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乡土地撂荒情况的调研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全乡土地撂荒情况的调研报告按照市委相关文件指示,为了全面摸清我乡耕地撂荒情况,分析查找撂荒原因,探寻解决耕地撂荒的对策措施,7月25日,乡政府抽调12名工作人员分三个调研组,深入全乡6个行政村52个村民小组1798个农户,采取全面统计、入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农村耕地利用现状、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状况及耕地撂荒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一、耕地撂荒情况全乡耕地总面积7225亩,其中:田4875亩,占67.4%;地2070亩,占32.6%。根据调查统计,全乡耕地撂荒面积372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1%。其中:田撂荒135亩,占全乡撂荒地面积的36.3%;地撂荒237亩,占全乡撂荒地面积的63.7%。按区域分:鱼窝池村撂荒60亩,占耕地面积的17.5%;胡家坪村58亩,占15.6%;铜草湾村62亩,占16.7%;清水溪村88亩,占23.7%;幺滩62亩,占16.7%;白燕溪村42亩,占11.3%。从调查情况看,全乡耕地撂荒的程度总体上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与经济发展的好坏成正相关。公路沿线离场镇较近的村,经济状况相对较好,二、三产业相对发达,非农就业机会较多,农民可就近务工、经商;加之单位劳务收入高,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比种植业收益好,更多农户选择从事二、三产业,造成耕地撂荒,且经济发展越好撂荒越严重。二是与自然条件的优劣成正相关。我乡撂荒地基本上全为自然条件较差的远山地,由于地块狭小,零星分散,道路不畅,土地贫瘠,耕作不便,产量过低,收不抵支,农民普遍不愿耕种,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我乡土地撂荒最严重的清水村,青壮年劳动力无心种地,大量外出务工,有的甚至举家外迁、投亲靠友,全村外出务工人数达124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0.1%,耕地撂荒率4.9%。铜草湾村全村外出务工998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3.3%,耕地撂荒率4.,8%。二、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及趋势分析(一)主要原因1、种植业比较效益低下。一方面,近年来,种子、化肥、农用柴油等农资价格不断上涨,种粮成本增幅较大,虽然国家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农资综合、农机具购置等一系列支农惠农补贴政策,但在很大程度上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所抵消,种植业比较效益低下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据调查,种一亩小麦,耕种、化肥、种子、收割打碾等直接生产成本305元,正常年份山地亩产350斤,产值350元,亩收益45元,每亩按8个工日计算,每个工日收入6元左右。种一亩山地全膜玉米,耕种、化肥、种子、农膜、脱粒、拉运等直接生产成本370元,亩产1500斤,亩产值1275元,亩收益900元左右。同时,我乡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农民投入了大量的劳力、种子、化肥等,正常年份尚可有一点收益,遭遇干旱就亏本,如遇大的自然灾害就可能颗粒无收。另一方面,一个劳动力外出务工日工资80-100元,年中等收入平均在1.8万元左右,相当于山地种植400亩小麦或20亩全膜玉米的年收入。因此,“弃耕务工”就成为农民的理性选择。2、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短缺。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有知识、有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甚至举家外出,常年不归,真正留下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多为老人妇女,不能完全胜任繁重的农业生产务作,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严重缺乏。据统计,全乡举家外出务工经商的劳动力4938人,所占比例达45.8%,大量土地无人耕种。从调查情况看,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不愿务农,老人因看不惯耕地撂荒而务作,经营粗放,种地不求致富,只求自足。3.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近年来,尽管我市大力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部分农村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农业生产条件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部分农民不得已只能撂荒耕种难度较大的土地。调查的所有撂荒地农户中76.0%因生产条件差而撂荒,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差是加速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调查中,有的农民说,由于社路不通,种植有难度,收获难度更大,收一点还要人背上来,真是没办法。4、农业生产技术装备落后。农业技术推广难度较大。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农民年龄大、文化少、技能差,综合素质普遍较低,不易接受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即使愿意接受,也相当有限,从事农业生产只能采取粗放的经营方式。能耕种多少算多少,加之部分耕地道路不通、地块错落不平,狭小分散,机械无法耕作,生产效率极低。三、防止耕地抛荒撂荒对策措施(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爱惜耕地的自觉性耕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是非常有限的资源,是人类所需食物的主要源泉,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一定要充分认识解决农村耕地抛荒撂荒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把解决农村耕地减少和抛荒撂荒问题摆在当前工作的突出位置。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编印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张贴到村到组,组织干部深入到基层宣讲,大力宣传《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机补贴、配方施肥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农民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爱惜保护耕地的自觉性,真正认识到保护耕地资源,制止耕地抛荒,防止耕地撂荒是每个村民应尽的义务,做到不乱占耕地,不抛荒不撂荒。(二)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随着国家对农民减负增收和取消“两工”政策的落实,乡村对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和维修的调控能力减弱。因此要不断增加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完善水利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确保我市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要切实搞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各类农田基本建设项目,整村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水利工程,推进中小流域、山地水利综合治理、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完善建后管护机制,保证农业生产遇旱能灌,遇涝能排。同时要大力提倡新型的耕作制度和先进的小型农业机械,减轻劳动强度,弥补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现状,使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够充分合理使用。此外要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做好防灾、抗灾、救灾。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农业自然风险,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三)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有效遏制耕地抛荒撂荒目前在农村开展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采取互换、转包等形式,或将撂荒地,流转给有能力耕作的其他农户经营,引导土地逐步向专业大户、种养能手、农业企业集中,发展规模经营,是防止耕地抛荒,遏制耕地撂荒现象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针对这一情况,一是要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联网信息平台,建立土地流转项目库,及时在网上发布信息。同时要建立健全乡(镇)、村两级农村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功能。二是要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在坚持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只有让土地规范有序地流转起来,使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专业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业主集中,才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三是要积极扶持耕地的开发与复垦工作。对从事耕地开发及开展撂荒耕地复垦的,政策上应给予优惠、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同时市、乡两级财政应积极扶持耕地流转示范片建设,促进更多的耕地流转。(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一村一品”的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加快“一村一品”的建设,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解决土地抛荒撂荒的重要手段。为此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农产品。“一村一品”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等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整合起来,实行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提升土地的产出效益。同时要逐步建立农民参与流通和加工领域内的利益分配机制,使企业和农民在生产经营中成为利益共同体,从而提高和稳定土地的收益。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