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分析:《六国论》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属于赏析示例篇目。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包括三个单元古代诗歌欣赏,共30首诗歌;三个单元古代散文欣赏,共18篇散文。所以,这册选修教材的学习有利于夯实高中生古代诗文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本册书每个单元课文都分为三部分:赏析示例、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本单元为古代散文欣赏单元,单元教学赏析指导的题目-----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即古代散文结构虽散,但是内在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是前后贯通的。在鉴赏古代散文时,要注意把握其思想感情的脉络。《六国论》是宋代散文,结构严谨,论点鲜明,逻辑性强,借古讽今,是议论文的好范例。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2、体会借古讽今的写法,理解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3、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二、教学目标关于文言文阅读,《大纲》的要求为: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2、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3、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1、学习鉴赏古代散文的基本方法,提倡个性化体验。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2、苏洵其人其作能力目标:1、提高文言文诵读能力;2、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3、培养学生理清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2、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考虑到大纲对古代诗文教学的要求及教材特点,我确定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2、培养学生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确定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教学方法:诵读法,引导法,提问法,自主探究法。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疏通文意。第二课时主要是分析本文的结构以及其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导入: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最年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3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同学们你们知道六国是指哪六国吗?齐楚燕韩赵魏加一个秦国就是战国七雄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跟这七国有关,也就是苏洵的《六国论》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苏洵要给我们论述些什么。一、时代背景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家,直逼黄河北岸的道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两,丝绢二十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纯白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叶三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二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二、作者简介苏洵,字明允,北宋眉山人,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韩愈、柳宗元。与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题解:“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三、请同学根据注释把不认识的字词标注在课文中,并小声的诵读课文。(主要注意一些通假字的读音及意思)(三分钟)四、教师范读课文一二段,读到重点的字词的时候加重语气,以此引导学生注意。五、请全班同学齐读课文一二段。请同学起来回答,这一段落中有哪些词语是自己还没有掌握的,就是不明白其意思的。六、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补充注释,这些注释,建议教师在解读课文的时候再说,4不要一下子就把全部说出来。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1.终继五国迁灭终:最终2.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与:交好3.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既:……之后4.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始:起初5.义不赂秦义:行正义6.斯用兵之效也效:功效7.始速祸焉始:才8.李牧连却之却:击退9.洎牧以谗诛以:因为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最后1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殆:几乎12.诚不得已诚:的确13.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倘若;较:较量,抗衡14.或未易量或:或许;易:轻易;量:确定,估量七、师生共同疏通课文。这一环节主要是请学生翻译,如果是学生没有翻译清楚的老师再进行补充,教师还要强调一下在这些句子里哪些词语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如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等。率:全都,一概。盖:表原因,大概因为。以:用,凭借。判:分出,分清。得:适宜,得当。通假字:暴:通曝,晒,引申为暴露,意为冒着。厌:通餍,满足。古今异义字:其实:古义:两个词,这,实际上;今义:实际上。祖父:古义: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即爷爷。5词类活用:概失强援,不能独完.。完:形容词做动词,保全。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事:名词作动词,侍奉。一二段的翻译:六国的被攻破而(导致)灭亡,不是由于兵器不锋利,作战不得法,弊端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要亏损,这是亡国的途径。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难道都是由于贿赂秦国吗?回答是: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是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的。(没有贿赂的国家)由于失去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所以说弊端在于贿赂秦国。秦国除了用攻战取得的(地盘)之外,(还得到许多土地)小则得到邑镇,大则得到城池。比较一下秦国(由于六国行贿而)得到的地盘,与战争取胜得到的地盘,它的实际数目将多到百倍;六国(由于贿赂秦国而)失去的地盘,比他们由于战败而失去的地盘,它的实际数目也要多到百倍。那么,奏国最向往的,诸侯最怕的,从根本上说,就不由战争决定了。想想他们的祖先,暴身于霜露之中,披荆斩棘,才得到很少的土地。(他们的)子孙却不爱惜,拿来就送给别人,如同抛弃小草一般,今天割让五座城池,明天割让十座城池,然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稳睡眠。(第二天)起来看看四周的边境,秦兵又到(那里)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贪暴的秦国的欲望却是没有满足的,奉送得愈是频繁,(秦国)的侵犯也就愈是厉害。所以,不须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那么,发展到颠覆的结局,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古人说:“用土地来事奉秦国,如同抱着柴禾去救火,柴禾不断,火就不灭。”这话是说对了。八、研习一二段:1、研习第一段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明确: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B不赂者以赂者丧。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6背诵第一自然段。2、研习第二段。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明确:A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B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九、解析课文第三段1.齐读第三段。(一)疏通文意,补充注释1.终继五国迁灭终:最终2.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与:交好3.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既:……之后4.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始:起初5.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名词作动词。6.斯用兵之效也效:功效7.始速祸焉始:才8.李牧连却之却:击退9.洎牧以谗诛以:因为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最后1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殆:几乎12.诚不得已诚:的确13.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倘若;较:较量,抗衡14.或未易量或:或许;易:轻易;量:确定,估量词类活用:义:坚持正义名词作动词。古今异义:后秦击赵者再。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第二次。7始速祸焉。速:古义:招致;今义:速度快。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一个词,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翻译:齐国未曾贿赂秦国,最终还是随着五国灭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他)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的原故,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开始还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坚守国土,行正义而不贿赂秦国,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能后灭亡,这是用兵(抗敌)的功效啊。等到燕太子丹以荆轲(行刺)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加速了祸患的来临。赵国曾经五次与秦国作战,两次失败而三次胜利。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击溃秦军。等到李牧由于谄言而被杀,邯郸才成为秦国的郡邑,可惜赵国使用武力却不能坚持到最后。况且,燕国与赵国处在秦国逐渐征伐(天下)几乎要结束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和力量穷竭,势孤力单了,作战失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的事情)。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能够爱惜各自的国土,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起身赴秦,赵国的良将仍然健在,那么,谁胜谁负的命运,谁存谁亡的道理,(从六国方面说)倘若与秦国相抗衡,(结局)或许不是轻易可以判定的。(二)、1、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2、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3、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8齐读本段。2.研习第四段,齐读。补充注释:封:封赏礼:礼遇,礼待。A.重要词句并力(合力)西(向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咽喉)也。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通假字:无:通毋,不要。词类活用:日月:名词作状语翻译:哎!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以侍奉秦国的诚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大家)合力向西进军,那么,我恐怕秦国人连饭也吃不下去了。可悲呀!有如此强大的国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挟制,一天天地割让国土,以至于走向灭亡(的道路)。(所以)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被(敌人)蓄积起来的威势所挟持啊。B.1、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