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机械和工具一、【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尝试在实践中更方便地解决科学问题(拔钉子和螺丝钉),提出更多的问题,并有计划地开展进一步研究。2.科学知识:能向别人介绍常用工具的一些基本特点、使用方法和优势用途。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拔钉子和螺丝钉的探究活动,引导发现提出以及进一步有计划地研究问题。小组合作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三、【教学准备】教师:精心制作一套组合工具、在同一木块上钉一颗铁钉和拧上一颗螺丝钉。五、【教学过程】一、引入1.让学生说说,用这一根小铁棒能做些什么?再加点什么又能干什么?(尺子、起子、加块小铁块又可变小榔头等)(回忆:生活中的每一项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事?)如果用两根小铁棒能当什么?还能干什么?2.揭示课题:我们常用的工具。二、说说常用的工具1.说一说曾经还使用过哪些工具,我们是怎样使用这些工具的,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哪些事情?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分组讨论,互相介绍、互相启发。2.全班交流,完善活动手册的记录表。3.小结: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发现生活中竟然有这么多常用的工具,那么用不同的工具去完成同一件工作,是不是都一样的省力快捷呢?三、选择合适工具1.要将一颗铁钉和一颗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来,你想到几种工具,选择哪种工具更加方便,更加省力?(组内交流)说说分别做这两件事你所选择工具的理由。2.观察木块中的螺丝钉与铁钉,逐一试用自己的工具,同时体会感受,并选出最适合的工具。观察工具,想一想有什么问题要提?要告诫学生,在试用工具的过程中注意安全。3.尝试、交流体会,发现有哪些工具最容易起出螺丝和铁钉,并作解释。四、制定研究计划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你觉得哪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我们一起来筛选。1.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怎么研究?与同学交流。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教师作适当的指导。(可以向学生提供可供参考的研究计划。)(1)你想要研究什么问题?(2)这一工具能这么轻松地完成这项工作,你的猜想是什么?(3)你用什么方法验证你的猜想?(4)可能会用到哪些材料?3.讨论交流研究计划,并作进一步完善。1·2打开盖子的工具一、【教学目标】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能在打开盖子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做出自己的分析。科学知识:认识杠杆这种简单的机械,知道杠杆上有三个点:重点、支点和力点,能够收集生活中应用杠杆的事例,说说杠杆的作用。二、【教学重难点】认识掌握杠杆上的三个点。找到杠杆的支点。三、【器材准备】师器材:空油漆桶或胶桶,铁片(或钢尺),玻璃饮料瓶及开瓶器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借助一些工具来完成。今天我们来研究“打开盖子的工具”。(板书)二、实验观察、探究新知(1)实物展示:一个空的油漆桶。提问:如果要打开油漆桶,用什么工具最简单、方便?(2)①学生讨论。②小结:用铁条这种工具最简单、方便。(3)①分组实验。(4)演示后揭示:像打开油漆桶的铁条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把物体撬起的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铁条上人用力的点叫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重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5)画一画示意图,并在图上用字母标出三个点。⑤板书反馈(4)小结:相同的是都有三点和能节省力量,不同的是支点位置不同。三、杠杆在生活中的运用1.师生谈话:杠杆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得很广泛,想一想哪些地方应用了杠杆?2.你能说出这些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吗?3.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分析这些杠杆,你还能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吗?四、小结延伸1·3杠杆的研究一、教学目标:1、认识杠杆各部分的名称,会使用杠杆尺做杠杆的探索性实验;2、尝试将杂乱的实验数据进行归类,认识杠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省力;3、按照能否省力的标准,将身边的一些杠杆进行分类。