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数学第四五单元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统计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材P68—69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是探究制作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技能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大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数据整理以及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有关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技能。教材编排的内容比较简单,通过两道例题分别说明如何合理制作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使之正确、充分地反映出有关数据,正确体现各统计图的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掌握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与作用,能正确描述统计图中的数据。2、使学生能正确地制作统计图,充分利用统计图的特征准确、合理、规范地反映出有关数据。过程与方法1、经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针对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问题,能提出质疑和修改建议,提高制作统计图的技能。2、在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2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的习惯。重难点、关键重点:绘制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难点:根据折线统计图正确描述数量变化情况。关键: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统一标准。课时划分本单元计划课时数:2课时3第四单元统计教案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扇形统计图(课文第68页的例1,练习十一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确描述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有关数据.2、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扇形统计图反映有关数据,提高处理数据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教学重点:扇形统计图.教学难点:发现统计图中存在的数据不清的问题.关键:认真分析统计图中所反映的数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学情分析:问题聚集:1、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42、有人认为A牌彩电最畅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3、从这个统计图能不能判断出哪个品牌的彩电最畅销.?4、从练习十一第1题图中你能判断出喜欢哪种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多吗?为什么?5、你有什么修改建议?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呈现扇形统计图某校学生最喜欢的文艺节目情况统计图1、问: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1)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45%喜欢相声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8%喜欢小品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25%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2%(2)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最多绝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同一首歌,小品和相声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少2、说一说这是什么统计图,它有什么特征?(1)扇形统计图(2)特征: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二探索新知教学例15出示课文例题统计图下面是一幅彩电市场各部分品牌占有率的统计图(1)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A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20%B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5%C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0%D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8%其他品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47%(2)有人认为A牌彩电最畅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①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题中的数量②小组交流,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看法汇报交流结果经过讨论,交流,使全体同学懂得:在“其他”里面还可能包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所以,从这个统计图不能判断出哪个品牌的彩电最畅销.(3)建议上面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无法全面地反映有关彩电市场各品牌占有率的情况,你有什么修改建议?①通过交流,使学生懂得:“其他”所占有的份额应该是最小的部分,这样才能全面地反映各个数量占有率的情况,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②建议:在进行数据整理时,将“其他”当中的一些品牌彩电所占份额单独计算,在统计图中详细标出它的占有率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练习十一第1题(1)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6(2)从图中你能判断出喜欢哪种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多吗?为什么?(3)你有什么修改建议?四、布置作业:指导丛书P33板书设计:扇形统计图A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20%B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5%C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0%D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8%其他品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47%课后反思:7第二课时: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折线统计图(教科书第68页的例2,练习十一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了角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根据统计图正确描述有关数据的变化情况,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2.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教学重点: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正确判断数量变化趋势。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学情分析:问题聚集:1、例2图中的数量有什么变化情况?2、这是什么统计图?这种统计图有什么特征?3、初看这两幅统计图,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4、你认为哪一幅统计图更能准确反映员工月薪变化情况?为什么?5、在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注意什么?(统一标准)教学过程:8一旧知铺垫1.出示统计图。2003年北京地区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图(4月26日~5月31日)2.回答问题。(1)这是什么统计图?这种统计图有什么特征?说一说这里病人数量的变化情况。二探索新知教学例2。1.出示课文例题。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图中的数量变化情况。