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县上里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圆锥的体积练习课教学时间3.18第7课时月总课时15学期总课时15教学目标1.加深对圆锥的特征和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2.进一步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3.能应用圆柱、圆锥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批注或调整一、复习引入,明确目标1.学生回忆后交流。谈话:圆锥的体积公式是怎么的来的?怎样计算?2.学生计算圆锥的面积。(1)底面积为3平方分米,高为2分米;(2)底面直径为4厘米,高为4.5厘米。学生交流。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圆锥体积的计算,通过练习,还要能应用圆锥体积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课堂练习(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1.完成第4题。学生读题后独立解决。学生独立填空,集中汇报时说说是怎么想的。2.完成第5题。(1)引导估计:那个圆柱的体积与圆锥相等?(2)学生计算验证。3.完成第6题。(1)让学生想象削成的最大圆锥的形状。(2)确定数据,利用公式进行计算。(3)教师引导: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4)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互动,逐个解答。4.完成第7题。学生读题,组内交流,解题时应注意什么。5.完成第8题:(1)学生独立解答。(2)交流时说说怎么想的。5.练习四后的思考题。启发学生作如下推想:当圆的高是4.2厘米时,圆锥与圆柱的体积比是1:3,因此圆柱的高必须是4.2厘米的2倍,也就是8.4厘米;同理,当圆柱的高是4.2厘米时,圆锥的高必须是4.2厘米的一半,也就是2.1厘米。总结全课。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余庆县上里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整理和复习(一)教学时间3.19第1课时月总课时16学期总课时16教学目标1、复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2、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3、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圆柱、圆锥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教学难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批注或调整一、复习圆柱1、圆柱的特征(1)教师出示画有形状、大小以及摆放位置不同的几个圆柱的幻灯片.指名让学生回答:这些图形叫什么图形?(圆柱)有什么特点?(圆柱是立体图形,圆柱有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侧面是一个曲面.)(2)做第29页第1题:指出几个图形中哪些是圆柱。2、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1)出示画有圆柱的表面展开图的投影片.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回答:圆柱的侧面是指哪一部分?它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底面的周长×高)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因为: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长,高=长方形的宽)(2)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3)第29页第2题中求圆柱表面积的部分。3、圆柱的体积(1)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底面积×高)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把圆柱切割开,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使圆柱体的体积转化为长方体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推出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体的体积计算的字母公式是什么?(V=Sh)(2)做第29页第2题中关于圆柱体积的部分。4、学生独立完成第29页第3题。(先思考“用多少布料”求什么?“装多少水”又是求什么?区分清所求的是圆柱的表面积或体积时再计算)二、复习圆锥1.圆锥的特征(1)圆锥有哪几个部分?有什么特点?(是立体图形,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2)做第91页第1题的下半题和第2题的第(3)小题.让学生将圆锥的特征自己用简单的词汇填写在表中.教师提醒学生:“举例”一栏要填写自己知道的形状是圆锥的实物.2.圆锥的体积.(1)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用底面积×高,再除以3)计算圆锥体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V=31Sh)这个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通过实验得到的,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2)做第29页第2题中有关圆锥体积的部分。三、课堂练习1、做练习五的第1题。(学生独立判断,并画出高,小组讨论订正)2、做练习五的第2题。(1)学生审题后思考:求用多少彩纸是求圆柱的什么?(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3、做练习五第5题。(可建议学生用方程解答)四、作业练习五的第3、4、6题。余庆县上里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整理和复习(二)教学时间3.20第2课时月总课时17学期总课时17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应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解题能力。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批注或调整一、宣布本节课复习内容本节课,我们进一步复习运用圆柱和圆锥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板书:解决问题二、引导练习1、一个圆柱形有盖玻璃杯,从里面量底面直径20厘米,高20厘米。如果装满水,可装多少升水?引导提问(1)求可装多少升水,就是求什么?(求玻璃杯的容积)(2)玻璃杯是什么形状的?如何求玻璃杯的容积?(圆柱形玻璃杯。容积=底面积×高)(3)你认为技术过程中要注意什么?2、要制10节圆柱形铁皮水管,每节底面直径50厘米,长20米,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引导提问(1)求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实际是求什么?(求水管的侧面积)(2)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3)计算中你要注意什么?3、制100个无盖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40厘米,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引导提问:(1)题中的“无盖”是什么意思?(2)求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实际是求什么?(3)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4)说一说你的解题过程。3、一根钢管,外直径是4分米,内直径是3分米,长2.5米,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根钢管重多少千克?引导提问:(1)钢管的重量与什么有关?(2)这里的重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3)你认为要先求什么?怎样求?(4)钢管是什么形状的?如何计算它的体积?三、综合练习1、把一个底面直径9厘米的圆柱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是多少厘米?2、把一个高6分米的圆柱割成一个等底的近似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4平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多少?