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嵊州市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思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嵊州市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思考改革开放30年,嵊州经济从一个相对封闭、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成为一个相对开放、现代的工业经济体。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嵊州无论是经济社会结构还是经济体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产业集聚化发展的阶段性跨越,培育了领带、针织、电机、厨具、服装、电子电声、机械、生物医药、造纸、汽摩配等特色明显的十大产业。面对新的发展形势,特别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如何推动低成本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产业集群提升,促进嵊州经济平稳持续发展,是当前嵊州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工业强市战略过程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嵊州市块状经济发展现状块状经济是以制造业为主体,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区域经济形态。2007年,嵊州企业呈块状经济发展的趋势已十分明显。一方面,嵊州充分利用国家、省高度重视技术改造,通过出台扶优扶强政策,大力实施技术创新,推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用先进技术嫁接改造领带服装、机械电机、电器厨具等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另一方面,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竞争能力为主攻方向,通过加强工业的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积极培育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较好地实现了产业整体技术的跨越。同时,依托工业园区、乡镇个私集聚区等,大力推进制造业集聚发展。1.嵊州市块状经济的规模嵊州市块状经济的区块,以工业总产值4.5亿元以上为统计范围,总共有10个。其中,工业总产值10亿元以下的有2个,占总数的20%;工业总产值在10—50亿元的有6个,占总数的60%;工业总产值在50—100(以下)亿元的有1个,占总数的10%;工业总产值100亿元的有1个,占总数的10%。2.嵊州市块状经济发展态势在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作用下,嵊州块状经济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一是走出了一条“小产品、大市场”、“小企业、大产业”的发展之路。嵊州市领带、电机、厨具、电声配件等产业虽然产品很小、企业不大,但已发展状大成为我市经济的主体力量,并在激励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有较高的份额。如领带产业现有企业1300多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年产领带3.5亿条,产量占全国的90%、全球的二分之一,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领带生产加工基地、批发销售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厨具产业现有厨具及配套企业近300家,年生产能力近550万台,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已成为继广东顺德、浙江宁波之后的国内第三大厨具生产基地。电机产业现有生产及配套企业400多家,从业人员近4万人,年产微电机3000万台,产品门类齐全,已成为浙江省三大电机生产基地之一。电声行业以天乐集团为龙头,已有扬声器及配件生产企业200多家,年产电声配件系列产品30亿只,产品国内市场覆盖率在80%以上。二是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今年以来,通过对十大特色工业行业的有效整合,基本形成以领带服装、机械电机、电器厨具三大集群产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今年1—8月份,三大主体产业规上企业实现总产值130.6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5%,占全市的76.59%,分别实现总产值67.26、36.24、27.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12.10%、59.20%。其中,机械电机产业投资占比提升较快,所占比例已高出领带服装达6个百分点,且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嵊州市的产业结构正在日趋合理。三是行业技术装备力量明显加强。通过近几年装备革命理念的普及和高强度的技术投入,嵊州市领带、机械电机、纺织服装等行业的设备投资占比进一步提高。最为突出的是领带产业,现有高档电脑提花织机1200余台,剑杆织机800余台,先进设备占世界的60%以上,高档提花织物面料产量已超过世界上其他主要生产国家的总和,成为世界上高档电脑提花剑杆织机最集中的地区。四是一大批行业骨干企业已经成形。经过多年打拼,各行业都有了自己的骨干企业。如领带行业的巴贝、好运来、麦地郎、雅士林、佳友,针织服装的宏达、天成、莎美,电机行业的迪贝、特种电机,厨具行业的普田、美多、亿田,纺织服装的冠东、棉纺、达成、电子行业的天乐、三界电声,机械行业的浙锻、三鼎、双鸟,生物医药的昂利康、新光、来益,造纸行业的宇丰、白云,这些行业骨干企业在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有力地支撑了整个规模工业的稳步发展。五是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品牌。经过近几年品牌工程的实施,我市先后获得“21世纪国际性领带都市”、“中国厨具之都”、“中国电声零件之都”、“中国丝针织服装生产基地”和“中国小功率电机生产基地”等称号,还拥有3只中国名牌产品、9只中国驰名商标、20只国家免检产品,产业知名度大大提高,对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二、嵊州市块状经济发展不足及问题嵊州块状经济从总体上看,处于产业集群的初级形态。仅有少数产业已发育为较成熟的产业集群,但大多数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正如德国的工业区位论鼻祖韦伯所说,尚处于通过企业自身扩大而生产集聚优势的初始阶段,还没有进入高级阶段,即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实现地方工业化。嵊州的几大块状经济虽然拥有各自相当数量的企业及配套企业,但是没有构建起完善的创新系统和企业合作体系,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不高,缺乏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与我省其它县(市、区)块状经济相比,显得十分薄弱。