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课题:圆柱和圆锥单元内容容圆柱和圆锥计划课时9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里学习立体图形的最后阶段,知识的综合性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因此,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圆的基础知识都是本单元的认知基础。同时,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迁移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在编写上遵循了“特征—表面—体”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逐步深入,并拓展到空心的圆柱(钢管、垫片等)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化归和类比是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教材比较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编排了较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形成。本单元在教学方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实践探究,要让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规律,获取知识,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体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及措施重点:理解、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难点: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多媒体设备,进行割拼操作、演示,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推导出计算公式和有关概念。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平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采用我校主导的“我能行”四步教学法:“情境导入,确定目标——生成问题启发思路——互动展示引导归纳——练习检测拓展链接”。从直观入手,通过让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多实践来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形体特征,在公式的推导部分,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先通过情境感知并进行猜想,再通过操作验证,从中提取数学问题,自己总结归纳出圆柱及圆锥相关的计算方法,多让学生参与获得公式或经验。同时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课后练习题的设计尽可能贴近学生身边接触过的事物,配以恰当的多媒体课件,将所学知识拓展链接到日常生活之中。单元课时安排圆柱的认识……………1课时圆柱的表面积…………2课时圆柱的体积……………2课时圆锥的认识……………1课时圆锥的体积……………2课时整理复习………………1课时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见课时教案单元知识框架圆柱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圆锥的认识圆锥体积圆柱和圆锥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圆柱的认识课时类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第1—4题.(1)圆柱的认识首先,教材呈现生活中具有圆柱特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其次,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形,给出图形的名称,使学生对圆柱的认识经历由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最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柱形的物体,丰富学生头脑中圆柱形象的储备,同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圆柱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2)圆柱的组成及其特征。例1引导学生观察圆柱形的实物,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然后通过观察、触摸了解圆柱的特征。在探究圆柱的特征之后,还安排了一个有趣的活动:拿一张长方形硬纸,在长边上贴一木棒,快速转动小棒,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使学生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柱,即绕长方形的一条边快速旋转,形成圆柱形状,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例1后的“做一做”旨在巩固对圆柱的认识。(3)圆柱侧面、底面及其之间关系。例2教学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教材没有直接指出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形状,及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关系,而是让学生猜想“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然后引导学生剪开圆柱形罐头盒的商标纸,使学生发现圆柱侧面的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再通过操作验证比较,发现长方形的长是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的高。教材的编排体现了让学生充分探究的学习过程。“做一做”让学生制作圆柱,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也为后面学习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做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认识圆柱的侧面及展开图,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教具学具5个带有包装纸的圆柱体模型,多媒体课件一套。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意图提问引入揭示目标同学们,上数学课我们常与直尺打交道,如果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它是什么图形?如果绕着直尺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得到的是什么图形?这是一面长方形的小旗,如果也绕着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又是什么图形?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长方形圆柱圆柱通过提问来导出课题主体探索认识圆柱的1.整体感知圆柱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体的?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圆柱体实物,如果把它们画下来是怎样的呢?(多媒体演示由实物到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2.研究圆柱的各部分名称我们所学的圆柱都是直直的,上下粗细相同的直圆柱。(1)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它的面,互相交流,有什么发现。(2)小组汇报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底面两个相同的圆圆柱侧面一个曲面(3)教师追问:你是怎样知道两个底面相等的?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发现圆柱体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圆。请看电脑是怎样演示的。(多媒体把上下两个圆完全重合)(4)(出示两个高低不同的圆柱)同学们请看,这两个圆柱高低不同,那么圆柱的高低和和什么有关?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就叫圆柱的高。师板书:高画在图上连接圆心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的高。圆柱的高有多少条?(板书:无数条)这无数条高的长度怎么样?(板书:都相等)请看电脑博士怎样演示高有无数条且都相等的。(5)高的拓展。在日常生活中,硬币的高叫什么?学生举例小组交流讨论①观察;②画剪:把两个底面分别画在纸上,然后剪下来比较;③量直径:测量两个底面的直径,再通过计算,判断底面是否相同;④把茶叶盒的两个底面拆下来比较。圆柱的高低和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关1、让学生感知新知的发生、发展过程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圆柱的表面、高的特点特征钢管横着放高叫什么?圆柱形水井的高叫什么?3.探讨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1)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你们想不想知道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的?(想)请同学们拿出圆柱模型、剪刀、尺子,把圆柱的侧面剪开后再打开,观察它的形状。并完成下发的实验报告单。①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形。②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③圆柱的侧面积等于()乘()(2)要求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如果底面周长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怎么办?尝试例1: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5厘米,高是12厘米,求它的侧面积?厚长深小组展示实验结果。电脑博士演示侧面展开图可能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但侧面积都是底面周长乘高。底面周长和高先求出圆柱的底面的周长运用开放、合作、探究、交流的方式来探讨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反馈强化1.指出下面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2.指出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圆柱。3.按照课本P153页的图样,做一个圆柱体,再量出它的底面直径和高各是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学生自己解答巩固深化回顾知识总结提高对于圆柱你都知道了什么?圆柱体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在建筑、日常用具、工艺美术等方面给我们增添了许多情趣。希望同学们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能更好的加以利用。学生回答。作业设计第4页第3题第7页第2题板书设计┌长方形沿高剪┤斜着剪: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长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圆柱的表面积课时类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教学内容分析P13-14页例3-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二的部分习题。(1)例3教学圆柱表面积的概念,探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又制作过圆柱模型,所以对圆柱表面积理解并不困难。因此教材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让学生在交流中逐步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对于表面积的计算,由于空间想像力有限,学生往往不能将圆柱的底面半径(直径)及圆柱的高,和圆柱侧面的长、宽建立起联系。因此,教材加强了操作,让学生将课前做好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展开后的形状,并在展开后的图形中标明圆柱的底面和侧面,以便于把展开后的每个面与展开前的位置对应起来,得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接着引导学生再借助表面展开图,推出: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例4是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实际应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表面积的计算比较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求哪些面的面积之和。例4计算一顶圆柱形厨师帽所用的布料,实际上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的面积之和。对于这一点,教材没有直接说明,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独立解答。这道题的计算结果,在取近似值时采用的是进一法,因为求所需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所以这里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教材选择计算厨师帽的用料作为教学材料,目的就是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做一做”是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求表面积。对于已知圆柱底面周长和高求表面积的问题,教材没有安排相应的例题,只在练习中安排一些习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教学重点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自己用硬纸板制作一个圆柱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见教学环节、教师互动和学生活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引入1.出示圆柱铁皮米桶图片,问:你知道制作这样一个铁皮米桶需要多少铁皮吗?揭示目标2.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圆柱体模型,摸一摸,说说你摸到了些什么面?3.出示课题---圆柱的表面积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圆柱的侧面积。(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侧面积练习:练习七第5题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1)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4.教学例4(1)出示例3。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