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行政组织含义:静态行政组织结构,动态行政组织结构,生态行政组织环境,心态行政组织意识。行政组织的要素:物质要素:1.人员,2.经费,3.物质条件。精神要素:1.组织目标,2.责权结构,3.人际关系。行政组织的特征:1.阶级性,2.社会性,3.服务性,4.权威性,5.法制性,6.系统性。行政组织类型:1.领导机关,2.职能机关,3.办公机关,4参谋咨询机关,5.派出机关中国行政组织:纵向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基层政府.横向分工看,中央政府下设各部(委),省级下属各厅(局),县级下属各科(局).行政组织结构的部门化基础:1.按行政业务分工,2.按行政管理程序分工,3.按管理对象分工,4.按地区分工.行政组织的原则:1.服务原则.2.目标原则,3.完整统一原则,4.精简原则,5.法治原则行政组织的体制:依据掌权决策人数的多少分为:1,首长制,2.委员会制依据中央与地方的权利分配关系分为:1.集权制,2.分权制根据行政组织同一层级各部门隶属的领导不同分为:1.完整制,2.分离制欧美国家:1.名誉市长制(实权在市议会或委员会,市长是傀儡),2.市经理制(市议会聘任市经理执掌行政机构).非正式组织的界定及特征:1.顺乎自然,2.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3.背景上具有共同性,4.形式上具有不稳定性,5.以影响力来实现领导,6.团体压力.非正式组织形成原因:1.满足社交,2寻求理解和认同,3维护,争取和实现既得利益,4.人际关系是维系非正式组织的基础.非正式组织的功能:积极功能:1.内聚力功能,2.信息传播功能,3.调节功能,4.整合功能,5发泄渠道功能.消极功能:1.不协调功能,2.传播谣言功能,3.株连功能,4.阻碍功能.非正式组织的运用:1.了解和把握非正式组织的状况,2.认知非正式组织的有益性和有害性的特点,3.协调好于非正式组织核心人物的人际关系.行政领导行政领导的特征:1.具有时代性,2.具有综合性,3.具有强制性,4.具有执行性行政领导本质:1.服务于国家行政的管理目标,保证国家行政活动能正确高效的进行.2.服务于人民.3.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4.服务于行政机关的高速运转.行政领导的作用:1.行政领导在行政活动中发挥核心作用,2.行政领导决定行政管理活动的方向,3.行政领导推动行政活动的发展.4.行政领导规范和控制行政行为,5.行政领导活动能提高行政管理的适应性和行政效率.行政领导的基本职能:1.决策职能,2.组织职能,3.指挥职能,4.用人职能,5.协调职能.行政领导方式:按行政领导权力运用和控制哦程度分为:1.集权式,2.分权式,3.放任式.按行政领导决策指挥方式分为:1.强制式,2.说服式,3.激励式,4.示范式.按行政领导对人对工作的态度分为:1.重事式.2.重任式,3.人事并重式.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1.选举制,2.委任制,3.考任制,4.聘任制.行政领导的影响力:权力性影响:1.传统因素,2.职位因素,3.资历因素非权力性影响:属于自然性的影响力和统御力,靠领导者自身的威信,自身品质,才能,知识,感情,以及以身作则的行为来影响他人的.行政领导应有的素质:1.政治素质,2.专业素质,3.文化素质,3.管理素质,4.心理素质,5.生理素质.行政领导群体结构:1.知识结构,2.年龄结构,3.能力结构,4.气质结构。行政领导群体结构优化原则:1.相互补充的原则,2.整体功能的原则,3.相对稳定的原则,4.自我调整的原则.人事行政人事行政:国家行政机关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凭借一系列法规,制度,措施,对国家行政活动中形成的行政事务与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管理活动。人事行政的功能:1.人事计划功能,2.人事组织功能,3.人事开发功能,4.人事保障功能.人事行政的意义:1.人事行政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2.人事行政是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重要条件之一,3.人事行政是开发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的重要保障.现代人事行政的主要趋向:1.人事行政中出现政务官与业务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对这两种官员开始实行分类管理,2.由以恩赐官职制和分赃制为核心的瞻恩徇私式的人事行政,向以人才主义和功绩制为基础的现代行政演化,3.