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年儿童书法教学的思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少年儿童书法教学的思路笔者据10年的书法教学实践,从‘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技能训练与创造力培养’。‘课堂教学的设计’,‘家庭辅导的设计’等四个方面谈些自己的看法。一、关于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观念第一,方法第二。有了正确的观念,才会有正确的方法。这里,我们首先要与大家讨论下列几个问题。1.关于继承传统学习传统,关键是怎样学?学习什么样的传统?你说你是传统,他说他是传统。笔者的看法是:关键不在于是不是传统,有没有传统,而是传统有多少问题。现代人的书法,或多或少继承了一些传统特点,可以说现代人的书法都是由传统发展而来的,你说:“笔笔中锋”是传统,结体裁平横是传统,布白匀称是传统,平整工雅是传统,他却说偏锋是传统,方中含圆也是传统,不平,不匀,不工,不雅也是传统。在艺术教育中,我们没有必要去归定学生如何走路,继承传统的方式多种多样,顺着前人的路前进是一种方法,在前辈走过的路上“倒行逆思”也是一种方法……书法史上,金农,何绍基,康有为等之所以能成为大家与他们敢于从那些历史不为人重视的残碑断碣中,从“粗俗”的民间书法中吸取营养分不开的。2.“临得像”不是教学的最高标准。在少年儿童的书法艺术教学中,我们可以教会学生如何执笔,如何临摹,教会学生读帖,比较,找出差距等等,但不应一味追求“临得像”,不必拘泥于具体的点画。要让他们学会总体把握,只要总体上有那么个“味”,那么个“气息”,就应该认定为合格。不要把学生培养成写字匠。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面对一件貌似范本而实质匠气十足,毫无生气的作业给予表扬时,学生对书法学习意义的理解便会产生偏差,认为千方百计地把字“临”得像范本就是“真本事”。书法教学的最终目标和它的最高标准究竟是什么?是为了重现千百年前那些名碑名帖的原貌吗?不是,是仅为了继承一点宝贵的文化艺术传统吗?回答也是否定的。书法教学是一种手段,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前人的成果。然而,通过对古代书法成果的了解及其营养的吸收,根本的目的还在于对传统的进一步发扬和光大。因此,“临得像”只是学习的第一步,“入门”是为了出门,临得像只是新起点的开始,而不是学习的终结。3.以培养兴趣为第一在少年儿童书法教学的实践中,我发现下面这样一个问题:一位教师专心致力于传授技法知识,每堂课再三强调技法的重要性,反复强化训练,结果,课堂里的学生越来越少,剩下的学生技法水平也并不理想。另一位教师深知技法的重要性,但他却没有急于接二连三地讲解技法,也没有急于要学生反复进行技法训练,而是边讲技法边实践学习,再讲一些诸如大书法家的小故事和有关书法趣闻轶事,学生的出勤率很高,一段时间后,学生的技法掌握得并不差。从这个事例中,我们获得这样一个启示,从种意义上来说,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比学习本身更为重要。学习技法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必须“从儿童的观点去了解儿童,并根据儿童的能力去教导儿童”(温世颂《教育心理学》第37页)。根据这要求,我们在让儿童书法班的学生学习“书”字时,一方面教他们如何书写(技能的),一方面又让他们了解“书”字的意义(认知的),更要告诉学生并帮助学生去欣赏和体会“书”字所代表的意境(情感的),另外,还可以配合习作讲评,学员表演,教师示范,课堂比赛,参观展览等培养学生的兴趣。4.从长远出发选择范本选择范本,不能图眼前,只对教师“胃口”,而要图长远,对学生“胃口”。因此,我们反对传统的“千人一帖”的教学法,也反对教师“胃口”的“择帖法”,图长远,就是不能急功近利,不图眼前,而是充分根据书法艺术的客观规律,为学生的长期学习开辟广阔的天地。对胃口,就是充分考虑少年儿童的特点,选择既有利于长远,又适合他们特点的范本。俗话说:条条路通罗马。学习书法的方法也有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我认为书法学习不外乎立条道路,一曰、取法乎上,二曰、取法乎中,三曰、取法乎下。在书法学习中,我们把以由篆入门的方法称为取法乎上,把由隶入门的方法称为取法乎中,把由楷入门的方法称之取法乎下。在少年儿童书法教育实践中发现,取法于下的由楷入门,往往效果不佳,原因是楷书结体很复杂,笔法繁琐,学龄前儿童以下掌握,过多的重复技法训练又使之枯燥乏味,使学生兴趣减退,难以达到教学效果。如果取法于上学篆书,当然立意最高,为书法学习之正统。然而,它却远离时代,不适应大部分学生学习。实践告诉我们:少年的书法教学,以取法于中,由隶书入门最适宜。隶书不仅横平竖直,结体扁平,易于掌握,而且还为学生长期学习书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取法于中学隶书不仅易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学生将来在书法艺术上发展,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以少年儿童的书法教学为例,择帖还应照顾他们的生理特点,因为学龄前儿童对手及手指的控制有时仍然笨拙。