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君主论》政治道德观的读书笔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君主论》政治道德观的读书笔记《君主论》的政治道德观【摘要】《君主论》一书中,马基雅维利教导君主如何建国,如何治理国家,如何抵挡外来侵略、统一国家,但他主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的思想也被视为邪恶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被历代学者诟病并指责其宣扬“政治无道德主义”。但是,一旦置身作者所处的时代,就会发现君主论的政治道德观有其必然性。同时,马基雅维利并不是完全摒弃道德,相反,他认识到了道德在政治统治的独特作用。毋庸置疑的是,马基雅维利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一位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想家。【关键词】马基雅维利君主论道德观作为马基雅维利的代表著作之一,马基雅维利在大胆割断了政治与伦理的关系,并认为伦理道德应该服从于政治需要,使人类的科学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对后世影响深远。《君主论》全书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君主国,也可以说是开始狩猎,主要涉及如何打仗,学习如何征服国家;第二部分论军队,由狩猎转向战争本身,作者明确指出意大利的解放事业要依靠的队友和要反对的敌人;第三部分论君主的品质,讨论依靠信仰和依靠或者不依靠军队的军队之间的联系;第四部分论君主的智谋,叙述了君主应该具备的品质,特别要指出的是君主身上的那些品质不是衍生于善的本质,而是来源于事物内容或者民众要求施加的限制,这种限制是所有人都能达到的标准。最后,作者呼吁重新征服祖国,重新获得世上的这个王国。书中最让人影响深刻的地方莫过于马基雅维利对道德的态度。道德观是人们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所处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属于社会伦理的范畴。马基雅维利作为一位影响深远政治哲学家,《君主论》一书让他声名鹊起,鉴于他尖锐而深刻地主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历代学者对其的评价是毁多于誉,人们多将他视为无道德主义者,也正是后来对他争议颇多的原因。他也被认为是人类的“邪恶的导师”。但是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再系统了解马基雅维利的政治道德观就会发现他政治道德观有其必然性。同时,马基雅维利并非不讲道德,可以说,他重视道德的独特作用,有自己的一套政治道德观。马基雅维利是那个时代的智者,从他的书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中世纪欧洲的残酷与宏大。一、《君主论》政治道德观的时代背景(一)中世纪的意大利和欧洲中世纪末意大利一切处于躁动之中,封建体制摇摇欲坠,资本主义的发展亟待资本主义秩序的确立。1494年法国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皮耶罗二世被迫出逃,美第奇家族统治崩溃之后制度传统遭到破坏,与此同时,萨沃纳罗拉运动使得混乱的局面雪上加霜,富有的意大利城邦一个接着一个的被外国强权如法国、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攻占。当时各大强国之间的合纵连横变化不断,佣兵军团经常在一夕之间便转换阵营,地方政府也常在数周之间被建立或垮台,佛罗伦萨在意大利脆弱的均势体系中疲于自保。于是佛罗伦萨进入了动荡的共和国时期。1469年出生的马基雅维利正是这个混乱的时代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也正因为他在这样的环境下,马基亚维利培养出了分析他周遭乃至全世界发生的政治和军事事件的智慧。他的前半生激情而热血,曾担任佛罗伦萨共和国秘书长第二国务厅的长官、外交家,而且是国民军的创立者,后担任国民军委员会秘书。丰富的实践也随之丰富他的思想,任职期间是他思想创作最为丰富的时间,“按照心灵的内在冲突和侵害和悲剧性问题来思考的能力”,统治艺术“独到而实用”,直至后期也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革命的气质。