嵊州已经发展成产业集群的块状经济,属低成本型产业集群,即以低成本为基础,走产业低端发展路线的产业集群,而不像发达国家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以创新为基础,走产业高端的发展路线。主要问题是:1.合作创新能力薄弱一是作为块状经济主体和创新主体的企业,大多数缺乏优秀人才和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不够,较多依赖技术模仿和装备更新,导致块状经济的技术路径被锁定,产业长期低度化。二是合作创新机制不健全。主要是单个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进行技术合作,缺乏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和知识交流,即建立在企业互信和利益共享基础上的竞争型合作创新,而合作创新是国外产业集群重要的创新战略。三是专业化协作分工程度不高。企业老总热衷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组织方式,总体上没有明确的产业链定位和精细化的协作分工。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波特在研究产业集群时认为,细致的协作分工是产业集群生命力源泉之一。2.产业层次偏低一是产业升级不快,领带、机械等传统产业依然是嵊州市块状经济的主体,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二是部分产业将国际市场作为主导产品的主要市场,但企业处于国际垂直分工的底端,研究开发、营销和品牌等主要增值环节为发达国家公司所掌控,陷于较不利的国际产业地位和贸易地位。三是嵊州块状经济基本处在成熟的产业领域,生产能力过剩,加之企业缺乏差异化竞争的优势和集体行动的规则,呈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这导致不少企业经营困难,产业持续处于低利润率状态,影响区域后续发展能力。3.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一是在全球竞争空前激烈,竞争焦点日益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竞争、创新竞争的情势下,嵊州走产业低端发展路线的产业以低成本、低价格竞争优势是难以长期维持的。二是嵊州部分产业缺乏创新能力,实行以大量消耗能源、原材料为基础的数量扩张,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对资源供给带来较大的压力。三、推动嵊州市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措施块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是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产业集群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方产业组织形态,反映的是一群地理相邻、彼此关联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围绕主体产业展开经济活动。加快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特别是推动低成本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产业集群提升,是嵊州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1.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一是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和科技创业中心建设。通过这一平台,着力开发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特别是能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及配套技术,运用领域广泛和市场潜力大的先进适用技术。二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开展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动。2.提升产业组织方式一是依托领带、厨具、电声、丝针织服装、电机区域品牌影响力和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等载体,进一步推动企业集聚发展,完善企业组织方式,壮大产业集聚规模。二是把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结合起来,突出培育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引领作用。三是完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构筑紧密关联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群的组织化程度。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培育“专精特精”的“小型巨人”企业。3.提升优化产业结构一是依托“21世纪国际性领带都市”、“中国厨具之都”、“中国电声零件之都”、“中国丝针织服装生产基地”和“中国小功率电机生产基地”的优势,加大集群品牌宣传力度、理顺行业协会管理体系、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产业融合提升扶持政策等举措,进一步提升三大主体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二是积极实施“真丝拓展五年计划“,做大做强机械电机、电器厨具产业的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三是突出产业招商,吸引龙头企业和协作配套企业集聚,促进产业链延伸。4.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一是突出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块状经济从“数量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型。加快企业从无牌生产、贴牌生产到有牌生产的转变,从少量品牌到大批品牌的提升,从自主品牌到知名品牌的跨越。二是在发展企业品牌的基础上,开展创建品牌的集体行动,进一步培育提升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品牌。三是依托互联网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推介我市的集群产业,进一步扩大我市区域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四是引导重点产业集群在创建区域品牌和有效遏制过度竞争的基础上,努力形成行业一体的产品定价优势。5.转变政府扶持产业发展方式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转型时期,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必须从“被动变革”向“主动权变”转变。政府扶持经济发展要坚持“四个转变”,即从以项目审批为主向规划引导为主转变、从以政策管理为主向政府服务为主转变、从以对企业经费补助为主向创新跨越的奖励为主转变、从以单个项目支持为主向行业共性项目支持为主转变,从而体现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策思想和价值导向。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