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工作方案(送审稿)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和《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黔党发〔2012〕31号)精神,围绕贵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为加大人才开发和引进的力度,更好地服务我省“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助推贵州科学发展新征程,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签订的《推进贵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改革与发展备忘录》中“部、省共同建设人才交流平台(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的要求,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决定举办第一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为确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设计(一)主题:五湖四海广聚人才携手贵州后发赶超(二)时间:1、开幕式:2013年3月28日(星期四)9:00。2、展期:2013年3月28日—29日。(三)地点: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四)举办单位:1、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2、承办单位: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贵阳市人民政府。-2-3、支持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司(局)、贵州省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五)展会规模:展馆2个,展厅1个。登录大厅举办开幕仪式并作为信息发布大厅和讲座举办场地;1号展馆7300㎡和2号馆7900㎡用于我省各地各部门进行成果展示及举行招聘洽谈。大会拟组织500家用人单位参展招聘;组织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0家签署合作协议;邀请八个对口帮扶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人、部分国内重点高校高层次人才、部分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科研院所及泛珠三角地区部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负责人参会;组织6000名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及高校学生参加大会。二、总体目标和工作要求(一)总体目标。践行人才强省战略,展示贵州人才工作成就,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拓宽各层次人才引进渠道,紧紧围绕重点行业、重点学科、重点工程、重大科技项目、特色产业和关键技术以及“5个100工程”引进紧缺急需人才,构建贵州吸引人才的长效平台,打造宣传贵州人才工作的新窗口,助推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二)工作目标1.引进一批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2.签订一批人才合作协议。3.对接一批人才项目。4.打造一批人才服务品牌。5.构建一个人才交流合作的长效平台。(三)工作原则1.部省共建,打造品牌;-3-2.区域合作,搭建平台;3.优化环境,招贤纳才。(四)政策支撑对通过此次大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凡在大会期间到会与我省有关单位签约或达成项目引进意向的,除享受我省及省有关部门、园区、用人单位的引才优惠政策外,同时给予下列政策及资金支持:(1)建立引才“绿色通道”,对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引进的博士、正高以上职称人才,采取简化考试程序招聘。其具体操作办法为:由各单位组建由相关专家、用人单位领导共同组成的现场评审工作组,在大会现场对需要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进行评审,经现场评审合格并签订相关协议后,提交高层次人才联席会议审定(尚未毕业的博士生待取得毕业证书后提交)。对经高层次人才联席会议认定的人才,颁发《贵州省引进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办理录(聘)用手续,并按规定享受我省引进高层次人才在项目扶持、科研资助、财税支持、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省内毕业的应届博士生参照执行。(2)对有创业项目和合作项目的省外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经前期对接有意向到我省实施项目的,在项目实施后,给予5千元人民币的差旅费资助(对其中从国外回来参加博览会的,加发5千元的国际差旅费补助)。经评审符合条件的,给予20万元的启动经费资助和5万元的安家补助,并承诺在我省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评定中予以重点倾斜。(3)对有意向来贵州挂职的博士,经与拟引进人才的有关单位沟通,并由有关单位组织考察,可到其相应的机关、企事-4-业单位挂职。三、主体活动(一)新闻发布会。(二)开幕式。1、启动第一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并正式开通博览会官方网站“中国贵州人才交流合作网”。2、举行签约仪式。引进人才的单位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代表签订相关协议;省内、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对口帮扶城市之间签订人才战略合作协议。(三)领导巡展。(四)成果展示。(五)主题宣讲推介会。(六)招聘洽谈会。(七)高层次人才评审。(八)高峰论坛。1.院士讲座。2.专家讲座(三场次)。四、组织机构(一)组委会主任:谌贻琴(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孙永春(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副主任:王克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司长)孙建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王建华(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主任)-5-唐德智(省人民政府秘书长)侯正茂(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少波(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夏一庆(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李再勇(贵阳市人民政府市长)成员:陈军(中国人才交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周晓云(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付京(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韩先平(省国资委主任)李保芳(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刘福成(省农委主任)李岷(省财政厅厅长)申晓庆(省商务厅厅长)王建富(省卫生厅厅长)徐圻(省文化厅厅长)霍健康(省教育厅厅长)于杰(省科技厅厅长)张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陈志刚(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黎平(省水利厅厅长)傅迎春(省旅游局局长)任湘生(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高贵龙(贵州科学院党委书记)吴大华(省社科院院长)张建(省农科院党委书记)-6-邹碧声(省公安厅副厅长)王秉清(遵义市人民政府市长)何刚(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市长)周建琨(安顺市人民政府市长)陈昌旭(毕节市人民政府市长)夏庆丰(铜仁市人民政府市长)廖飞(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州长)向红琼(黔南州人民政府州长)龙长春(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州长)赵宇飞(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组委会负责活动的领导和组织,下设执委会负责具体工作。