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长城歌谣》教学计划一、编者意图:这一课编者围绕“唱长城,颂祖国”这一主题,安排了演唱三首关于长城的歌曲、听赏长城乐曲这三项内容。依据《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祖国”德育的有关要求,各学科都应渗透爱国教育,而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美感,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本课重点是通过了解长城的历史,演唱、欣赏长城的歌曲和乐曲,从而达到以音乐陶冶爱国主义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祖国美好河山,以及为祖国今天所取得的成绩而骄傲的爱国热情。二、教材内容:《长城放鸽》是一首现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歌曲,属于100首爱国主义歌曲之一。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改编为合唱曲谱后,被广泛选取为合唱比赛的演唱曲目。本课歌曲开始第一乐句运用了合唱的形式,来模仿鸽子发出的声音。歌曲抒情而豪迈,节奏中有很多弱起小节,歌曲表现了祖国经济国力的发展,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长城谣》是流行于三四十年代的一首优秀歌曲,潘孑农作词,刘雪庵作曲,作于1937年。这首歌原是为电影《关山万里》所作的插曲,后因抗日战争爆发,影片没有拍成,但歌曲却被保留了下来,成为风行全国的一首抗战歌曲,并流传到国外。歌曲旋律苍凉悲壮,质朴自然,充分描写出旧时人民的悲惨生活,见证历史的沧桑,也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精神。《孟姜女哭长城》是有关于长城的一个传说故事,描写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说明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歌曲旋律为典型的五声音阶,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歌特色,简单易唱,委婉动人。《长城随想》的创作背景是:在1978年刘文金随中国艺术团访问美国,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休息厅里,挂着一幅巨大的万里长城的彩色壁毯,气势雄伟,光彩夺目。他久久凝视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创作欲望交织在一起,不禁浮想联翩,回国后就创作了这首作品,1982年由闵惠芬和上海民族乐团首演。乐曲旋律庄重,优美如歌,音乐作品中丰富的内涵和音乐的艺术形象,完美地表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从心灵深处来感染和教育学生。乐曲分别由“关山行”“烽火操”“忠魂祭”“遥望篇”由四个乐章组成。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长城放鸽》,学生能用抒情、豪迈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表达对祖国的热爱。2、通过学唱歌曲《长城谣》,了解旧时人民的苦难生活,并且与歌曲《长城放鸽》进行比较,感受不同时代同一题材的歌曲所展示的生活面貌,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演唱歌曲时注意唱好二声部的音高、音2准,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分析歌曲的情绪进而选择适当的速度和力度进行演唱。3、通过学唱歌曲《孟姜女哭长城》,了解长城的历史和关于长城的传说等,学会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4、听赏乐曲《长城随想》,通过讲解与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二胡协奏曲的演奏风格,同时进一步让学生理解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进而增强爱国主义精神;能用自制乐器为乐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学唱歌曲《长城放鸽》、《长城谣》、《长城放鸽》,学生能歌曲的情绪选择适当的速度和力度进行演唱,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祖国美好河山,以及为祖国今天所取得的成绩而骄傲的爱国热情。教学难点:演唱歌曲时注意唱好二声部的音高、音准,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分析歌曲的情绪进而选择适当的速度和力度进行演唱;学会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教学时间:4课时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教学内容:花城版第12册音乐P2上的内容:《长城放鸽》歌曲教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依据《长城放鸽》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多听多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音准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养热爱祖国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教具:多媒体、电子琴教学过程:过程设计教学反思一、常规练习:1、以聆听前奏导入。学生聆听歌曲前奏。2、播放歌曲录音范唱。学生聆听歌曲录音范唱。3、教师提问: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34、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二、歌曲教学、1、出示曲谱2、听琴试唱歌谱。3、有感情的读歌词。4、装词。5、完整演唱。6、用竖笛吹奏。7、师生小结。三、下课小结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教学内容:花城版第12册音乐P3上的内容:《长城谣》课型:歌曲教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确学习音乐要素的重要性,并以欣赏和学唱声乐作品《长城谣》入手,指导学生运用节奏和旋律知识体会和感受其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感性体验和理性知识相结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多地从音乐的表现手段入手,分析理解作品。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教具:多媒体、电子琴教学过程:过程设计教学反思(一)导入新课1、学习音乐要素的知识的重要性,了解节奏和旋律在音乐中的作用,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2、有重点地简述节奏和旋律的基本知识和要点,并作必要的解释和提问。(二)欣赏音乐作品《长城谣》1、导言:运用节奏和旋律要素,感受不同节奏的组合和旋律线的进行,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出的不同情感。42、简介作品:(略)3、播放歌曲录音后,请学习讲述歌曲表达的基本情感(悲愤,感情深切)。4、再次播放歌曲欣赏,提出分析作品曲式结构,旋律线进行的要求。5、请学生作分析作品的具体回答。学生分析歌曲旋律线的进行,并作不同旋律线表达不同情感的比较。6、教师小结:上行旋律往往表现高涨、激动、紧张的情绪,有渐强的趋势。