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三单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总第()课时课题1、蜡烛的变化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过程与方法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中,认识两种变化的主要特征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愿意合作与交流。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两种变化。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实验记录表、三脚架、酒精灯、蒸发皿、石棉网、蜡烛、火柴、烧杯、澄清石灰水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备课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1.指导学生使用看、闻、摸等方法观察蜡烛。2.师:有什么办法使蜡烛发生变化?1.观察蜡烛的特点并记录自己的发现。思考:使蜡烛发生变化的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备课二、任务驱动、合作探究1.想出了这么多办法,就请大家利用桌上的材料来做一做,看看蜡烛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适当板书。3.通过提问“黑烟是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蜡烛燃烧时所产生的新物质。(1)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收集黑烟。(2)演示“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3)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1.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2.交流实验现象。3.探究蜡烛燃烧产生的物质。(1)收集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2)思考并设计“证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实验。(3)观察实验现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备课三、整理分类、提炼总结.提问:你们能根据蜡烛所产生的变化进行分类吗?2.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统一分类标准。3.在学生阅读科学书后,师提炼总结。四、判断辨析、拓展延伸1.指导学生判断幻灯片所呈现的例子。2.指导学生分析判断生活中的变化。1、小组交流:对蜡烛产生的变化进行分类。2、全班交流、说说想法。3、阅读了解科学家的观点,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1.判断幻灯片所呈现的例子。2.思考生活中的变化,举例并判断板书设计1、蜡烛的变化形态、状态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教学反思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总第()课时课题2、铁钉生锈了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学会设计铁钉生锈实验方案,并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对同伴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并会完善自己的方案。情感态度价值观坚持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愿意参与评价,并愿意吸取他人所长,补己之短。教学重点设计铁钉生锈的实验方案。教学难点设计铁钉生锈的实验方案。课前准备师准备:生锈的物品若干、无锈铁钉若干、凉开水、保鲜膜、植物油、砂纸生准备:调查生锈物品的周边环境、矿泉水瓶、透明胶布、细线,带一些没有生锈和已生锈的铁制品。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备课一、情景导入1.出示生活中一些典型的铁锈制品。2.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比较,归纳得出:铁制品生锈的部分叫铁锈。它对暗红色疏松的物质,容易剥落,它是一种新物质。3.提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以铁钉为例,研究铁钉生锈可能与什么有关?为什么?并板书课题。4.与学生共同归纳整理猜想,将学生的猜想板书在黑板上。1.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典型的铁锈制品,思考它们的共同特征。2.讨论:还在什么地方见过铁锈制品。3.比较:没有生锈和已生锈的铁制品的区别。4.猜测:铁钉生锈可能与什么有关?并说出假设的依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备课二、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1.教师参与学生活动,适当指导。2.组织分组汇报,交流时针对实验器材的选择;有水、无水、有氧、无氧的环境创设重点指导,帮助学生完善实验方案。3.提示组装实验器材及观察时的注意点:需几根铁钉?分别放在怎样的环境里?植物油的作用是什么?实验装置放在什么地方?二、设计实验方案、组装实验器材1.各组选择一个因素,设计方案。将方案记在研究记录单上。2.交流分享各组的研究记录单。3.发现问题后,修改方案。4.利用凉开水、植物油、砂纸、无锈铁钉、矿泉水瓶、细线绳等组装实验器材,以便课后观察研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备课三、实验验证、搜集信息1.谈话:铁钉生锈实验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有结果,我们在这么长时间里应该做哪些事情呢?2.教师提示学生:进行不间断,有周期地观察,坚持不懈,注意观察,交流发现,及时记录。三、实验验证、搜集信息课后几个星期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记录表第()组时间环境板书设计2.铁钉生锈了水空气酸、碱、盐教学反思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课时总第()课时课题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交流、分析实验现象,知道铁钉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情感态度价值观关心与防锈有关的科技知识,乐于用所学知识改善生活。教学重点设计铁钉生锈的实验方案。教学难点设计铁钉生锈的实验方案。课前准备师准备:防锈小资料。生准备:实验现象记录表、调查生活常见的防锈方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备课一、组织交流研讨、得出结论1.提问:通过一个月的观察,同学们观察到了哪些现象?请大家汇报一下?师简单板书学生的回答。2.提问:这些实验现象能帮助我们得出什么结论呢?3.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铁钉在有空气、有水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4.师简介:铁接触酸、碱、盐等物品后也容易生锈。一、交流研讨、得出结论1.每组派代表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2.思考:各组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3.阅读:教材上的小资料,了解铁制品生锈的原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备课二、指导学生认识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1.谈话:根据铁生锈的原因,怎样防止铁制品生锈呢?2.老师组织学生共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1)自行车钢圈的防锈方法;(2)汽车表面的防锈方法;(3)污水管的防锈方法;(4)菜刀防锈方法;(5)搪瓷碗防锈方法。