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旅游一、命题预测1、以区域地图为信息载体,考查区域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区域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条件评价。2、联系历史知识,考查文化源地与文化区的形成,文化扩散及其带来的影响。3、以“旅游黄金周”为背景材料,考查旅游资源的分布、旅游景观的欣赏、旅游交通地理等相关知识。4、结合旅游产业的相关资料,考查旅游对经济的影响,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二、考点解读1、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1)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2)自然对物质文化景观的影响主要反映在文化景观的功能和形态上,而对精神文化景观的影响相对较小。(3)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并非绝对的。因此,文化景观在反映自然环境的特征以及自然现象的分布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性。(4)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程度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减小(5)文化景观只有顺应了自然发展的规律,才可以对自然环境产生有利或无害的影响,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例一:读三幅不同时期的京杭大运河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对比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朝、元朝时期大运河河道变化是。原因是。北部河道向东移动,南北航程缩短隋朝时,长安、洛阳是我国的政治中心,黄河流域是经济重心。元朝时,政治中心东移,经济重心南移,经济上对南方的依赖性增强(2)京杭大运河属于景观。该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一:读三幅不同时期的京杭大运河图,并回答下列问题:物质文化1.自然对物质文化景观影响较大,主要反映在文化景观的功能和形态上。2.文化景观顺应了自然规律,将对自然环境产生有利的影响。例一:读三幅不同时期的京杭大运河图,并回答下列问题:(3)京杭运河自北向南沟通了、、、和五大水系,在世界上的地位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2、文化源地与文化区二、考点解读(1)文化源地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文化事物(或现象)的源地,二是文化系统的源地。(2)文化事物(或现象)源地就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事物的产生地.(3)文化系统源地是指一个结构较为完整、特征较为明显的文化系统的产生地。(4)这些文明发源地的共同特点是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同时有各自的精神文化景观,形成了由一系列文化要素构成的文化系统。文化事物、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覆盖的地区都可称为文化区例二:回顾世界和中国古代文明史,并结合下图回答(1)世界(东半球)四大文明发源地各是:_____洲的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和洲的D__________。(2)这些文明发源地共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从文化源地的类型说,反映的是________源地的情况。它们兴起的共同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四大文明发源地从空间范围覆盖上又可以说是四大________,其共同的物质景观有和。(4)以文字要素为例,创造拼音文字的是文明,创造楔形文字的是文明,创造象形文字的是文明。亚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非尼罗河流域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文化系统位于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有适宜的气候文化区农田灌溉渠道希腊两河流域古埃及或黄河二、考点解读3、旅游景观的欣赏(1)自然界能使游客产生美感的自然风光和物象的地域组合称为自然风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是多样的,如山、水、气、光、动物和植物等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千变万化的景象和环境,再通过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而产生联想、理念的感知印象,从而获得美感而得到精神和物质的享受。(2)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是人类历史与文化艺术的结晶,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风貌和特色的集中反映。它给人以知识、教育、启迪和乐趣。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受社会性质、意识形态和文化素养的支配,随着时间不同、国家性质不同,同一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可以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例三:欣赏下列景观时,怎样才能达到最佳观赏效果?(1)蓬莱阁“海市蜃楼”(2)钱塘江大潮(3)庐山瀑布(4)人在画中游蓬莱阁“海市蜃楼”、钱塘潮的观赏需要把握观赏时机;庐山瀑布和“人在画中游”的佳境需要选择观赏位置,瀑布宜在适当距离仰视,“人在画中游”的佳境必经乘船观赏才能体会到。二、考点解读4、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后果环境污染旅游活动产生各种废弃物,如废气、污水、垃圾等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本身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旅游地居民为从事旅游商业活动,不适当地使用当地动植物资源,如捕猎动物、乱砍滥伐造成生态结构失调,以致环境功能减退对背景环境的破坏修建道路、停车场、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施及旅游者的参观游览、生活娱乐等活动对背景环境造成影响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呼吸和汗水的作用以及少数旅游者的乱刻乱画对风景和文物古迹产生了直接破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大量旅游者的到来,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冲击当地正常社会秩序,如占据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公共设施等例四:下列关于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应大力发展B、旅游活动规模越大,环境效益越好C、旅游活动既产生“三废”污染,还会导致其他环境问题D、旅游活动是一种消遣娱乐活动,不会产生环境污染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休闲时间不断延长,旅游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不断增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日益突出。20世纪80年代,旅游业不像工业生产那样产生污染物污染环境,因此人们都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但不久,随旅游业的发展,各种行人车辆的大批进入旅游景点,人们便发现,旅游活动不仅产生各种环境问题,而且反过来又会影响旅游者正常旅游目的的实现。特别是有些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不顾当地的旅游环境承载量的大小,旅游服务设施的不健全,也对旅游资源产生严重破坏,同时,也使许多旅游者高兴而去、扫兴而归。因此,人们提出了一个新课题——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旅游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二、考点解读5、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要运用综合思维,从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等社会经济方面进行分析,而且从环境方面要考虑旅游的环境承载量,其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超过承载量则使旅游环境恶化,小于承载量则造成资源浪费。例四“五一黄金周”来武汉旅游的人主要来自周围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有限的()A、环境承载量B、地区接待能力C、最优吸引半径D、经济容量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称为经济距离。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越低,可见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练习:读下图我国某区域景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该地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2)试评价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和不利条件。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为该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两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