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学案姜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听到了,忘记了;看到了,记住了;动手了,理解了。学会、会学、乐学1赤峰市田家炳中学高一年级语文科学案课题六国论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数撰稿人姜波审稿人姜波目标1.通过听示范朗读和自由诵读相结合,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2.通过集体和个人诵读相结合,学生能把握文章的朗读节奏,品味朴素简劲的语言,体味文句意蕴,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意图,理解所总结的历史教训。3.通过交流诵读体会,学生能鉴赏论证结构,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感受文章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学习重点理解下列重要实词的含义: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当、礼、宜、故事、颠覆,归纳下列多义词的义项:得、非、或、相、势,掌握文中重要虚词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学习难点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了解六国破灭的及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从中总结历史教训。学习方法1.诵读教学法。2.点拨教学法。3.讨论法。学习器材PPT学习内容教师个性表现(学生学有所得)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2)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二、作者: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听到了,忘记了;看到了,记住了;动手了,理解了。学会、会学、乐学2一,宋代眉山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三、时代背景:(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前275年魏割温予秦。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2)秦灭六国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3)、六国抗秦大事年表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4)、文章的写作意图: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现实针砭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六国论》中的“六国”,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外的六个国家:齐、楚、燕、韩、赵、魏。秦国本来弱小落后,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度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逐渐衰落下来。秦强盛后,逐步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即所谓“合纵”。但六国又有各自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原因是多方面的,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前朝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的教训,采用中央专制集权的政策,集军权、财权、人权于中央,将帅无权,且经常轮听到了,忘记了;看到了,记住了;动手了,理解了。学会、会学、乐学3换,军队十分虚弱。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个时期。此时,北宋统治者屡屡屈服于北部辽和西北部西夏的侵略势力,一直采取妥协求和的政策。历史上的“澶渊之盟”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辽和西夏兴兵侵犯面前,北宋统治者一味议和妥协,以每年送给银、绢、茶等财物为条件,求得暂时的和平。苏洵正是针对北宋统治者屈辱于辽和西夏,赂敌求安的行为,借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故事,写下《六国论》,批评北宋对外政策的不当,希望当政者改弦更张,重用人才,维护自己的政权。四、文言知识(1)通假字暴.霜露(“暴”通“曝”,冒着)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不要)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倘若,如果)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2)古今异义①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上;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转折)②思厥先祖父(古义:泛指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至”,动词,到;“于”,介词,到。表示由于上文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致”“以至于”;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④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表示又一次)⑤而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力量;今义:智慧)⑥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旧事,前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续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义:可,可以;以,凭借;今义:能愿动词,能,能够)(3)一词多义为以荆卿为计(作为)邯郸为郡(成为)听到了,忘记了;看到了,记住了;动手了,理解了。学会、会学、乐学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如果)并力西向(朝,向,对着,这里有“对付”的意思)兵非兵不利(兵器,武器)而秦兵又至矣(军队)斯用兵之效也(军事)故故曰弊在赂秦也(所以,因此)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得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获得)此言得之(适宜、得当)诚不得已(能够)吾得见事之(应当)始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当初、起初)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亲附、亲近)则与斗卮酒(给)彼与彼年相若也(和)数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命运)蒙冲斗舰及以千数(计算)范增数目项王(屡次[数shuò])速而其归书也必速(迅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招致)听到了,忘记了;看到了,记住了;动手了,理解了。