教师应避免要求学生作过分细腻的动作。因此,毛笔宜大不宜小,笔管宜粗不宜细,字的大小一般以此为根据6-15厘米见方为宜,最宜学写隶书这种笔画简单的书体。5。心理素质的培养一个足球队员的临门一脚,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位艺术家的临场发挥,也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心理素质的优劣,关系到一个人事业的成败。艺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而“创造性活动是高度复杂的意志活动”(周昌忠创造心理学第128页),因此,在书法教学中,我们必须同样重视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我们要让学生进一步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在艺术创作中,太费力的构思常常失败,而随意为之却较为成功,创造是我在进行,但我的力却不能强求”(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第43页)。这样才能使学生慢慢理解什么是“悟性”,什么是“灵感”,并且了解“悟性”和“灵感”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创造最危险的敌人是胆怯”(周昌忠创造心理学第135页),在书法教学中,如何去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我采用了下面三种方法:第一、让学生尽情的“涂抹”。有的家长见孩子不按老师的要求临写,便打骂孩子,强制要求孩子小心翼翼、一笔一划照着字帖的样子临写,结果,我们发现,这些本来胆子大,毫无拘束的孩子变得胆怯起来,家长不在旁则罢,在旁则变得“无从入手”,横竖不自然,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家长的工作,让学生尽情地“涂抹”,并对学生“涂抹”得有数,合理的地方稍加表扬,在赞扬中慢慢引导。第二、反对家长“念念有词”。在教学上,我发现,有些家长(甚至个别教师)习惯于在孩子书写过程中“念念有词”。或左或右,或粗或细,或按或提,时时在“提醒”笔笔下“指令”。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已基本失去‘自由’,失去“思考”,成为其父母的“代笔者”。灵巧的手,智慧的心灵受到创伤,一旦家长“指令”未到,孩子便眼睛一瞪,无从下笔。这一点,应该引起教师,特别是实行家长伴读制的业余艺术学校教师的注意。第三、讲评、鼓励有创意的作品。在课堂教学中,讲评、鼓励有创意的作品,也是消除学生胆怯心理的一种好方法。通过讲评和示范,开掘学生心智,鼓励创造意识,把各种不同的风格,临写方法,特别是那些孩子本身尚未觉察到的“笔下效果”,加以不拘一格的讲评,起到鼓励学生,教育家长的作用。总之,书法艺术教学是一种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它是少年儿童智力训练的基础之一,是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二、技能训练与创造力的培养。关于这个问题,我想着重就下面四个方面,谈些自己的看法。1.技能训练于创造力培养不可偏废在课堂教学中,优秀教师应认真地把握好学生书法技能训练于创造力培养之间的度,两者不可偏废,传统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的技能基础训练,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法能够培养出基本功扎实,具有忍耐,刻苦,踏实精神的学生。因此,传统的教学中优秀,合理的部分,我们应继承和发扬,但是传统的教学法往往很不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力严重缺乏,这些学生习惯于拜倒在前人脚下,不敢抬起头来,更不敢越雷池一步。2.艺术思考是一种启发式的思考。一位教育家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教师在课堂上问学生,“雪融化了是什么”,一个学生回答说是水,教师便点头微笑;另一个学生回答说是春天,教师便横眉怒目,这是教师惯于逻辑思维,缺乏形象思维,喜欢求同思维,而不喜欢求异思维的缘故。如果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也不能克服这一点,那将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大障碍。在书法教学中,我们应启发学生,第一步表达意境,第二懂得知识不为法所拘,第三注意体验生活,第四,力求作品成为有剩七的整体,第五,要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启发、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和艺术个性,应该成为书法艺术教育为之努力的最高目标。3.以线为技能训练的基础。中国书画是由多种千变万化的线条构成的。