(二)执委会主任:王建华(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主任)陈军(中国人才交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陈少波(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夏一庆(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李再勇(贵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副主任:曾长明(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叶树平(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玉海(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成员:谢念(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田洪(省委政研室副主任)张杰(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谢谦(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7-丁军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机关党委书记)徐天才(省农委副主任)邹碧声(省公安厅副厅长)何建明(省财政厅副厅长)孙登峰(省商务厅副厅长)朱征明(省卫生厅副厅长)孔锦(省文化厅纪检组长)潘建春(省教育厅副厅长级督学)孟武建(省科技厅副厅长)明卫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机关党委书记)李程(省交通运输厅党委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杨键(省水利厅副巡视员)秦红(省质监局总工程师)李三旗(省旅游局副局长)王杨(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省港澳事务办主任)梁贵刚(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洪波(省科协副主席)林昌虎(贵州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宋明(省社科院副院长)毛秋生(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曾永涛(遵义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马雷(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郭伟谊(安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孔昌生(毕节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同光(铜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8-冯仕文(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常务副州长)刘良(黔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汤向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常务副州长)龙超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省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哈思挺(省委对外宣传工作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陈红(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副总编辑)执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主任由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少波、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夏一庆担任,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曾长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叶树平、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玉海担任副主任。主要职责是:1.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省人民政府要求,提出第一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总体方案并按程序报批。2.负责各项活动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3.检查、督办各工作组工作进度;4.完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省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等。五、工作分工执委会办公室下设7个组,具体分工如下:(一)综合组。1.组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夏一庆。2.副组长: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曾长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叶树平、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玉海。3.联络员: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代兵、贵阳市人民政府唐振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张芳安。-9-4.主要职责:①负责第一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总体活动方案草拟、各项活动的组织协调和跟踪落实;②起草省领导讲话及致辞并按程序送审;③衔接、沟通、协调各工作组相关工作,重大事项及时报执委会办公室;④负责审核开幕式、领导巡展方案并组织实施;⑤负责以省人民政府名义邀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代表、院士参会,以组委会名义邀请和通知八个对口帮扶城市人社部门和省内外参会代表;⑥负责督促各项子方案、各市(州)工作方案、领导讲话稿等各种会议资料的上报等工作;⑦负责大会考核表彰、评比颁牌及大会总结等工作;⑧负责大会现场各项活动统筹协调工作;⑨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二)接待和保障组。1.组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纪检组长陈晓光、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玉海。2.副组长:省旅游局副局长李三旗、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赵宇飞、省机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官兵、贵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唐振江。3.联络员: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刘晓青、省旅游局蒋兴勇、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公司李筑、贵阳市人民政府斯劲。4.主要职责:(1)负责大会接待、保障有关方案的制定;(2)负责联系、预订酒店、宾馆、饭店、贵阳大剧院等,确保提供足够的住房和用餐场所,保障多彩贵州演出观赏;(3)负责大会所需车辆的筹集、租用,根据活动需要负责车辆的统一调度、管理;(4)负责参会来宾的报到、住宿、迎送等工作安排;(5)负责证件、会务指南等大会资料发放;(6)负责司仪、志愿者的确定、召募、培训、定岗;(7)负责协调公交公-10-司开通专线及高层次人才接送交通专线;(8)负责大会期间工作人员、志愿者、参会高校毕业生就餐;(9)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三)博览和交流组。1.组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叶树平。2.副组长: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曾长明,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杰,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谢谦,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机关党委书记丁军生,省农委副主任徐天才,省商务厅副厅长孙登峰,教育厅副厅长级督学潘建春,省科技厅副厅长孟武建,省卫生厅副厅长朱征明,省文化厅纪检组长孔锦,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机关党委书记明卫华,省交通运输厅党委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李程,省水利厅副巡视员杨键,省旅游局副局长李三旗,省科协副主席朱洪波,贵州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林昌虎,省社科院副院长宋明,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毛秋生,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玉海,遵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曾永涛,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雷,安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郭伟谊,毕节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孔昌生,铜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同光,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常务副州长冯仕文,黔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刘良,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常务副州长汤向前。3.根据工作需要,下设6个小组。(1)组展组。责任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代国强、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韩雪松。主要职责:①负责提供省内外参会代表名单;②负责联系、组织、落实省内参展单位、境内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会相关工作;③负责收集、整理省内相关单位报送的网络成果展示、-11-人才需求信息、引才项目和政策等有关资料,完成省本级综合人才工作成果展示资料的收集整理;④配合省教育厅组织高校毕业生参会。(2)布展组。责任人: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赵宇飞。主要职责:①负责人才博览会布展的总体设计和实施;②负责大会成果展示、人才需求信息、引才政策、参会指南、招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