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宽城县林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宽城县林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特色林果业作为宽城县个性鲜明、优势突出、市场前景广阔的传统产业,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县直新时期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重要内容,坚持“两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高位推动,大力推进。尤其是近几年来,县直上下开拓创新,实现了年度造林进度连年突破,林果基地规模快速扩张。一、宽城县林果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宽城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宽城大地迅速增绿,广大农民迅速增收,林业发展迅速增效”为目标,连续实施大栽、大改、大引、大建“四大战略”,坚持不懈地推进果品产业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一般大路型果品向特色优质型果品转变、由粗放管理型向集约标准化经营型转变,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大栽:全年计划栽植板栗3万亩,200万株,继续扩大产业基地规模,重点分布在华尖、大地、碾子峪、孛罗台等长城沿线板栗适生区;栽植核桃0.5万亩,50万株,重点分布在孟子岭、孛罗台等乡镇;栽植苹果1万亩,80万株,重点分布在化皮乡、孟子岭乡、宽城镇为主的县城周边乡镇;栽植山楂0.6万亩、60万株;栽植杨树100万株,重点分布在汤道河镇、苇子沟乡、达子沟乡、大石柱子乡等“农业经济循环示范区”内。大改:实施大规模以板栗为主的果品改优工程,聘请专家为广大果农进行嫁接培训,组织有经验的嫁接专业队伍20支,无偿为全县重点特色果品基地进行嫁接服务,改接板栗100万株、核桃50万株、苹果20万株、山枣80万株、大扁杏70万株,进一步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大引:引进优新品种,同时加大推广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不断提高全县林果建设的科技水平,为林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重点引进林、果、桑优良品种12个,引进推广栽培管理先进实用技术8项。大建:重点建设四大示范区。一是打造长城沿线板栗“优种、优管、优产”三优示范区30万亩,实施板栗树上良种化、嫁接化,树下压肥化、水盆化管理;二是打造以汤道河为中心的山楂和河川杨树示范区10万亩;三是打造以孟子岭为中心的1万亩优质薄皮核桃示范区;四是以宽城镇、化皮乡为中心的5万亩优质水果生产示范区。据统计,全县累计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50.7万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40.4万亩,世行贷款工程造林1.8万亩。累计栽植以板栗为主的优质果品2390万株,46.5万亩,其中板栗1700万株,34万亩;累计栽植桑树1600万株,7.4万亩。全县林业总产值达4.2亿元。农民人均拥有10.4亩林地,2.7亩果树,有20个村林果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一)生态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以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和世行贷款造林等工程建设为突破口,整合工程项目,集中资金规模治理,共完成生态工程建设92.9万亩。2004年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显示,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16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5.44%,居全省第四位,全市第二位。目前,全县有林地面积达17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1%,增长近5个百分点。在生态建设工程布局上,紧紧围绕公路沿线和都山、水库周围的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完成了“十个万亩工程”。在工程建设思路上,坚持生态优先与“三效”统一的原则,不断加大乡土优势树种的比重,总结开创了板栗山杏间植、果桑间植、桑栗间植、桑山杏间植、小型密植果园以及林药、林草、林养等适应我县造林的新模式、新经验。在造林机制和工程管理上,不断开拓思路,把“质为先”的要求贯穿造林绿化工作的始终。按照“工程树精品、以点带面、全面促进”的路子,抓机制创新、落实个人责任。县林业局率先推行了技术人员全程承包制、项目施工专业队负责制、重点工程领导分包制、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五制”造林机制。以“一预四包”为原则,即:一次预算;四项承包,包宣传发动、包设计施工、包技术服务、包造林质量,实行工程技术人员在项目造林过程中全权负责、全程承包的管理机制。这一举措引起了工程区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特别对包乡(镇)的技术人员增加了压力,增强了责任心,大大地提高了造林质量。(二)主导产业迅猛发展宽城县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桑蚕大县、全市林果大县”的目标,按照龙头企业发展原料需求,着力抓好基地建设。目前为止,桑蚕产业和以板栗为主的优质果品产业基地建设总面积达到90.3万亩,比“十五”初期增加50多万亩。桑蚕产业:宽城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气候、土壤条件适宜发展栽桑养蚕,蚕农具有丰富的养蚕经验,土地、人力资源丰富,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桑蚕产业作为全县发展经济的重点,列为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目前为止,累计栽植桑树1600万株,7.4万亩。全县现有密植桑园3500亩,建养蚕大棚210个。年可养蚕1.5万张,产茧525吨,居全省第一位。基地建设由原来集中在化皮、龙须门、塌山、宽城、孟子岭等乡镇向全县扩展。产业基地的不断壮大,有效地推动了龙头企业的发展,新建鑫朝阳制丝有限公司,其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现已完成。投产后,年可加工干茧240吨,产白厂丝72吨,副产品40吨,实现产值2376万元,利税500万元,安排劳动力300人。以板栗为主的优质果品产业:全县累计栽植以板栗为主的优质果品2390万株,46.5万亩,其中:板栗1700万株,34万亩;苹果540万株,9.5万亩;其他杂果150万株,3万亩。