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语用习得的研究综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目的儿童在幼年期间,常出现‘童言无忌’现象,即,其表达的言语系统编码与实际语用意义之间产生的偏误。该现象在传统观念中被认为是儿童天真烂漫的一种表现。早前,学者在心理学领域对童言无忌现象做出阐释,认为儿童语言习得作为儿童前运算阶段一种信号象征的内化,其本质在于思维的发展与内部语言之间产生联系,并进行自我调节的一种过程,童言无忌现象,一方面在于思维发展的滞后,无法理解抽象概念或隐喻概念,一方面,在于内部语言和外部环境制约的冲突。虽然,心理学对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并未完全解释儿童习得偏误产生的根本语言机制,但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为后来者留下研究的钥匙。之后,对于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从儿童心理学转向儿童语言学领域,主要着眼于四大方面:语音系统研究,语法系统研究,词汇结构研究,语义结构研究。而关于儿童语用研究的材料。则为之甚少,本小组认为,童言无忌现象反应出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许多特点儿童语用习得在本质上表现为语用能力的发展,即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主要表现为儿童如何运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交往倾向,如何运用适当的策略开展与他人的交谈,如何根据不同情境的需要运用适当的方法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认为对3-6岁学龄前儿童“童言无忌”现象的调查,分析儿童语用习得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通过比较不同年龄儿童语用交流行为在不同水平上的数量和核心类型,揭示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学前阶段汉语儿童语用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作为一门近二十年红火兴起的先进学科,儿童语言研究在心里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领域不断交叉,研究成果日新月异。我们谨以语用学领域研究成果效为综述。儿童语用学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语言学界。1976年,Crystal出版的《儿童、学习和语言学》标志着学龄前儿童语言研究从传统的语法层面研究向语用层面的转变。1979年,美国的E.Ochs&B.Shieffelin主编的《发展语用学》问世。1985年,StevenGills&A.M.Schaerlaekens编辑了《语用学杂志》有关语用发展的专辑。1996。年,以色列心理学家Ninio&Snow台著的《语用发展》问世,标志着西方以英语为语料的学龄前儿童语用发展研究从零散探索进入了一个系统、全面研究的阶段。其中,Ninio’Snow(1996)把语用能力发展习得看作社会化发展过程。国外语用能力研究的主要方面在于:确定社交场合类型的社会认知概念、维持话轮更迭的技能、学龄前儿童交际意图的习得、会话技能,例如保持话轮、打断会话、话轮更迭、学龄前儿童把新习得的语言形式与交际形式匹配的方式、礼貌规则和文化关系、常见的研究行为的习得、语篇连接手段的习得.和语用失误等等。国内对于儿童语用学研究起步较晚。在儿童汉语语用研究中,李宇明首先在儿童个案的基础上整理独词句阶段的话语,根据语言功能分为呼应、述事、述意、祈使、惊疑、自娱、模仿七种类别,[。孔令达等基于1~5岁儿童语料进行的语用研究,从方位词,结构助词,介词,语法结构等出发,提供了儿童在交际过程中大量实例。周兢的《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2002)在研究方法上独辟蹊径。她将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采用哈佛大学的研究编码系统和目前国际儿童语言研究通用的计算机分析系统,揭示了汉族儿童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过程。以时间为序,则20世纪70年代,对儿童语用学研究主要集中与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包括儿童会话习得过程中如何寻找话题、对话题做出回应、打断会话、保持或者放弃话题、延长会话和修补话题等方面。语用能力被诸家定义,E1lenBialystok将语用能力定义为“在特定的语境中,与语言的使用和理解相关的各种能力”。说话者通过语言以实现目的,或听话人“透过”语言形式来理解说话人真正意图,都属于语用能力。而Bachman认为,语用能力就本质而言,在于语言知识和使用儿童的知识结构和真实语境之间发生联系碰撞的能力,是一种巧妙的语言技巧,包括面对不同场景的语言交际策略。