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情感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2.利用正、反比例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3、使学生正确理解比例尺、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使学生正确理解比例尺、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课时安排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评价建议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2、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比例的意义课型新课课时一时间3-26设计人学案编号Sx61017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学习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2.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知识链接比的意义学法指导小组合作交流分享:1组长负责组织学生交流互助,会的学生帮助不会的学生。2如果小组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请组长做好标记。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分享,质疑答疑。版块任务目标要求教师引导调控措施备注明确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2.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有信心达到目标的同学请举手。(很好)下面我们进行练习前置学习旧知铺垫:1.什么是比?(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2)小明身高1.2米,小张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12:164.5:2.710:6认真看课本第32页到第34页的内容(“做一做”除外),边看书边填空,思考:1.什么叫比例?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3.怎样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根据情况进行引导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1.学生汇报:比例2.师提出:比与比例的区别。3.学生汇报比例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展示交流完成课本第33页第1、2题要求:认真观察,正确书写,每一步都要写出来。看第1题组成的比例,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2.谁能说出两个比值是5的比,并组成比例。(多找几名学生回答)3.在6:10=9:15中,比的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什么?4。看第2题,认为对的请举手。如有错题,追问为什么错了?1独立试做2组内交流3小组代表汇总学生总结比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5.看“做一做二”的四道题,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达标检测1.填空。(1)12:15的比值是(),:的比值是(),把这两个比写成比例为()(2)在=中,()和()是外项,()和()是内项。(3)如果6x=8y,那么x:y=():()。(4)根据24×=18×。可以写出两个比例(),()。(5)在一个比例中,已知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最小的质数,另一个外项是()。2.判断。(1)组成比例的两个数一定是最简整数比。()(2)两个大小不等的圆,它的周长和半径的比值可组成比例。()(3)在一个比例里,两外项的积除以两内项的积,商是1。()(4)因为a:b=3:4,所以a=3,b=4。()1.先独立答题2.组内交流3.师生交流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预设讲解(3)小题总结分享对照学习目标说说自己目标的达成情况并说说自己的收获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课堂收获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学生身边比较熟悉的国旗的不同数据,让学生通过计算、讨论、交流,引入新课,从而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一节课,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课型课时一时间3-27设计人学案编号Sx61018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学习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2.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知识链接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学法指导小组合作交流分享:1组长负责组织学生交流互助,会的学生帮助不会的学生。2如果小组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请组长做好标记。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分享,质疑答疑。版块任务目标要求教师引导调控措施备注明确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2.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有信心达到目标的同学请举手。(很好)下面我们进行练习前置学习一、旧知铺垫1.什么叫做比例?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0.5:0.25和0.2:0.451:21和5:243:85和85:430.2:54和1:4二、探索新知1.比例各部分名称。(1)教师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例如:2.4:1.6=60:40内项外项(2)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说明成比例的方法:利用比例的定义来判断如:31:61=41:81﹕﹕﹕﹕外内内外项项项项2.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有什么关系吗?展示交流(1)学生独立探索其中的规律。(2)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3)汇报你的发现,全班交流。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4)举例说明,检验发现。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5)归纳。在比例里,两外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师说明。1独立试做2组内交流3小组代表汇总启发学生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是否成比例,让学生举例说明达标检测填一填。(1)5.04=2.06.1(2)0.8:1.2=4:6()×()=()×()()×()=()×()(3)4×5=2×10(4):()=():()=24、做一做。完成课文中的“做一做”。1.先独立答题2.组内交流3.师生交流总结分享对照学习目标说说自己目标的达成情况并说说自己的收获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课堂收获反思本节课,是一节充分体现以下是为主的课,教学中,我顺从学生的思维规律,鼓励他们大胆猜想,通过计算,最后确切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一过程,我尽量让学地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课堂,步步深入,而教师只在关键处起点拨作用。课题解比例课型新课课时一时间3-28设计人学案编号Sx61019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2.能综合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目标1.理解解比例的意义。2.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知识链接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学法指导小组合作交流分享:1组长负责组织学生交流互助,会的学生帮助不会的学生。2如果小组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请组长做好标记。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分享,质疑答疑。版块任务目标要求教师引导调控措施备注明确目标1.理解解比例的意义。2.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有信心达到目标的同学请举手。(很好)下面我们进行练习前置学习认真看课本第35页“做一做”上面的内容。思考:1、什么叫做解比例?2、解比例的方法是什么?解比例时应注意什么?3、例2和例3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根据情况让学生来汇报展示课本第35页“做一做”要求:认真观察,正确书写,每一步都要写出来。1、看三道题的第一步,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2、解比例与什么知识有联系。交流看三道题的解方程步骤和结果,认为对的请举手。如有错,问: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为什么?3、看这三道题,想:什么叫做解比例?解比例的方法是什么?课本第37页的第7题的第一列(只让学生写出第一步),第8题和第九题1独立试做2组内交流3小组代表汇总达标检测第7题第二列(写书上)、第10题和第11题1.先独立答题2.组内交流3.师生交流总结分享对照学习目标说说自己目标的达成情况并说说自己的收获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课堂收获反思针对本课的特点,教学中我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什么叫做解比例?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解比例的书写格式应注意什么?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课题正比例的意义课型新课课时一时间3-31设计人学案编号Sx61020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2.使学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并能根据图像解决有关简单问题。学习目标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知识链接比例的知识和有关变量学法指导小组合作交流分享:1组长负责组织学生交流互助,会的学生帮助不会的学生。2如果小组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请组长做好标记。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分享,质疑答疑。版块任务目标要求教师引导调控措施备注明确目标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有信心达到目标的同学请举手。(很好)前置学习认真看课本第39页到第40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将例题补充完整。思考:1、什么叫做正比例关系?成正比例的量?2、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什么式子来表示?3、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是什么?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根据情况让学生来汇报板书:体积与高度的比值一定展示交流课本第41页的“做一做”要求:认真观察,正确书写,每一步都要写出来。1.看第一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路程÷时间=速度。2.看第二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3.正比例的意义是什么?4.追问:正比例关系用什么式子来表示5.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是什么?6.谁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正比例关系?7.课本第43-44页练习七第2、3题4、5(写练习本上)1独立试做2组内交流3小组代表汇总第一,两种相关联的量;第二,其中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也增加;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也减少。第三,两个量的比值一定。达标检测1.课本第43页第1题。2.判断:(1)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2)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1.先独立答题2.组内交流3.师生交流总结分享对照学习目标说说自己目标的达成情况并说说自己的收获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课堂收获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注重从生活引入,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有变化的两种相关联的量,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知道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学习新课时,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自己发现问题。课题反比例的意义课型新课课时一时间4-1设计人学案编号Sx61021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过程,发现规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2.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学习目标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知识链接两种相关联的量、正比例的意义学法指导小组合作交流分享:1组长负责组织学生交流互助,会的学生帮助不会的学生。2如果小组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请组长做好标记。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分享,质疑答疑。版块任务目标要求教师引导调控措施备注明确目标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有信心达到目标的同学请举手。(很好)下面我们进行练习认真看课本第42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思考:学生认真看书,教师请学生认前置学习1.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