二、教学重点:认识杠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省力,什么情况下不能省力。三、教学难点:将实验数据进行归类,认识杠杆的工作原理。四、课前准备:杠杆尺、钩码、标尺、一些杠杆的实物和图片。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出示撬桶盖示意图,学生指出杠杆各部分的名称。杠杆能用小小的力量完成了不起的工作,那它为什么能省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杠杆的秘密。2、认识杠杆尺出示杠杆尺,观察杠杆尺的结构,将其与杠杆进行对比,认识杠杆尺也是一种杠杆。让学生在杠杆尺的左边挂上钩码,用手在右边将杠杆撬起来,将手换成钩码试试。体验到可以将杠杆尺左边的钩码看成重物,右边的钩码看成所有的力。3、杠杆尺在不同时候的状态让学生阅读教材P6“杠杆尺不同时候的状态”实验,让学生尝试实验,用多种方法记录杠杆尺的状态。交流记录到的情况。设问:从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力点离支点越远,就会把左边的重物撬得越高。)4、改变杠杆尺的状态研究让学生在杠杆尺的两边随意挂上一些钩码,观察两边钩码的情况并(不同的小组负责其中的一类)分类填写到下边的表格之中:表1各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情况,并将最后一次的实验装置在讲台上分为两类,进行展示。四、思考问题为什么在有些地方人们要使用不省力的杠杆?使用这种杠杆可以带来什么好处?五、课堂小结通过我们的学习,请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中的要求进行使用。并想一想那些用的是省力杠杆,哪些用的不省力杠杆?1.4螺丝刀里的科学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到使用螺丝刀工作时可以省力;2、知道螺丝刀和方向盘等都是一种轮轴;3、通过实验知道在轮轴的轮上用力可以省力;4、能指出生活中的一些轮轴及轮和轴两部分的位置。二、教学重点:知道在轮轴的轮上用力可以省力。三、课前准备:螺丝刀、钩码、机械实验盒四、教学过程:1、实验引入让学生们分别用一大一小两把螺母刀拧出木板上的两颗螺丝钉,说说用力的情况。让学生观察螺丝刀两把的区别。让学生说说,两把螺丝刀转同一颗螺丝用力大小却不相同,可能与什么有关?将学生引导的注意力到刀柄直径大小上来。2、轮轴的实验教师演示用两个圆轮组成一个轮轴,认识两个部分的名称。学生仿装轮轴,把钩码分别挂在轮和轴上,观察。改变轮或轴的大小,对比变化。让学生尝试将“轮”上挂的钩码作为“所用的力”,将“轴”上挂的钩码作为“重物”,所说轮轴什么时候省力,什么时候不省力。解释大小螺丝刀转螺丝用力大小不一样的原理。3、扩展练习。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轮轴?轮是哪个部位?轴是哪个部位?1.5动滑轮和定滑轮1·6起重机教学课题1.5动滑轮和定滑轮教学课时1教学目标1.认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2.进行对比分析,认识动,定滑轮的不同作用。3.学生合作实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定滑轮,动滑轮。难点:认识动滑轮,定滑轮的作用。教学准备及手段滑轮器材测力计主体完善一.引入1.出示升旗图片,讲述升旗的过程。(升旗手讲述)问:为什么向下拉绳子,旗帜就升上去?2.学生讨论。二.研究定滑轮1.出示定滑轮装置,学生观察。(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装配定滑轮。)2.观察定滑轮是怎样运动的。(用测力计提升)3.小结。固定的,不能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4.研究定滑轮的作用。A.能改变用力方向。B.不能省力。5.实验并交流实验结果。三.研究动滑轮1.出示动滑轮,观察动滑轮的运动情况。(学生根据演示,装配动滑轮。)2.小结。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3.动滑轮有什么作用?(学生重点研究)制定一个探究计划,画出示意图。应用测力计。四.研究滑轮的工作原理1.引导思考:如果把滑轮看作是一种杠杆,能找到那三个点吗?2.能用杠杆原理来解释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不同作用吗3.交流总结:结合示意图说说。定滑轮不能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能省力,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五.完成作业。教学后记教学课题1.6起重机教学课时1教学目标1.认识滑轮组的作用。2.能解释起重机吊重物的原理。3.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滑轮组的作用难点:起重机的原理教学准备及手段滑轮重物主体完善一.了解起重机在生产中的资料(图片模型影像资料)交流自己的发现。二.研究滑轮组的作用(组装滑轮组是本课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的能力。)1.组装一个滑轮组,实验。2.在滑轮组上挂100克的重物。学生说说需要多少力才能吊起来。3.增加一个动滑轮,实验。吊100克的重物需要多少力。记录数据。三.