作为早期的语用研究,研究者或多或少站在教育的角度展开视角,语用能力的培养,与儿童自身的教育发展联系在一起,导致仍未脱离心理学研究理论的范畴。至20世纪90年代之后,研究者目光转向于儿童与他人交往之中获得语言能力的过程研究,对于儿童语言能力的表现分析,来判断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水平,以采取合适的培养策略。研究者们回过头来重视儿童语言交流行为的发展过程,探讨儿童在语言发展中如何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以便在相互交往中适当、有效、规范地使用语言。这样的研究关注的是儿童语言运用能力最基本的层面,以及这些行为的形成过程,因而也就注定主要研究的是早期儿童的语言运用问题。从语言习得发展层面进入语言运用层面,可谓是一种突破。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早期儿童语言运用的研究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由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凯瑟琳·斯诺领导的研究小组,对美国英语儿童的语言交流行为进行了较大样本的跟踪研究。研究结果告诉我们,早期儿童的语言交流行为的成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语言交流行为逐步从模糊到清晰。孩子最初借助于手势与表情以及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愿望,逐渐地学习使用语言来表达,并且在3岁之后社会交往倾向和言语行动表现的清晰度越来越高。二是语言交流的类型逐步扩展和增加。儿童的交往倾向类型有一个不断增加的过程,他们的言语行动类型也有一个不断扩张的过程。与此同时,由这两个方面综合构成的儿童语言运用的变通程度,即儿童语言运用的灵活性,也随着交往倾向和言语行动类型的增加而得到发展,儿童由此更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来产生不同的交往效果。此外,在早期儿童语言交流行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较早出现并且常用的核心类型。哈佛大学的研究因此得出结论,认为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习得过程,反映了儿童在认知能力、社会理解力及更严格意义上的语言技能这三方面的整合性发展。换言之,儿童的语言、社会和认知这三个方面的成长是互动促进密不可分的。随着语言能力的评定日益完善,通过父母报告,标准化语言测样,儿童语言样本的等多样分析技术,窥探儿童语用能力在交往中的体现成果。其中语言样本分析技术被广泛采纳于儿童与外界环境交互的影响评定,以儿童语料的宏观结构分析与微观结构分析为主要指标,对儿童语料的复杂度,长度,层次做出正确评价,是当前儿童语用分析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对于儿童语用发展的培养策略,则总结为启发,示范,训练三项,强调了父母长辈的诱导作用。通过家长的提问起到激发鼓励的正刺激,有效纠正儿童在交际过程的偏误。我们大量阅读了当前国内外最新的儿童语用研究报告,一些作者的观点引发我们思考与共鸣。花红琴最早对汉语幼童语用技能的调查,展现了幼童随语境变化而调节语言表达方式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她认为儿童能随语境变化调节语言表达方式,但显然,5、6岁儿童这一语用技能还不够完善,只能对比较简单的语境(单维)进行调,节。同时不同实验材料会对这一技能产生影响,相对抽象的材料优于实物,儿童在言语表述中根据材料不同,会造成显著性差异。一直到七岁左右,儿童才能完全根据与话者反应调节话语表达。并且,在幼童调节语言表达方式这项技能中,性别因素不发生影响。行为主义理论与认知理论是研究学龄前儿童语用发展的两大基础理论。前者强调人类行为的变化来自条件反射。后者强调大脑有机结构和功能是言语行为的源泉,一种知识模块运作的结果。前者实际上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于学龄前儿童语用习得的影响,突出了交互概念。后者强调为了理解学龄前儿童语用现象,我们必须了解大脑机制,是一种内化的概念。60年代出现了关于学龄前儿童语用能力发展的另外一种理论,即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的结合。它认为语言或者任何形式的知识是由学龄前儿童使用天赋的大脑机制、同时以社会环境提供的信息为基础运作而成的。它强调学习是一个学习者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构建思想或者概念的过程,这些知识并非凭空而生,凭空而成的,他必须与现有知识结构相互关联。