功投融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和各类公司参与,按照具体情况,分别采用BOT(建设—经营—转让)、BTO(建设—转让—租凭经营)、BOO(建设—拥有—经营)等模式,以利于搞活旅游及资本市场,调动各方积极性,有效实现优势互补;三是设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通过报请有关部门许可,向社会发行基金受益凭证,通过旅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专业化、规范性运作,投资于旅游项目,这样不仅有利于利用资本市场扩大旅游产业融资渠道,更有利于提高群众旅游意识和旅游消费水平。五、创新营销机制,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一是创新营销展示手段。要高度重视融入科技元素,对于现有成型的旅游资源强化管理,力推上档升级。对于暂不具备条件全面开放、全面展示、“有古无迹”的景点(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多采用科技手段,通过制成影视作品、纪录片等多媒体产品向观众全方位、连贯性展示,给游客以直观印象;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大手笔策划宣传推介活动,极其重视各类媒介作用,以“成语之都、太极圣地、时尚邯郸”为我市旅游总体形象,以“逛古城、品成语、练太极、登太行、圆美梦”为主题口号,以“来邯郸,品味三千年”为宣传品牌,加大宣传,扩大影响;三是推动相关产业融合。要留足留好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发展的空间,做好6酒吧一条街、小吃一条街、购物商步街、滨河观光带和环城游憩带的开发。推进通往旅游景区的道路建设,扩充更新旅游车辆,开通城市到景区的公交线路,形成畅通便捷的旅游交通体系。开发邯郸特色餐饮和购物,大力推进旅客二次消费,加强对社会住宿业、餐饮业的管理。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旅游产品。开发工业示范游项目。与其它服务行业结合,发展旅游金融、旅游保险、旅游房产以及文化影视等新业态,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旅游发展的新格局;四是开展特色节庆活动。打造中国·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女娲文化节、鸡泽辣椒节、魏县梨花节、磁山文化节、磁州窑文化节、邱县漫画节等具有邯郸特色、高起点、有长久效应的大型节庆活动。五是培养高素质旅游从业队伍。加强导游、“的哥”、商场服务员、酒店服务员等公共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多渠道、深层次向游客推介邯郸旅游产品,形成一条龙服务,营造浓厚的邯郸旅游营销氛围。六、健全协调联动机制,促进文化旅游发展。针对文化旅游业综合性特征,要加强部门间沟通合作,各司其职,协调联动。一是要成立高规格文化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切实增强文化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制定综合性文化旅游业发展政策,打破各部门“各自为战”现状,启动《邯郸旅游管理条例》的制定工作,推动旅游法规特别是综7合性法规的建设,用法规来保障旅游部门的统筹协调功能,畅通六大旅游要素各个环节,做到景建在哪里,路修到哪里,服务延伸到哪里,进一步把邯郸文化旅游业做大做强。二是要整合文化、文物、旅游三部门职能。本着“相关管理职能向旅游管理部门集中、文化文物等资源保护机构与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合而为一”的方针,以文化和旅游有机融合互动、产生效益为目标,实行“大局制”,推进机构改革,构建“文化为魂、旅游为体、文物为质”的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从而利于行业服务标准制定、信息咨询服务、服务质量监督等方面的融合,利于集中精力研究制定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政策以及市场规范等重大问题。三是健全县区旅游管理机构,实行县区一体化、政景一体化。要健全各县(市、区)尤其是东部县文化旅游管理机构,细分权责,实行各县(市、区)旅游局与各旅游景点(区)管委会合署办公,进一步发挥各县(市、区)在文化旅游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