四、布置作业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一起对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进行了进一步练习和运用,在今后的实践中,请同学们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余庆县上里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时间3.21第1课时月总课时18学期总课时18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构成比例。2.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3.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存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4.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主要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构成比例。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构成比例。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举例说明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批注或调整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展示课堂教学目标(一)唤起旧知,导入新课1、回忆上期所学过的比的有关的知识,关于比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比的意义、比各部分的名称、如何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写法和读法等)2、快速求出比值。要求:独立完成,请同学汇报。(板书在黑板上)(1)2:3(2)4.5:2.7(3)10:6(4)关于比,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的知识。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也和比有着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板书:比例的意义(二)、展示课堂教学目标并读一读。(出示小黑板一)1、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2、会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构成比例。二、自学互动。【学习活动一】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比例的意义1、学生看书p32,学习例1。(小黑板二出示学习要求)师:这4幅图中都有国旗,在不同的场合国旗大小一样吗?国旗是可以随便制作的吗?究竟国旗的尺寸中存在着什么有趣的比呢?同学们想不想探究一下:学习方式:小组合作看书学习。学习要求:小组长先组织组员看书p32的4幅图,了解有关信息,任意选择喜欢的两面国旗。(1)计算:它们长与宽的比值。(汇报要讲清楚选择的是哪两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值是多少)(2)观察:比和比值,你发现了什么?(3)思考:这两个比是什么关系?可以怎样用式子来表示?请把它们表示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板书1至2个比例)(4)归纳:比例的意义。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5)找一找:这4面国旗中,你还可以找出哪些比组成比例?(6)写一写:比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比例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吗?试一试。(7)比一比: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要求:从意义上、项数上进行对比)(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师插说: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尊重和爱护它,不能随便制作国旗。(8)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主要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有关规定。【学习活动二】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构成比例。(出示小黑板三)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先探讨第一题,再完成第二题。1、思考:比例由几个比组成?这两个比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看什么?2、练一练。(1)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为什么?()①6∶10和9∶15②20∶5和1∶4③和4∶6④0.6∶0.2和4∶3要求:组长分工,每人做一题,组内互相交流,汇报时要讲清楚谁和谁能还是不能组成比例,因为……所以……,组成比例是……。(2)写出比值是的两个比,()和(),组成比例是()。(每个同学写一个,组长收集检查)三、教师点拨讲解。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拨。四、课堂测评练习同步p12(1~4)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板书设计比例的意义2.4:1.660:402.4:1.6=60:40或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余庆县上里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时间3.22第1课时月总课时1学期总课时1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质性。教学难点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质性。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学生自主交流探究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批注或调整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什么叫做比例?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1/3∶1/4和12∶9;1∶5和0.8∶4;7∶4和5∶3;80∶2和200∶5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教师结合回答师:刚才,你们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比值再作出判断的。老师不是这样想的,可很快就判断好了,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告诉你们,老师是运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的。同学们在窃窃私语: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了。这时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师:同学们,比例中的四个数之间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你能发现吗?下面去请同学们根据预习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大屏幕出示预习要求(让生齐读要求)1.预习书第34页的内容,把书认真阅读3-5遍,把重要的地方画上线,不懂的问题用铅笔标在书上。2.提示:可以结合以下问题进行预习:(1)什么叫比例的项?比例中有几个项?分别叫什么?(2)你能把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吗?改写成分数后你还能找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吗?试试看.(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何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