(1)、7月份到12月份的月薪逐月上升。(2)、7月份:1000元8月份:1100元9月份:1170元10月份:1240元11月份:1300元12月份:1400元(3)、8月份和12月份增加较大。(4)、两幅统计图反映的员工月薪增长情况是一样的。3、初看这两幅统计图,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初看时感觉左图中反映的月薪增加比较大。原因:左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小,折线向上的趋势明显。右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大,折线向上的趋势不明显。4、你认为哪一幅统计图更能准确反映员工月薪变化情况?为什么?(1)、学生汇报自己的看法。9(2)、说明理由。(左图每格表示50元,右图1格又表示100元,标准不统一)5、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师生共同交流、讨论,使全体学生明白:在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注意统一标准。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练习十一第2题。(1)、初看统计图,你感觉气温的变化剧烈吗?为什么?(2)、月平均气温的实际差距有多大?(3)、你会制作折线统计图吗?根据图中数据再绘制一个你认为较为合理反映气温变化的折线统计图。四、布置作业:指导丛书P34板书设计:折线统计图这种统计图能反映数量变化情况。在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注意统一标准。课后反思:10第五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材P70—75教学目标: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教材说明本单元用直观的方式,介绍了“抽屉原理”的两种形式。例1描述的是最简单的“抽屉原理”:把m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里(m>n,n是非0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2个物体。例2描述了“抽屉原理”更为一般的形式:把多于kn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里(k是正整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k+1)个物体。如果问题所讨论的对象有无限多个,“抽屉原理”还有另一种表述:把无限多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无限多个物体。这类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较难理解,因此教材中没有涉及到。例3是“抽屉原理”的具体应用。“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安排了许多“抽屉原理”的变式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抽屉原理”的理解,并学会利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建议1.应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在数学上,一般是用反证法对“抽屉原理”进行严格证明。在小学阶段,虽然并不需要学生对涉及到“抽屉原理”的相关现象给出严格的、形式化的证明,但仍可引导学生用直观的方式对某一具11体现象进行“就事论事”式的解释。本单元安排了一些需要学生解释原因的题目(如第70页的“做一做”),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学具、实物操作或画草图的方式进行“说理”。实际上,通过“说理”的方式来理解“抽屉原理”的过程就是一种数学证明的雏形。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学习较严密的数学证明做准备。2.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抽屉问题”的变式很多,应用更具灵活性。当我们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时,能否将这个具体问题和“抽屉问题”联系起来,能否找到该问题中的具体情境和“抽屉问题”的“一般化模型”之间的内在关系,能否找出该问题中什么是“待分的东西”,什么是“抽屉”,是影响能否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用“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如果可以,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抽屉问题”的一般模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能否从纷繁芜杂的现实素材中找出最本质的数学模型,是体现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重要方面。3.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抽屉原理”本身或许并不复杂,但它的应用广泛且灵活多变,因此,用“抽屉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有时要找到实际问题与“抽屉问题”之间的联系并不容易,即使找到了,也很难确定用什么作为“抽屉”,要用几个“抽屉”。因此,教学时,不必过于追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只要能结合具体问题把大致意思说出来就可以了,更要允许学生借助实物操作等直观方式进行猜测、验证。4.本单元内容可用3学时进行学习12第五单元数学广角教案1、抽屉原理(一)教学内容:分配。教材P70—71的例1和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二第2、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2.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并学会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3.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点:分配问题。教学难点:正确说明分配的结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学情分析:问题聚集:1、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可以怎么放?有几种情况?2、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为什么?133、7只鸽子飞回5个鸽舍,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4、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几体书?5、如果一共有7本书会怎样呢?9本呢?6、你能用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吗?你有什么发现?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组织活动。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可以怎么放?有几种情况?(1)学生思考各种放法。(2)与同学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3)汇报交流情况。学生口答说明,教师利用实物木棒或课件演示。第一种放法:第二种放法:第三种放法:第四种放法:2.提出问题。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为什么?经过简单交流,学生不难描述其中的原理:如果每个文具盒只放1枝铅笔,最多放3枝,剩下1枝还要放进其中的一个文具盒,所以至少有2枝铅笔放进同一个文具盒。3.做一做。147只鸽子飞回5个鸽舍,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1)说出想法。如果每个鸽舍只飞进1只鸽子,最多飞回5只鸽子,剩下2只鸽子还要飞进其中的一个鸽舍或分别飞进其中的两个鸽舍。所以至少有2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舍。(2)尝试分析有几种情况。(3)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学生体会到,如果把各种情况都摆出来很复杂,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找到数学方法来解决就方便了。二教学例2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几体书?1.摆一摆,有几种放法。不难得出,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2.说一说你的思维过程。如果每个抽屉放2本,放了4本书。剩下的1本还要放进其中一个抽屉,所以至少有1个抽屉放进3本书。3.如果一共有7本书会怎样呢?9本呢?(1)学生独立思考,寻找结果。(2)与同学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3)汇报结果,全班交流。4.你能用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吗?你有什么发现?5÷2=2……1(至少放3本)157÷2=3……1(至少放4本)9÷2=4……1(至少放5本)说明:先平均分配,再把余数进行分配,得出的就是一个抽屉至少放进的本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