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第1-3章):一、填空题: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他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公共管理的含义可界定为公共组织运用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3威尔逊在其《行政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政治与行政分离的原则。4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力,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组织和个人。5、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三个阶段。6、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和专门性。7、公共管理者的职业特点主要表现为执行公共权力、服务公共社会;8、公共政策是指一定的政治实体在特定的情景中,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9、依据公共政策的从属关系,一般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10、一般来讲政策评估应坚持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二、选择题:1、1887年在美国《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之研究》的学者是(D)A古德诺B斯坦因C泰勒D威尔逊2、对官僚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公共行政学体系建立的是(C)A法约尔B赫伯特·西蒙C马克思·韦伯D泰勒3、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的学者是(A)A亚当·斯密B凯恩斯C胡德D史蒂文·科恩4、政府失效理论对人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B)A社会人B经济人C自动人D复杂人5、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B)A合理性B合法性C操作性D强制性6、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A包罗·萨巴蒂尔B本尼·杰恩C丹尼尔·马兹曼尼安DJ·福瑞斯特三、简答题:1、简述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答:1、目的不同。公共管理是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主要给特定社区的人们提供非营利性的产品或服务,其目的是公益性的;企业管理主要是通过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服务,以营利为目的。(2)限制因素不同。公共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都受到法律的限制,企业管理则不同,法律在其活动中仅仅是一个外部制约因素,它的原动力就是为了追求高额利润。(3)物质基础不同。公共管理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源于税收和发行债券,是公共的,必须公开化;而企业管理中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于投资的回报,来自于所获得的利润,不需要公开化。(4)管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公共管理人员是选举或任命而产生的,主要依赖于政治才干和政治倾向性,有职业化、终身化的趋向。(5)绩效评估不同。公共管理评估的主要指标是行为的合法性、公众舆论好坏、减少各种冲突的程度、公共项目的实施与效果、公共产品的数量及其消耗程度等,偏重于社会效益;企业管理的评估指标主要是销售额、净收益率、资本的净收益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程度、市场占有率的提高等,偏重于经济效益。2、简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答:(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2)政府组织与其他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5)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6)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举例说明)3、简述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能。答:答:(1)建立并维护社会和市场秩序;(2)提供公共物品及基础服务;(3)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4)进行收入和财产的分配;(5)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4、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几点表现。答: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政府失效论是用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和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的局限和失败问题。政府失效的表现及原因:(1)公共政策失效;(2)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3)内部性与政府扩张;(4)寻租及腐败;5、简述公共政策规划主体和基本原则。答: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是:执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其他机构。基本原则是:公正原则、受益原则、系统原则、权变原则和优化原则。6、分析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相关因素。答:(1)政治因素:政策的特性(如:复杂性和合法性)影响政策的执行;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的执行(包括:权力分配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社会利益格局影响政策的执行;(2)行政因素:政策执行机构影响公共政策的执行(条件包括:职权明确、保证执行权威、有执行保护);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如:思想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等);政策执行的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等);(3)沟通因素: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人们了解某项政策的意图;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做好政策执行中的交流(内外横向交流、上下协调)。四、论述题:1、谈谈你对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认识和理解。参考观点: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政府的职能特点是:政府对社会经济实施全面的干预,是一个“全能的政府”,实行一种“命令式经济”。弊端:(1)政企不分,政事不分;(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3)权力过分集中;(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的转换:(1)改变管理理念,为全社会提供服务;(2)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3)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公平的市场经济体系;(4)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5)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2、谈谈对公共政策评估的一般标准和主要障碍的认识和理解。