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复习——文言文学习五步法•第一步:辨体析题•第二步:问题推测•第三步:阅读验证•第四步:归纳总结•第五步:延伸巩固第一步:辨体析题第二步:问题推测第三步:阅读验证第四步:总结归纳第五步:延伸巩固析题:季氏将伐颛臾•关键词语是:将伐将:说明尚未实现,可以劝阻;如果可以劝阻而不加努力,于理不通,于情不合。季氏将伐颛臾伐:攻打,明目张胆,在本文中有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意思,所以“季氏伐颛臾”是非正义的事。季氏将伐颛臾辨体练习——•《论语》的作者是,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所以它是体;《季氏将伐颛臾》记录孔子与他的学生的对话,由于其对话在内容上具有性,所以阅读本文必须抓住人物关系。问题推测——•冉有一共三句话,最后道出真相,这样藏藏掩掩,原因是什么?•孔子为什么要一直追问冉有?为什么不追问子路?•季氏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理由是什么?阅读验证——•冉有的三句话•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2、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3、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季氏将对颛臾有所举动。(状语后置)•季孙氏想要这么做,我们两个臣子都不想这么做。(省略句)•现在的颛臾,坚固而且跟费相近,现在不攻取它,后世一定成为子孙的忧患。(判断句)问题推测——•孔子是怎么样责备冉有的?•无乃尔是过与?•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恐怕要责备你了吧!(宾语前置)•以为:即“以之为”,把他封为(省略)•是:这,代词。•何以伐为:凭什么讨伐它呢?(宾语前置、省略句)问题推测——•孔子是怎么样责备冉有的?•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能施展能力就去做官,不能施展能力就不去做官。(省略句)•盲人临危或者跌倒却不去扶,那么,用那个辅佐的人干什么?(倒装句、省略句、互文)•战争爆发了,礼仪被毁坏了。(比喻句)问题推测——•孔子是怎么样责备冉有的?•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品德高尚的人最痛恨那些避而不谈“想要这么做”却一定要找出这种借口的做法。•夫:代词,那,句中位置。•今夫颛臾:夫,放在句中,那,代词。•夫如是:夫,放在句首,发语词。•春秋时期等级制度王(朝)诸侯(国)大夫(家)•盖:表原因,原来是,副词。•文德:礼仪、仁政。•来:使动用法,使来。•既来之,则安之:已经使他们来了,那么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今义——既然已经来了,那么就要安心下来。•相夫子:相,xiàng辅佐,动词。•则将焉用彼相矣:相,xiàng辅佐的人。•分崩离析:后代形成成语,不统一。•谋动干戈于邦内:即“谋于邦内动干戈”,谋划在邦内采取军事行动。后代形成成语“大动干戈”。古人一般房屋建筑结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后代形成成语“祸起萧墙”。问题推测——•孔子、冉有、季路、季氏他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季氏孔子冉有、季路季氏孔子冉有、季路权臣家臣(学生)老师争权夺利礼治仁政文谋(主)武勇(次)归纳总结——•思想内容方面•写作技巧方面表现孔子的仁政思想;表现孔子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对话体;以理服人的辩驳艺术。延伸巩固——•一、课内练习•1、解释下列加横线字词•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延伸巩固——•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曹刿请见•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延伸巩固——•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过犹不及•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是谁之过与•无乃尔是过与•故尝与过宋将军延伸巩固——•2、翻译下列句子•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延伸巩固——•二、课外阅读•1、孔子的“仁”,主要含义有二:①爱人,“仁者爱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等等。②修身,“克己复礼为仁”;如果谁的一举一动都能符合周礼的要求,就是仁人。延伸巩固——•2、语段阅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远人:国外的人。浙江省温岭中学语文组林海鸣200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