刘森林在聚焦言语行为一文中,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核心,通过对三到六岁孩童的跟踪调查,对该年龄段孩童的言语特点做出总结:三岁左右孩童已经懂的利用字面意义与言外之意之间的错合来表明交际意图,以达到交际目的的效果,学龄前儿童在交际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批评,反对,让步,许诺的言语行为,至六岁左右,则会出现协商的行为。这些言语行为往往通过特定句式表达,如陈述或许诺。其次,儿童对于隐喻和否定有一定的直观了解,但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无法理解在对话过程中抽象隐喻的真实意图,在交际过程中多以陈述句为核心句式,直接语言和间接语言交替运用。刘森林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认为儿童的认知模式符合关联原则,是在以往知识框架中构建新知识体系的过程,属于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框架理论。同时,刘森林引用华红琴的调查报告,从儿童实际语用情况出发,探讨语境,意义,会话参与者这三大语用基本要素对儿童语用特点的影响,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处于建构理论中“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循环,语用习得作为思维的一种表现,遵循认知结构的规律。而贺黎明在儿童语用充实中,对于Walaszewska指出的,儿童早期语言中的词义泛化和收窄现象作出另一种表述。他认为语用充实中描述的语用扩充与语用收缩具有平行关系。儿童语言中的词义泛化是一个扩充词语编码概念的语用过程,类似于成人语言中的语用扩充。词义泛化可以看做是儿童的一项交际策略。儿童语言中之所以使用词义泛化,是因为他们认为所选择的语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或者是最容易得到的词汇。以一种类型的事物代替另一种,可以认为词义泛化是儿童最早使用隐喻的表现。隐喻通过泛化而愈加被儿童思维理解,语用能力也随着社会经验和阅历的成长而增加。相比较,儿童语言中的词义窄化现象不及泛化现象使用频繁,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词义泛化与语用扩充原理基本相同,可以被当做一项交际策略,但是词义窄化现象却不可以这样看。儿童掌握新词汇的意思时,通常会收缩词汇的编码概念,并且将掌握的概念稳定化,从而形成词义窄化现象。所以,词义窄化是由于儿童对单词意义的认识不足造成的(Walaszewska,2011:322)。成人对儿童语言的理解,是一种充实的过程,这种过程往往要把该语词和以前相应得语境结合起来,寻找其具体所指(邹立志:2008)根据对儿童母语习得研究文献的调查,儿童语言中的语义泛化主要有两个原因:1)词汇有限;2)检索困难。所以,当分析儿童语言时,了解儿童本身以及他们习得和使用语词和词组的上下文语境和情境语境相当重要。成人理解儿童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语用充实的过程。根据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出现的语义泛化和语义窄化现象,我们可以把儿童语言理解中存在的语用充实分为具体名词充实、称谓语类充实、时空指示类充实、动作词类充实、独词成句类充实等5种类型朱雁芳论述了儿童的语用特征,当婴儿张嘴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声音时,他也就开始学会懂得、理解和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关系。如词语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话语的前提、说话人的意图、听话人的推断等等。她认为儿童对语句意义的理解分为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自然意义即字面意义,话语本身所代表的不容置喙的明确表达,意义易懂并且容易接受。而话语交际中,非自然意义出现频率更高,它代表言语在特定语境中的隐含项,在不同场合,交际者做出的同样反应的表达并不相同,此时对于儿童来言,相同反应之间的非自然意义往往无法准确理解。因此儿童在某些场景之中只能通过想象来理解非自然意义,明白间接表达的方式,并潜移默化的运用于交际。另外,她认为儿童的语用交际中,合作原则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合作原则代表理解自然语言的学说,其核心是指交际双方都拥有相互合作以求成功交际的愿望。合作原则分为量的原则,质的原则,关系原则和方式原则,所有原则都和语境发生联系。一旦合作原则遭到违反,往往意味着言语应根据语境进行理解,类似一种反语。儿童在交际中所表现出对信息量的渴望,是合作原则中量的原则的体现。而儿童真诚,不撒谎,童言无忌之说,则是因为遵守合作原则中质的原则,以免造成对世界的不确定和危机感。关系原则则是指话语和语境有所关联,儿童在学习语言中,语境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面对难以理解的事物,儿童会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