从随意性,或然性很强的人治式人事行政,发展到系统化,规范化的法治式人事行政,4.人事行政范围日益扩大,5.在管理方法上,从非科学的经验管理发展到崇尚理性的效率的科学管理,6.从只重视通才发展为通才和专才并重.现代人事行政的主要特征:1.公平性,2.公开性,3.超然性,4.适应性.西方公务员制的建立标志为:1.常任职业公务员制的建立,2.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制度的建立.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共同特征:1.实行职业常任,2.公共权力依附于公务职位,3.贯彻功绩主义原则,4.实行考绩考核制,5.对公务员进行统一管理,6.重视专业技术人才,7.政治中立,8.法规健全,依法办事.9.讲究职业道德.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1.法制管理原则,2.公平平等竞争和择优原则,3.功绩制原则,4.分类管理原则,5.政治中立和职务常任制中国国家公务员具有明显区别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征:1.坚持看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2.坚持党管干部的基本原则。3.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4.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1.职业性原则,2.科学管理原则,3.公开竞争与择优录用原则。4.功绩原则。5.正规化原则。6.民主原则。7.义务原则。品位分类:是指以行政人员所具有的资格条件为分类的主要依据,并以其职务或级别的高低来分类确定其待遇的人事分类制度。采用品位分类的国家: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新加坡,阿根廷品位分类特点:1.职类划分较为简单,2.重视公务员的资格条件,3.官职相对分离品位分类的优点:1.由于职务划分简单,公务员的分类工作相对简便,易于实行。2.公务员的流动范围比较大,有利于全面培养公务员的素质,利于通才法展。3.强调教育水平,利于吸收教育程度高的优秀人员,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有利于全社会对教育工作的重视。4.强调年资,为公务员的升迁提供了经常性的机会和希望,有利于公务员制度的稳定。5.官职相对分离使公务员的职位调动不影响其地位和待遇,使公务员具有安全感。品位分类的缺点:1.分类不系统,不利于严格科学的管理。2.轻视专业人才,不利于行政业务专业化。3.由于强调教育资历,限制了学历低能力高的人的晋升机会。4.强调年资,易造成吃大锅饭的现象。5.以官阶定待遇,无法实施按劳分配和同工同酬的原则。职位分类:把公务员的职位按照工作性质,业务内容,简繁难易,责任轻重以及所需要资格条件等,区分为若干规范化的种类,以此作为公务员管理的依据,这就是职位分类。(最早美国)职位分类概念:职系:根据工作的业务性质,业务性质相同的所有职位划分为一个职系职组:工作性质相近的若干职系集合而成的为职组职类:又叫职门,由工作性质相似的若干种职组构成职级:在工作性质相同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同一职系种按照工作责任大小,业务的繁简难易程度和所需资格条件等,把职位划分为不同等级。职等:在不同职系中工作难易程度和责任大小相同的职位划分为同一等级。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具体过程:1.职位调查,2.联系区分,3.职位评价,4.编制职级规范,5.职位归类。职位分类的特点:1.规范化系统分类,2.职等和官等合一职位分类优点:1.建立了规范化的人事管理系统,2.职位分类为考核工作提供了客观标准,3.职位分类有利于贯彻专业化原则,4.职位分类有利于针对性地进行培养。5.职位分类有助于合理定制人员,6.职等与官等合一,使职位,责任同报酬挂钩,体现按劳分配原则。职位分类的缺点:1.职位分类是一个浩大繁琐的工程,消耗资源大,后续管理复杂。2.职位分类强调专才原则,从考试录用,考核晋升,培训都贯彻专业化精神,使公务员的调转流动受到限制,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比较:1.职位分类以“事为中心”,品位分类以“人为中心”2.职位分类中等级随职位而定,品位分类职位与品位等级分离。3.职位分类的工资差别与工作难度责任大小和资格深浅成正比,是同工同酬,品位分类则以品位定工资,同工不一定同酬。4.职位分类重视专家作用,利于专才成长,实行专用原则,不经考试一般不得晋升。品位分类比较注重公务员的资历,与考试基本无关,由下级升到上一级一般比较容易,上升幅度一般较大。5.职位分类程序复杂,技术要求高,品位分类较为简便,不需要很高的技术。