下行旋律可将紧张的情绪松驰,表现出抒情、宁静、悲伤的情感,有渐弱的趋势。平行的旋律则有沉思、叙事的意境。(三)学唱歌曲《长城谣》1、学唱歌曲。提示:用所感受认识到的三种旋律线的进行,唱出不同的情感和强弱趋势。2、教师演唱歌曲第二段,并将结尾的下行旋律55613·53211-----||改为上行旋律556132|1------||试唱,请学生作不同旋律线进行表达的情感比较(上行更激昂、高涨)。3、教师归纳:旋律要素对音乐作品的作用和影响。(四)音乐作品中节奏的分析和比较试分析歌曲中第二、三乐句节奏的松紧,对情感表达的作用和影响。(五)教学总结音乐要素节奏和旋律在音乐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不同的节奏结合和旋律的进行,表达情感是不一样的。学习音乐要素,了解其在音乐中的表现手法,会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音乐,并从中得到更多美的享受。第三课时总第3课时教学内容:花城版第12册音乐P4上的内容:《孟姜女哭长城》课型:歌曲教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确学习音乐要素的重要性,并以欣赏和学唱声乐作品《长城谣》入手,指导学生运用节奏和旋律知识体会和感受其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感性体验和理性知识相结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多地从音乐的表现手段入手,分析理解作品。5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教具:多媒体、电子琴教学过程:过程设计教学反思一、谈话导入: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孟姜女,感受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吧歌曲教学(1)、请学生讲述《孟姜女》的故事。(2)随录音哼唱江苏民歌《孟姜女》片段,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提问:《孟姜女》这首歌如何划分乐句?它的前一句句尾与后一句的句头是怎样衔接的?这种旋律发展手法叫什么?聆听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提问: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伴奏和演唱风格有什么特点?二、提问: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旋律,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有何异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产生的源头本在江苏,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旋律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这就是民歌的变异性特征。三、提醒学生注意每句的落音,进一步认识、探究“起承转合”四句式的民间音乐创作方法。四、师生共同归纳民歌的音乐特点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第四课时总第4课时教学内容:花城版第12册音乐P4上的内容:《长城随想》第一乐章“关山行”课型:欣赏教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确学习音乐要素的重要性,并以欣赏和学唱声乐作品《长城谣》入手,指导学生运用节奏和旋律知识体会和感受其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62、过程与方法:感性体验和理性知识相结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多地从音乐的表现手段入手,分析理解作品。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教材分析:《长城随想》是中国作曲家刘文金于1978年创作的二胡协奏曲。由闵慧芬和上海民族乐团1982年首演。全曲4个乐章:关山行、烽火操、忠魂祭和遥望篇。第一乐章乐队奏出宽广雄伟的歌颂长城主题,以独奏二胡深沉庄重的叙述性旋律,倾诉作者面对巍峨长城浮想联翩、心潮起伏的爱恋之情。第二乐章乐队音乐悲壮而有战斗性,与二胡刚柔相济的音调旋律结合,表现中华儿女在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为保卫长城而浴血奋战的情景。第三乐章在乐队模仿古钟回荡、山川悲鸣的音乐背景衬托之下,二胡主题由肃穆含蓄的基调逐步发展为豪迈激越,气动山河。第四乐章二胡变化再现第一乐章主题材料,接以舞蹈性的旋律,尾声变化再现了激越宽广的长城主题。作品蕴含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唱结合的方法教学教具:多媒体、电钢琴教学过程:过程设计教学反思1、欣赏贮备:教师详细分析第一乐章《关山行》----赞颂长城内外气象万千,这是一个气势雄伟、意蕴深邃的慢板乐章,由序奏,五个乐段和尾声组成。乐曲开始的序奏由乐队奏出,在26小节徐缓而庄严的序奏中,乐队以不同的乐器组合,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万里长城那雄伟壮丽的英姿,以及象征中华民族的那种气宇轩昂、顶天立地的气魄。第一乐段(27-32小节)凝重而深远,演奏中具有京剧唱腔的韵味,类似的“神韵”在整个作品中比比皆是。第二乐段(33-48小节)自33小节开始音色有突然明亮之感,感情细腻而充满激情。第三乐段从第49小节起转为2/4拍子,旋律一下于变得流畅而舒展,行云流水般的音乐使人有在长城上漫步时的畅快感。第四乐段(70小节第二拍-106小节第一拍),突慢的旋律出现在属调上,并与乐队有两次对话。第五乐段(106小节第二拍-129小节)富有说唱音乐韵味的旋律曾在7第70小节处有过呈示,但前者速度突慢,而后者速度略见紧凑,旋律流畅,句法方整,且在乐队中加入了板鼓的伴奏,使之更贴近于北方说唱音乐的风味。乐曲逐渐进入高潮。在二胡高潮音奏出的同时,乐队叠奏再现了“序奏”的主题音调,二胡随之与乐队进行模仿轮奏。这个尾声乐段气势磅礴,意境深远,第一乐章结束在充满幻想的遐思之中。二、初听全曲三、感受风格,讨论所得第2单元学唱两首英文歌曲教材内容分析:《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很著名的歌曲,它是由美国作曲家福斯特创作的,在美国家喻户晓。曲调素材精练,易唱,易记,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歌曲不仅表现了对朋友的真诚的情意,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歌曲的结构:┌──A──┐┌─B─┐‖:a+b1:‖b+a(4)(4)(4)(4)请同学们自己开动脑筋去找出歌曲中哪些乐句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这些相同的与不同的乐句带给人们什么样的感受?《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的结构:┌──A──┐a+b+a6+c1(4)(4)(4)(4)┌───B───┐‖:a+b:‖a+C(4)(4)(4)(4)听英文歌曲、唱英文歌曲是小学音乐(高年级)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学生的特点就是爱说、爱唱,英文歌曲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英语学习的兴趣、活跃课8堂气氛,唱歌时联系到音高、节奏、速度、强弱等音乐技能的训练,还可以帮助训练语音语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自然的声音唱好英文歌曲《哦,苏珊娜》、《铃儿响叮当》。2、了解美国民歌的基本知识。3、感受旋律线的起伏,节奏的动感。歌唱时,利用手号校正旋律的相对音高(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