年果品产量达40500吨,其中:板栗9748吨,苹果27000吨,其他杂果3752吨。启动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新建家庭果园7500个。加大果树树上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实施板栗优种改接、酸枣改接大枣、山杏改接大扁杏和食用大山楂改接等果树高接换头、改劣换优工程,累计完成改优31万亩。抓典型,树样板,建设了西岔沟、艾峪口、白吉沟等一批果品增收示范村共42个。大枣、杏仁、森林旅游、速生丰产林、林下山野资源开发利用等产业的发展也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中新的增长点。宽城县现在拥有神栗、万达、博爱、图尔斯等一批果品加工企业,正在建设中的承德栗康源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2.6亿元,注册资金5000万元,年可加工板栗和其它农副产品1.5万吨,年实现产值4.6亿元,利税8000万元。这些发展壮大的果品产业龙头企业,与产业基地和销售市场等,形成一条完整的龙头产业链经济,不断促进着果品产业的发展。二、宽城县林果业发展中存在问题一是基地建设速度快、规模大,但造林质量参差不齐,普遍较低。部分乡村外调苗木树(品)种、等级混杂;挖坑整地不按要求、栽树不施底肥;林果基地无防护、灌溉条件;随意间作高杆、大秋作物;水肥、修剪等管理措施不到位;防冻害、防病虫措施不力;机械损伤、牲畜啃伤等时有发生;有的乡村退耕还林基地的毁林重造、四荒造林基地的嫁接改造、未达验收标准造林基地的补植补造、受灾受损基地的更新抚育尚有较大缺口等等,更多的则是栽种随意、管理粗放、设施缺位、林相较差的各类基地。二是林果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相对基地建设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而严重不足,矛盾凸显。部分干部和多数果农因循守旧,思想保守,学习意识低下,动手能力不足,投入力度不够,培训指导任务繁重,实用技术推广维艰,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协会组织作用不实。三是林果业加工转化能力,远不能适应县直林果产业发展的实际。果品的冷藏、保鲜能力建设才刚刚起步,县直已建和在建的冷藏保鲜库仅有10万吨,大量果品只能集中应季上市销售,优质果品贱卖,等外果、残次果滞销情况时有发生。林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产业带动能力薄弱,现有的几家林果加工企业年加工各类林果仅2万余吨,果品的收购、加工、转化率低,企业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与果农的利益连接机制缺乏,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县直特色林果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形势。三、对宽城县发展林果业的几点建议(一)完善规划,科学布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自加压力、适度超前调整完善好县直“十二五”特色林果业发展规划,在充分调研论证、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县直和林果重点乡村修订完善《宽城县特色林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宽城县特色林果业2010—2020产业发展规划》。一是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林果业发展规划。依托规划区的水土光热资源,选定主栽树种的适生栽培区,合理确定发展优势树(品)种的最佳区域布局。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筛选出最具特色的优势品种。总结历年来灾害性天气对县直林果基地危害的经验教训,真正把林果基地集中建设在适宜区内。二是发挥特色,实行重点区域优先发展。不仅规划区内,树种、品种搭配要科学合理,更要考虑株行距和每亩适宜保留的有效株数,便于间作套种和机械作业。县直河谷地区继续坚持不规划、不提倡、不鼓励、不支持高风险栽培的核桃、红枣等树种的发展。三是以建设特色林果业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园为切入点,把实施林果标准化生产作为提高林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突破口,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党政领导领办林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管理机制,实行党政干部与技术人员共同负责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示范县、乡(镇)、村、园的各项管理和服务措施。(二)制定标准,强化培训在强化培训指导,量化服务管理,着力提高各族果农、各级干部从事林果业生产、指导的能力和水平方面,一要强化对各族果农的培训,提高素质,加强投入和管理,使其尽快成为林果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和受益者;二要强化对各级业务干部的培训,提高水平,增强能力,使其尽快成为林果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和服务者,重点是强化县、乡(镇)、村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广大技术人员的科技服务水平;三要充分发挥“县职教中心”的功能作用,为广大果农和林果基地提供培训、指导、服务;四要加强基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各种林果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形成林果技术服务网络,解决林果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和素质偏低的问题,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再教育、非专业人员的转型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五要加强与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沟通协作,培养专门人才,进行科技攻关。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使县直的技术干部队伍基本达到每县(市)有1名林果高级技术顾问,每万亩林果基地有2-3名林果高级技术员,每千亩林果基地有3-5名中级技术员(含乡土人才),每百亩(或每一户)林果基地有一名初级技术员(含乡土人才)的要求。(三)减灾防灾,安全生产。近两年内,县林业部门将力争在抗逆品种引进培育、栽培模式、病虫害防治、低温冻害防范、果树冻害补救等技术上有新的突破,逐步建立起覆盖县、乡、村的综合防控网络。多措并举,综合防控,确保县直特色林果产品的绿色生产、安全生产。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