6.职位分类任何公务员都要经过调查评价,升迁调任都有严格的程序规定,易于科学规范管理。但是管理方面缺乏灵活性,流动和调转限制严格,范围也比较窄。品位分类下公务员管理具有伸缩性,人事管理机构拥有较灵活和富有弹性的管理权限,但在品位分类下,对公务员的管理带有更多经验色彩和主观色彩。人事行政分类发展趋势:严格的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已经不复存在,二者的界限也不是泾渭分明,在实际人事制度中,是把二者结合使用,我国公务员制度吸取了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的精华。首先,具有明显的品位分类特色,纵向划分了15个职级并实行职级工资制。起次吸收了职位分类的营养,其横向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是以职位及其相应的职责和任职条件为核心分类的。所以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是兼容型的。人事行政的内容:录用:录用时人事行政的初始环节,是工作人员进入国际机关的“入口”。以竞争为核心的人才录用原则为:1.公开,2.平等,3.择优考核:考核是指人事行政部门依据科学的原则和指标体系,对行政工作人员在管理活动中表现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工作成绩等进行综合考察与审核的活动。考核内容:德,能,勤,绩。以考绩为主,因为工作业绩是业务能力,工作态度,知识水平,政治素质的综合反映,体现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我国考核行政人员手段:1.领导与群众相结合。2.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期考核结果分为三等:1.优秀,2.称职,3.不称职奖惩:奖惩是指根据行政人员的工作行为和现实表现,依据法律法规对行政人员进行奖励或者惩罚的管理活动。奖惩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1.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2.惩罚与教育相结合,3.公正原则。职位升降:人事行政管理机关,按照法律法规,根据行政人员的德才情况以及工作需要和量才适用用原则,提高或者降低工作人员职务与级别的管理活动。职位晋升所具备的条件:1.晋升职务必须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身体条件,2.资格条件,满足担任职务所需要的学历和资历。培训:培训是指国家对行政工作人员进行的以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好训练的管理活动。培训内容包括:政治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培训;管理才能培训;职业道德培训;智力训练,五个方面交流:依据法律法规,将行政人员调出行政机关或在行政机关内部转换职务任职,以及将其他机关单位的人员调入行政机关担任职务的管理活动。回避制度:是指为防止行政人员因某种亲情关系不能秉公执行公务甚至徇私枉法,而对其任职和执行公务加以限制的制度。回避制度包括三方面:1.职务回避,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或存在上下级关系,不得在另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检察,审计,人事,财务工作。2.公务回避:执行公务时,涉及本人或者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3.地区回避,国家行政人员担任县级以下地方政府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得在原籍任职,但民族自治地区人民政府工作人员除外。工资三种职能:1.经济职能,2.社会职能,3.激励职能工资问题基本原则:按劳分配原则,比较平衡原则,定期加薪原则,物价补偿原则,法律保障原则(5大原则)我国政府工作工资实行职级工资制,其构成形式为职务工作,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4部分。福利:福利是指国家为改善行政人员的物质文化生活运用多种形式为工作人员的生活给予的照顾和帮助。辞职:辞职是指根据行政工作人员本人意愿,依据法律规定,辞去所担任的行政职务,离开国家行政机关职务关系的法律行为或法律事实。辞退: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条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