1512年美第奇家族在儒略二世的军队支援下攻陷了佛罗伦萨,共和国随之瓦解。乔凡尼·德·美第奇成为佛罗伦萨大公。身为共和国高官的马基亚维利丧失了一切职务,并在1513年以密谋叛变为罪名遭投入监狱,受到严刑拷问,但最终被释放。随后,他选择隐居,在这期间,完成《君主论》和《论李维》两本著作。与此同时,中世纪晚期欧洲是磨炼君主意志,考验君主能力以及诞生新君主的宏大战场,与之相伴的是残酷的权利政治游戏。“战争、谋杀、权力的滥用无时不在的沉重地压在每个人的身上”,表现在各国之间就是不断的暴力活动。中世纪的欧洲出现权利相对集中的国家,强国之间的利益争夺迫使中小国家成为其附庸国和强权的工具。永无休止的战争使中小国家迫害极深----以意大利最为经典。曾经富饶的意大利此时等于是欧洲争权战争的前线,国内各自为政的混乱政局更是给霸权和强权提供了可趁之机。暴力的盛行带来的是道德的沦丧。中世纪的欧洲的教会面临礼崩乐坏的困境。物质利益开始凌驾于精神层面,教皇教会日益衰弱腐败,连教皇都放任道德,丧失精神领袖的地位。权利和利益的追求代替了教会的核心主旨-----精神统领一切。这在资本主义率先发展起来的意大利各邦表现得尤为明显。意大利民众在利益的驱使下,变得自私、贪婪和丑恶,享受肉欲,伤风败俗,社会风气普遍堕落。此时,武力和欺诈打败了忠诚和老实,图谋私利已不再需要任何掩饰,残忍手段和谋杀行为变成政界的常策。马基雅维利在书中也一针见血地说:“因为关于人类,一般地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的、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就算到了今天我们这样一个饱受教化的时代,书中所谈的人性丑恶的一面也不能避免,更何况在那个道德沦丧的时代?因此,他的道德观的产生有其客观性。(二)国内外带给马基雅维利的反思可以说,道德的日益沦丧与暴力的盛行成为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创作的主要时代背景。当时的意大利世风日下,“所有好人不是惨遭杀害就是被放逐或者遭受各种折磨,而那些最不道德的的人却能飞黄腾达。”,而中世纪的欧洲强烈表现出来的是一个赤裸裸的弱肉强食的世界,因此他清晰认识到在强权暴力政治之下,道德不堪一击,沦为强权的工具而非各国行为的约束。意大利应该做的就是建立同样残酷的政治体制,把政治与道德分开,采取非道德的政治手段,抵御外来侵略,建立自己的军队而不依靠狡猾逐利的雇佣军。君主还要具备人性与兽性,既要像狮子一样凶猛,又要像狐狸一样狡猾,才能让意大利面临各种风云变幻而不动摇。无疑,马基雅维利的思想打上深刻的时代烙印,《君主论》背后的政治道德观可以说把君主的道德观和平民的道德观分开。他的君主已经不再依附于传统给定秩序下的道德秩序,依据的不是至善的要求而是一般能接受的标准,不是少数人而是所有人能达到的要求,由此产生的是一位有创造力的英雄般的政治人物。这样的一位君主才能在残酷的欧洲成功经受考验通过自己的权力获得荣誉。二、《君主论》的政治道德观自古希腊以来,国家一直被视为实现某种善或者正义的工具,政治与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文艺复兴期间。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的道德在政治生活中起作用,宣扬美德,从君主角度论述假如一位统治者希望能统治国家并获得赞誉,那么他的首要义务就是培养全部基督教而非道义的美德。马基雅维利作为一位现实主义的思想家,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他认同君主的政党目标包括赞誉,但是否定了达到这些目的应该按照传统的道德方式行事。他有自己的一套政治道德观,具体表现如下:(一)慷慨与吝啬,残忍与仁慈在《君主论》中,他主张君主应该以能否实现有效治理国家、抵御外国侵略为目标,注重实效,而不是以虚名为主。他特别重视统治权术,明确“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正确”,他告诫君主,只要目的实现,任何手段都是正当的,保证事业成功才是君主头等大事。君主的道德观应该同平民的道德观分开。无可否认,若君主具有人们通常所说的那些美德,诸如诚实、慷慨、守信、仁慈等,这是值得赞扬的,但实际条件旺旺不能允许这样,因此,“一个君主如果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不良好的事情,并且必须知道视情况的需要与否使用这一手或者不使用这一手”,“也不必要因为对这些恶行的责备而感到不安”,毕竟“一些事情看来是恶行,但是照办了却会给他带来安全和福祉。”