因此,中国书画最根本的基础,也应该是线条,所以,在书法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线的兴趣,对线的认识和对线的掌握,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实践中,为了使学生掌握执笔姿势,运笔方法,做到“指实、掌虚、腕平,悬腕”,我们不应急于让学生学“点、横、竖、撇、捺”,而让学生首先学习“横线、竖线、弧线、曲线”等各种线条,在这些笔划中,我又以“横线、竖线”为基础的基础,让学生首先掌握这两种基本线条,继而逐渐练习其他线条。在线条练习中,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笔笔中锋。实践证明,运用这样的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线条训练,学生不仅较快掌握执笔姿势,运笔方法,而且通过对毛笔性能的了解和掌握,为临习碑帖打下扎实的基础。4.眼高手低不是坏事。在学习中,眼高手低不是坏事。“手高”,是“眼高”发展来的,认识水平不提高,手上功夫的提高也是不可能的。为训练学生的“眼力”,提高他们的欣赏、鉴别能力。我们在课堂上采用讲评的方法,教学生,学会评价作品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使学生在批评、互评或自评中学会评价,从欣赏的实践中学会欣赏,这里涉及到审美的问题,健康的审美得力于优秀的教育。书法是抽象艺术,要领略书法艺术之美,必须有较好的审美修养,必须对书法美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训练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学生将来对书法美的感受,而且关系到少年儿童书法创作的格调的高低。三、课堂教学设计业余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设计,应当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现在,业余书法教育正向正规化方向努力,具体地说,一是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二是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1.课堂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及原则由于我们所从事的教学是业余的,对象的年龄层次和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的内容又各不相同。因此,给教学工作带来的难度远远超过专业院校。所以需要教学工作者既根据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又根据个自的具体实际认真地制定学期的教学计划,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1)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实践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因为面对的是少年儿童而忽视基础理论的教学,也不能不问青红皂白,照本宣科,用填鸭式向学生灌输理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启发,强化长期坚持方针。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少年儿童的书法理论学习,每堂课一般不宜超过15分钟,应视学生的年龄大小和接受教学时间的长短,增加或减少。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先实践,后理论。先学会怎样写,后传授为什么要这样写。许多书法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的掌握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加以提炼、概括和领会的。(2)以个别辅导为主,并与大课讲评相结合少年儿童业余艺术教学,应以个别辅导为主,大课讲评为辅。个别辅导针对性强,能充分照顾各部分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打破“一班一帖”模式之后,尤其需要强化个别辅导,以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在个别辅导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可以通过讲评和结合实际,进行集体指导。(3)临摹与创作结合,以临摹为主临摹是为了创作,创作则是为了更好地临摹。临摹是确立规矩,创作则是打破常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拘泥于规矩,则无创造可言,无“童趣”可言。实践证明,少年儿童书法教学,在以临摹打基础为主的前题下,也不妨搞些创作,给予较大的“自由度”,放松一下紧张的临摹状态,于发展“童心”有利,于培养个性有利。(4)学生与家长结合,以学生为主在实行家长伴读制的业余夜校里,应该在教学中照顾好学生与家长两方面。什么都对家长说,忽视了学生;或什么都对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