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综合分析答题拓展手册政治类专题(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体表现为农村与城市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政治与经济和谐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三、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2)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的背景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三、科学发展观的界定科学发展观就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四、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举措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3)服务型政府背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与贸易逐渐和国际接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社会发展造成的不平衡问题日益显露,建设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服务型政府成为当下政府建设的迫切要求。特征第一,服务型政府是以人为本的政府。第二,服务型政府是透明政府。第三,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第四,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措施第一,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第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增强透明度。第三,提升法制意识,依法治国。第四,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1.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2.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3.要适应新形势,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4.要努力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5.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6.要科学确定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4)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背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当前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些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所不相适应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提升政府运行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经之路。二、存在的问题(一)由“无限责任政府”向“有限责任政府”的转变还远没有完成。(二)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的责任与权力没有实现完全对等。(三)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层级过多,导致管理效率低下、行政成本偏高。(四)在一些领域行政管理的规则不够公开、运行的程序不够透明,政府的公信力面临严峻的挑战。(五)各部门、各地区绩效考评的标准尚不明确,从而使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同时并存。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举措(一)宏观措施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2、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明确部门分工和权责关系。3、完善行政监督制度。4、加强廉政建设。(二)具体措施1.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内容)完善领导考核评价机制,需要完善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扩大考核民主,同时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2.政务公开(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内容)政务公开就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使国家机关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第一条就是公开透明,让任何一项行政性支出都进入预算,而且公开让群众知道,接受群众监督。第二条就是民主监督,只有最大规模的、最细致的公众监督才能更有效约束权力。推进政务公开可以重点在以下四方面下功夫:第一,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体制机制。第二,依法清权确权,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第三,创新审批方式,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网上审批平台,促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第四,把握公开重点,不断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5)反腐廉政(背景)党的十七大的报告用了“两个仍然”来描述——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反腐倡廉形势仍然严峻。这是因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一些漏洞,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腐败案件多发易发的态势在一定领域、一定阶段内很难逆转。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腐败的高发率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原因)腐败产生原因(1)利益诱惑(2)体制漏洞(3)监督不力(4)道德因素(对策)如何抑制腐败?(1)完善教育制度(2)完善监督制度(3)完善预防制度(4)完善惩治制度。(总结)相信随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经济政治体制转轨的完成,腐败现象终将逐渐消亡。(6)法治政府一、法治政府的界定法治政府是政府从决策到执行及监督的整个过程都纳入法制化轨道,权利与责任紧密相联的政府。二、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一)体制方面政府与市场、社会、公民个人的关系基本理顺,政府职能转变基本到位,行政权力与责任挂钩、与利益脱钩。(二)法制方面行政活动有法可依,制度建设反映客观规律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老百姓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违法行为得到纠正或者制裁、经济社会秩序得到维护。(三)机制方面及时反映人民群众意愿、权利与责任真正统一的决策机制基本形成;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基本建立,社会矛盾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行政监督机制基本完善,监督效能显著提高。(四)观念方面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法律观念明显提高,对法律信仰和忠诚,尊重、崇尚、遵守法律的氛围基本形成。三、建设法治政府的措施第一,加强制度建设,做好政府的立法工作。第二,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确保法律法规正确实施。第三,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第四,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第五,政府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经济专题(1)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扩大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始终强调既要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又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态势。(措施)(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七)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八)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从当前看,是中国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巩固和发展经济回升向好好势头的紧迫任务。从长远看,是中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抉择。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一是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扩大最终消费为重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二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三次产业协调性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三是以推进城镇化和促进城乡一体化为重点,改善城乡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重点地培育一批综合承载能力强、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使其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增长极。四是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优化生产力布局为重点,调整区域结构。促进产业转移、提高产业承接能力,鼓励东部地区制造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三个转变: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外需拉动型转为内需拉动型)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拉动转变(由工业带动型转为协调拉动型)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由资源消耗型转为科技进步型)。(3)经济结构调整一、经济结构调整的界定经济结构调整时指国家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改变现有的经济结构状况,使之合理化、完善化,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二、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因和意义(一)原因第一,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第二,经济结构调整保证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三、调整经济结构的举措首先,扩大内需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其次,推进城镇化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最后,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文化专题(1)弘扬民族文化一、民族文化概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积淀着精华和糟粕两部分。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既批判又继承,也就是要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二、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一是支撑民族复兴。二是标识民族身份。三是推动民族产业。四是促进世界和谐。三、弘扬民族文化的举措第一,从战略高度制定民族文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第二,加大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整理、开发和创新力度,发掘文化优势。第三,积极推进文化交流和文化外交,增强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吸引力和辐射力。第四,继承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并上升到全民族的高度。社会专题一、教育(1)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背景)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国际竞争的新形势,2010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工作方针。发展任务第一,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第二,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第三,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第四,发展职业教育任务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第五,发展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第六,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第七,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第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五、发展教育的改革措施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第一,要深化教育机制改革,前提是更新教育理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第二,要深化体制改革,突破口是考试招生制度。第三,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客观要求。第四,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是重要体现。第五,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是必然要求。第六,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还要求扩大教育开放。(2)教育公平(背景)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教育放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实现“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一目标,就必须实现教育公平。(问题)(1)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2008年上海市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15473.62元,而贵州省仅为2310.83元(2)教育投入不足。“穷国办大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虽然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较低,2008年只达到3.48%,不仅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而且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3)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重点学校制度。近年来,国家取消了重点学校制度,加大了薄弱学校改造力度,但是,重点学校本身长期积累的名牌效应依然存在,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4)政策制度不完善。影响和制约教育公平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一些已经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合理制度如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加剧了教育不公。最大的公平是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公平可以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