④在谈到慷慨和吝啬时,马基雅维里认为慷慨是好的名声,但是慷慨应该用于开始谋取君主地位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笼络人心。而对于别人的钱财,君主不该放弃任何表现慷慨的机会,否则士兵就不会追随他了。而在其他情况下,君主为了保有慷慨的名声,势必耗尽财力,横征暴敛,额外增加人民的负担,哪怕少数的人会对他感激不尽,也会招来更多人的仇恨。因此君主如果英明的话,就不要介意吝啬之名。因为当人们看到君主由于节约的缘故而收入丰盈,能够抵御对他发动进攻的任何人,能够建功立业而不加重人民的负担,随着时间的流转,人们将会认为这位君主是越来越慷慨的。因为他节省的是人民的财富,是广大人民受益。那么他的统治基础就会更加坚固,声望如日中天。同时,君主不应该耿耿于怀于他的“残酷”的名声。“君主为使自己的臣民团结一致和同心同德,对残酷这个恶名就不应该介意,因为除了极少数的事例以外,他比那些由于过分仁慈做事发生混乱、凶杀。劫掠随之而起的人来说是仁慈得多了,因为后者总是使整个社会遭到损害,而君主执行的不过是损害个人罢了。”⑤尤其是对于那些新建的国家来说,及时地清除反扑势力就意味着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财产安全。君主“残酷”的名声不可避免,但是它也是政局的稳定不可或缺的因素。(二)“狮子与狐狸”的比喻在谈及守信的问题时,他主张君主必须效法狮子和狐狸,“由于狮子不能够防止自己落入陷阱,而狐狸则不能够抵御豺狼,因此,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⑥。君主应该能够和熟练地运用兽性和人性。马基雅维里不否认笃守信义是值得赞许的,但是他也声明历史经验往往表明那些建立丰功伟业的君主并不重视诺言,反而因为他们懂得运用阴谋诡计,于是最终征服了那些盲目守信的君主。以亚历山大六世为例,马基雅维利说“(亚历山大六世)除了欺骗人们之外,既不曾做过任何其他事情,也从来不曾梦想过任何其他事情,但他总是找到了上当受骗的货色”⑦。一旦在遵守信义于己不利的时候,君主决不应该遵守信义,但他务必要装出遵守信义的样子,至于其他的品质,马基雅维里指出,必须在表面上装出慈悲、忠实、仁爱、公正、笃信的样子,他甚至主张,一个聪明的君主一定要用策略造成一些反叛自己的仇敌,然后再用强力把仇敌削平,这样才能使自己名声大振。(三)避免遭到人的蔑视和仇恨马基雅维利认为避免遭到人的蔑视和仇恨是君主提防阴谋的重要方法。“在处理公务和臣民私事的过程中,君主一旦显得朝令夕改,轻举妄动,胆小怕事和优柔寡断就会遭到蔑视”⑧,因此,君主要守住果决的名声,遇事沉着,从容不迫,谨慎周全的考虑问题又要大胆作出决定,具有勇敢坚定的个性,,避免遭到人的蔑视,这也是他们抵御阴谋的重要手段。同时,马基雅维利也指出,君主不可能避免遭到仇恨这件事,但是应该注意避免人民的仇恨,这也是君主最好的堡垒。理想的君主应该使人民畏惧又能使人民的爱戴。但是,这二者往往是难以兼顾的,如果一定要有所取舍,君主可以不让人民爱戴,但必须避免人民的仇恨。因为,畏惧比爱戴安全得多,“人们爱戴君主是基于他们的意志,而感到畏惧是基于君主的意志,因此以为明智的君主应该立足于自己的意志之上而不是他人的意志之上。”君主应时时刻刻保证自己的权威不受侵犯。马基雅维利还告诫君主不仅恶行会遭来憎恨,“善行如同恶行可以导致憎恨”⑨,就好像前面讲的慷慨与仁慈。不恰当的慷慨和仁慈会殃及国家,招来人民的憎恨。(四)避开谄媚的人只有善于运用智谋的人才能避开谄媚之辈。善于用人是君主所必备的。他告诉君主一个屡试不爽的方法识别大臣:“如果你觉察大臣想着自己甚于想着你,并且在他的一切行动中追求他自己的利益,那么扎样一个人就绝不是一个好的大臣,你不能信赖他;因为国家操纵在她的手中,他就不应该想着他自己,而应该只想着君主并且绝不想和君主无关的事。”⑩只有为国家利益考虑,为君主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呕心沥血的大臣才是忠臣。否则,奸臣当道,容易以权谋私,危害政权的稳定。君主对于奸臣必须提高警惕,不能姑息纵容以至于让他的力量壮大,使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同时,君主面对大臣要恩威并施。君主一要让大臣身居高位,享受富贵,清除大臣的后顾之忧,二要让大臣明白他的荣华富贵都是君主赐予,他们也不会想要推翻如此慷慨的君主,让大臣更加服帖,遵守君主的命令。大方的朋友情谊将在君主和大臣之间树立友爱的合同。而为避开谄媚之辈,君主应该做到什么时候想听进言就听进言,想听谁的进言就听谁的进言。那么,君主应该就各种事情广泛咨询,而且鼓励进言的人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