参考观点:公共政策的评估障碍表现在:(1)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2)政策效果的多样性;(3)政策资源的阻滞性;(4)政策问题的复杂性;(适当举例说明)五:近期网上和一些报刊都报道了我国超生现象。如:《超生现象挑战我国16亿人口上线····》一文中指出我国“超生人口”的比例,某些省在12.5%至18.5%间,有的省达到20%~30%。同时出现一种倾向:富人子多。对一些强化经济调节手段,提出提升二胎“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对制药交媾了“社会抚养费”,就可生二胎,引起争论。你如何看待以上这些情况?请根据上述案例结合政策规划的原则,谈谈你的想法和建议。答:制定公共政策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公正原则。也就是要兼顾政策相对主体的利益,不能以偏私去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成全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只有坚持公正的原则,政策规划才能被普遍认同。对“富人多子”使用经济调节手段,提高二胎“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显然是对穷人是不公正的。再比如:系统原则。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城乡差别明显,政策规划如果采取短期行为,急功近利,则忽视了事物之间的纵向系统性;如果仅仅注意局部而不顾全局,则忽视了事物之间的横向系统性,从而影响政策规划的科学性,引起争论就不可避免。3一般表现为较长时间跨度的、较缓慢的、连续性的变化变化的量和质都较小,对社会的震动较小,不能及时触及公共组织的实质问题,因而见效较慢。4、简述公共组织未来的发展趋势。P134第一,功能的分化与重合;第二,结构的扁平化;第三,机构和人员的灵活化;第四,工作方式的弹性化;第五,工作单元的团队化;第六,组织系统的开放化;第七,管理取向的人性化;第八,管理机制的市场化;第九,组织的虚拟化5、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P148第一,人力资源的获取;第二,人力资源的发展;第三,人力资源的激励;第四,人力资源的维持;第五,人力资源的研究6、简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P156第一,确立组织目标;第二,收集信息;第三,预测供需;第四,编制人力资源规划;第五,实施与评估人力资源规划7、简述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P175第一,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第二,严格考核,功绩晋升;第三,政治中立,职务常任;第四,人事分类,依法管理第五,专业培训,素质更新。8、简述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P194(1)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手段选择提供某种消费品,并为之提供资金的职责和功能。(2)调节收入分配职能。指政府为了为了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目标而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3)稳定经济职能。是指政府具有运用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职责和功能。9、简述国家预算的原则。P203第一,完整性原则;第二,统一性原则;第三,可靠性原则;第四,公开性原则;第五,年度性原则10、简述政府审计的程序。P213(1)检查阶段。向被审计单位发出审计通知,开始审计检查。(2)报告阶段。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进行审计后,应当向其所属的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3)执行阶段。被审计单位应当执行审计决定,将应当缴纳的款项缴入专门账户,将依法没收的违法所得和罚款,全部上缴国库。被审计单位或协助执行的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执行情况书面报告审计机关。审计机关应当检查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四、论述题1、结合实际分析公共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并阐述消解其阻力的对策。P128-P130A、动力第一,环境。组织的变革常常是由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引起的。第二,技术。主要指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办公自动化技术。第三,目标与价值观。公共组织的目标是其价值观的反应和真实体现,价值观则是其组织的灵魂和理性支撑。第四,职能。管理职能是公共组织存在的基础,是确定赋于公共组织何种权利责任、机构设置、职位安排等内容的根本依据。因此,管理职能的变化必然引起公共组织结构的变化。第五,组织成员的心理。组织成员的心理,尤其是组织成员的动机、愿望、态度以及与之一致的群体效应对组织变革具有推动作用。第六,专家。专家不一定是组织的正式成员,也不一定拥有固定的职权,但他们丰富而优越的系统知识、理论和方法,有助于他们对组织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途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论证,而这些正是变革所必需的。由于他们的介入和帮助,公共组织的变革往往变得比较清晰和容易。因此,专家是推动公共组织变革的特殊动力。B、阻力第一,认知。人们对公共组织变革的目的、机制和前景的理解和看待有时差别很大,其结果可能导致基于理解不清或理解混乱而抵制、干扰变革。第二,利益。从实质上说,公共组织的变革,意味着组织内权利、利益和资源的调整和再分配,因此必然会触动某些人的切身利益,进而形成不满和阻力。第三,成本。任何组织的变革都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如果成本投入大于收益,改革的发展就难以继续进行。第四,组织惰性。公共组织的成员是独此一家的专业人员,他们在本质上趋于僵硬、保守、墨守成规、动作缓慢。而变革的本质就是对既定模式和习惯的一种否定,因此容易受到组织惰性的抵制和阻挠。第五,变革的不确定性。公共组织变革的复杂性,人们很难在变革付诸实践之前证明改革是有益的,更难对自己从变革中获得的预期收益进行精确计算,这容易使人们产生不安心理,对变革产生疑虑,进而形成消极态度和抵触性行为,妨碍和制约变革的顺利进行。第六,习惯性。当变革试图改变公共组织成员的某种习惯性的时候,就会给他们带来强理性的感情震荡,使他们失去公正的判断变革的客观尺度,或者招致他们下意识的不良反应,产生抵制态度。C、消解阻力的对策。第一,客观分析变革的动力与阻力的强弱。采取措施,增强支持因素,消弱消极因素,推动变革前进。第二,精心设计方案,加强改革宣传。消除人们的误解,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第三,进行人事调整,做好组织保证。从宏观的组织体系上保证未来的改革能顺利进行。第四,提高普通工作人员对组织变革的参与程度。从而尽量降低组织变革的阻力。第五,正确运用组织动力,消除对变革的抵制心里。第六,强化革新行为。对表现出新态度、新行为的团体和个人给予积极的宣传和充分的肯定。第七,折中妥协。在实际过程中,多数变革都存在这种现象,只是这种妥协的程度不同而已。第八,提高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完善领导行为方式。第九,妥善安置因改革而受到冲击的人员。42、谈谈你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特性的认识与理解。P152(1)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人不同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人有思想感情,能够有目的的进行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2)人力资源的再生性。人力资源是在身份资源,其再生性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3)人力资源的社会性。任何人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