二、认识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1.思考:根据铁钉生锈的条件,思考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办法。(隔绝水、氧等条件)2.分组讨论:列举生产、生活中的防锈做法。3.全班交流,概括防锈办法,达成共识。(电镀、涂漆、涂沥青、擦干、加膜覆盖、抹黄油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备课三、指导拓展性作业1.谈话:除了铁容易生锈之处,其他的金属也有生锈现象。请同学们搜集其他生锈金属,观察锈的特征。2.谈话:利用这两课学习的实验方法,尝试探究:铁接触酸、碱、盐等物质后容易生锈。在实验前先设计好实验方案。三、拓展性作业1.搜集其他生锈金属,观察锈的特征。2.实验探究:铁接触酸、碱、盐等物质后容易生锈。板书设计2.铁钉生锈了水空气酸、碱、盐教学反思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时总第()课时课题3、变色花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呈酸性、碱性和中性的各种物质。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或花或植物汁)指示剂。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探究变色花的秘密,意识到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o领悟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产生进一步探究奥秘的愿望。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教学重点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教学难点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呈酸性、碱性和中性的各种物质。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会变色的白色纸花(花朵用醋或柠檬汁浸过,叶子用面碱浸过;浸泡的时间不要提前太久,以免酸碱中和,使实验失败)、喷壶、紫甘蓝、紫甘蓝汁、碱水、白醋、检测物质用的果冻盒(贴上标签)、烧杯、滴管、镊子、盐水、茶水、洗衣粉水、肥皂水。学生准备:厚塑料袋、各种待检测物品、柠檬、梨、柚子各一块。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备课一、变魔术探奥秘。1.谈话:看过魔术表演吗?有什么感觉?最近老师学会了一个小魔术,想表演给同学们,你们愿意看吗?2.出示一支白色的纸花,用喷壶往纸花和纸叶上喷“水”。3.提问:你有什么发现?能提出什么问题?4.“花为什么变色了?”你们觉得是怎么回事?引导同学猜想:如做花瓣和叶子的纸上是否做了“手脚”,喷壶里的“水”是否有问题,花瓣上可能涂了什么东西,叶子上可能喷了什么药水,喷壶里的“水”可能是什么药品等等,(这里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产生多种猜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备课二、学生分组实验:谈话:像白醋一样,使紫包心菜汁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像碱水一样,使紫包心菜汁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提问:那么根据实验所看到的现象,你们能够解释花为什么变色吗?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是酸性物质?哪些物质是碱性物质?想想你们家里炒菜、做汤用的盐属于哪一类物质呢?像盐水一样,不能使紫包心菜汁变色的物质,叫做中性物质。类似紫包心菜汁这样的物质,由于能够分辨物质的酸性和碱性,人们称它为指示剂。实验室里经常用指示剂检验酸和碱,工厂在检验产品质量时、医院在某些化验中也经常用到它,因为它使用非常方便。指示剂种类也很多,我们今天只认识了其中的一种,而且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制作出来的。三、自制指示剂。1.教师介绍用紫包心菜压汁做指示剂的方法:学生操作:在装有白醋和碱水的烧杯中。分别滴入五六滴紫包心菜汁,观察有什么现象?(紫包心菜汁会让白醋变红,让碱水变绿。)学生操作:将紫包心菜汁滴入盐水中五六滴,看看盐水是否变红或变绿。第一步:将紫包心菜(约50克)撕碎,装入透明厚塑料袋中;第二步:往塑料袋中加入一杯温水(50℃~60℃);第三步:一只手握住袋口,另一只手反复挤压菜叶3~5分钟,直到水变为紫色为止;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备课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四点:(1)尽量选择紫包心菜的薄叶,少用梗;(2)紫包心菜撕的块要小一点;(3)用手反复挤压菜叶时,不要把塑料袋弄破了;(4)挤压菜叶的时间以汁液变紫为准。三、检测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谈话:我们用紫包心菜汁做指示剂只能初步检验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要想准确检验物质的酸碱性,还要用其他的指示剂,以后到中学化学课会学到。第四步:用牙签在塑料袋的底部扎一个孔,将紫包心菜汁倒人小烧杯中;第五步:将条形过滤纸全部浸没在紫包心菜汁中,过一会儿,用镊子夹出,搭晾在烧杯壁上(或其他物品上)。学生操作:让学生把带来的各种液体装入洗净的果冻盒里或白色的瓶盖里,然后用自制的指示剂逐一滴入茶水、糖水、橘子汁、肥皂水、洗发水、自来水、小苏打水等各种各样的液体中,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物质的酸碱性,填写实验记录。板书设计3.变色花酸性物质碱性物质指示剂教学反思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时总第()课时课题4.洗衣服的学问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物发生变化。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过程与方法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能够通过请教教师或家长、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除污迹的常用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体验到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乐趣。教学重点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难点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烧杯、角勺、水、粉碎好的肥皂(或调制好的浓肥皂水)、洗衣粉、草酸、植物油、旧报纸(保持清洁,易于清理)。学生准备:多块质地相同的布料(浅色)、筷子、自备“污物”。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备课一、导入1.教师可以拿着一件衣领沾有污垢、衣襟沾有油迹、衣袖沾有墨汁、衣角沾有血迹的衣服,沮丧地说:今天,老师打扫卫生,不小心把衣服弄脏了,你们瞧,这衣领沾有污垢,这衣襟沾有油迹,这衣袖沾有墨汁,这衣角沾有血迹,哎(大叹气),怎么办呢?学生想办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备课二、实验探索1.提问:哪一种污迹用哪一种洗涤用品效果好?并将猜测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在这个实验中,其他条件都要一样,只有洗涤用品不一样。学生只有明白了控制条件,实验才能做得科学规范。讨论: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如选择布条上污迹的大小、浸泡布条的水量多少、倒入肥皂、洗衣粉、草酸的多少……)学生操作: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表格中,并将结果与猜测比较,从而认识一些科学事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备课三、分组实验探索┌──┬─────────┬────┬─────────┐│污物│效果最好的洗涤用品│污物│效果最好的洗涤用品│├──┼─────────┼───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