学会、会学、乐学5率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遵循,服从)瑜等率轻锐继其后(率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一律,全部)子路率而对曰(轻率)5、重要虚词以洎牧以谗诛(因为)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凭借)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相当于连词“而”,才)则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连词,表承接,就,便)则秦之所大欲,诸候之所大患(连词,表承接,那么)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连词,表假设的结果,译为“那么”)6、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日削月割:日、月,每天、每月(2)名词作动词①能守其士,义不赂秦:义,坚守大义②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遇③以地事秦:事,侍奉(3)形容词作动词①不能独完:完,完好地存在②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最后(4)形容词作名词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大、小,大的受贿、小的受贿(5)动词作名词①盖失强援:援,援助②秦以攻取之外:攻,攻取的方法(6)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却,动词使动,使……退却7、文言句式听到了,忘记了;看到了,记住了;动手了,理解了。学会、会学、乐学6(1)判断句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用“非”表否定判断)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斯用兵之效也。(用“也”表判断)(2)被动句①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用“为……所……”表被动)②洎牧以谗诛.。(意义上的被动句)(3)省略句①是故燕虽(为)小国而后亡。(省略谓语)②举(之)以予人。(省略宾语)③(诸侯)奉之弥繁,(强秦)侵之愈急。(省略主语)④(燕国的)刺客不行,(赵国的)良将犹在。(省略定语)(4)倒装句其势弱于秦。(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于秦弱”)(5)固定句式①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是故”表示结论或结果,用在分句或句子开头,可译为“因此”“所以”)②向使三国各爱其他。(“向使”表示事后假设,可译为“假设”“如果”)8、名句背诵(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2)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3)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5)夫六国与秦皆诸候,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五、全文层次第一部分(第1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听到了,忘记了;看到了,记住了;动手了,理解了。学会、会学、乐学7第二部分(第2—3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第4—5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六、《六国论》中的逻辑推理《六国论》中,苏洵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展开了一系列逻辑推理过程,显示了高超、严密的论证技艺。首先从赂者方面入手,分两层论证第一个分论点。第一层论证秦之大欲,诸侯之大患在赂不在战。作者以事实为依据,综观敌对双方,对秦和诸侯得与失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排除了战争是诸侯大量失地的原因,突出了赂秦的危害,证明了赂秦的结果是养肥了秦国,而使诸侯元气大伤。为了分析的方便,现将文中的推理过程整理如下:一、(甲)秦之大欲或主要是在战争中实现的。(乙)或主要是靠受赂实现的,秦之大欲主要是靠受赂实现的,(秦受赂所得是战争所得的百倍)所以秦之大欲主要不是在战争中实现的。二、(甲)诸侯之大患或主要是因战败而形成,(乙)或主要是因赂秦而形成,诸侯之大患主要是因赂秦而形成(诸侯赂秦所失是战争所失的百倍)听到了,忘记了;看到了,记住了;动手了,理解了。学会、会学、乐学8所以诸侯之大患主要不是因战争而形成。在事情发生的原因存在着几种可能性的情况下,运用排除法,可以作出正确的结论。苏洵运用了这种推理形式,使自己的立论无可辩驳。诸侯赂秦失去了大量土地,这是否就换来了苟安呢?这个问题如果不论辩清楚,就不能从根本上证明赂秦是“破灭之道”,同时也不能寄托作者对现实的忧虑。因此,紧接着就在第二层中对此进行了论证。其逻辑推理形式的运用颇具变化。作者首先由赂秦非但不能得到安宁,反而激起秦国更大野心的事实归纳出“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结论。随后又以此为前提,运用连锁推理,顺推而下,得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最终结论。这种连锁推理的运用,简明、清晰、层层推演,使人信服。最后,作者又用了“抱薪救火”这段文字,既是引证,又是类比,形象生动而又具体,增强了这一层的论证效果。接下来,作者又从不赂者方面论证。由于齐、燕、赵三国灭亡的原因较复杂,所以作者运用了归纳推理的形式,对三国情况一一加以具体分析,从三国个别的、特殊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三国灭亡的共同原因。齐国的灭亡固然与齐“与嬴而不助五国”有关,但根本上还是因为“五国既丧”,齐势单力孤,“以赂者丧”。燕、赵两国初期坚持用兵,“义不赂秦”,曾收到良好效果,可见兵非不利,战非不善;可惜两国用武不终,不免一亡。作者由此追根溯源,指出两国后期“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际上也是“以赂者丧”。由于作者运用了完全归纳法,对每一对象进行了考察,使得“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授,不能独完”这一分论点无懈可击。完成了两个分论点的论证后,作者出乎意料地提出一个假设,设想如果当初韩、楚、魏三国不赂秦,其他三国坚持用武,那么“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末易量”。从论证的作用看,这一假设既是对以上全部论证过程的概括,又在文意上进一步开拓,肯定了“不赂秦,坚持用武”,从而与“赂秦之弊”形成鲜明对照,使人对诸侯的失策惋惜不已,并以此巧妙地完成了对中心论点的论证。由于逻辑推理的成功运用,文章简短明晰,严谨有力。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不绝。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逻辑推理,仍有十分可贵的借鉴作用。听到了,忘记了;看到了,记住了;动手了,理解了。学会、会学、乐学9反思: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