玩小个子战胜大力士的游戏(作为本课的一个学习内容的补充。)1.说明游戏规则。2.安课文介绍的材料,请两位学生进行游戏。3.让游戏的学生把感受告诉大家。4.分析,交流。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5.学生尝试用了解的知识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6.小结。四.完成作业。教学后记7在斜坡上教学目标:1、能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来研究斜面,用科学实验的证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2、培养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科学试验,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3、经历“斜面省力”研究活动,知道从斜面拉上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和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不省力的原理,了解生活中斜面原理的多种多样的运用。教学重点:研究同一物体在不同斜面上的提升情况。教学难点:研究斜面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材料准备:学生:搭斜面的材料(表面同样平整光滑,长度分别为20厘米、40厘米、60厘米、80厘米、100厘米的木板和高10厘米的木块等),重物(重500克的重物和小滚筒、大木块、小木块等,要有钩子),测力计、平头和尖头铁钉、螺丝钉等各四枚、螺丝刀、铁锤每小组一份。老师:相关图片和学生材料一份、实验汇报表。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1、出示重物和高台的图片,问: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工人叔叔比较轻松地把这个重物木箱搬到高台上去?2、学生结合已经学过的简单机械的知识想出办法,教师追问:为什么?从而给予肯定和鼓励。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入最简单、最方便的斜面装置,追问:为什么?(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的经验进行迁移,用多种生活的实际经验来说明这样做的理由。)二、探究斜面作用。1、实验研究:斜面的作用(不同物体在同一斜面上提升的情况)。(1)同学们认为斜面可以省力,但是万一有同学说用斜面拉不省力,我们怎么说服他?(2)怎样研究呢?能拿出一个具体的操作方案来吗?(3)小组讨论,并在交流的基础上完成研究计划。我们的研究计划(一)第___组____月____日(4)小组交流注意事项:①拉动木块时要匀速、缓慢。②拉动方向需与斜坡平行。③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手别放松,视线要与刻度一致。(5)领取记录表,小组实验研究,教师巡回指导。(6)汇报交流实验数据和结论。(7)指出这种简单的机械装置叫“斜面”。它是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2、实验探究二: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同一物体在不同坡度上提升的情况)。(1)我们的同学真能干,用科学的实验和数据作了最有力的证明。那同学们在研究中有没有发现其他问题?或者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侧重于研究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条件下,坡高一定,坡长不同(即坡度不一)的省力因素,讨论假设猜想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小组讨论研究计划:我们的研究计划(二)第___组____月____日(4)小组设计,交流。(5)领取实验记录单,小组实验。(6)汇报交流实验数据和结论。引导学生得出坡度越大(坡高一定,斜坡越短),斜面越不省力;坡度越小(坡高一定,斜坡越长),斜面越省力。(7)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想更省力,可以怎么做?尽可能地让坡度变小(坡高一定的情况下,把斜坡铺设的长一点)。三、联系应用1、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对斜面这种简单机械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它制作简单,使用省力,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能用你的“智慧眼”把它们找出来吗?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3、教师适时投影展示应用斜面的图片(盘山公路、剪刀、斧头、螺丝钉等),请学生解释其工作原理。螺丝钉有解释可以用卷纸的方式进行演示。四、总结拓展研究的问题猜想的结果研究方法及步骤研究的材料研究的问题猜想的结果研究方法及步骤研究的材料1、课堂小结:学习到这儿,你觉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拓展研究。(1)拓展练习:斜面原理在生活中有很广泛